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又起波澜
第147章又起波澜
空落落的大殿,叠了一半的床铺,落上了些灰尘的窗台,微微有些褶皱的翠幔珠帘…千允环视内殿,须臾叹了口气,自己从那雕花檀香木衣柜里取了件莲蕊色宫装,换上后,对着铜镜看了看妆容,然后起了身,朝门外去了。
正是去御书房的路线。
宫里那般样子,一眼就能看出,是有人强行带走了宫人。
只是,带走她们的人,是父皇还是母后?
“参见静安公主。”御书房两旁跪了两列的人。
千允细细看了看,人数比往常多了一倍。
“静安公主,圣上在御书房内等着,还请公主进去罢。”
一旁的人见着千允呆立不动,便催了一句。
千允心下生疑,自己才到这里,父皇便已经知晓?
千允扫了他们一眼,特意抬头看了看御书房匾额上的那几个烫金大字。终是进去了。
御书房的摆设依旧如往常般威严大气,若不是地上铺着的金砖,以及案上挂着的名贵字画,御书房的陈设几乎可以用简陋来形容…不过,此时不是该注意这些的时候。
父皇的眼仿佛不曾从桌案上繁密的奏折之上抬起来过,这样冷漠的表情,加上跪坐在地上弦弦欲泣的皇后,这样一副画面看起来真真是不太和谐…
千允朝里殿行了一礼,道了声:“父皇母后万福金安。”
皇帝终于从桌案上成堆的奏折移开眉眼:“允儿,你整整失踪了一日。”
千允见到他略微有些苍老的眉眼,说道:“父皇,儿臣__”
皇后红着眼,声音有种止不住的颤抖:“的确是臣妾所为。”
“哦?”皇帝看着她,漆黑如墨的眼中闪起两盏跳跃的灯火。
皇后行了一礼,慢慢道:“后宫有诸多奴才行乱之事,即使臣妾疼爱静安,却也不得不忍痛给静安沁文宫内放肆的宫女一个教训,静安也是因为失了面子,才这般背气出走…”
呵,倒真是会颠倒黑白。只是这样的场景又如此熟悉…
千允静静的听着皇后话,眼里没有丝毫的起伏。她自是知道父皇的脾性,自然不会只听皇后的一面之词,自己这般保持沉默。正好可以多加构思之后的用词,还可以免些争执…
皇帝深深的看了皇后一眼,又用眼神来询问千允的意思。
千允微微一笑道:“回父皇,却是如母后所言。”
千允不是不想否认,只是萃心和一众宫人都落在了母后手里,她即是敢这样说,一定早就布好了棋局,只要自己说错一句话,落下一个错子,萃心一众的性命定会不保。
再则,太子元乐的事情定然已是让父皇烦心不已,这种时候的确需要息事宁人一些。
皇帝听了千允的话,没有继续追问下去。他拿起桌案上的一本奏折,轻道:“元乐此次出事,朕也心痛不已,只是此刻,更加需要冷静。皇后还是先跪安吧。”
说完,眼睛再也没有离开桌案,从容的又从那堆奏折中抽出了一本。
皇后的声音有些嘶哑:“元乐原非第一次带兵,如此妄然去了前线,一定是有个巨大的阴谋,还请是圣上彻查此事,莫要让奸人得逞。”
最后几个字,是皇后咬着牙念出来的。
皇帝皱了皱眉,伸手揉了揉太阳穴,开口道:“元乐是朕最重要的孩子,他的安危,朕也操心不已。可是此时军心不稳,这些事情需要日后再来调查。”
“圣上,元乐此行生气未卜,圣上就这般狠心么?”皇后恢复了刚才抽噎的样子,只是因为顾忌千允在场,到底维持了皇后的端庄姿态。
听皇后的话,元乐果真是出了事。千允虽然不待见元乐,甚至很讨厌他,但到底手足一场,他出了事,自己也不会不急,便道:“父皇,儿臣斗胆请问,皇兄若真是被奸人所害,中间究竟是出了什么差池?”
皇后的目光闪烁不定,皇帝的气度依然如往常般沉稳,只见他微微抬了眼,手里已经翻开一本新的奏折:“你皇兄中了敌军的诱敌圈套,加之太过意气用事,又刚愎自用,自己率兵孤军奋战,终是不敌。”
一席话毕,千允似乎能想象出他的样子,定是骄傲得如同一只大公鸡,听了别人的两句话,又贪功,不听人劝,怕是不落入敌人的圈套都难。
皇后见着千允紧抿的唇,无可挑剔的侧脸。虽然她脸上没有显露出一丝不屑,但总感觉这孩子在嘲笑他。
皇后有些愤愤,但到底没有把柄。
千允福了一礼,问道:“父皇可有什么法子,救出皇兄?”
皇后也很期待这个答案,将最后的一股希望都寄托在了皇帝身上。
如今两军交恶,元乐的情况不可谓不凶险。皇后自己是看着元乐长大,发生这样的事情,放到元乐身上也不是不可能。西番与大正征战多年,如今好不容易扳回一成,西番定不会放过元乐。
西番素有凶悍野蛮之名,太子落在他们手上。肯定不会被善待,想到这儿,皇后忧心更重。
千允见着皇帝沉默,也知道他承受的压力极大,既要处理成堆的奏折,毕竟朝廷诸多纷议,若是处理不好,在这么个敏感的时期,必是会有动荡。现在又要面对太子被敌军虏去的困境…
千允都有些后悔自己将此事问出来…
皇后没有放过皇帝脸上一丝一毫的变化。皇帝固然爱护元乐,但皇帝有多位皇子,而自己只有一个皇嗣,除了元乐,皇后绝对不会放任其他人代替元乐登上皇位。
皇帝沉思了很久,半响终于出声道:“此事,朕自有分寸。允儿如今才回来,先去歇着吧。朕得了空,便去看你。至于皇后,朕相信,元乐一定不会有事,皇后便跪安吧。”
千允也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便行了一礼道:“父皇也要注意身体,儿臣这便告退。”
皇后的眼早已朦胧了一片,见着千允要早,更是红了眼:“静安,你兄长如今出事,你便是这般无所谓的态度,着实可恶!”
千允埋下去的头,高高的抬了起来。
皇帝刚要说话,千允却是抢先开口道:“儿臣自然伤心,只是儿臣更加懂得一句话——后宫不得干政。”
千允的声音轻轻的在御书房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