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能把梳子卖给和尚吗?(1) - 水煮三国 - 成君忆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水煮三国 >

第6章能把梳子卖给和尚吗?(1)

第6章能把梳子卖给和尚吗?(1)

信而安之,阴以图也。此笑里藏刀之计,公岂可不察耶?

—隋·裴文安《与杨谅书》求职遭遇奇妙陷阱话说刘备大四毕业那年春天,卢植因为得罪了校办公室主任左丰,被指控犯罪批捕入狱,案由涉及男女情色和贪污受贿。直到刘备毕业离校,才因为查无实据而无罪获释。只是等他出来时,他已经不是校办公司的总经理了,一个叫董卓的人顶替了他的职位。准确地说,卢植前脚入狱,董卓后脚上任。

这个董卓并不是长江大学的教职员工,而是一介商人。他上任之后,立即把校办公司换了招牌,名曰奇妙保健品有限公司。又在校报上刊登了一则广告,招聘市场营销人员,并且在学校大礼堂举办了一场招聘说明会。刘备、关羽、张飞相约一起前去应聘,走到门口一看,前来应聘的人还挺多。刘备苦笑道:“看来工作岗位也成了一种稀有资源,竞争激烈得很呀!”

总经理董卓亲自主持招聘说明会。首先,他展示了奇妙公司的专利产品“奇妙聪明梳”。他介绍说:“这把木梳看似普通,其实有着极高的科技含量。它选用云南边境神奇的阳橙树为原材料,经过18道现代化制作工艺制成。值得说明的是,作为原材料的阳橙树是一种珍稀树种,很多植物学家都不知道,我们公司特地在云南边境买了7000多亩山地来培植这种濒危的珍稀树种。还有一点,这把木梳是用特制药水浸泡过的,木梳的齿儿也是经过特别设计的,通过这38道齿儿对头皮的梳理,能有效刺激大脑的沟回,激活脑细胞,达到醒脑益智的保健效果。”

台下有人问:“这把木梳多少钱哪?”

董卓说:“原价2880元,但为了回报广大消费者对奇妙聪明梳的厚爱,现价880元,仅仅是原价的一个零头儿。”他强调说:“这是很便宜的。”

大伙儿说:

“880元一把木梳,那也不便宜呀!”

董卓说:“你们不要拿它和普通木梳相比,它毕竟是高科技产品啊!再说了,它是为人的大脑服务的,大脑的价值是无限的,是不能等同于猪脑袋的,对吧?”

这下,大伙儿就无话可说了。

接下来,董卓介绍公司的薪酬待遇,每月底薪16000元,另外还有绩效奖金和在职培训。

16000元?会场上顿时沸腾了。一出校门就能拿到16000元底薪,简直就像天方夜谭似的不可思议,这奇妙公司可真是奇妙啊!大伙儿争先恐后地往前挤,把发放求职申请表的小姐围得水泄不通。

刘备、关羽、张飞都顺利地通过了初选,成为奇妙公司的试用员工。公司还特地在虎牢关商务度假区为他们安排了为期三天的abc岗前培训。

a是assertive的简写,英文原意是有主见。

b是beautiful的简写,英文原意是美丽。

c是creative的简写,英文原意是有创意。董卓解释说:

“a的主见不是井底之蛙的固执,而是意味着良好的个人素质,以及由此形成的自信心。

“b的美丽也不是那种虚有其表的漂亮,而是意味着训练有素的职业表现,能给出顾客喜欢的第一印象。

“c的创意则意味着随时可以从工作和生活中加入有意义的、有发展性的、新的、进步的刺激变量,从而使工作更有意义、更丰富。”

他说:

“abc就是效能。公司举办这一期abc岗前培训的目的,就是希望在座的每一位都能够成为有效能的员工。在这一期abc培训的后面,我们安排了一道实践性的试题:以一个月为试用期,每人推销100把奇妙聪明梳。凡是通过这道测试的,就可以证明他是一个有效能的人,并且可以立即成为奇妙公司的正式员工,享受‘底薪16000元+绩效奖金’的薪酬待遇。”

学员们吃了一惊,纷纷议论说:“一个月推销100把梳子?搞错没有?这怎么可能呢?”

董卓让大家安静,进一步解释说:“之所以安排这道实践性的试题,是因为公司认同相马不如赛马的人才选拔理念。真正有效能的人就像千里马一样,一‘赛’就出来了,对不对?你们知道吗?

在你们前面,甚至有人成功地把梳子卖给了和尚,以高难度的推销技巧答出了这道试题。既然他们能做到,你们为什么做不到呢?”

学员们更加惊奇了:“有人成功地把梳子卖给了和尚?谁呀?他是怎么做到的?”

董卓问:“是啊,和尚怎么会买梳子呢?众所周知,梳子是用来梳理头发的,而和尚是光头,不用梳子,把梳子卖给和尚有悖常理。

可是,尽管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但还是有敢为人之不敢为者,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变成了现实。你们想不想听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呀?”

学员们说:“想!”

于是,董卓像幼儿园的阿姨教小朋友那样,请大家端正听讲姿势,然后开始讲述《把梳子卖给和尚》的故事:

这是奇妙公司创业之初发生的一个故事。为了选拔真正有abc效能的人才,公司要求每位应聘者必须经过一道测试:以赛马的方式推销100把奇妙聪明梳,并且把它们卖给一个特别指定的人群:和尚。这道立意奇特的难题、怪题,可谓别具一格、用心良苦。

几乎所有的人都表示怀疑:把梳子卖给和尚?这怎么可能呢?搞错没有?许多人都打了退堂鼓,但还是有甲、乙、丙三个人勇敢地接受了挑战……一个星期的期限到了,三人回公司汇报各自的销售实践成果,甲先生仅仅卖出一把,乙先生卖出10把,丙先生居然卖出了1000把。同样的条件,为什么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公司请他们谈谈各自的销售经过。

甲先生说,他跑了三座寺院,受到了和尚无数次的臭骂和追打,但仍然不屈不挠,终于感动了一个小和尚,买了一把梳子。

乙先生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把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的头发都吹乱了。乙先生找到住持,说:“蓬头垢面对佛是不敬的,应在每座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头。”

住持认为有理。那庙共有10座香案,于是买下10把梳子。

丙先生来到一座久负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对方丈说:“凡来进香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回赠,保佑平安吉祥,鼓励多行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字,然后作为赠品。”方丈听罢大喜,立刻买下1000把梳子。

公司认为,三个应考者代表着营销工作中三种类型的人员,各有特点。甲先生是一位执着型推销人员,有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真诚感人的优点;乙先生具有善于观察事物和推理判断的能力,能够大胆设想、因势利导地实现销售;丙先生呢,他通过对目标人群的分析研究、大胆创意、有效策划,开发了一种新的市场需求。由于丙先生过人的智慧,公司决定聘请他为市场部主管。

更令人振奋的是,丙先生的“积善梳”一出,一传十,十传百,朝拜者更多,香火更旺。于是,方丈再次向丙先生订货。这样,丙先生不但一次卖出1000把梳子,而且获得长期订货的优异成果,实现了营销工作的最优化和最大化。而对于公司来说,最大的收获还不是订货单,而是丙先生这位创建非常之功的非常人才啊!

董卓说:“你们知道吗?那位丙先生就是我呀!我在奇妙公司做了8个月的市场部主管之后,就荣升为公司的总经理,并亲自负责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工作。我始终牢记着,我是从一个推销员起步,才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同时我也知道,世界上70%的老板都曾经做过推销员。我相信,一个具有abc效能的推销员应该有足够的能力,把任何商品卖给任何人。我相信,在你们中间将产生这样优秀的推销员。”

刘备有些害羞地举手问道:

“董总,您的这个abc理论呀,assertive和beautiful都还能理解,可是要做到creative好像很难吧?”

董卓说:“要说难它就难,要说不难它就不难。我教大家两手绝招。第一招,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琢磨顾客在什么情况下会购买我们的产品。第二招,要学会牵引顾客的‘牛鼻子’。”

同学们说:“对呀,只有牵住了牛鼻子,牛才会乖乖地跟着走。

否则,不管拉牛耳朵还是拽牛尾巴,都不可能让牛听话的。”

董卓笑道:“大家只要用心领悟了这两手绝招之中的奥妙,往后想怎么创意就怎么创意,怎么创意都会让你得意。”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吕布卖出了999把梳子一个月的试用期很快就要到了,可是刘备连一把梳子也没卖出去。问关羽,关羽同样如此。问张飞,张飞卖出了6把。

刘备说:“哎哟,还是三弟有能力呀!”

张飞眨了眨眼:“我有什么能力?还不是姑妈、姨妈、舅妈、堂姐、表妹看我可怜,一人买了一把。”

关羽说:“那也只有5把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