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做点什么 - 六零俏佳人 - 颜小宛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六零俏佳人 >

第737章做点什么

【已替换正文内容】

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广省、福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

历史课本中介绍到这一阶段的文字并不多,后人看到这番表述不会有太大的感触。

对于生活在这年代的人来说,却是一种非常大胆的冒险。

没有人知道这场大冒险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是否如同十多年前那轰轰烈烈的运动那样?

没人知道。

准确来说,除了盛夏这个拥有着前世记忆的人之外,没有人清楚:未来二十年是什么模样,这项基本国策带来的是什么样的影响,百姓们又将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刘小花提出要在广省开厂,专门做出口贸易,这想法是非常大胆的。

盛夏内心激荡不已,久久没有说话。

震惊过后,盛夏开始思考刘小花这大胆计划的可行性。

此时,国内的社会现状是:人民生活贫苦,生产技术比较落后,并且经过那混乱的十年后,出现一定程度的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

计划经济曾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随着时间的流逝,它的弊端展露出来——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

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国民们渴切地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生活富足的好生活,而不是一切活在计划之中,受到种种约束和限制,逐渐丧失了生产的积极性。

我国的领导班子意识到了,是时候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改变,而不是死守着教条和主义。

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活人不能被尿憋死。

这条路走不通,那就换一条路走。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大力支持经济特区的建设,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财力,更重要的是政策上的扶持。

和悲惨的前世不同,今生的盛夏通过自己的努力念了很多书,学了不少知识,她本身有底气来做任何事情。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

盛夏的人脉非比寻常,且不说她是苏家人,只说胡宗玉和杜家,有他们两家的支持,她能避免走很多弯路。

所以,刘小花提出的这个设想是可行的。

只不过,刘小花刚生了儿子不久,她若是外出工作,那小侄女谁来照顾?

盛爱国那边,又是个什么态度。

这两个问题,盛夏势必要问清楚。

没等盛夏开口,性急的刘小花沉不住气了,她催促道:“夏夏,行还是不行,你痛快点,给我一句话!”

盛夏没绕弯子,问刘小花:“嫂子,你打算怎么安排小佑?他还在吃奶。”

刘小花心头一喜:“这办厂的事没那么快能办下来,我算了算时间,等我将手续办下来,小佑也能够断奶了。到时候,我让我爸妈他们照顾。”

盛夏垂下眼眸,没做评价,而是又问了一个问题:“我哥他怎么说?”

“你哥什么都没说。”

刘小花的眼睛闪了闪,说话的底气弱了不少。

她撒谎了。

盛爱国不是没有表态,他从一开始就否决了刘小花的计划,让她再等几年,等到小儿子长到三五岁,再出去找事做。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固然是可敬的。

但面临的危险却也是不可估量的。

盛爱国不希望刘小花冒险行事。

更何况刘小花刚刚生下了儿子,盛爱国希望她这个孩子的妈能多陪陪孩子,而不是天天想着要出去工作挣钱。

刘小花不是不顾家,不是爱她的儿女,她的事业心很强,闲不下来,总想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盛夏直直地看到刘小花的眼中,洞若观火的眼神让刘小花的小心思无所遁形。

刘小花咬了咬牙,索性破罐子破摔,“夏夏,我老实跟你说了吧。你哥他不同意,他想让我待在家里照顾孩子,当个贤妻良母。可我不想这么过日子,我想挣大钱,挣了钱再拿去帮助更多的女人。”

她想要挣钱并不是单纯地为了享受,而是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积累一些财富,支持她的公益事业。

来到首都后,刘小花依靠着苏家和盛爱国,跟人一起做生意,她挣来的钱绝大多数捐了出去,捐赠给那些烈士的遗孀,帮助她们渡过难关。

听了刘小花的这番话,盛夏的脑子灵光一闪,她找到办法了!

横梗在盛夏心头的大石头瞬间落地,正如刘小花所说所做的那样,如果她拥有巨大的财富,那么她能做到很多事情。

这世上,百分之九十的事情,只要有钱有心就能做到!

盛夏双眼发光,反手握住了刘小花的手,激动道:“嫂子,我们合作吧。”

她知道社会潮流的变化趋势,改革开放是一场春风,让不少私营企业拥有了生存的机会,民营企业在这一时期

刘小花以为她出现幻听,惊喜万分:“夏夏?夏夏!你说的是真的吗?你愿意和我一起?”

“没错!”盛夏重重点头,“自从去过嘉县之后,我一直在想能做点什么呢?你刚刚那番话提醒我了。如果我们拥有很多钱,那就能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我们可以拿出一部分的利润出来,帮助那些烈士的家人以及那些从战场上伤退的伤员们……”

想要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钱,很多很多的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