第一百五十八章梁海涛临危受命(十八) - 穿越四十年 - 海魂0817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穿越四十年 >

第一百五十八章梁海涛临危受命(十八)

就在台下不少人为这个问题正在议论纷纷的时候,众人的耳边响起了又一轮新的表彰:

“奖励去年高考单科平均成绩130分的老师各二十万元,获奖名单是……奖励去年高考单科平均成绩120分的老师各十万元,获奖名单是……”

顿时,整个会场炸开了锅,人们被这第三颗重磅炸弹炸傻了!议论的声音大了起来,也嘈杂了许多。

以往,对于高考成绩,每个县区和每所学校有自己的奖励办法。

同化县曾经最多是三万,扈州一中得奖最多的也就一万元,而且都是班主任,任课老师没有这么多。

在讨论给谁奖励的问题上,梁海涛与一些和副市长在开会前产生过分歧。

但梁海涛坚持要给任课老师奖,学生的成绩是课目成绩,管理是一个方面,最根本的是任课老师,如果平均成绩能达到130分,说明课任老师是很了不起的。

如果每个老师都有这样的水平,这个班将是100%的升学率。

梁海涛说服了其他人,奖励给谁的事也就定了下来。

受二十万元奖励的有四个老师,同化县一中两人,秋平县一中一人,鼓东区一人,扈州市一中没有。

得十万元的共九人,其中同化县一中六人,扈州市一中三人。

可是,扈州市一中的三人当中有两人已经在上午办了调离手续,得知自己得奖十万元后愣住了!

东南沿海那边是高工资,但工作的节奏、强度远非扈州这边能比,一些调往那里的老师一旦再想返回扈州,不一定就能进扈州一中。

扈州一中这几年陆陆续续进来的中青年教师中,从东南沿海那边来的占多数,而这些老师都是其他地方过去又过来的,而对于扈州一中出去的,就不能再回到原校。

事到如今,追悔莫及,只能捶胸顿足了。

梁海涛接着宣布下一个奖项:“为了奖励同化县一中去年取得的高考成绩,奖励同化县一中二百万元。”

此时此刻,同化县的书记、县长、分管副县长、教育局长、县一中校长、参加会议的同化县代表,以及在扈州市工作任职参加今天会议的同化人都站了起来,会场再次欢腾起来了。

他们像他们的教育局局长曲力平一样,走上主席台跟梁海涛、林勋、以及所有市领导一一握手。

一个会议,同化县就拿走了三百七十万元,沉甸甸的荣誉使他们在扈州市的七个县区面前,再一次将胸脯挺了起来。

第二项是宣读人事任免文件。

梁海涛请林勋宣读。

林勋首先环视了一下会场,大声念道:“究,决定任命曲力平同志任命关颖同志

免去郭

曲力平之前是即同化县教育局局长,关颖是同化县一中校长。

这两个人的目光发直了,头脑里出现了短暂的停滞,他们俩对自己的任职没有丝毫的思想准备,事先没有人找他俩谈话、征求他们的意见,来的太突然了。

坐在前排认识他们俩的人,将目光不约而同地转向他们,流露出惊异同时带有羡慕的神情。

接下来任宣读曲力平任市教育局局长和免去郭辉行政职务的通知。

林勋继续宣读了市政府的任免文件,关颖任市教育局副局长。

市教育局原来的四个副局长全都免掉了,将到市属中专学校任职。

会场一片静谧。

梁海涛接着说:“随着市教育局领导班子的调整,全市教育整顿工作将全面展开。

今天下午五点钟,新领导到任,市教育局的财务报表封存,新班子新账目。

请市审计局现在就去市教育局开始审计工作。”

审计局局长离席,走出会场。

梁海涛继续说道:“市委这次任命的教育局局长都是行家,全面的教育整顿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曲局长和关局长,你们俩接下来,要做细致的研究部署,我代表市委讲几点要求。

第一,城乡学校所有的校外办班、课外补课全部停止,国家规定以外的所有收费一律终止。

如果一意孤行,对市委的决定置若罔闻者,严肃查处。

第二,展开全市范围的校舍建设评估审计。

第三,全市中小学校长必须是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人才,并且要带课,不带课或者是带不好课、带不了课的南郭先生,必须请下台来。

凡是用钱买到的校长职务,一经查清,将严惩不贷。

第四,允许在寒暑假由有高级职称的老师办一些旨在提高学生素质的补习班,但必须提交教育局审批。”

梁海涛接着说:“为什么要把市教育局的领导干部全换掉?

理由只有一个,因为我们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教育水平,古今不对称。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水平还比不上七八十年代,我们在七八十年代位居全省第二位,现在是什么名次,大家心里清楚。

以往我们的老师把教书育人当做事业干,现在却当成是一种职业、是一种谋生手段,在社会不正风气的影响下,出现了向钱看的倾向。

市里已经查处了鼓平区和秋平县教育局给农村学生摊派教辅读物和配套作业本的问题,城市学校的调查处理工作,交给两位新上任的局长。”梁海涛说道。

“省里的一位老领导对我说,他给秋平县一所小学从省教育厅争取了二十万元的基建款,学区、县教育局的公章都盖好了,可是市教育局的公章却迟迟不肯盖。

先是项目办的主任刁难,后来是分管副局长不同意。

这所小学校长想,局长可能会好一点,他毕竟是市局的局长,不会让一个偏远的乡村小学难堪。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