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回驴一样的战前准备(二)架构形成 - 从战士到将军 - 四海同家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从战士到将军 >

第七十七回驴一样的战前准备(二)架构形成

b团一营参战,表面上是b团自已的事,可是它是经过逐级上报才得以实现的。总部给的指示精神上说,原则上一个军要最少上去一个师,一个师至少要准备一个团上去,分担到团里,也就变成了一个营。

对待到底是哪个营参战,b团内部的声音也有所分岐。最有代表性的是政委,他的意见是,“在全团范围内挑人,选出一个营的建制人数,组成一个参战营,这样不但不违反上级制定的人数限制,还能优中选优,把最好的战士送到一线去,立功的概率也就有所增强了。”

另一派是以团长为主的“平均派”,他认为“要是按政委那么搞的话,是可以从中得到某些优势,可是这样的话,留下来的基本都是挑剩下的,就算上去的也有弄虚做假之嫌,也就把总部首长几点意见当中的精神,完全给淡化了。”

无奈,自家的问题解决不了,也就只好各自打报告上去,让上级党委评判了。

如今的红军师师长已经变成了师五号,他对b团的事很是了解,于是他下了个行政命令,“一切以现实出发,现在叫你们上去一个营,你们就上去一个营,要是哪天精神变了,让你们全团都上去,你们也得上去,难不成再在全师当中,选一个团上去不成。”

上级的说法,形成了定论。政委见已失势,索性请假回家,把这训练的事,全交给团长一人好了。没有人在耳边多事,b团团长也很高兴,于是找到了关建国,问他想不想重新回到b团。担当起参战的这个重任。

要是对别人来说,上战场可是九死一生的事,但对关建国来说,这可是他翻身的一个好机会。虽然在师里,当个参谋自娱自乐。但是带几百号人,在战场上大冲大砍,这始终是关建国的梦想。经过几年多的学习。他在妻子的陪伴下,早就把新华书店里的军事书籍烂熟于胸,差的就是真枪实弹的练练了,为了不让b团团长小看自已,还得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

“不是我不去,您是让我回去帮你训练战士呀,还是让我去给你们打头阵呀。这总得给个说法吧。”

“当然是当营长了。我知道你当初从团里走时。送你的人很少,这会请你回去,就是给你长脸呀,你放心,现在你是师里的参谋,你要是答应回去的话,我马上找师长任命你为一营长。工资上调一级,你看怎么样。”

“我可不代理,要下直接下命令。”

“当然了,按照你在老b团的名声,也只有你能阵得住这帮人。”

“教导员是谁?”

“目前还没有,不过你要谁我帮你请谁,绝对顺你的心。”

“那把我妹夫郭开山给我找来吧,教导员除了他我谁也不要。”

“那郭开山在军区,我可没那本事,要不我帮你再问问,现在教导员先空着,有事你可以跟刘镖商量。”

“那也行,不过我还有一个条件。”

“你说吧。”

“就是不管我怎么训练,团里不能参与,下面的连以下军官,我看着不行的话,有任免权。”

“只要是对训练有帮助,我都支持你,这个你放心。”

关建国点了点头,算是接受了这个营长的任命。

当红军师师长得知b团团长要来挖关建国的“墙角”时,他觉得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他原来就是师里的参谋长,通过他这几年的培养,关建国的军事指挥和理论水平,早已今非昔比,他本来想日后任命他为“作战科长”,可是人家要人,他要是赖着不给,也太对不起自已这个卖力的属下了,没办法,他再一次把关建国找来,问他是否真心想去一营当这个营长。

“我真心想去,我这些年一直有个想法,就是想搞一支快速反应部队,这会是个机会,希望首长能够支持我。”

“什么,快速反应部队?你不是帮我训练一营参战的吗?”b团团长听后都有点蒙了。

“没错呀,我就是想打开营连限制,把每个战斗人员发挥到最大长处,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我想要是一切都可以的话,我的一营会成为,下山猛虎,水中蛟龙,一个营可以顶一个团使用。”

“好样的,有想法。”b团团长激动地拍了拍关建国的肩膀。

“既然你有这么大的野心,我就放你下去了,不过你要记得,凡事不能一促而就,慢慢来,总部的命令还没下来,你的时间还很多。”

关建国向首长请了二天假,他又一次让妻子陪他去了省城,通过妻子的关系,又找到了好些新出版的军事书籍,抱着一大堆的“宝贝”,关建国兴奋不已,妻子也替他高兴,他的丈夫终于在她的引导下,成为了一个“吃书货”。

“你这回买这么多的书,准备干嘛呀?”

“我现在回b团当营长了,多补习补习。”

“当营长?参谋不当得好好的吗?听说下回三年一小动,师长还说要提你当作战科长呢,怎么又回b团了呢,那地方你还待不够呀。”

“这回不一样,b团一营要参战了,我去带他们上前线。”

当听到丈夫说要上前线,妻子李玉芳的脸色马上变了,没有再说什么。

关建国抱着书走到妻子的身边,小声在她的耳边说道,“放心,我死不了,我就是想出口气,这些年我太不顺心了。”

看着关建国一跳一跳的样子,李玉芳的思想很是沉重,她没想到,丈夫就算读了再多的书,还是忘不了他的斗志,他的雄心。

当关建国回到家中的时候,一个人已经在他家门前等着他了,“关营长,多日不见。小弟十分想念呀。”

一见到此人,关建国也是十分高兴,“妹夫,别来无恙呀,听说你在军区又惹了事了。怎么着,回来是不是想给我当教导员来了。”

“你那个教导员自个儿留着吧,本人看不上。我如今是轮战医疗队的队长,我的队伍马上就要组建好了,我就是来看看你,怎么着,我那儿媳妇给我养得怎么样了。”

“这小子嘴还是那么厉害,走,快进屋。一会给你们炒两个好菜。让你们哥俩好好喝上两口。”李玉芳推着关建国先进了屋。回头叫着郭开山进来。

席间,关建国问了问郭开山这两年的经历,又提及为什么郭开山回来要组建医疗队的事。

“一言难尽呀,兄弟我也是身不由已,本来所长当得好好的,后来刘雪华非得要上前线,首长为了她的安全。特地让我来牵这个头,我呀,明着是个队长,实际上就是给人看门的丫头。”

“哈哈,你没啥鬼心眼就行,刘医生是军中的脑外科和开胸科的专家,前线就需要这样的人材,你的任务不轻呀。”

“是呀,本来我也想把这事给推了,不过你妹妹又和我吵了架,我一合计躲两天也行,也就应了这个差事,回来了,刘雪华过几天就到,她明着还是师医院的副院长,如今已经任命为前线某师的宣传科科长了,她是我的上级。”

“这都是哪跟哪的事呀,她不是医生吗,怎么还当宣传科长。”

“这是首长的意思,她宣传科长的名头是对外的,实际她才是医疗队的主治医生,不说了,反正说也说不明白,来喝酒。”

关建国到一营报道后,郭开山也住进了一营部。他们两人的宿舍挨着,每天都要在一起讨论军事上的事,刘镖则进行相互调配着,不时也会参与两人的讨论之中。

通过几天的谈论,关建国明显觉得郭开山变了,他的军事理论素养,在某些程度已远超自已,于是不解的问道,“你小子这些都是在哪里学的,真是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呀。”

“没什么,我就是在军区时交了几个朋友,这些人都是理论上的研究员,从他们口中得知的,我这里还有几本书,你要是想看看的话,可以拿去。”

接过郭开山的几本书后,关建国如获至宝,“太好了,这几本我托我老婆都没有买到,你在哪里得到的呀。”

“我可是大小姐的跟班呀,你忘了。”

关建国恍然大悟,用手指点了点郭开山,“你小子学坏了,我不白拿你的,你说吧,你的医疗队需要我做些什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