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古往今来有多少王侯将相想要长生不老,但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是一个人都逃脱不了生老病死,无论多么英明的帝王,将来总有糊涂的时候。
康熙一直担心自己将来糊涂了怎么办?
难不成要发生一些以前史书上发生过的事?
康熙这个人也是饱读诗书的,不管是正史野史,他了解的都比较透彻。
传说暴君隋炀帝当年为了获得太子之位,陷害了兄长。随后又在其父隋文帝晚年的时候,荒淫无度□□宫室,这种说法的最终结局就是隋炀帝把他父亲隋文帝活活气死在病床上。
再往前一段时间,春秋战国那会儿,哪怕只是王位,只要在权力更迭的时候,总是免不了伴随着杀戮。哪怕那个时候大敌在前,那些公子们也要争权夺利。
所以继承人们在帝王晚年的时候,总是免不了掀起一场血雨腥风般的厮杀,关于这些记录下来的历史,康熙以前读史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叹息,可是临到头了,自己经历了,才觉得触目惊心。
为了避免自己的儿子走上邪路,也为了避免自己临到老了被史书上记下了一笔。被人当做笑料在几百年后互相嚼舌头。
他这个时候萌生了一种大胆的想法,但是这个想法刚刚出现在自己的脑海里,他随即就反驳了。
不能这么做,绝对不能这么做。
然而除了这个办法,更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式,所以康熙这个时候暴躁了。
这表明最近一段时间皇上的心情不好看,谁都不顺眼。用太医的话来说,那就是肝火太旺。
以前这些皇子们有事没事还跑到宫里或者园子里蹭吃蹭喝,还能在各自的额娘跟前撒撒娇,这一段时间大家能不进宫就不进宫,能不往园子里面来就不往园子里面来。
尽管这样,总有一些大事儿发生,这些皇子们不管如何都要到园子里面来的。
而康熙又不得不面对这些儿子们,康熙讨厌看见他们,他们又畏惧于皇父,如此循环之下,父子之间更没话说。
他们不得不进园子的理由是太后最近一段时间病了,老太太病了之后,特别想念这些小辈儿的皇子,她总担心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康熙又把某个人给关了起来,所以病倒了之后她对其他的没什么执念,唯独对于见到皇子们执念特别深。
于是这些皇子们不得不下了朝之后结伴来到太后跟前,先是请个安陪着说会儿话才能离开。陪着说话的原因是因为老太太最近一段时间眼睛不行了,看人已经看得模糊了。哪怕是有人站在她跟前,除非说话,要不然的话她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个人就是自己的孙子。
而宫中的这些后妃们也开始轮番伺候着老太太。
每当这些年轻皇子们过来的时候,宫中的年轻嫔妃们都要躲一躲,但是上了年纪的不用躲着。
于是在夏季末秋季初的一天,这些皇子们穿着朝服过来的时候,这些年轻的嫔妃们都纷纷躲到偏殿去了,田蜜和荣妃宜妃坐在这里。
这个时候太后正在喝粥,听见外边的脚步声,赶快转头向外面看了看,她的眼睛看东西已经是模模糊糊了,只能看到门口走进来几个人影。
忍不住把手伸出去抓了一把,“是谁来了?”
老三小跑几步,浑身肥肉颤巍巍的,一把握住了太后的手,“是孙子带着弟弟们来看你来了。”
“是老三啊。老四在那儿呢?”
四阿哥握住太后的另外一只手,“孙儿在这儿呢。”
老五赶快上前一步跟在老四身后,“太后娘娘,孙儿也来了。”
“是老五呀。”太后的脸上带着笑容,朝着说话的地方看了过去,快活的和老五聊天:“你媳妇儿最近在家忙不忙啊?你家的孩子什么时候过来呀?最近几天我做梦老是梦见你……”
老五是太后养大的,所以和太后亲近,这个时候老五忍不住眼睛一酸,老三和老四让开,老五跪在脚踏上,让太后的手放到自己的光脑门上摩挲了几下。
“是孙儿治家不严,您病着呢,就应该让福晋他们过来伺候着……”
话还没说完,太后摇了摇头,“你这孩子,跟你说了多少遍了,是我不让他们来,我这里又不缺伺候的人,你皇额娘他们天天在这里陪着我说话,你们家又一摊子事儿,家里面离不开你媳妇儿,让你媳妇儿过来干嘛?只要你们一家人过得好好的,就是对我最大的孝顺了。”
老五偷偷的把眼泪擦了一下,老七这个时候已经走过来了,“太后娘娘,孙儿给您请安了,您别光顾着和五哥说话,也理一理孙子……”
太后听完之后,脸笑得跟朵菊花似的,“你个猴,就你急,你六哥还没给我请安呢,你抢什么呀?”
这话一说完,在场的人忍不住脸上表情一变,整个宫殿里面的气氛变得凝重了起来。
刚刚从蒙古草原上回来的老九和老十忍不住互相对视一眼。老十的大嗓门已经嚷嚷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你们说老太太也就是眼睛看不清楚了,怎么脑子都乱了?”
后面的这些年轻皇子们都挤了过来,大家把病床前围得水泄不通,坐在床沿上的田蜜和坐在凳子上的三位妃子对视了一眼,彼此都看见了眼中的无奈。
这是到年纪了,人已经糊涂了。
太后听见十阿哥的话,忍不住对着说话的地方瞪了一眼,然而她的眼睛已经有了白内障,明明是很生气的瞪了一眼,但这个时候一点都不明显。
“这不是十阿哥吗?你个猴到现在都没学会规矩,你哥哥们都没说话呢,你怎么先说了?老六呢?让老六到我跟前来,我怎么记得这几天都没有看见他。”
说完之后把手伸出来,虚空抓了两下,四阿哥赶快握住太后的手,仓促之间,他决定装一回老六。
“太后,”四阿哥压低了声音,“我在呢,这几天一直都来,您是不是把我给忘了?”
太后听完之后,另外一只手对着四阿哥的手背拍了一下,“老四,你是不是觉得我看不见了就过来糊弄我呢,装什么老六啊,你就是捏着嗓子我也能听得出来你是老四!”
就在这个时候兄弟几个赶快对视了一眼,在最外围的杨丹被老九拉了一把,老九拉着杨丹把他推到了床边儿,“太后,六哥在这儿呢。”
杨丹张嘴想说话,被众人纷纷用眼神警告,杨丹只好咳嗽了一声,握住太后的另外一只手,斟酌着语气:“还是您想着孙子,刚才几个兄弟把孙儿挤到外面去了………”
太后果然高兴起来,“你打小身子骨就强壮,怎么还被他们挤出去了?是不是他们几个合起来欺负你了?”
“没有的事儿,就是刚才进门的时候晚了他们一步……”杨丹说着,抬头看了看周围的人,大家的表情都特别凝重。刚才也就是怀疑老太太是不是糊涂了,如今看来是真的糊涂了。
十一挤了过来,问老太太:“你老人家还记得杨丹不?”
太后听了之后努力的回想了一会儿,“这名儿仿佛是在什么地方听过,哪个亲戚家的孩子呀?”
这么一说,大家都愣了。
十九阿哥才七岁,田蜜对着他招了招手,把这孩子抱在怀里,在他耳朵边说了几句话,小孩子点了点头,从哥哥身边挤出去拔腿往清溪书屋跑。
太后仍然在想杨丹是谁?想了一会儿没想明白,寻思着应该是蒙古草原上的亲戚,“杨丹是哪个部落的?你们哪个姑妈家的孩子?不应该是你们姑妈家的孩子呀,是不是外边王府格格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