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李敢的坚持
第217章李敢的坚持要知道上一次的七年汉匈战争可以说真的已经彻底的吧匈奴人给打残了,无疑匈奴人是绝对的不可能在这个短的时间之内恢复过来的,除非是匈奴人有很强的外力的帮助,若是真的这样的话那么大汉帝国的压力将会是更加的巨大了。
其实农耕民族击败游牧民族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是关键的问题就是农耕民族击败游牧民族的代价真的是太大了,单单是训练自己国家的军队并且打造成为一直很强大的机动能力的军队,这个费用就是真的有一点点吓人的感觉。
若是派出海军的牵制的话那么大汉帝国也是早就有能力一一统这片大陆了,但是为什么大汉帝国至今为止都还是没有做到这一点呢?无疑最大的原因就是时时刻刻的都是需要应付人家匈奴人对于自己的后方的威胁的,不然的话大汉帝国真的会付出代价的。
要知道大汉帝国的国度是在北方,南征的战争就算是大汉帝国真的是失败了那么南方的两个国家的陆军也是不可能进行这样的千里追击的,但是很显然的匈奴人却并不是这个样子的,一旦是北方的战事失利的话那么大汉帝国的国度都将会受到人家的威胁甚至是攻占。
大汉帝国自然的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国力不强盛的时候只能是修建长城之类的防御性的攻势,对于匈奴人不敢进行野战,虽然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休整之后大汉帝国的军力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依然的不敢放松对于长城的维修和加固的,这是一张王牌。
上天给每一个国家的机会其实都是十分的公平的,要知道上天虽然是给了游牧民族的骑兵很强大的机动作战的能力,但是很显然对于攻防型的作战还是十分的薄弱的,农耕民族恰恰的擅长的就是这一点,可以说双方互相的都是有强项,互相的也是有缺点的。
匈奴人可以说现在就在这样的一个问题上面吃的亏真的是大了,要知道匈奴人已经对于这里的一个小小的关口进行了很长时间的猛攻了,固然的大汉帝国的士兵守城的水平还是很高的,但是更加关键的是匈奴人的战斗意识相当的底下的。
很显然的现在的匈奴人的处境其实是相当的复杂的,若是匈奴王本身的意思是根本的不愿意进行着一场的战争的,不过人家吉利可汗完全的并不是这样做的,而且吉利可汗的意思就是把匈奴人当做枪用的,不若是不服的话大不了在和突厥人打一仗。
安提王总算是知道自己当初作出来的举动是多么的错误了,若是一开始的不和人家突厥人被迫合作而选择第二条路的话那么现在或许对于匈奴人还是很有利的,起码的不用被人家当做枪使唤,不过很显然现在想这些事情已经是完了,匈奴人现在真的已经快到了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可以说这一次的合作对于人家突厥人是相当的有利的,突厥人通过这样的一次合作可以说是极大的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并且的可以说已经暂时的吞并了人家匈奴人了,这样一来的话无疑突厥人就立刻的成为了草原上面的新一代的无可争议的霸主。
成为这样的霸主的好处还是相当的多的,虽然霸主和皇帝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但是很显然的对于草原来说还是更喜欢霸主这样的称谓的,皇帝虽然听起来是十分的气势恢宏有大国的气氛,但是和人家草原民族的粗犷的性格还是严重的不符的,人家喜欢的是霸气的名字。
当然这次的战争之中不仅仅的是动用了人家突厥人,也是大量的动用了鲜卑人和羌还有当初的西域的氐人,要知道自从从西域被人家大汉帝国被人家镇压了之后这些人不仅仅的没有好好的反省自己,相反的对大汉帝国的仇恨更加的加深了,nuozuonuodei这个道理很显然他们不明白。
别看现在的是四国联军,但是这里边真正的有战斗力的也就是人家匈奴人和突厥人,这两个人的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不过匈奴人和突厥人之间的关系又是这个样子的,若是一切顺利的话四国联军还是能继续的前进的,但是无疑进入到了相持阶段的话那么就需要另说了。
一旦是静如到了相持阶段的话那么必然的是对于双方的一种综合实力的消耗,很显然的不管是匈奴人或者还是突厥人在这方面都是有着天生的劣势的,这些人的后勤补给可以说是相当的困乏的,基本上都是以战养战的节奏的,军需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大汉帝国虽然不断地在边境之上开垦农田但是很显然的这些农田基本上都是在人家的城墙的保护范围之内的,若是想要获取那些粮食的话就是必须要攻破大汉帝国坚固的城墙才行,不过很显然的这个问题正是现在那些草原人头疼的问题。
坚守这座城市的将军正是大汉帝国的有名的将军李敢,说起来这个将军那在大汉帝国也是赫赫有名的将军的,自己的弟弟李陵,自己的母亲李广甚至自己的祖父之类的都是大汉帝国的将军,也是大汉帝国最大的将军世家李氏家族的一份子。
很显然李敢对于匈奴人现在也是并没有什么破解的办法的,相比较而言这个世界上面的李敢还是比较偏向于防守类型的武将,一招蓝色的坚守就是对于这个武将最好的诠释,李敢的武将计主要的作用就是对于自己的城墙的防御进行加固,并且只能让对方按照套路攻击。
其实这也是对方为什么损失惨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中行悦这个人曾经出来破过人家的军师技,但是很显然的李敢虽然是一个武将但是人家的智力也是不低的,毕竟是出身世家的人,自然的中行悦这个人并没有破解了人家的武将计,不过精力的损失也不是那么的大的,看起来对方和自己的智力程度应该是相差不多的。
要知道中行悦已经是匈奴人这边智力最高的军师了,中行悦都不能破解了人家的军师技别的人更加的是不行了,其实这也是草原民族的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接受的教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客气的说一个大汉帝国随随便便的军师都是能让对方大军乱成一团麻的。
不过虽然是这个样子但是人家李敢依然的并没有放松对于匈奴人的警惕,鬼知道那些坑爹的小说之中的情节会不会落在自己的身上面呢?别人家匈奴人在不经意之间竟然找到了一个落难的老爷爷,而且这个老爷爷还是一个世外高人,这样的话才叫做一个坑爹呢。
李敢其实现在也是计算着自己的大汉帝国的军队什么时候能达到自己的身边,很显然的这个计算真的让人家李敢感觉到一阵阵的无力的感觉,要知道大汉帝国的军队需要至少半个月才能到达这里的,可以说自己在坚持半个月的话那么真的只能是天知道了。
虽然李敢的军师技能加强城墙的防御能力,并且能让对方找到规定的套路进攻,但是很显然李敢的武将计不能凭空的变出来一些守城用的东西,譬如是滚木礌石之类的东西李敢就真的无能为力了,战争进行到现在这座小城可以说已经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了。
这座小城的战略位置虽然在两个山地的豁口之处,地理位置重要,但是很显然的话大同这样的城市是真的没能力比较的,要知道城池虽然是十分的重要但是碍于这个城池的面积所以说堆积的东西也不是那儿的多的,主要的东西都还是在人家大同堆积。
本来对方若是率先的进攻自己这里的话那么大同还是能给自己派出来援军的,但是很显然的现在这个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大同的战事现在也是相当的紧张的,根本就没有援军给自己,至于说那些东西也是大同守城需要的东西,自然的不可能给自己这里守备只用。
没有东西这么办?很显然的这个问题简直真的是把人家李敢给愁怀了,这个问题真的是现在突出的问题了,现在自己的军队的士气完全的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光有士气没有辅助的东西那么岂不是让自己的军队白白的送掉性命的吗?
和人家打野战?很显然的这样的想法一瞬间的就从人家李敢的思维之中抹杀掉了,这显然就是让自己的士兵们去送命,李敢这样的爱兵如子的人是绝对的不可能做出来这样的事情的,而且一旦是自己出城的话那么自己所具有的优势就完全的消失掉了,再加上自己的机动能力绝对的没有办法和人家相提并论了,也就是说自己一旦是出城的的话那么除非是死路一条不然的话真的是没有别的路自己能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