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王氏去江南3
“哦,这事儿啊,你放心就是了。那房子的钥匙你直接给我就是了,我一定会把院子给你看好的,不过过去住那就不必了,我在这边,平常的时候去你那儿逛逛,然后打扫打扫卫生之类的,也用不了多大的功夫。这些东西你就拿回去吧,大家都是朋友,再说了,咱们两家的关系又格外的好,你来拜托我这种事情还拿这么多东西给我,我也实在是不忍心收下啊。就算你们现在日子过得好了,可是各方面还要省着点才行。你留着这些东西去给阿风补补身子。瞧那孩子瘦的,我瞧着最近倒是稍微胖一点了,只不过和村子里别人家的孩子比起来,还是太瘦弱了,这东西我可不能收。”
“对了,你要是去江南那边的话,一路上要是租马车恐怕不太方便,你肯定得去城里买个马车才行。你这赶车的人有没有啊,可不可信啊?可别是个骗子之类的,你可得擦亮眼睛。这样吧,我跟你一起去镇上,你看看有什么要买的,正好我也能给你帮忙讲讲价。”
周氏说这话自然也是发自内心的,所以王氏听了以后,心里暖洋洋的。
周氏确实非常了解王氏的想法,只这么一会儿,她就猜的出王氏一定是要去镇子上买马车了,所以自告奋勇的要和王氏一起去。
当然了,她第一段说的那些话也是真心实意的,这些东西给她,她也确实不好意思收下来。别说平常王氏还帮了他们家不少了,就说他们两家的关系这么好,王氏突然送了这么多东西过来,她也实在是过意不去啊。
即便是以前王氏那边稍微困难的时候,她也不过是从自己家多拿几个鸡蛋过去,也没给过王氏什么好东西,都是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如今王氏日子过得好了便大鱼大肉的往她这里拿,她一想到自己那点微薄的东西,换来王氏这么多回报,哪里还敢收呢?一个劲的往外推辞着。
可是王氏却好像铁了心的一样,非要把这些东西留在这里。
“周姐姐,你要这样说那我就不高兴了,咱们大家就算关系再好,该有的礼数可是不能少的,你瞧瞧,这些东西放在这儿,也能给二丫他们补补身子啊。现在大小子还在镇子上做工,等到他回来,差不多也就要过年了,这些东西你们留着过年的时候吃,那不也热热闹闹的,不也挺好的吗?我可先提前跟你说啊,这东西你要不收,我以后可不敢有什么事儿再来麻烦你了。”
王氏脸上的表情十分的严肃,铁了心的要让周氏把这些东西收下。周氏看着王氏这么坚定的样子,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半天也没说出来别的话。在一看王氏这个样子,估摸着自己今天不收下来是不行了,所以无奈之下,也只好点了点头,同意了把这些东西收下来。
“这就对了嘛。不过你刚刚说的要去买马车这事可真不错,正好我自己心里也是这么打算的,毕竟这么远的路,要是到了一个地方就要租马车,到了一个地方就要租马车,那也怪麻烦的,还不划算,直接买个车才是真的好。赶车的人你就放心吧,之前月安走的时候,特地给我留了人,只不过人家现在在镇子上,等一会儿我去跟她们说一声就行了。那你要是现在没事儿的话,咱们不如现在就去吧。沈大哥,我就先把姐姐借走了,等到太阳落山了就还给你。”
王氏笑眯眯的说着,临出门前还不忘了跟沈力开个玩笑,沈力瞧见了,也只能无奈地摆了摆手。他当然知道他们这一家现在的日子过得这么好,也全部都是仰仗着王氏他们。即便是王氏不说,让周氏陪着她去镇子上一起挑选东西那也是应该的,沈力又怎么可能会不同意呢?反而到时候他还会让周氏非要跟着去才行。
“对了,我想着这些事儿总麻烦周姐姐也确实有些过意不去,正好家里我还准备了一份东西。咱们一会儿一起去六婶那边看看,把东西给六婶送过去,再跟六婶说一声。这样的话,你们两家一起帮我看着院子,总归比你一个人忙来忙去的要稍微轻松一点吧。万一你累坏了,不说沈大哥心疼,连我也会心疼的。”
王氏笑眯眯地挽着周氏的胳膊就往外走,周氏听了以后,笑着摇了摇头,用手指戳了一下王氏的头,这是她们之间最亲密的一个动作了。
因为周氏的年纪要比王氏大上许多,所以平常跟王氏在一起的时候,她更多的也是想好好照顾王氏,自然而然的,行动里就有一些掺杂着姐姐意味的动作出现。
周氏自己也是有妹妹的,只不过从小到大,她跟那些妹妹的关系都不亲,再加上妹妹年纪又小,等到她好不容易和妹妹培养起来感情了,她却要出嫁了。这一下就是十多年。
如今的她,已经有许久没有回过娘家了,不过就是在节假日的时候会回去罢了。一想到过年她也可以回娘家那边送点礼什么的,周氏心情又变得不错,再想起来自己那两个妹妹,算算时间,这个时候也要嫁人了。
在古代,十七八来岁的女子嫁人,本来年纪就有一些大了,可是她那两个妹妹也不知怎的,不论爹娘怎么劝,两个妹妹愣是不愿意成亲。
无奈之下,她爹娘也只好有时候把周氏搬出来,让周氏回家好好劝劝她那两个妹妹。往日的时候,周氏说的话,那两个小丫头最是听了,周氏这里心情还不错呢,可是一想到这次回去,自己还要教育两个妹妹,让她们快些嫁人,周氏就有一些一个头,两个大。
“那是自然。虽然我不累,可是这事儿啊,要是能有个人跟我一起干,我也开心。那走吧,咱们先去六婶那里吧。不过要我说啊,你应该先去六婶那里才对,毕竟六婶是长辈嘛……”
周氏一路上絮絮叨叨的,王氏听了以后,也没有不耐烦,一直都面带微笑的听着。周氏的话虽然听起来是数落,可是更多的却是在教王氏一些事情。毕竟周氏从小就在农村长大,和王氏这个在城里长大的孩子不一样。虽然王氏也在这里住了十多年了,可是她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对于村子里的情况,谈不上了解。
王氏带着周氏一起回了家,拿了那些东西以后,就急急忙忙的再往六婶他们家那边赶。
而六婶在回到家以后其实就休息下来了,如今听到外面有人敲门,她还有一些意外,开开门以后就发现是周氏和王氏,她们两个人胳膊挽着胳膊,笑眯眯的站在自己的面前,六婶还有一些没反应过来。
“怎么了,婶子,不认得我们俩了呀?今天呀,我们俩可是特地来看你的呢!你瞧瞧,英子妹子还给你带了不少好东西来呢,咱们进去说话吧,在门口站着怪傻的。”
周氏说着,也不等六婶说话,拉着王氏就一起往屋里走,六婶瞧着王氏手里拿的那些东西,一边愣着,一边又在自己心里想——没想到原来自己也有份。
又一想到自己刚才在路上遇到了王氏,她手里同样也是拿着这些东西,估摸着那会儿王氏是想先去找周氏,然后再来找自己的吧。
六婶再一想到自己刚才心里的想法,就忍不住有一些面红耳赤,自己这也算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吧。
“这……哎,英子,你带了这么多东西都是给我们家送过来的啊?。”
英子是王氏的闺名,王氏的全名叫王英。这么多年来,村子里能记住她的名字的人也已经不多了。不,换句话来说,村子里知道她叫王英的人几乎没有。
可是六婶也是多年前无意间听见的,然后便一直记着没有忘,没想到后来他们两家人竟然能熟络起来。王氏听见了六婶叫她的闺名,心里也忍不住亲切感自然就上来了。
“是啊六婶,正好我有事儿也要拜托你。刚才才跟周姐姐说了这事儿,这个时候正巧你也在家,我便又来拜访您了。”
王氏说完,又把手里的东西放在桌子上,按照自己刚才跟周氏说的那些话的逻辑,又跟六婶重申了一遍自己来这儿的目的。
六婶听了以后,连连点头。反正王氏那里钥匙多的是,不过就是看个房子而已,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打扫卫生也是她们这些农村女子经常做的,但也不是什么脏活累活。但是听到王氏要自己去那边住的时候,六婶还是摇了摇头。
“那怎么行?我这个老太婆年纪大了,也有些认床。在这住了一辈子了,乍一换地方恐怕不习惯。看房子自然是没问题的,不过这东西你就收回去吧。正巧快过年了,你拿着给月安那丫头好好吃一点。阿风现在年纪还小,他吃这些最是补身体了,我们这俩老夫老妻的,半截身子都入了土,吃这些东西吃的再好也没什么大用处,不过就是过个嘴瘾罢了,还不如给孩子吃呢!”
果然,六婶也推辞不要那些东西,王氏也不等六婶说完,一股脑的便说了一大串,大意也是像刚刚跟周氏说的那些话一样。看着六婶无奈的收下,王氏这才心满意足的出来。
接下来这两个人就一起去了镇子上。
王氏买了一辆很普通的马车,周氏也按照自己一开始说的,来跟王氏砍价。有周氏在,确实是便宜了不少钱。随后王氏又请周氏去路边上吃了两碗面,香的周氏夸都夸不过来,愣是喝了两大碗,看着周氏膀粗腰圆的,王氏也忍不住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
瞧着周氏这个样子,虽然说壮是壮了一点,但是并不会让人产生孔武有力的想法,反倒是给人一种很有福气相的感觉。
其实王氏心里也觉得,就算没有自己的帮忙,估摸着到最后他们也能过的挺不错的,毕竟周氏看着就是一个有福气的人,在村子里人员也不错,心思也活络,自己弄个小本生意什么的,肯定也没问题。
到了结账的时候,周氏非要跟王氏抢着结账,无奈之下,王氏也只好随她了。只不过这笔账她是记下来了,到时候一定要再给周氏花回来才行。不然的话,她心里也会觉得不舒服的。
以前的时候家里穷,承了人家的情还不起,现在条件好了,怎么能让帮助过自己家的人再给他们花钱呢?反正王氏是觉得这样不合适的。
不过看着周氏还乐在其中,王氏也没多说什么,就全当依着她了。
“正好咱们来了一趟镇子上,好不容易出了一个门儿,先去酒楼那边看看吧。我也去跟月安他义夫说一声我要去江南的事儿,正好你去看看沈大。这都快过年了,问问他什么时候放假。到时候过年热热闹闹的。”
周氏听着王氏的提议,自然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直接便跟着王氏一起去了酒楼。说实话,她这还是第一次来青莲楼,也是第一次见到正在忙活着的沈大。
看着沈大满头大汗的,却仍然高兴的穿梭于各个桌子之间。周氏说句实话,也从心里感觉到很欣慰。
沈大每个月挣的钱可不少,因为池掌柜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和善的人,再加上沈大又是季月安介绍过来的,所以池掌柜对于沈大的态度那更是好的不得了,就差再多给沈大算上十倍的工钱了。
反正沈大拿的钱也是他们这里拿的最多的。
不过这事儿他可是已经提前跟沈大说好了,一定要让沈大保密,不然的话,还不知道店里其他人知道了以后会怎么想呢。沈大这么长时间以来,也确实没有辜负池掌柜他的希望,跑堂之类的,那都不在话下。
许多客人现在都特别喜欢让沈大来给他们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