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李景隆
姚广孝听罢,正欲与曹国公李景隆一同告退。然而,李景隆却开口道:“大师请先行离去吧,本国公还想厚着脸皮尝一尝三爷亲自烤的羊腿肉呢。”姚广孝听到这话,瞬间明白李景隆必有自己的盘算。他原本打算留下来与李景隆一道,可还没来得及开口,李景隆便又急切地说道:“大师不是还要代表燕王去为皇后祈福吗?那就赶紧去吧,本国公就不奉陪了。”姚广孝一听,便知晓此时不宜留下,于是便告辞离去。
待姚广孝离开后,朱允熥不紧不慢地开口道:“曹国公,你要如何才能吃到本王亲自烤的这条羊腿肉呢?”
李景隆连忙回应道:“三爷,这是在下送给三爷的见面礼。”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封密折,上面所写正是燕王朱棣和朱允炆让他在最近几年所做之事。
朱允熥接过密折,随意地瞥了一眼,便顺手将其丢进烤羊腿的火中,淡然说道:“这些可不够。本王的人早已通过情报分析出了这些。本王还知道,你今日原本在侍女的服侍下逍遥自在,可那位道衍大师邀请你带着他来见本王时,你立刻换上麻衣,跪在你父亲的牌位前装出思过的模样。另外,这些年你在朝中看似左右逢源、保持中立,实际上暗中与各方势力都有勾结。你以为本王不知道你的那些小算盘?比如前一段时间你用你表弟和管家的家眷来威胁他们,让他们为你顶罪;又比如,那些盐商、藩属国使者都给你送过礼,求你为他们办事……”
李景隆听着,额头上的汗珠越来越多,双腿也完全跪了下去,低头说道:“还望三爷饶命啊。在下之前确实糊涂,被猪油蒙了心,与三爷作对。如今在下已知错,在此发誓,以后三爷让咱往东,咱绝不往西;往西,咱绝不往东。哪怕上刀山下油锅,也绝无二话。只求三爷不计较咱以前干的那些糊涂事。”说到最后,李景隆已是涕泪横流。
朱允熥见状,微微露出一丝无奈的神色。旁边的朱雄英、独眼老者、文士以及那幼虎,也都有些不忍直视。朱雄英递过去一张绸缎,说道:“曹国公,擦擦吧。允熥说出这些事情,就是给你一个机会。只要你以后别再与当今那位和燕王以及朱允炆那个庶子同流合污,按照允熥的指示做事,就能保住性命。”
李景隆接过绸缎,擦掉眼泪鼻涕,然后发誓道:“咱老李在此发誓,以后若有背叛三爷之举,就让咱老李的父亲在地府受尽所有刑罚,咱老李的孙子以后没屁眼。”
朱允熥微微皱起眉头,说道:“起来吧。本王暂且相信你一次。但你要记住,你的一举一动都在本王的监视之下。若有二心,后果你是清楚的。”
李景隆连忙起身,恭敬地站在一旁。朱允熥看着他,继续说道:“如今京城局势复杂,各方势力暗中角逐。你既然选择站在本王这边,就要为本王办事。首先,你要密切关注燕王和东宫那位的动向,稍有风吹草动,必须及时向本王汇报。”
李景隆点头道:“三爷放心,在下一定尽心尽力。”
朱允熥又道:“还有,你要利用你的关系,拉拢一些中立的官员,为本王所用。在朝中,我们需要更多的支持。”
李景隆思索片刻,说道:“三爷,此事恐怕不易。如今各方势力都在拉拢人心,那些中立的官员也都在观望。要想让他们投靠我们,确实需要一些好处。”
朱允熥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说道:“好处?本王自然会给他们。但他们也要明白,站在本王这边,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你去告诉他们,只要为本王效力,本王保证他们荣华富贵。若敢与本王作对,哼,本王定不轻饶。”
李景隆心中一凛,说道:“在下明白,一定照办。”
此时,朱雄英开口说道:“熥弟,我们这样行事,会不会引起其他势力的反感呢?毕竟,我们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以压倒性的优势让大明不产生大的动荡。”
朱允熥神秘一笑,说道:“皇兄放心,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暗中积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小心谨慎,不能让其他势力察觉到我们的意图。等时机成熟,我们再一举出击。”
朱雄英点了点头,说道:“熥弟所言极是。但我们也要注意,不能让李景隆太过张扬,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朱允熥看向李景隆,说道:“曹国公,你可听清楚了?做事要低调,切勿引起他人注意。”
李景隆连忙说道:“三爷、皇长孙殿下放心,在下一定谨慎行事。”
李景隆又道:“三爷,是否要把那道衍大师……”说着,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依我看,他早晚是个祸害。”
“那个妖僧本王自会处理,你不要管。你出去后他若问你,你就说自己已经取得本王的信任,今后为两边做事。以后燕王是否还信任你,由他和燕王决定。况且,根据我今天让你们看到的那些谋士,不出所料的话,明天就会有御史参奏本王府邸招募了大量谋士,意图谋反。”
听此,朱雄英道:“那为什么还要放那妖僧离开?当时在府内杀了他,然后咱们身上弄点伤,到时,不光他要死,李景隆和燕王都讨不到好。”听到朱雄英这么说,还跪着的李景隆心里有一万句骂娘的话,怎么也想不到这位皇长孙如此腹黑。
听到朱雄英的话,朱允熥微微一笑,说道:“皇兄,此事不可如此急躁。那姚广孝固然是个隐患,但现在杀了他,只会让局面更加混乱。我们要的是布局,而非一时之快。”
朱雄英微微皱眉,说道:“熥弟,我知道你有谋略,但那妖僧若回去与燕王密谋,对我们岂不是更加不利?”
朱允熥摇了摇头,说道:“皇兄放心,我自有安排。那姚广孝今日来此,本就是因为他感觉事态不在自己掌握中而前来试探一番。我们让他回去传话,便是要让燕王知道我们并非好惹。至于他会如何与燕王说,那便看他们的本事了。”
朱雄英思索片刻,说道:“也罢,就依熥弟所言。但你这布局,究竟有何深意?”
朱允熥目光深邃,说道:“皇兄,如今京城局势复杂,各方势力都暗潮涌动。各方势力都把矛头对准了我们,如若我们再不亮出几张牌,就会像疯狗一样来回咬我们,我们没到把这几条疯狗炖成一锅狗肉的时候,一直被咬也会烦不胜烦,造成我们的损伤。今天收服李景隆,会让燕王更加忌惮我们,以后和东宫也会减少这些无意义的刺杀。寻求他们和我们的决胜时刻。”
朱雄英点了点头,说道:“熥弟果然深谋远虑。只是那几个与燕王和东宫有关联的御史明日若真的参奏你招募谋士,意图谋反,又该如何应对?”
朱允熥嘴角微微上扬,说道:“皇兄不必担心。这正是我想要的结果。我们要让那些人知道,我们并非软弱可欺。他们既然敢出招,我们便要接招。明日御史参奏之时,我们便可以借此机会,展现我们的实力。”
此时,一直跪着的李景隆心中忐忑不安。他深知自己如今已卷入这场权力的旋涡之中,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他小心翼翼地说道:“三爷、皇长孙殿下,那明日之事,在下该如何应对?”
朱允熥看了他一眼,说道:“你只需按照我说的去做。明日御史参奏之时,你要表现出惊讶和无辜。然后,你要站出来为我说话,说我招募谋士只是为了商讨国事,并无谋反之意。”
李景隆连忙点头道:“在下明白,一定照办。”
朱允熥见烤羊腿烤好后,分给朱雄英、独眼老者、文士、幼虎三人一虎后,拿刀扎了一块递到李景隆面前道:“本王听说你那儿子正在大本堂里学不好,那就府中还缺一名教书先生。”说完,拍拍手,从外面进来一位身穿儒袍但眼神却透着犀利与睿智的中年人。
李景隆看着眼前之人,心中一凛,瞬间明白了朱允熥的意图。这哪里是缺教书先生,分明是要在自己头上悬一把刀,如果自己有异心,自己的儿子绝对会先自己一步遭殃。但此时的他哪敢有丝毫异议,只能连忙接过羊腿,恭敬地说道:“多谢三爷关怀,小儿若能得此先生教导,实乃他之荣幸。”
朱允熥微微眯起眼睛,说道:“曹国公明白就好。希望你的儿子能在这位先生的教导下,学有所成。同时,也希望你记住自己的承诺,好好为本王办事。”
李景隆点头如捣蒜,说道:“三爷放心,在下一定不敢有二心。”
“那就吃下本王为你切下的这羊腿肉。”李景隆听此,连忙接过,连刀都不去就在那啃,仿佛饿死鬼投胎。
独眼老者和文士对视一眼,微微点头,显然对朱允熥的做法表示赞同。而那幼虎则似乎对这些事情不感兴趣,只顾着啃着自己面前的羊腿。
曹国公李景隆,吃完羊腿肉颤颤巍巍地在中年儒生的搀扶下离开。回到府中,李景隆大病一场。在一旁照顾李景隆的妻子见状询问,李景隆怎么了。李景隆说没什么,只是近日心中烦闷,身体略有不适。
妻子担忧地看着他,说道:“老爷,你莫不是在朝堂上遇到了什么麻烦事?若是有难处,不妨说与妾身听听,也好让妾身为你分担一二。”
李景隆长叹一声,说道:“此事你无需知晓,免得徒增烦恼。如今局势复杂,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我只盼能平安度过此劫,保得一家老小性命。”
妻子听出李景隆话中有话,但也不敢多问,只能默默为李景隆准备汤药,悉心照料。
次日,正如朱允熥所料,有御史参奏他招募大量谋士,意图谋反。朝堂之上,气氛紧张。朱元璋脸色阴沉,说道:“传朱允熥前来。”侍卫领命而去,刚出大殿,便碰见了殿外的朱允熥。朱允熥心中早有预料,神色平静地跟随侍卫前往。
朱元璋看着朱允熥,说道:“允熥,此事你如何解释?”
朱允熥不慌不忙地走出队列,行礼道:“皇爷爷,孙儿招募谋士,只是为了商讨国事,为大明分忧。绝无谋反之意。况且,这个皇位本来就是根据嫡长子继承制传的,我又何必谋反,只是为了防备一些老贼改变嫡长子继承制度,乱了朝纲。”
此言一出,群臣无不倒吸一口凉气。朱元璋的脸更是黑如锅底,他怎能听不出朱允熥话里的意思。但朱元璋毕竟是开国皇帝,有着非凡的气度和谋略。他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冷冷地看着朱允熥。
“哼,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你是在指责朕吗?”朱元璋的声音充满了威严。
朱允熥连忙跪下,说道:“皇爷爷息怒,孙儿绝无此意。孙儿只是担心有人心怀不轨,破坏祖宗之法。”
此时,李景隆站出来说道:“陛下,三皇孙所言句句属实。三皇孙一心为大明,绝不可能有谋反之心。那些御史纯属污蔑。”
朱元璋带着怒气,说道:“此事朕自会调查清楚。若有人敢诬陷皇孙,朕定不轻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