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人心向背(四)
牛村长就着马匪的意思,问明不详想法。
“帮他们从良,不是牛山村的大伙说好的?”明不详反问。
“是。”牛村长犹豫着,似乎也没道理阻止人家。
“若村长还是担忧,就赶他们走。”明不详道:“解开手镣脚铐,说牛山村容不下他们。放他们另寻生计。”
“若他们作恶……”
明不详摇头:“他们要作恶,那更不能留下来,给些银两打发。至多把马还给他们。”
牛村长正想着,或许让他们离开是好事。就放走他们,让他们自个谋生去。
他主意刚拿定,又听明不详说道:“何况现在是他们与村庄祸福与共。村里平不平安,还得看他们想法。”
牛村长愣住。
明不详:“他们若是为恶,村子自要遭殃。就算他们不来侵扰村子。只要继续当马匪,被门派抓着了。”
牛村长听见自己心脏噗通噗通,剧烈跳着。
“让他们供出牛山村,挖出了树下那两具尸体。”
“那……”牛村长吞了口唾沫,声音已有些颤抖:“会怎样。”
这是明知故问,但他还是想问。
“是月季姑娘帮的忙,是村长您埋的尸,是全村一同隐瞒包庇。这就不是贪图贼赃这么简单。”
明不详摇头:“全村都受牵连,至少……得死几个领头。”
牛村长后悔自己把埋尸的坑挖得那么深,他恨不得另外找个地方埋尸,找个薛四哥一众马匪找不着的地方。可又怎么能保证,门派弟子来盘查时,不会有人说漏嘴?
牛村长双膝下跪,喊道:“明大侠,你帮我想个办法。”
明不详想了想,道:“最好的办法只有一个,留他们在村里,把他们当一家人,当自己人,相信他们真心改过,这对村长,对牛山村,对他们都是最好的。”
“如果不是真心改过呢?”
“他们最好是。”明不详沉思:“要不,村子永远有把柄在他们手上。”
当晚,牛村长召集全村人,把薛四哥的想法对着村里人说了,众人都是一片静默。
倒是王树先发了喊:“凭什么村东那块地要给他们?”他喊道:“那是村里的地!”
“就是块荒地。”牛村长答:“难道整座山都是牛山村的?垦多少荒,得多少地,合适。”
有人问:“意思是,以后他们就跟咱们住了?还去了手镣脚铐?”
牛村长道:“帮他们从良,那是村里说好的。再说……两日前发生那事……”
众人都是一片静默。
“这以后,白日里他们帮村庄干活,过了午时,就让他们垦荒去。”
“饭呢?”有村民问:“以前是请去干活,管照一日两餐,现在只干半天活,也是两餐?”
牛村长没料到这问题,村民并不是个个都大方。村里的日子一向过得紧。可他没想到,之前瞧着还大方的村民,如今却计较起来。
王树喊道:“活减半了,还是一日两餐,供着他们垦荒?没这道理吧。”
牛村长道:“这我跟他们商量会,瞧是把一日的活放早上做完。还是怎么计较。”
又有人道:“他用我们村里的地垦荒,垦出来的粮,也不能全算他们的。”
这当下又有人附和:“起码得分些给村里。”
又有人道:“他们能活命,也是村里给的方便。要不满意,那就赶出去。”
牛村长把村人说的话都转告薛四哥,薛四哥把一众手下聚集起来讨论,当中自也有不满的,都被薛四哥按下。
最后说好,以后把一日的活都在早上做完,做完了才准走,这才管一日两餐,垦荒后,田里的收成得提三成公粮。
“都说希望咱们在村里落户,这还把咱们当自己人吗?”马匪中有人这样说。
“离了这村,哪处落户?”薛四哥说得很实在,他是铁了心要从良:“要垦荒,得积粮,要落户,得有地方依靠。要不,只能继续当马匪。”
“要让他们把我们当自己人,就得忍口气。”薛四哥道:“过几年,在这娶媳妇,生孩子,扎稳根底,这些规矩最后都会改。”
于是之后众人加倍勤奋,每日早上在每户家里帮忙,过了中午,便来到村东的荒地里。那里满是杂草、石头,还有几棵树,还有硬地。
现在距离犁田还远得很。十九人先搬大石,搬小石,除草,用手拔肯定是慢,于是去村里借了耙子跟锄头。村民们对于要借这些东西给他们有些迟疑,赵寡妇一直是个好人,把家里挖土的小铲借出,几个稍微好心的才把锄头给了他们。至于斧头,是薛四哥找了村长才讨着的。
太难了,一下午的活干完,那片荒地像是没开过似的。除了少些杂草没啥区别,这得开多大片地,才够他们几人在这过活?
“明日再来。”薛四哥道。
几天过后就有些模样了。荒地上最后一棵小树被拔起。虽然遍地碎石,总算是把草给清了,看着空出一大块地来,众人都有些感动。
垦荒,把这片荒地给开了,他们就能在这儿安居。就能脱下这手镣脚铐。
渐渐的,他们也把全副精力都放在下午的垦荒。
他们开垦进行得比想象中快。可薛四哥还是想差了一点,垦荒比寻常农活更费力气,即便他们年轻力壮,也都给累着,尤其是手脚上有镣铐,行动不便,干活格外费力。何况早上帮忙,又要在半天里干完一天的事。
啪的一声,摔烂的陶罐引来一阵怒骂。一只翻倒在屋里的水桶弄得手忙脚乱。明明说好是两捆柴,多是细枝,不禁烧,这些小口角难免。
徐亮很有心,每日垦荒后,趁着天色未黑,还指点着小顺儿一点功夫,也不知忙些什么,有时小顺儿回家了他也还没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