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蔡鹏救援北海 - 组团游三国 - 闹心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组团游三国 >

第121章蔡鹏救援北海

北海孔融竟然知道天下有刘备这一号人物,刘备必须把救援北海当作首要大事。

为了让更多天下人知道刘备,刘备决定亲自率兵,以解北海之围。

围困北海的,不就是点黄巾军嘛,刘备答应了太史慈,由蔡鹏统领本部兵马,随刘备一同杀往北海。关张简三人留下看家,看住平原,同样重要。

在去北海的路上,蔡鹏终于弄明白一件事:诸侯国相(比如刘备担当的平原国相),和那些刺史俸禄是一样的,但这两者还是不同的,怎么说呢,就如同今日省与自治区行政长官之间的差别,虽都是地方行政官员,但就是不能把自治区主席称为高官。蔡鹏觉得真没必要弄这么啰嗦。

也许是过于兴奋,走了一半,刘备才想起一件大事,赶紧把太史慈招呼过来,详细询问敌人的兵力部署。

在平原时,太史慈为了说服刘备出兵,有意隐瞒了敌人的实力,只说是管亥领着些乌合之众。现在刘备发兵了,就要实话实说了,围困北海的黄巾军余部,有万人之众。

上万人!刘备吸了口凉气,看看蔡鹏带的千余人的队伍,有心返回再搬些兵来,既丢不起那人,时间也未必来得及了。

千余人,北海还有两三千兵,还不足敌人的一半,况且这“万余人”也许是一万八九千呢……

黄巾军余部已不似几年前那么勇猛凶狠,但实力对比,也有些过于悬殊了。

刘备没底,蔡鹏也没底,连以勇猛著称的太史慈也有些没底。

离北海还有两天路程,扎下营,三人聚到一起,仔细研究破敌之计。

三人首先明确了一点:敌众我寡,必须集中兵力,选敌人薄弱处攻击,而要想一击奏效,平原援军和北海守军必须统一协调,合力冲击。

没有手机、没有电话电报,连个信鸽都没有,只能派人杀进北海,将援军作战意图通知孔融,才能协同作战,形成里外夹击之势。人选没什么可商量的,只能是太史慈杀回去。

下一个问题,就是攻击方向问题。这个问题不明确,一边攻东,一边往南,有可能两股兵力都被敌人围困进去。三人商议半天,下定决心:攻击敌中军。

中军历来是军队的核心,实力也最强,之所以选择这块硬骨头,一来是中军目标明显,不会弄错目标;二来,既然是以少敌众,怎么打都不容易,干脆来最冒险也是最狠的。如果这一击奏效,将彻底击溃敌人。

“如果打不过呢?”蔡鹏在心里嘀咕。

刘备仿佛看出了蔡鹏的疑虑:“这一仗,没有退路了,只有胜利一条出路。”

决心以下,立刻着手实施。

刘备先派出几十名嗓门大人机灵的骑兵,抗着各色旌旗,分几路向北海方向疾驰。目的是扰乱敌人,让敌人摸不清援军的来路和数量。同时,命这些骑兵边跑边大声呼叫:平原刘玄德亲率一万精锐,驰援北海,剿灭黄贼。自然是虚张声势之计,其实,刘备还藏个心眼:既然冒了损兵折将的风险来救援北海,那就要大张旗鼓的去救,赢了最好,名利双收;即便输了,起码也落个仁义的名声。

再派蔡鹏率两队精骑,选敌军防御薄弱之处,掩护太史慈杀回北海。刘备自引后续部队,秘密向敌中军方向迂回。

……

选好了突破地点,一声令下,鼓号齐鸣,蔡鹏太史慈将两百精骑如猛虎般扑向敌营。

黄巾军残部来攻北海,只是仗着人多势众,挑个软柿子弄点吃喝,后来见北海兵少,才动了夺城的念头。但黄巾军的战斗力已非几年前可比,又缺乏重型攻城器械,是以围攻多日也难以得手。此时,已多少动了撤兵的念头。

蔡鹏带的这两百精骑,乃是他亲自训练出来的,军纪严明,战斗力绝对算是平原军队中的主力。号令之下,人人奋勇。蔡鹏太史慈一棍一枪,左抡右刺,几个领兵的黄巾头目已被斩杀,太史慈顺利杀透敌营,直奔北海城。

蔡鹏等完成了掩护任务,也不恋战,大声呼喝,威慑敌人一番,迅速撤出战斗,向刘备中军方向集结。

……

月朗星稀之夜,是约定好的夹攻敌人中军的时间。

刘备先派出几股部队,多带号角旌旗,作为疑兵向敌人其他营盘迂回,中军本部养精蓄锐,整束盔甲。

三更一到,遥远的北海城墙上点起三堆火,这是约定进攻的信号,刹那间,北海城四周响起刺耳的号角,这是派出的疑兵在分散敌各部的注意。

刘备令旗一举。

“嗬!”全体平原将士发出整齐划一的怒吼。

令旗向前一挥,平原军队直扑黄巾中军大营。与此同时,北海城吊桥已放下,北海守军高举火把,如火龙出洞一般,也杀向黄巾中军。

蔡鹏引着几十名骁勇骑兵,只挑敌人掌旗的军士下手,一杆杆大旗倒下,没了旌旗,黄巾军愈发混乱,只是拿着武器,尽力抵抗以求保命,兵力优势登时化为乌有。

第一拨攻击占得上风,平原军士气大振,正待乘胜直捣中军本部,突然传来几声低沉的号角声,原本乱了营的黄巾军逐渐按伍什队屯聚拢,一队骑兵自中军杀出,为首一员将,身披皂甲皂袍,头戴黄巾抹额,手提大刀,威风凛凛,不用问,定是敌酋管亥无疑。

蔡鹏一催坐下马,直奔管亥而去。

“来将通名!”虽是造反的黄巾军,而且还是残部,但首领管亥却有着武功天下第一吕布的范,伸手指着蔡鹏喝问。

“某……乃……”战马向前飞奔,蔡鹏大声吼道,手中三节棍已劈头盖脸砸向管亥。

管亥微微一笑,双手横担大刀,向上迎去……

“唰啷啷……”三节棍第一节绕过刀杆,直奔管亥面门。

管亥大惊,赶紧缩颈藏头,堪堪躲过。

蔡鹏横甩三节棍,兜向管亥后背。

管亥竖刀招架,无奈三节棍能拐弯啊,第一节结结实实砸到管亥后心之上。

管亥受到重击,蜷伏于马上,蔡鹏单手将三节棍在空中一抡,反手砸向管亥头颅。

管亥连续两招吃了这怪异武器的大亏,下意识又横刀招架……

还好,管亥没傻透腔,刚举起刀,便知这样招架还是不行……

三节棍已砸到刀杆之上……

管亥使出绝招,撒手弃刀,大刀被三节棍卷起,在空中画了一道漂亮的弧线,远远甩了出去。

管亥狠踹几脚马肚,落荒而去。

蔡鹏望着管亥的背影,才想起自己还没履行完的程序,大叫道:“某乃蔡鹏蔡伯飞是也……”

主将负伤败走,黄巾军迅速崩溃,四散奔逃,死伤遍野。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