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人尽其才 - 西隋帝国 - 阿克拉瓦墟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西隋帝国 >

第一百零一章人尽其才

由于合赤惕部和朝廷已经达成一致,很快边关得以重新开放。“开城门喽!”吱呀!吱呀!木质城门被打开了,瞬间早已经等待多日的边民百姓蜂拥而出。厚重的城门每天都需要至少六人花费一炷香的时间才能完全打开,今天巨大的顶门栓才刚打开城门便已经大敞,不到半天时间,城门前汇集的数千人就已经全部通关只留下孤零零的城门空洞的敞开着。

看着远去的百姓副将说道“总兵大人,难道就这么放百姓通关,去合赤惕部?”

新任大同镇总兵官张万邦虽然他不想承认可是没有办法,事实就是如此。“别想太多了,你也看到了,朝廷专门派人前来专办此事每天通关六千人。记住我们只是一个军人,一个大明军官,不该管的就不要管。”

副将悻悻闭嘴,他只是一个副将而已。关内大营,来自京城的官员正在清点下一批百姓,人们就像是待宰的羔羊一般,被人肆意驱赶。就在官员旁边就是合赤惕部的官员,他们在等待,等待清点完之后的银钱交易。而这些木讷的百姓,或许已经麻木不仁或者已经习以为常,就算被人卖了也一样没有任何表情或者不满。

因为是新条约签订之后的第一批百姓,布尔罕派遣扎都罗率领三千狼骑军将士做好沿途护卫。随着合赤惕部的强大,以及威压越来越迫切,为了不使战火重燃,还在极力清理内部事务的卜失兔和布尔罕签订了城下之盟,因此合赤惕部的军队可以进入土默特部,只要人数不是太多一般土默特部都不会有什么反应。

大同镇外围,扎都罗率领着三千大军就在城外等候着到来的百姓。很快城门洞开,人群蜂涌而出四散开来,仿佛他们受到了惊吓一般。

对于这些已经付过钱属于合赤惕部财产的汉民,他们就像是受了惊的小羊羔,扎都罗不能允许他们四处游散。他一挥手,整个大军马上开动起来,合赤惕部骑兵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将这些受到惊吓的人们包围起来,就像是围羊一样,战马间彼此紧贴着形成一堵无法逾越的墙,只能紧紧团聚皱缩在一起。母亲抱着孩子,丈夫拥着妻儿,妻子靠着丈夫,每一个家庭都抱成一团,每一个宗族邻里都自成一片。

等到实在是没有空闲的地方的时候,扎都罗看到时机已经成熟,策马来到人群面前,几个侍卫很聪明的将路让开。

看着已经渐渐安静下来的百姓扎都罗指着马鞭说道“你们跑什么啊?不想去合赤惕部享福了?”

先是被人想卖牲口一样卖了,然后又来了这么一帮鞑靼人军队,有明理的百姓自然清楚他们被朝廷放弃了,到合赤惕部或者就是一个陷阱。

“别听他的,兄弟姊妹们这些鞑靼人要杀我们,我们快跑啊!”有人这样一喊,人群马上又开始躁动起来。合赤惕部的兵不是仪仗队,马刀扬起立马就消停了。

扎都罗哈哈笑了起来“你说我们要杀你们,我们合赤惕部花大价钱将你们买来,又费大功夫把你们弄出来就是为了杀你们?你们傻还是我们傻?”

是啊!如果要杀了他们为什么要如此打动干戈呢?还是没有看清,这些鞑靼人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有一点他们清楚,那就是他们确实已经被朝廷卖给了鞑靼人。

扎都罗不想再浪费口舌,他直接命令士兵押着这些百姓朝着合赤惕部行进。

又经历数天之后才赶到合赤惕部目前的王城临河,此时的临河已经取代了紫泥淖的地位,包括布尔罕**在内的所有政府职能单位全部迁入,当然布尔罕也要在这里处理政务。

扎都罗回来复命,布尔罕放下手中的工作前往城门迎接。

“大哥!幸不辱命,小弟带着这些百姓顺利返回。”布尔罕看到后面果然跟着密密麻麻一群人呈一字长蛇状。

“怎么样?一路上还顺利吗?”扎都罗知道这是布尔罕在询问队伍途径土默特部时的情况如何。扎都罗笑道“大哥你说那些土默特人啊?他们就像是土拨鼠一样,见了我们躲还来不及呢。一路上走来还算顺利,就是这些汉人太经不起折腾了,一路上倒有上百人因为各种原因死去,可惜了。”

这不能怪扎都罗,这些汉人本身就在关口滞留时间太长了,难免会有些人生病或者因为饥饿等原因致使身体素质下降,紧接着又是长途跋涉当然挺不住了。好在这样的损失还在布尔罕的可承受范围之内。

这些汉民初到合赤惕部没有被眼前的景象震惊而是被吓得不轻,需要布尔罕出面安抚。一直以来他们都以为这次与往常不同,合赤惕部是要杀人的,而如今到地方了,也就意味着他们大限以致。

“来来来!连续赶了几天路了想来一定饿了吧?来都来吃啊!”布尔罕拿着白面馒头和一碗米粥,可是就是没有人敢上前来索要。想了想布尔罕明白了什么“你们是怕我在这里面下毒?那好,我先吃,你们看着啊!”布尔罕说完不一会儿的功夫,一碗热腾腾的米粥和两个馒头就已经下肚了,他抹了一把嘴大呼“爽啊!这大冷天的,喝上一碗热米粥心里真是舒坦啊!”

布尔罕就是这样做,那些汉民仍然不为所动,布尔罕又端着走过来,他们就像是躲避瘟疫一般避之不及,得!没辙了。

“大哥!这些汉人就是这样,老以为我们要杀他们,刚开始上路的时候就这样,要我说干脆爱吃不吃,不吃饿死。”

“扎都罗你怎么说出这么难听话来?”忽阑领着一大帮子娘子军来了,见忽阑来了,扎都罗赶快闭嘴。

“你们怎么过来了?”自从生产之后,忽阑几人一直待在紫泥淖静养,就在一个月前,临河城基本完善之后,才耐不住寂寞迁至临河。

布尔罕很是关心她们的身体,好一阵子几人还因为生得都是女儿而心情欠佳,近几日好了很多。忽阑要比其她两人出猛些她说道“我们来帮帮你,你一个大汗满身戾气怎么能让他们安心吃饭,还是我们女人更占优势。”

说着就从大锅中重新盛出一碗米粥,拿了几个馒头走到一个孕妇带着一个小女孩跟前,忽阑蹲下,小女孩倒是不害怕眼中的这个大姐姐,可是她的妈妈一把将女孩拉到身后隐藏起来。忽阑没有恶意,几个壮汉试图掩护母女但在凶神恶煞的内卫士兵的注视下只能退却。

忽阑温柔的说道“嗨!孩子,你一定是饿了吧?呶!喝碗热粥吧。”饥饿战胜了母亲束缚,女孩缓缓走向忽阑溜圆的大眼睛紧紧盯着那碗还在冒着热气的米粥。忽阑见起作用了,慢慢说着“过来,对就这样,马上就能吃到热粥了。”

小女孩接过热粥欢快的吃了起来,不一会儿一碗热粥下肚。她端着碗对着忽阑说道“姐姐!能再来一碗吗?”

忽阑笑了,她的微笑此时是最美丽的。女孩重新接过米粥径直朝着怀孕的母亲走去,母亲接过热粥含着眼泪将它喝个干净。其他百姓见此情形也开始围着粥棚走过来,就算大部分人心中所想还是饿死鬼不如饱死鬼,但是不得不承认忽阑成功了。

一连数天下来,从宁夏镇、杀虎口、大同镇出来的百姓就已经达到十万人,人数还真不少。主要是李汝华还真的将这当成一个事业了,不少流民、罪犯被充斥其中,当然少不了东厂和锦衣卫的密探。此事,作为内卫府大阁领的刘鼎臣怎么会不知道?

“大汗!当心明廷乘机派遣番子进来,这种事情对他们来说可以说是得心应手啊!”

布尔罕十分清楚间谍的危害,经常读孙子兵法的布尔罕知道光是书中的用间方法就有六种,而作为世界上最庞大的特务情报机构的厂卫恐怕将其运用到了及至了吧?不过他已经有了解决办法了。

布尔罕端起一杯马奶酒说道“我已经命乌力吉给那些百姓登记造册了,但凡有什么特殊技能的就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刘鼎臣不知道布尔罕打得是什么主意,这似乎没有解决问题啊,又进言道“可是...!”

布尔罕拉着刘鼎臣说“哎!...不要说了,走咱们看看乌力吉办得怎么样了。”

此时的临河城就像是一个骚动的大会场人头攒动,不过却也是井然有序。百姓们被分成男女老少四组,独自登记造册再按照家庭进行合订。

见到布尔罕前来视察,乌力吉赶快过来给布尔罕请安。

“臣乌力吉参见大汗!”

“乌力吉免礼。怎么样?都登记好了吗?”

布尔罕扶起乌力吉不免要问道进度。乌力吉回答道“启禀大汗!大多数人已经登记完毕,刚刚行进的是昨天刚到的百姓。大汗这边请!”

乌力吉将布尔罕领到一处登记处旁,这个登记处与其它几个不同,人数没有那几多但是很明显能感受到气氛格外凝重。

“下一个!”一名书记官习惯性的说道,对于这样的工作他已经习惯了,也越来越熟练了。只见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走到跟前,先是有军士搜身之后书记官问道“你会些什么啊?”

中年人愣了一下显然是没有明白书记官的话。书记官又一次解释道“就是说你会干什么?”

噢!这下明白了,中年人说道“俺别的不会什么,俺会打棺材。俺跟你说啊,俺打得棺材不用一颗钉子,保证不漏水...”

打棺材的真是晦气,书记官不等中年人说完就大笔一挥念到“木匠!兵杖所留用。”那边兵杖所就迫不及待的将人带走。一般被各匠监选中的人才都会在各匠所培训三五个月,能够适应那里的工作并且愿意的人才会留在匠所。

“下一个!”这次来得是一个几近花甲的长者,书记官问着一样的话“您老会些什么啊?”老汉虽然已经是花甲之年可是耳朵不背,身体还算健朗,看样子或许是留在民间的高人。

老汉说道“俺也没啥本事,就是会种地。”老汉的话让后面排队的人哈哈大笑起来。书记官也笑道“大爷!说这种地,你问问那些人,哪个不会种地?”说着指着旁边几个女人的登记处,这摆明了是笑话他呢。

老汉也不脸红,摆摆手说道“那不一样,别人种地一亩田最多能打两石粮食,可是我老汉种的地平平均均能打两石六七斗。”

老汉说完,周围人先是一愣之后就笑得更厉害了,不少人都觉得他是在撒谎。可是当布尔罕听到之后觉得很有可能。就在现世,一亩小麦亩产八百甚至是一千斤都是很平常的事情,而中国古代先民积累了大量生产实践经验,或许这位老伯就是身怀这样本领的民间高人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