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你是上次那个神明的使者!
但因为没有经验,怕出问题,所以也不能建得太高,可以先建个三或四层楼的楼房。
前两天在挖地基,今天就把框架立起来了。
果然是人多力量大。
更远一些有个超大社区,是几个临时搭建的大棚,目前分成两个大的区域,一处是新入伍的士兵们的家属,一处是收留了一些务工的灾民及其家属。
但早也是安插不下了,人满为患。
大棚和平房中间,挤挤挨挨都是人排着队领物资。
刚运到的布匹,就开始发放了。
他走近了些,看到许多妇人孩子全都衣衫褴褛,但脸上全是兴奋的神色。
“娘,神明实在是太好了,不仅给我们大米饭吃,干净的水喝,还给我们送布料做衣裳!”
一个小男娃奶声奶气地对抱着她的妇人说道。
那妇人是一脸的满足,“是啊,要不是有神明,我们怕是都饿死了!一定是神明知道这天气马上就要变冷,给我们布匹抗寒呢!”
旁边有个刻薄的婆子说道,“哪里是神明赐给我们的布匹?明明是让我们领了布匹回去做衣裳,给将士们做五套才能给我们一套!这可都是我们用劳动换来的!”
妇人怼了回去,“您这般不甘不愿,还排在这里做什么?莫说五套换一套,便是十套换一套,我也是愿意的。眼下这灾年,上哪儿还能找到这样的活路?我们靠劳力吃饭,那也不丢人!”
旁边有其他妇人婆子七嘴八舌起来,“就是就是,若不是进了北沙城,男人有工可做,我们才有米粮吃。你去看看其他郡县,哪个官府征徭役不是自己吃苦受累外还要自掏伙食的?”
"这北沙城多好!不仅不用自己掏粮食,给我们的还是上好的大米和纯净水,还有盐和调味,还有肉!就是寻常丰收的年景,我也没吃过这么好的伙食!"
“听闻等屋子盖好了,我们还有屋子可住,有棉被可领回去过冬哩!要是这处年年如此,我们家乡那两口薄田我们也不要了,就在这里长住了!”
“是啊是啊!你这婆子,就是个贪心不足知的!”
那婆子被数落得低头不敢吭声。
离淮堇缓慢地走着,听着百姓的议论,突然对北沙城日后的可持续发展有了一点新的想法。
突然他在人群中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居然是宫彦?
他戴着口罩,推着个手推车,大声吆喝着什么。
走近了一听,他吆喝的居然是:“收——破瓷烂瓦罐、破碗旧杯盏,供奉神明喽!”
离淮堇:……
嘴角疯狂抽了抽。
难怪这两日不见宫彦身影,没想到是在替神明收供奉。
就是,收一堆破烂供奉神明,有人会信吗?
他瞅了一眼那手堆车上,别说,还真有几个破盆旧碗。
这些百姓都没什么富余,能拿出来的,肯定是一片诚心供奉神明的。
想来应当可以换到更多的物资。
嗯,马上就要推行工分制。
待下个月再与其他小国做些交易,换到的宝石不能供奉给神明,就拿到南方大周腹地去典当,换来更多的杯碗盆碟生活物资,再按工分换给百姓好了。
路过一处挤挤挨挨的生活区时,听到有婴儿的啼哭声。
一个妇人正急得不行,嘴里念叨着,“乖儿,你快喝点面粉糊糊啊……总这般饿着也不行……”
这时两个人影急匆匆跑到他跟前,行了个军礼,声音倒也不大,“见过七少将军!”
原来是荀芮和另一名负责安置灾民和新兵家眷的参军,名叫谢蔚,是个六品官。
自那日北晏的百里暝在军前叫破离淮堇的身份后,军中高层就知道了他的身份。
他也知道百里暝大败而走后,北沙城里的消息肯定会传出去。如此的惨败,在大周与周边诸国交战史上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所以他也没阻止这些人以真实身份同他行礼。
眼下最重要的,是找出内奸。
巧的是,这两人就在昨晚李副将同他说的三个嫌疑犯名单中。
他特意看着二人的眼睛,点头,“荀司马、谢参军,免礼。”
今日他把那神明传送的玉佩挂在了腰间显眼的位置。
二人均目不斜视,各自把各自负责的情况汇报了一遍。
离淮堇点头,“建造住房要加快些进度,人手不够的话,再招募些。军中的士兵们也可用起来,就给他们记工分,来换那些日用品。”
他把工分制推行方式、区域分片管理的想法向二人做了详细解说。
谢蔚一拍大腿,“此法甚好!如此一来,有些孩子,有点力气的,也可去搬点砖石攒工分,否则成日里在这儿跑来跑去,吵闹不说,还总生事端!”
这些半大孩子,负责招募百姓的吴主簿那里是不肯用的。
荀芮也很是赞同,“军营里的将士们寻常不开战的日子里,除了练兵,就是务农。眼下无荒可开,倒是可以在完成份内事之后额外的记工分,家属亦如此。想必他们也很是乐意的!”
离淮堇点头,便问,“此间有不少妇人孩子,你们大男人来管理也不甚方便,不如找些军属妇人来管着?若有识文断字的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