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失去房子
没过几天,锦华联系不上了,电话注销,微信拉黑,小姑却认为是工作忙,没有时间回复她,又过了一周,小姑始终不愿意相信这是个骗局,让她联系公司,公司的电话也联系不到,去公司办公地,早已人去楼空,面对这种情况,小姑依然抱有执念,她不相信他们之间的感情是提前预设的剧本,不相信他们相处的时光是一场骗局,她要等,等锦华回来给他一个解释。
五个月后,这个养老项目被公安部正式列为诈骗案件处置,社区、派出所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宣传这个案例,面对铁一般的事实,小姑内心激烈地挣扎着,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为了配合案件的处理,小姑提供了欧阳锦华的身份信息,他们一起合作的合同,公司文件等。
经过公安部门的查询比对,欧阳锦华的身份信息是假的,他的真名叫王建华,小学毕业,最早做直销产品起家,后来改过传销,以前就有过案底,因诈骗入狱三年,出狱后重操作旧业,做起杀猪盘。
真相永远是这样血淋淋的,事情远远没有结束,资金链崩盘后,各项损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来。
很快有人来收小姑的房子,将小姑从大平层里拖出去,家里的东西像垃圾一样扔出来。
在小姑去泰国前,公司遇到资金风险,据说是有一笔资金卡在北美,没有办法顺利支付,需要临时拆借一笔资金,锦华把自家的别墅抵出去,还是不够,差一千多万,急得团团转,到处求人,到处遭拒,锦华逼得快要从楼下跳下去了。
戏演得非常逼真,小姑站出来,拿出房产证,办理担保公证,从小贷公司借了一千五百万,交给锦华补足资金缺口。
锦华感动的泪流满面,抱着小姑,承诺一定爱她一辈子,等公司周转过来,一定把钱退回来,并送她百分之十的公司股份。
当时的脑子有多热,现在的打脸有多疼。
一夜之间,小姑失去了深圳的住所,失去了一生的积蓄。
在深圳再也无法立足,她不得不回到老家,回老家之前,我带她去墓地,看望乔贝贝,小姑摸着贝贝的照片,哭得撕心裂肺。
回到老家,大姑和爸爸在小镇上为奶奶和小姑买了一个70平米左右的房子,为了让生活有点盼头,大姑喊小姑去她的米线店里帮忙,每个月给她开工资。
小镇上的生活节奏很慢,除了早中晚,各忙一会,别的时间都可以自由地休息,小姑拿着手机不停去拨打一个打不通的号码,不停地发微信,不停地问当时办案的民警,案件进展到什么程度了,她的钱能不能要回来?
她每天活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一遍一遍问自己,当时为什么要相信一个骗子的话,是什么让她鬼使神差地把钱转出去了,为什么要把房子抵押出去,为什么为什么。
她开始自言自语,贝贝,我们不上学,不健身,我们出去摆个摊吧,这样也能挣钱,只要能挣钱,能养活自己就行了。
锦华,你什么时候回国,你不是说今年冬天带我去看雪吗?
她问奶奶,爸爸当时一定是一位地下工作者,现在在首都某部委任职,在新闻上看到他了,我长得跟他一模一样,我们什么时候去相认?
她每天活在自己的臆想里,跟村里的人说她快回去了,她的房子要回来了,钱也追回来了。
奶奶看她这个样子,心痛得要死,每天跟着她到处走,寸步不离地守着她。
小姑精神失常令奶奶身心承受很大压力,年轻时吃了太多苦,老了面对这个无法放心的女儿。
冬天,奶奶感冒了,高烧多日,输了液体,一直不见好,或许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她叫来大姑和爸爸,交待他们一定要照顾好这个妹妹,在重症监护室熬了几天,没有挺过去。
后记:奶奶走后,爸爸和大姑送小姑去了市里地精神医院时行治疗,为了让小姑的精神有好转,爸爸搬到乡下,每天带小姑种菜,养鸭、养鱼,小姑养了一只黄狗,很通人性,小姑时而清醒,时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