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大福晋是欲哭无泪,不知不觉间四个女儿都已经长大了,特别是大女儿长得婷婷玉立,也到了该嫁人的时候,可偏偏事情没有任何征兆的就发生了。
老大两口子夫妻关系好,老大对这四个女儿非常疼爱。收到圣旨之后,忍不住都要进宫问问皇上为什么这么着急给他姑娘订了一个婆家。
这个消息也很快在后宫里传开了。对于别的娘娘们来说,这消息不算什么,宫里面对于这种事儿司空见惯了。
可板子打到自己身上了才觉得疼,惠妃下午跑到永和宫挤兑了良嫔,晚上就收到了这样的噩耗。
她这一会儿也坐不住了,赶快在宫里面找关系。太后那里不敢去,头一个想到的就是来田蜜这里打听打听,可是晚上皇上就在承乾宫,她不敢跑到承乾宫去问个究竟。
她身边的宫女太监都劝她别那么着急,女孩子家总是免不了要嫁人的,皇上的亲孙女儿嫁到草原上没人敢委屈了。
可是草原上的公主郡主那么多,皇上的亲女儿都在草原上啃沙子呢,皇上的姑姑们如今还有人健在呢。如果论辈分,皇上的孙女儿真的没什么优势。
老大确实是疼爱孩子,也确实是在第二天白天跑到宫里找老爷子商量着能不能撤销圣旨,但是康熙绝对不给他这个面子,二话没说把人赶出去了,惠妃这下更不敢替孙女出头。
这让昔日的王贵人如今的王嫔忍不住感慨了一声,“果然是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他曾饶过谁。”
当初她刚进宫的那阵子就见到宜妃为了六格格的事情急得上火,而荣妃和惠妃当时隔岸观火,有的时候还落井下石。
其嘴脸自己到现在还记得,没想到风水轮流转,根本等不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只过了十年,就得来了现世报。
考虑到当初把自己送进宫来的李家如今已经烟消云散了,她更是觉得唏嘘不已。
这两天因为生下小儿子而飘起来的心也瞬间从天上落到地下,再也不敢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了。
出门之后碰见其他人表现的恭恭敬敬,嫔位的娘娘们,良嫔和王嫔两个人是最特殊的,当然两个人的地位也是最低的,一个是辛者库出身,一个是汉女。
良嫔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如今已经成了是气候,小儿子眼看也要出府,可是每次宫妃们聚在一起,良嫔总是坐在最后,人前也不敢冒头,见谁都恭敬。
当时王嫔还觉得这个人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当娘的在宫里面太窝囊了,儿子们也跟着脸上无光,可如今才知到良嫔这才是智慧。
所以她如今也是夹着尾巴做人,路上遇见了佟嫔那是毕恭毕敬。她儿子有了什么好东西孝敬她的时候,她先问问有没有给延禧宫的佟嫔娘娘送过去。
一时之间宫里面风平浪静,惠妃都不出头了。
不管是宫内还是宫外,这一圈变化让太子看了心里面哈哈大笑。他不仅是在心里笑起来了,在嘴上也笑起来了,以前早上起来到前清宫帮着处理政务,如今全看心情,高兴了就去,不高兴了就在家喝酒,喝醉了之后有的时候打骂奴才,有的时候学戏子唱戏,他学的还都是丑角,在东宫蹦蹦跳跳,踮着脚尖儿走路,脖子向前一伸一伸的……让太子妃看得心惊肉跳。
于是太子妃就免不了脸上带着忧愁,到时间久了,心里面放不下,忍不住在太后跟前说出来了。
太后听了太子妃的形容,“你说什么?太子在宫里面学猴?”
“就是前不久看了一处大闹天宫,要学里面的孙猴子。非要踩在桌子上蹦下来……这……”
太子妃没话说,太子这些行为完全不正常了。她心里面甚至觉得太子都已经疯了,以前还愿意掩饰一下,现在不敢再掩饰了。
“学猴儿?苏麻喇姑?”太后忍不住叫了一句苏麻喇姑,可是没人回答,老太后这个时候才想起来苏麻喇姑这个忠心的老侍女已经去世几个月了。
一直以来太后总是把苏麻拉姑当成自己的脑子,要是自己有什么事想不开了,就把人叫过来陪自己说说话,让人家替自己想办法,可如今苏麻喇姑不在了,别的奴才他又觉得靠不上,她自己又没脑子,只好左右张望。
“这可怎么办呢?”
太子妃拿手帕擦眼泪,就知道太后她老人家想不出什么办法来,要是暗示也未必能听得懂,所以直接说了,“不如把这件事告诉皇阿玛,让皇阿玛想办法”。
太后一听连连点头,这主意好,怎么把皇帝给忘了?就应该让他拿主意,毕竟皇帝是一家之主呀。
于是太子妃走了之后,她飞快地找人去把皇上请来,太后有招,康熙不敢怠慢,哪怕手上一堆活都没干呢,还是带人到慈宁宫去了。
太后的语言储备也不怎么样,太子妃为了太子的脸面,没有把某些话说得很透彻,如果是正常的人就能自行想象,但是太后想象不出来。
所以太子癫狂的行为在太后看来那就是学猴。
“今天孙媳妇儿来了,在我跟前说了一会儿,我问她太子最近在干嘛,她跟我说太子在学猴呢。她跟我说有些不妥当,让我来找你商量商量。”
“学猴?”什么乱七八糟的,康熙也觉得老太太的表达能力不怎么样。太子妃可能不是这个意思,结果愣是让老太太给扭成了这个意思。
想到这里他转头对着李德全点了点头,李德全倒退了几步出门去了。
太后眉飞色舞,“对呀,就是学猴儿,太子妃跟我说太子看了大闹天宫,对里面的孙猴子特别喜欢,在家里面学呢。”
说到这里有些高兴,把自己叫康熙来的目的忘得差不多了,拉着康熙的手,“升平署唱大戏的时候也唱过大闹天宫,那里面的猴子厉害呀,我记得猴子把一把宝剑跑起来连翻几个跟斗之后举起刀鞘,那把宝剑一下子落到了鞘里,你当时看了还叫好呢,赏了那个唱猴的奴才不少银子”。
这都哪儿跟哪儿了,您老人家跑题了你不知道吗?
康熙忍不住放松的靠在椅背上,也不愿意再把话题重新拉回太子身上,就陪着老太太聊大闹天宫。
“那出戏确实好看,这眼看着就要到秋天了,秋季有颁金节,有皇贵妃的千秋。这两个日子都要唱大戏的,要不再给您唱一唱大闹天宫?”
“真的吗?”太后高兴了起来,“那你多叫几个猴上台呗,我就喜欢看那些猴子在台上翻跟斗。”
这又不是什么难事,到时候哪怕不唱戏,叫一群人装扮上了给她在上面翻跟头都行。
康熙陪着太后说了会话,吃了点东西,随后回到乾清宫。
李德全已经把康熙想要的消息拿了过来,纸上写的太子这一段时间举止癫狂。
“癫狂”这个词儿可是很严重的呀。
康熙看了之后就忍不住问李德全:“他这最近喜欢在家学猴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事没有?”
“喜欢喝酒,通宵达旦烂醉如泥。还喜欢鞭打奴才,如今哪怕是东宫女眷这会儿也不敢往太子爷跟前凑了。”
“这孩子!”
太子的事情其他人也很快清楚了,康熙为了拉这个儿子一把,把他从东宫里面叫出来,可这个时候偏偏兄弟们都在跟前,太子最近仪表收拾的不好,胡子拉擦被拉过来的时候,衣服全是褶皱,就跟一团乱麻布似的,显得十分落魄,看见这些兄弟们之后也不给个正眼儿,冷哼了一声十分嚣张的路过了。
等大家说完事一块出门,老九忍不住在后面嚷嚷了一声,“听说太子最近的行为不妥当,跟中邪了似的,据说做了很多荒唐事儿……”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老三在他们哥几个跟前走着,听了这句话忍不住把耳朵抻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