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他本是一世无双
《封神演义》的连载。
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洪荒画卷。
其宏大的世界观和宿命感已让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而当剧情推进到第十二章《陈塘关哪吒出世》时。
沈临风先是发了一段10s的短视频。
文案是:接下来登场的是天庭三大反骨仔之一,陈塘关双花红棍,三坛海会大神,天庭第一杀神,玉皇大帝此太子待遇,中坛元帅,哪吒三太子。
配图是79版的《哪吒闹海》拔剑自刎的经典插画。
沈临风还花了5000声望值兑换了「妙手丹青」。
画完的时候,他都感觉自己以后要不副业画漫画得了。
配乐他选了一首非常经典的。
「他本是一世无双。
太子位沉檀凝香,东海之畔捉龙回浪。」
此视频一出,火爆全网。
“卧槽,这就是哪吒,看起来好酷!”
“还有这个头衔是认真的吗?我听着怎么瘆得慌,这是神吗?”
“背景音乐好听,不过也太短了。沈临风你已经很久没出新歌了,现在开始敷衍我们了是吧!”
当《封神》更新时,所有人都未曾预料到,这个看似只是神仙斗法宏大叙事中的一段插曲,竟会掀起如此石破天惊的波澜,彻底颠覆了世人对孝道的认知。
哪吒乃灵珠子转世,天生神力,却性情顽劣暴烈。
其师太乙真人为他取名哪吒,赐予乾坤圈、混天绫。
已然暗示此子非同寻常。
真正的风暴,始于东海之滨。
当读者看到哪吒在九湾河沐浴,用混天绫搅动江水,撼动东海龙宫,打死巡海夜叉,又将东海龙王三太子敖丙抽筋剥皮时,虽感其胆大妄为,却也多觉得是少年心性,神通广大带来的肆意妄为,虽觉过分,尚在可接受范围内。
可紧接着,东海龙王敖光兴师问罪,水淹陈塘关,逼李靖交出凶手。
面对父亲的责难与全城百姓的安危,年仅七岁的哪吒站了出来,他毫无惧色,厉声喝道:“一人行事一人当!”
“我打死敖丙、李艮,我当偿命,岂有子连累父母之理!”
但这,仅仅是个开始。
在四海龙王齐聚,威压更甚,李靖束手无策,甚至心生怨怼之时,哪吒接下来的举动,才是真正将整个九州文坛与民间观念都炸得人仰马翻的惊世之举。
“今日我割肉还母,剔骨还父,不累双亲!”
说罢,他便提起宝剑,先剜去手臂上的血肉,又自剖其腹,剜肠剔骨,散了七魄三魂,一命归泉。
割肉还母!剔骨还父!
这八个字。
配合着那冷静乃至近乎残酷的笔触描绘出的场景,仿佛带着血淋淋的视觉冲击力,悍然冲破了所有读者的心理防线。
哪吒自刎。
是整个文学史上尺度最大的表达。
小孩的一生一直重复那自刎的一幕,割肉还母,剔骨还父的同时控诉着:你给的血肉在禁锢我,我不想要,还给你,把我还给我自己。
哪吒这个角色无论在哪个故事里,都有一个极度悲凉的底色,反映的是中国特有的亲子关系即便被父母逼死过一次,也摆脱不了父母。
哪怕最后剔骨还父割肉还母,再以莲花的形态复生,可是他的父亲仍然对他吆五呵六。人伦的大纲,其自私性完全超脱了所谓的血脉与亲情。
轰——!!!
整个网络,乃至整个文坛,彻底炸了。
“我……我看到了什么?”
“我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那龙王欺人太甚,李靖也太懦弱了,看得我心口疼。”
无数人开始讨论哪吒行为的对错,讨论中式家庭关系。
哪吒那桀骜不驯、无法无天却又恩怨分明,敢作敢当的形象,以一种极其霸道的方式,烙印在了无数人的心中,尤其是年轻一代。
“怪不得都说沈临风是鬼才!
这种情节,这种人物,谁能想得到?谁敢这么写?”
“天庭三大反骨仔?还有两个呢?沈临风你又在挖坑!”
《封神》单独这一章,点击量就达到百亿。
更是打破了终点小说网,甚至九州文学网站最高的里程碑。
多家影视、动漫公司想单买下这一章,无奈都石沉大海,最大的原因是苏小雅去了大理,视察《仙剑》的拍摄进度,沈临风实在懒得看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