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发现一个秘密 - 我这个系统有点烦 - 风起松岩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83章【】发现一个秘密

朱慈烺要求每两天就必须建起一个城堡,马科不敢怠慢,只要清军不来袭扰,就督促手下抓紧时间筑城。到了第二天下午的时候,马科派人来报信:第二座城池已经建好,就等着安放火炮了。

与此同时,郑成功率领5艘战船,从山海关运来了很多火炮,即将靠岸。

朱慈烺对众将一挥手:“走,去看看。”

来到海边,只见士兵们正从船上将重炮费力地往岸上搬。

郑成功下了船,来到朱慈烺面前:“禀报大帅,这次从山海关一共搬了90尊大炮过来。”

白广恩笑道:“王朴、唐通两位总兵舍得让你搬?”

“还好,他们听说我们这里很需要大炮,马上让我运走了大部分,只给自己留了10尊大炮。”

“两位这次很大方嘛。这样一来,剩下的15个城堡就都可以装上大炮,不需要找你帮忙了,这下你可以放心了。”

“是啊。”郑成功点点头。

众将你一言我一语,非常热闹。朱慈烺却盯着大海的方向,始终一言不发。

众将感到奇怪,郑成功忍不住问道:“大帅,在想什么呐?”

朱慈烺这才回过神来:“没,没想什么。”

“你刚才一直在朝海上看,肯定有什么事。”

“是吗?”朱慈烺反问道:“你们刚才说什么来着?”

众将笑了:敢情大帅刚才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啊,这还叫没想什么?

郑成功只得将运回90尊大炮的事情复述了一遍。

朱慈烺这下听清了,随即做出了安排:“请白总兵辛苦一趟,立刻运6尊大炮到第二个城堡那里去。”

“遵命。”白广恩立刻率领手下,押送6尊大炮向西而去。

如果在路上遭遇清军,白广恩部将结成长枪阵,将这6尊大炮围在中间保护起来,同时第一个城堡也将提供火力支援,确保这6尊大炮能够顺利运抵目的地。

事实上,以后粮草就是这么运的,这次运送大炮可以看做是一场预演。

白广恩走后,众将准备回去,朱慈烺落在后面,不断地回头看海。

郑成功确信:朱慈烺肯定有心事。

“大帅,有什么事情不妨说出来,大家可以一起想想办法嘛。”

朱慈烺停下了脚步:“确实有一件事,让我感到有点蹊跷。”

众将也都停了下来,想听听到底是件什么事,能让足智多谋的大帅也想不明白。

朱慈烺告诉大家:“我得到消息,旺吉努马上要往东边跑一趟,但具体是做什么,不清楚。”

郑成功挠挠头:“这也太粗略了吧?”

“是啊,刚才我站在海边的时候在想,锦州往东不就是大海吗?难道旺吉努想来个海上泛舟?”

众将听得乐了。曹变蛟笑道:“现在清军正面临我军的沉重压力,旺吉努应该没这个闲情逸致。况且海上是我们的天下,满清虽说也有一些小船,但哪里是我军水师的对手?”

“没错,旺吉努要是敢乘船,无异于送死,他没这么傻。”郑成功猜测:“旺吉努该不会被调回沈阳了吧?”

洪承畴摇摇头:“不会。沈阳在锦州的东北方向,满清方面的习惯说法是北上沈阳,南下锦州,而不会说向东回到沈阳。”

“对。”朱慈烺觉得这话很有道理:“既然不可能回沈阳,那应该是派去辽东半岛任职了。”

“这个可能性也不大。”洪承畴身为蓟辽总督,对于满清的情况比较了解:“辽东半岛虽然位于锦州的正东方向,但对于满清来说,不过是个偏僻的地方。旺吉努是多尔衮、多铎的得力干将,现在又刚刚升任甲喇额真,在此紧要关头,如果调到偏僻之地任职,多尔衮是不会答应的。我估计,旺吉努此行肯定跟目前的战事有关,而且是受多尔衮的直接委派。”

朱慈烺暗道一声:厉害!果然姜还是老的辣,经过这么一番抽丝剥茧的分析,旺吉努的行踪顿时变得清晰多了。

曹变蛟皱起了眉头:“督师,既然旺吉努不可能去辽东半岛,那还能去哪里?再往东可就是朝鲜地界了。”

众人听得一愣:怎么把朝鲜给牵扯进来了?

洪承畴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半晌,他谈了他的看法:“曹总兵说的,还真有可能。如今的朝鲜听命于满清,再也不是大明的属国了。多尔衮如果派旺吉努去朝鲜搬救兵,朝鲜那边是不敢回绝的。”

这真是一个新的发现!朱慈烺没想到,虽然这一次袁熙芸没能带回来清军的伤亡数字,却无意中发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大秘密。

曹变蛟手一挥:“我们连清军都不怕,还怕朝鲜兵马吗?”

“问题不在这里。”朱慈烺叹道:“我不想在战场上跟朝鲜兵马刀剑相向。”

大家自然明白朱慈烺话中的意思。

朝鲜跟大明已经友好往来了200多年,尤其是40多年前,万历帝不惜耗费大量国力,帮助朝鲜赶跑了倭国,朝鲜一直很感恩。然而就在4年前,皇太极亲率大军入侵朝鲜,迫使朝鲜投靠了满清,断绝了跟大明的往来。

如果真要在战场上对阵朝鲜兵马,朱慈烺虽然不惧,但毕竟是件令人惋惜的事。想想吧,曾经友好了那么多年,只是最近几年才断了联系,却转眼间就要在战场上拼个你死我活,这让人怎么下得去手?

洪承畴想到了一个办法:“大帅,我们可以派人去朝鲜摸摸底,看他们究竟有什么打算。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是让朝鲜方面能拖就拖,不要真的在战场上相遇。”

朱慈烺点点头:“这样是最好的了,我们有出使朝鲜的合适人选吗?”

“我有一个手下名叫李峤,据说还是朝鲜宗室,不过在那边一直不太得志。去年经人介绍,来到我的幕府中做点事。”

“这个人选不错。”朱慈烺一听就很感兴趣:“让李峤来见我。”

朱慈烺和众将回到中军大帐后不久,李峤进来了。

朱慈烺对李峤的第一印象很不错:看上去斯斯文文的,不愧是贵胄之子。

随后,朱慈烺谈了自己的打算。李峤立刻表示愿意担此重任,回国劝说仁祖大王,不要与大明为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