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5章活罪难逃
第2445章活罪难逃曹铄否决司马懿的请求,又说要让曹恒走一趟。
司马懿连忙说道:“陛下明鉴,太子是国之储君,倘若他有个三长两短,对大魏将是难以弥合的损失。臣虽是大魏太尉,可相比于太子确实无足轻重。恳请陛下容臣前往,千万不可令太子以身犯险。”
“仲达前往,我实在是不放心。”曹铄眉头皱着:“可我又想不到更好的人选……”
“呼厨泉也不是不认得我。”司马懿回道:“我去见他,谅他也不敢把我怎样。倒是太子,身份尊荣,倘若匈奴人真有不臣之心,多半会把他扣下,以他为质要挟陛下。”
“既然仲达这么说了,我也不好强行派遣太子前往。”曹铄脸上带着一丝不情愿的回道:“不过仲达去关外的话,我总得做些部署才行。”
“敢问陛下,打算如何部署?”司马懿问道。
“军中不是发放了三四万支步枪?”曹铄说道:“我打算让太子领着发放了步枪的将士前往关口,在出关的地方每日演练。匈奴人虽在关外,却也不可能半点消息都得不到。出于对太子和大魏将士的忌惮,关外的异族必定不敢对你怎样。”
“太子当年领军出关,曾令异族闻风胆寒。”司马懿回道:“有太子在关口操练兵马,呼厨泉还真是不敢乱来。”
“既然仲达也认为这样稳妥,稍后你先去和太子说一声,至于我这边,我会下旨给他。”曹铄说道:“等你上路,太子率领的兵马也会尾随前往。”
“陛下要是没其他吩咐,我先告退。”对于前往关外,其实司马懿心里如同明镜一样,为免逗留太久再生枝节,他躬身向曹铄一礼,打算告退离去。
曹铄并没有允许他离开,而是接着说道:“仲达不要急着走,还有一件事,我觉着有必要听听你的意见。”
“敢问陛下,还有什么吩咐?”曹铄说他还有其他的事情,司马懿问了一句。
“海西闹海贼的事情,仲达应该也是知道了。”曹铄说道:“最近这些日子事务繁多,我暂且给按下来,就在等着闲暇一些再做处置。恰好仲达在这里,我想问问,关于那件事情,仲达怎么看?”
“陛下觉着怎样处置合适,就怎样处置好了。”当曹铄提起海西的事情,司马懿脸上露出一抹不自然。
“海西县令负责地方政务,那里闹了海贼,不仅没有有效的应对之法,反倒还隐瞒实情,该杀。”曹铄说道:“还有海军统领,率领海军驻扎军港,附近闹起海贼,虽有数次清剿却始终没能成事,仲达是不是也认为,他在那个位置上已是不太适宜?”
“陛下要杀他们?”司马懿错愕的向曹铄问了一句。
“我也知道,这次太子剿灭海贼,他们立下了一些功劳。”曹铄回道:“然而功不抵过,死罪虽然可免,可活罪却不能饶了他们。”
曹铄要治海西县令和海军统领的罪,司马懿低着头没敢应声。
皇帝龙威震怒,这个时候要是还为海西县令和海军统领求情,岂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别说事情原本和他就有关系,即便没有关系,只要开口为海西的官员说几句好话,怕是也不会落个好下场。
司马懿低着头不吭声,曹铄向门外喊道:“邓将军,你进来一趟。”
房门被人推开,邓展走了进来。
他向曹铄躬身一礼,等待着下旨。
“派人去一趟海西。”曹铄对他说道:“海西闹了海贼,上下官员不如实向朝廷禀报,却把贼情隐瞒起来,实属该杀。念在太子剿灭海贼时,他们也立有功劳。将功抵过,饶他们不死。只是地方官,他们不用做了。削夺官职,到地方做百姓去吧。至于海军统领,发配到军中做个伙夫,让他好好反省。”
邓展领命,随后退出了书房。
曹铄向司马懿问道:“这样处置,仲达以为如何?”
“海西上下官员以及海军统领,在闹了海贼的情况下居然知情不报,确实是死罪。”司马懿回道:“陛下仁厚,给了他们一条活路,臣以为这样处置再恰当不过。”
“大魏一统,天下之主只有一个。”曹铄说道:“我在的时候,天下之间大小事情都应向我禀报,将来我不在了,太子继承皇位,则应把天下事悉数禀报于他。身为皇帝,要是连闹了海贼这种事都不能知道,坐在皇位上,岂不是会被人笑话?”
虽然曹铄没有直接点明事情和司马懿有关,面朝他低头站着的司马懿,却听的浑身冷汗直冒。
当年追随曹铄南征北战,司马懿也是立下不少功劳。
那时候的曹铄,虽然治军严明,对他们这些人却还算是宽容,即便他们做了一些错事,也很少会加以申斥。
做了多年皇帝,如今的曹铄早就和当年大有不同。
他的身上少了几分世家公子的随意,多了几分帝王特有的霸气。
即便是司马懿,站在曹铄的面前,也不由的会感觉到浑身冷飕飕的发寒。
“我这里也没什么需要吩咐的了。”曹铄摆了下手,对司马懿说道:“太子已经回府,我听说你那里还有一份呈递给他的名录,你恰好去一趟太子府,把名录给他的同时,再说一说将要出关去见匈奴人的事。你去说了,他也好有个准备,等我下旨的时候也不至于过于仓促。”
“臣会把陛下吩咐的全都告知太子。”司马懿应了,随后告退离去。
曹恒回到太子府,黄舞蝶由于肚子太大,没有迎到前门等候。
不便迎到前门,她却在内院的入口等着。
见到曹恒,她上前见礼:“夫君出外,理应有许多事情处置,怎么这样快就回来了?”
“按道理说,我确实是应该很晚才能回来。”扶住黄舞蝶,让她站直身子,曹恒说道:“父皇要我先去匠作司,从那里把步枪带到军营分派给将士们。我到军营的时候,司马太尉居然也在那里,说是奉了父皇的旨意前来协助我。我寻思着,父皇要他协助我,应该是有什么缘由,干脆把事情都推给了他,没想到他居然很爽快的答应下来。既然他担起了责任,我当然不用在军营太久。刚才向父皇复了命,父皇令我回到府中等着司马太尉,想必还得过些时候他才会到。”
“夫君以为陛下为什么要让司马太尉在那里等着?”黄舞蝶向曹恒问了一句。曹恒回道:“我觉着应该和海西的事情有关。司马太尉是最早追随父皇的老臣之一,父皇向来对他们这班老臣宽厚。倘若不是司马太尉做了父皇难以容忍的事情,他必定不会做出这样的安排。”
“妾身也曾怀疑,海西那里是有朝中重臣在背后把控。”黄舞蝶说道:“要是换做别人,妾身还会多想一些,既是司马太尉做的,应该不会有什么不妥。”
“身为太尉,做出这样的事情,难道夫人还认为没有不妥?”曹恒一脸诧异的向她问了一句。
“妾身确实没有认为不妥。”黄舞蝶回道:“司马太尉掌管军务,按道理说,海军也属于他统辖之下。海西闹了海贼,而海军清剿数次都未能成事,对于司马太尉来说,也可以算得上是他的失职。倘若此事是夫君负责,会不会想着先给瞒下来,等到解决了再想朝廷禀报?”
曹恒愣了一下,错愕的看着黄舞蝶:“夫人认为有这种可能?”
“当然会有。”黄舞蝶回道:“虽然也有其他可能,但妾身还是宁肯相信,司马太尉并没有对大魏怀有二心。陛下令他协助夫君发放枪械,夫君猜测的倒是没有问题,不过妾身还是希望不要因为这几件事,就与太尉有了隔阂。小心提防不能没有,夫君却也不能过于疏远太尉。”
“我明白夫人是什么意思。”曹恒回道:“父皇和我说了,过不多久将会由我领兵前往关口,司马太尉则会去关外面见呼厨泉,把关外的异族迁移到中原,从而解决异族对中原的威胁。要是我与司马太尉彼此有着隔阂,这件事办起来,可不会有那么顺利。”
“夫君深明大义,是妾身说的多了。”黄舞蝶欠了欠身。
“自从娶了夫人,好些时候我做事考虑的不够周祥,还仰仗夫人给予提点。”曹恒说道:“能够和夫人结为夫妻,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
“夫君对妾身过于赞誉了。”黄舞蝶回道:“其实嫁给夫君,才是妾身最大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