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抉择
刺客们凝视着食物和水,眼眸中流露出渴望的光彩。终于,有一名刺客按捺不住,开口说道:“我们确实不清楚具体是谁指使我们的,只晓得是一位与燕王府有所关联的僧人联络我们白莲教实施了此次刺杀行动。”
朱允熥心中猛地一震,他万万没料到竟会是燕王府的人。然而,他很快便镇定下来,接着问道:“那你们对这位僧人了解多少呢?”
刺客们纷纷摇头,表示一无所知。朱允熥又问道:“那皇长孙朱雄英那次遇袭之事呢?究竟是谁干的?”
刺客们略作犹豫,说道:“我们也不太清楚,只是听我们白莲教的高层提及,是江南几个原来元朝的旧臣所为。至于具体是谁,我们着实不知。”
朱允熥听了刺客们的回答,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他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谜团里,真相看似近在眼前,却又难以捉摸。他深知,这次的刺杀事件绝非偶然,其背后必然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朱允熥决定继续深入调查,找出真正的幕后黑手。他命人将刺客们关押起来,等待进一步的审讯。同时,他也开始思索如何应对这复杂的局面。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如今的处境极为危险。由于兄长断了一臂,文人经过几次大案后被削弱,而淮西勋贵却日益壮大。朱元璋和太子朱标出于政治考量,以前兄长朱雄英跟随自己那位便宜父亲太子朱标处理政务的待遇,已经逐渐转移给了朱允炆。
现在,如果自己将那个不知是否已经与妖僧姚广孝勾结的燕王以及那群江南文人牵扯进来,难保朱元璋和朱标会怀疑自己的母亲参与前朝政治。
朱允熥深知此刻局势的复杂与危险,他在房间中来回踱步,依据后世之人记忆中关于燕王朱棣和洪武十五年的印象作为参考,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动。他明白,若此时贸然揭露燕王与江南文人的事情,极有可能给自己和母亲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然而,他又不甘心就这样放过那些伤害兄长和自己的幕后之人。朱允熥心中的怒火与正义感不断交织,使他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
经过一番慎重考虑,朱允熥决定暂且按兵不动,继续暗中调查。他要找到确凿的证据,并且尽快让百姓幸福系统苏醒,以确保在揭露真相的时候,能够积蓄到足够的力量,保护好自己以及关心、支持自己的人。
就这样,朱允熥满怀心事地回到皇宫。虽然马皇后、常氏以及朱雄英都看出了朱允熥有所隐瞒,但都没有询问。而是把傅让叫来询问。
傅让面对马皇后、常氏和朱雄英的询问,心中略感忐忑。他深知三皇孙朱允熥此次外出经历了诸多危险与波折,而三皇孙的隐瞒必定有其深意。
“回皇后娘娘、太子妃娘娘、皇长孙殿下,三皇孙此次外出确实遭遇了不少事情。但三皇孙严令属下不得透露详情,属下……实在不敢违背三皇孙之命。”傅让恭敬地回答道。
马皇后微微皱起眉头,她深知朱允熥性格倔强,一旦决定之事很难改变。常氏则面露担忧之色,她心疼儿子独自承受如此压力。朱雄英虽然身体虚弱,但眼神中也流露出对弟弟的关切。
“罢了,既然熥儿不想说,我们也不必逼迫。但傅让,你务必好好保护熥儿,若再有差池,定不轻饶。”马皇后严肃地说道。
傅让连忙跪下,郑重承诺:“属下一定竭尽全力保护三皇孙,万死不辞。”
与此同时,朱允熥回到自己的住处,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让百姓幸福系统苏醒,只有这样,他才能在这复杂的局势中拥有足够的力量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他开始仔细研究系统的规则和要求,试图找到更快积累积分的方法。
日子一天天过去,皇宫中的气氛依旧紧张。朱元璋和太子朱标对朱雄英受伤一事的调查也在继续,但进展缓慢。朱允熥知道,自己不能等待太久,必须尽快采取行动。
于是,朱允熥前去面见自己的母亲和皇奶奶,表达了希望让兄长朱雄英带自己去见韩国公李善长和自己几位舅舅的请求。
朱允熥神色庄重,步伐沉稳地来到马皇后与常氏面前。朱雄英虽身体孱弱,却也强撑着站在一旁,目光中满是对弟弟的坚定支持。
“皇祖母,母亲,如今局势变幻莫测,孙儿心中有一恳请。孙儿期望兄长能带孙儿去拜见韩国公李善长以及几位舅舅。”朱允熥恭敬地说道,话语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
马皇后与常氏听了此言,皆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马皇后微微蹙起眉头,双眸深邃,心中暗自揣摩着朱允熥此举背后的深意。她深知如今朝廷各方势力错综复杂,争斗不断,朱允熥的这个请求定然有着重大的考量。
常氏心中猛地一紧,脑海中浮现出太子朱标处理政务完毕后的种种情景。每当她劝说太子多关心断臂的朱雄英以及满怀心事的朱允熥时,太子总是满脸不耐烦,匆匆离去,要么去找吕氏为他按摩舒缓,要么去教导朱允炆学业。唯有朱雄英在眼前时,太子才会象征性地表达些许关心,而允熥因自幼与太子不亲近,几乎从未得到过太子的关怀。常氏望着两个儿子,心中满是无奈与酸楚。
朱雄英听了朱允熥的话,眼中流露出欣慰之色。他深知弟弟一直以来都在为他们的未来殚精竭虑,这个请求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熥弟,你为何有此想法?为何要去见韩国公和舅舅们?”朱雄英轻声问道,声音虽虚弱,却带着关切。
朱允熥凝视着兄长,郑重地说道:“皇兄,如今我们深陷困境,那些暗中伤害我们的人尚未露出真面目。我觉得,韩国公和舅舅们或许能在此时和今后在接下来的变化中给予帮助。我们迫切需要更多的力量来应对这复杂的局势,以保护我们自己和家人。”
马皇后沉默片刻,缓缓开口道:“熥儿,你可清楚此举可能带来的后果?如今朝廷局势动荡不安,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你这样的举动极有可能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朱允熥毫不退缩,坚定地回答道:“皇祖母,孙儿明白其中的风险。但孙儿不能坐以待毙,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孙儿坚信,韩国公和舅舅们都是忠诚之士,他们定会为了大明的稳定以及我们的安危尽心尽力。”
常氏心中纠结万分,一方面担忧儿子的安危,另一方面又觉得朱允熥的话不无道理。她望着朱允熥,眼中满是忧虑:“熥儿,你务必小心谨慎。此事非同小可,切不可鲁莽行事。”
朱允熥用力地点点头,说道:“母亲放心,孙儿定会谨慎行事。”
此时,马皇后的思绪悠悠飘回往昔。她忆起自己曾数次劝说朱元璋莫要忘却嫡长子继承制度,朱元璋每次皆是信誓旦旦地应承,然而,一旦回到前朝,瞧见朱标身旁的朱允炆,却丝毫不见责备之意。
她的脑海中又浮现出那日与大孙子朱雄英相见的场景。朱雄英拖着残疾之躯,满脸皆是恳切与忧虑之色,眼中噙着泪光,声音微微颤抖着对她说:“皇祖母,孙儿如今已成残疾之人,深知自己已不再适宜担任皇太孙之位。但若孙儿不坐此位,那就唯有胞弟朱允熥可坐,否则孙儿自己以及母亲、弟弟妹妹皆将陷入绝境。孙儿恳请皇祖母为我们做主。”马皇后心中暗自叹息,这皇室的争斗究竟何时方能平息。
“此事容我再细细斟酌。”马皇后缓缓说道。
朱允熥极为敏锐地察觉到皇祖母需要时间进行审慎斟酌,便乖巧地缄口不言,静静地伫立一旁,犹如一尊沉稳的雕塑,默默等待着皇祖母做出决定。此时,朱雄英紧紧地握住朱允熥的手,那股力量虽不算大,却蕴含着无尽的支持与鼓励,仿佛在无声地倾诉着他们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共同面对困境的坚定决心。
这紧张的氛围恰似一团厚重的乌云,沉沉地笼罩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众人的思绪飞速运转,苦苦思索着未来的道路究竟该如何前行。朱允熥的请求宛如一颗巨石轰然投入平静无波的湖面,瞬间激起层层汹涌的波澜。
马皇后微微闭着双眼,心中反复权衡着其中的利弊得失。一方面,她忧心忡忡,深恐朱允熥的行动会如同点燃的导火索一般,引发一场更为严重的危机;另一方面,她也清楚地知晓不能任由局势这般混乱地发展下去,必须尽快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这个平衡点既要能够切实地保护朱允熥等人,让他们在这波谲云诡的局势中安然无恙,又要能够有力地维护大明的稳定,确保江山社稷的安宁。
常氏的心中此时对太子朱标充满了埋怨与不满。在她看来,太子的冷漠与偏心就如同一把无情的利刃,深深地刺痛了两个儿子,让他们陷入了如此艰难困苦的境地。她暗暗地咬着牙,在心中坚定地发誓,无论如何都要全力支持朱允熥的决定。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她愿意不顾一切地去冒险,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她也绝不退缩。
朱雄英虽然身体虚弱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但他的内心却对弟弟充满了坚定的信任。他深知朱允熥拥有着非凡的勇气和过人的智慧,坚信弟弟一定能够在这艰难的困境之中找到一条出路,带领他们走出这片迷雾重重的困境。
时间如同无声的流水,在沉默中缓缓地流逝。每个人的心中都被期待与忧虑这两种复杂的情绪所填满。他们不知道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但他们都明白,自己必须勇敢地去面对这一切,为了自己的命运,为了大明的未来,他们没有退路可言。
终于,经过漫长的内心挣扎,马皇后心中对两个孙儿的安危考量彻底超越了当初答应朱元璋后宫不能干政的誓言。她缓缓地伸出手,写下一张手谕,又从自己的嫁妆里取出一枚代表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玉佩。这枚玉佩正是前世马皇后给朱允熥证明身份的半枚玉佩,如今完整无缺。马皇后郑重地将玉佩交到朱允熥的手中,目光深邃地看着他,语气严肃地说道:“熥儿,让你皇兄雄英带你去宫外拜见韩国公李善长和常茂等人。若韩国公李善长不答应你的请求,你便将这玉佩给他看,他自会明白我的意思。记住,此行务必小心谨慎,切不可莽撞行事。”朱允熥双手接过手谕和玉佩,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重重地点了点头。
朱允熥与朱雄英怀揣着马皇后的手谕和玉佩,心情极为沉重地准备出宫去拜会韩国公李善长以及常茂等人。他们深知,此次出行意义重大非凡,不但关乎自身的命运走向,更极有可能对大明朝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朱雄英尽管身体虚弱不堪,但他的眼神中却透露出无比的坚定。他对朱允熥说道:“熥弟,此次行动我们务必谨慎行事,务必争取得到韩国公他们的支持。”朱允熥用力地点点头,回应道:“皇兄放心,我必定全力以赴。”
在出宫的途中,他们的心中不断思索着该如何向韩国公等人阐述当前的局势以及他们的请求。朱允熥心中明白,韩国公李善长位高权重,且历经诸多风雨,想要说服他绝非易事。然而,他也坚信,只要真诚相待,展现出他们的决心与智慧,或许能够打动这位老臣。
终于,他们抵达了韩国公李善长的府邸。府门前的守卫见是皇长孙和三皇孙前来,丝毫不敢怠慢,急忙进去通报。片刻之后,他们被引领入府内。
李善长早已在正厅等候,他神色凝重,看着朱雄英和朱允熥缓缓走近。朱允熥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礼道:“韩国公,晚辈朱允熥与皇兄朱雄英今日前来,有要事相求。”李善长微微抬手,示意他们坐下。
“有何事,直说便是。”李善长的声音沉稳而有力。
朱允熥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述他们所遭遇的种种困境,其中包括刺客的袭击、幕后黑手的狡猾奸诈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深深担忧。他言辞恳切,将他们的请求和期望逐一表达出来。
李善长静静地聆听着朱允熥的讲述,脸上依旧波澜不惊,让人难以捉摸他的真实想法。待朱允熥说完,他沉默了许久,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随后,他才缓缓开口道:“此事的确非同寻常,老臣不得不谨慎考虑。”朱允熥心中一紧,他清楚地知道,这是一场艰难的博弈,而李善长这位老谋深算之人绝不会轻易就范。
就在这时,朱允熥决定打出一记狠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