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灯下黑 - 弃后重生:嫡女复仇记 - 索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38章灯下黑

第138章灯下黑玉府与丞相府的这两封奏折,内容大同小异,无非都是为了如今朝野人人都关切的与晟启国联姻之事。这两家身为父皇十分器重的大臣,自然是急朝廷之所及。

两封奏折中都提出了合适人选。

最为令人惊奇的一点便是,这二人上书中所提到的名字都相差无几,唯一不同之处,便是丞相上书,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器重并未提到他还有个适龄的女儿。

据此看来,玉王府的上书倒是大义了不少,这适龄名单里不仅包括了杨沛宜的名字,甚至还写了玉府的三个大小姐。

玉熙霖犹记得,当时父皇问他:“若是此事交你来决断,你会选择让谁家的女儿,来做这和亲公主?”

玉熙霖略一思忖,便侃侃而谈道:“儿臣虽帮衬父王处理政事已久,然而对朝廷之中盘根错节仍旧不明就里。儿臣尚不知晓丞相大人与玉王爷究竟作何打算,只是从这奏折来看,显然是玉王爷的上书更为顾全大局,人言可怜天下父母心,玉王爷能够有如此大义、公器之心,当真是难能可贵。丞相大人既是有女,却隐瞒不报,当真是令人生疑。若是此事交由儿臣来处理,自然不会辜负玉王爷的一番赤诚之心。”

玉熙霖自觉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可是看父王高深莫测的笑容,忽然间他的心中竟然又没了底。

“儿臣若有失偏颇之处,还望父亲大人指出,儿臣定然一心悔过!”

玉焱国年长的君王笑了笑,既没有正面反驳玉熙霖的话,也没有赞同,反而道:“熙霖啊,你只要记得一件事。与国而言,只要有益,便无所谓孰亲孰远。你自有公器之心,回去再揣摩一番,定然是能悟出来其中玄妙之处。”

玉熙霖回来这几日,当真是茶饭不思,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父皇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父王这意思,是在鞭笞自己,不要与玉府过于亲近么?不像是……

偏巧这几日信阳因为伤势严重不能来伺候他,新来的小厮不知原本便是毛手毛脚还是甫一近身伺候他过于紧张,总是无端的惹他生气,玉熙霖每每被他气得破口大骂,却不料如此非但没有达到震慑效果,反而让这小厮犯错越发的多。

若不是因为这人是信阳推荐的,他当真是要将此人赶出太子东宫!

就在方才父王的口谕一到,这个紧张了就爱犯错的小厮还将桌上的杯盏打翻,就在那一瞬,玉熙霖竟然猛然间明白过来父王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自己可当真是笨,这么简单的道理竟然想了这么几天才明白过来!

父王的意思,岂不就是‘灯下黑’么?

玉王府的奏章大义凛然,却让丞相府无路可走,而父王为了顾全丞相的面子,自然不会戳破其中曲折,反而照样会选择玉府的小姐来做和亲公主。

这岂不就是跟自己明知这小厮毛手毛脚却还要用他一样么?

他一心想着丞相府的虚伪,却忘记了朝堂之内都是运筹帷幄,权力倾轧,若是君王凭借自己好恶,亦或是中了臣子这些挑拨,岂不是要被蒙骗在内?

想通这一点之后,原本有几分忐忑的玉熙霖,瞬间便多了几分底气,满面春风的出了太子东宫。

本以为见到父皇之后二人可以十分畅快的高谈阔论一番,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一到御书房他就见到了两个讨人嫌的身影——长公主与玉宁则。

这几日玉熙霖政务繁忙,再加之有父王的难题顶着,因而鲜少出门,可即便如此,他也听了不少这个风流姑姑与玉宁则的宫闱秘事。

更有甚者,说这二人在御花园中竟然丝毫不避讳的就开始上下其手……

若是平日里听到下人们如此乱嚼舌根,还是如此不知忌讳的讨论王族,他定然是要训斥一番,可不知道为何,这件事牵扯到怀玉长公主与玉宁则,他竟然丝毫不想为此辩解。

在他的心目中,早就已经将这二人视作了外人,王家怎会容许有这样败坏名声的人存在!

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父王竟然对长公主很是推崇——他这里都听到了这样不堪入耳的风声,想必父皇那里听到的不会比自己少。

可即便如此,父王仍旧十分袒护这个丝毫没有廉耻之心的女人,甚至在早朝上训斥了一个出言告诫父王的大臣。

玉熙霖尚未来得及收回自己略微鄙夷的目光,便听到长公主娇滴滴的说道:“几日不见,王侄怎的憔悴至此?啊,我晓得,定然是王兄你给熙霖太多政事处理了。”

怀玉长公主见玉熙霖不理会自己,继续笑意盈盈的道:“王兄就是喜爱这般一蹴而就,即便熙霖要亲政,事情还是要一步一步的来。早知如此,我便不该将宁则从熙霖身边要走,如此也好有个人帮衬一番,让他也不至于这般劳累。”

玉熙霖听了这话,只觉得心内如同吃了苍蝇一般恶心。

玉宁则自然察觉到他厌恶的目光,拱手不卑不亢的道:“长公主谬赞,宁则不过是帮太子殿下处理些许杂事罢了,太子殿下天赋异禀,即便是离了我这些杂役,亦是能有条不紊。”

“咯咯……”长公主捂住樱桃般的小嘴笑了笑,玉熙霖不知怎的竟看到了她眼角的细纹。

“好了好了,这就当是个咱们自家人的聚会,没有必要这般拘谨,”年迈的君王笑道。“这几日不见皇儿,不知上次给你留下的问题,你参悟的如何了?”

玉熙霖原本想要与父王侃侃而谈,可是不知为何见到身边的这两个人,就不想再多说一句话,于是冷冰冰的道:“此事涉及政事,请父王准许儿臣回太子东宫之后再拟就奏折,不日便将呈上。”

君王自然也知晓他这话的意思,暗道,熙霖若是心结一直如此深重,只怕将来会出事。于是沉声问道:“熙霖,你可知晓父皇为何将长公主接回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