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我哲别的军队
刘易雄道:“按照惯例,如果我们的百人队失败,东进与西宾纵然没有被杀死,也要自尽。那么我们不是要损失两员猛将?”
哲别回头瞪了刘易雄一眼,道:“我哲别所带的军队,从来没有在初役中失败过。”一言之后,转身而走,头也不回地离去,把刘易雄抛在原地。
背影之中透露出强大的自信与战斗力。
刘易雄随着哲别还有其他将领一齐来到帐门之外,只见“莽牙城”城门大开,屈出律和他的将军们也正沉稳地穿过城门走到平原之上。
在他们身后,是数百人穿着典型的屈氏战甲的骑兵,整个队伍如深红色的海一般,如潮如浪地涌出了城门,然后在屈出律等将领的身后摆开阵势。
哲别向着身后一招手,东进与西宾从他的身侧催马而出,在战马之上向着哲别施了一礼,然后扬尘来到决斗场中。
东进与西宾都有着典型的蒙古人的脸庞,一脸的胡子,而且两个人的身材与外貌都有些类似,只在盔甲上略有不同,东进的在全黑盔甲的右肩上镶着一块金色的护肩,而西宾的金色护肩则镶在左肩之上。
在他们身后还有九十八骑从前锋部队中挑选出来的精锐部队。
看似两个人领军,但西宾总是有意无意地落在东进之后,东进头也不回地跑在最前面,俨然是“初役”的全职指挥。
而屈出律的身后也闪出了一个穿着深红色盔甲的将领,那将领约有三十岁左右,身后背着两把刀,刀柄从左右两边的肩头露了出来。
在那将领的身后,紧紧跟随着九十九个精壮而彪悍的屈氏骑兵,所着盔甲一律深红。
两个百人队走到场中,摆开阵势,针锋相对。
说是决斗场,却也没有划定范围,只是一块相对平整的空地,空地之上因为草原的关系正吐着青翠的绿色。
绿色的大地之上,屈氏百人队摆的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四方形,而那领兵的将领则在重重护卫的最中间。
东进与西宾的阵势也似一个四方形,两个人的四方形正对着敌兵那一面的两个夹角之上。
刘易雄此时回头看了一下哲别,哲别正露出微笑,胸有成竹的笑容在他英武的脸上浮现出来。
“将军是要以牛角的双尖阵来钳断敌人的腰身,然后再分割而歼灭敌人吗?”刘易雄小声地问哲别。
哲别转身看了看他,然后道:“现在,你还对我们的百人队没有信心吗?”
刘易雄恍然大悟,为何之前哲别会对百人对仗的“初役”有那么强大的自信,原来这样的战斗不只是武力,还是一种谋略的较量啊。
刘易雄道:“属下佩服将军行军布阵的高明啊。”
“你也不错啊,在战斗还没开始之前就看到了将会有的结局。”哲别笑了道:“将来你也会是一个行军打仗的高手啊。”
刘易雄心里想,在二十四世纪玩星际的时候,讲究的就是时间与战略的控制啊,如果生产建设的速度不够快,兵力不足是必败的,如果双方的速度差不多,那么就要讲求战略了。
这战略不只是对全局的掌控那么简单,还包括了对地形的熟悉,对兵种相生相克的了解,以及对出击回兵的控制。
想到这些,刘易雄突然生出了一种若有所思的神游,不知何年何月自己才能回到现代的社会,坐在电脑之前玩自己想玩的游戏。
高逸谦说过那时空的机器只是没有能量,那么究竟什么时候能量才能充满,那个时候他一定会叫上高逸谦、雪纤一起回到现代去。
他正在想着此时的高逸谦正在做着什么时候,决斗场上已经暴发出冲天的喊杀声,二百人、二百骑、长矛或者战刀在阳光之下发出灼目的光芒。
血战已经开始了。
屈氏的百人队齐声呐喊,一齐催动胯下战马,提起长矛,拔出长刀,扬起飞天的尘埃,冲向蒙古百人队。
蒙古的百人队在东进与西宾的率领之下,井然有序地分成两列从屈氏的百人队的两侧向前飞奔,只用弓箭射向屈氏百人队。
屈氏百人队因为战马奔驰的速度太快,无法掉头追击,加上中箭落马者,一下子就陷入了混乱。
只听到百人队中领军的将领大声地喊着什么,很快屈氏的百人队稳住了阵势,所有持着长矛的骑士全部收起长矛,取出了战刀和盾牌。
一般说来,在马战之中,要来就很少有人用盾牌,因为马战讲究的速度与力量,而不注重防守;屈出律已经领教过蒙古骑射的厉害,才想到用盾牌来克制弓箭。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由于马战所需,屈氏骑兵的盾牌无法太大,因此只能挡住射向骑手的箭,却无法挡住射马的弓箭。
只见东进与西宾同时下令,所有的蒙古骑兵一齐用弓箭射向屈氏骑兵的战马,可怜的站在外围的一批骑手,马失前蹄或马首中箭,纷纷栽倒下来。
那屈氏的将领又大喊了一声,只见那栽下马来的骑兵纷纷回头把自己的战马一刀砍倒,或者在它们的臀部猛插一刀,让马吃痛而发疯似地冲向蒙古的百人队。
同时又有一部分的骑士下马来,站在围成一圈的百人队(此时当然已经不足百人了)的外围,护着最外面的那一列的骑士战马。
如此一来,蒙古的弓箭就没有太大的杀伤力。
同时,在圈内的屈氏骑兵也取出自己的弓箭,冷不防地向着蒙古骑兵队射去,虽然此时屈氏的骑兵人数已经较少,但他们的弓箭也对蒙古百人队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双方一时间僵持着,只有冷箭带着冷风在草原之上飞行,或者击飞,或者击中,或者被盾牌挡住,掉在地上发出“卟”的落地声。
哲别看到那屈氏将领这般调度,微笑着点了点头,回头对着刘易雄道:“此人的兵法不错啊。”
刘易雄点头附和道:“而且随机应变的能力也不错。”
哲别又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刘易雄就接下去道:“如果一开始他看到蒙古的骑兵就采用这种战术,想来损失就没有现在这般巨大。”料想在百人对决之中,每一个人都是非常关键的,常常会有实力相当的两个百人队由晨到暮,杀得天昏地暗,也只打一个平手。
哲别道:“那为什么最初他不用自己的战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