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潘毅临危受命重任在肩(二) - 穿越四十年 - 海魂0817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穿越四十年 >

第九十三章潘毅临危受命重任在肩(二)

任何一个地方的父母官,都关系到一方百姓的福祉。所以,新官上任,格外能引起当地老百姓的关注和好奇。

在潘毅上任的一周时间里,关于潘毅是怀宁市长谭斌的女婿,省纪委书记潘森儿子的消息,就在任远县城里传的沸沸扬扬了。

并由此让很多人想起,他在多年前把博兴县从怀宁市贫困县的倒数第二名,发展成为怀宁市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基地的种种事例。

可以理解,善良的老百姓希望自己父母官越有来头越好,不仅是希望能攀附更大的权势,而是希望能为当地老百姓带来更大的利益。

对于自己和梁海涛在官场上的一路升迁,怀宁市各种议论很多。

潘毅心如明镜,他毕业于秦华大学政治系二十四岁成为副镇长,不到二十八岁当上副县长,二十九岁当上市委副秘书长,可以算是遇上华夏发展的时机,国家急需年轻有为的人才。

但是,三十二岁之所以能当上任远县的一把手,除了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之外,确实与自己的后台关系有关。

多年的官场历练,他深知在官场中除了个人的能力之外,机遇、人脉、资源和关系的重要性,缺一不可。

那些没有后台和背景的人,如果不善于与领导做好关系,只能完全凭本事实干,凭天时和地利,但这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幸运遇到的机遇。

有多少人整天忙忙碌碌却升迁无路,而心生倦意。

每一位进入仕途中的人,谁不想博得上级的赏识而青云直上,更何况官职在如今的社会中,附加了比官职本身更多的内容。

职务代表的不仅仅是权力、地位、利益、名誉,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官员的人生成败。

但是,无论怎样,每一位官员,无论职位高低,都应该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心里都应该时时刻刻装着老百姓,时时刻刻想到为人民服务,这是做官最起码的准则。

在当今华夏的改革开放中,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大潮涌动,水色混浊,泥沙俱下。

这些年来,有不少官员经不住诱惑,丧失了党性,丢掉了原则,犯了错误,倒下了。

一个人也许做不到出污泥而不染,但至少能做到少沾一点泥水吧,至少不应该辜负组织和父辈们对自己的希望吧,至少应该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吧。

刘长远和岳父谭斌找自己谈话的时候,一再提醒自己:你很能干,工作很有成绩,品行也端正,但是有些锋芒毕露,一些领导不喜欢,这不利于团结。

当了县委书记,能否团结班子成员,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格局和领导力。

到了任远县,不要忘记为老百姓服务,这样才能开一派新风,富一方天地。

……

潘毅到任的第二天,任远县委常务副书记高兴华,主动来到他的办公室,交流县委的工作。

高兴华中等身材,四十多岁,但头发已经花白。

在谈谈到任远县干部队伍的情况时,高兴华说道:“任远县委领导班子不团结,主要责任在县长姚佩东,张一平从曲江市调到任远县当书记时,姚佩东当时还是任远县常务副县长。

姚佩东从常务副县长提升为县长,是张一平的大力举荐的。

姚佩东当上县长以后,理应全力支持一把手的工作才对,而他却一味争权。

工作上产生一些矛盾本来很正常,只要姚佩东从大局出发,看在老领导举荐的面子上稍稍让一点,一些矛盾就可以避免。

可是姚佩东依仗着自己文化水平高,有工作能力,根本不把张一平书记放在眼里。

张一平的水平和能力是稍弱点,但并不是一无是处。

起初,姚佩东在开常委会的时候,对张一平提出的一些工作思路横挑鼻子竖挑眼,处处显示自己比他高明,后来发展到抓住张一平的工作失误进行攻击。

甚至拉帮结派,取得一部分常委的支持,利用自己主持政府工作,拉住两位副县长自行其是,把县委抛在一边,造成工作混乱。

直到最后,抓住张一平生活作风问题,想方设法把他搞下台。”

从高兴华愤怒的表情可以看出,其所言完全是出于心中义愤。

“姚佩东为了自己向上爬,忘恩负义,他以为把张一平搞下台他就可以当书记了。你来当书记,他完全没想到。”

高兴华把一肚子对姚佩东的看法全都倒了出来。

潘毅没想到姚佩东居然如此霸道,心想今后自己可真得小心点。

自己虽然是一把手,虽然有上级领导的有力支持,但如果没有来自基层的拥护,很可能会重蹈前任书记张一平的覆辙。

高兴华继续说道:“任远县委常委九个人,县长姚佩东、常务副县长刘明宇,副书记杨思远,副县长张祖元四个人抱在一团。

纪检书记叶安阳保持中立,组织部长曲奇志是个老好人,谁也不得罪。

宣传部长李明整天就知道喝酒交友,没是没非。

每次开常委会,张一平总是少数,他这个一把手当得窝囊。

潘书记,现在你是一把手,必须从一开始就立下规矩,树立权威,对领导班子进行整顿,彻底打破派系,重新分工,理清关系,要不然还可能出现以前的局面。”

高兴华是个耿直坦诚之人,所谈的内容对潘毅全面了解任远县委班子的情况十分重要。

潘毅只是没想到任远班子的问题这么严重,决定在进一步了解情况之后再做打算。

潘毅说道:“高书记,感谢你对我开诚布公地谈了这么多情况,让我受益匪浅。我一定会处理好班子的团结问题。如果必要,我可以请上级领导来整顿任远委领导班子。

我现在对你有个要求,就是今后要注意团结,有不同意见跟我谈,我出面解决,你千万不要再和其他同志发生直接冲突了,先要有个和谐的气氛,这样才有利于搞好团结。”

高兴华说:“你放心,潘书记,我会维护工作大局的,受党教育这么多年,这点觉悟还是有的。”

高兴华走后,潘毅一直在思考高兴华所谈的内容。

一个地方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关键在领导班子,如果这个领导集体内耗不止,就不可能领导好一地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

改革年代面对的问题很多,班子不能形成合力就不可能解决好改革中错综复杂的矛盾。

这时潘毅听到有人敲门,进来的是市委副书记杨思远。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