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又现极品 - 赵四娘家 - 璇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赵四娘家 >

第一百五十一章又现极品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

在得知小白被抓去了城北后,赵四郎忙跑去央求他爹套车去城北救狗。

赵四娘暗自翻了个白眼,很不厚道地吐槽道:得!上回被人家偷了碗里的饭食,这回怕是要变成人家碗里的饭食了。

她深深觉得,一条看家狗混成这样,也是够了。

不过鄙视归鄙视,她倒想去看看,是谁那么大胆,连她家的狗都敢偷!

于是她也搭上车,随着赵永忠父子俩一道去了。

因为前来报信儿的褚小楼有说过,他发现隔壁的丁家小子偷了小白后,就立刻请和他家交好的朱老爹上门交涉去了,小白应该不会有危险。所以赵永忠并没有将马车赶得太快,毕竟城北的道路大多坑坑洼洼,赶得太快的话,不舒服是其一,还容易出危险。

就在赵四娘坐在缓缓前行的马车上,看着沿途的矮屋倒墙,感叹着不过半城之隔却是两个世界时,忽然,她看到了一个“故人”。

不应该,不应该呀!一定是我看的方式不对,要么就是看错了人,要么就是看错了衣服。这人和这衣服明显画风不搭呀!

知恩图报的褚小楼一看到东家小姐两眼直勾勾地盯着路边,又是摇头又是晃脑,一脸不可思议。单纯的他以为小姐好奇那儿发生了啥事儿,忙热心地解惑道:“那是钟捕快和江捕快,他们是来这一带办案的。”

“捕快?还真是姓江的?!你是说那个矮个子吗?”赵四娘连珠炮似的发问道。

看到褚小楼很肯定地点了点头,赵四娘感受到来自这个世界满满的恶意——维护正义的捕快居然兼职干要人性命的水匪!

“小云,那个捕快大哥手上拿的是稻草人吗?”和赵四娘关注的重点不一样,赵四娘关注的是人。赵四郎则关注人家手上的东西。

“嗯,而且是穿着白衣服的稻草人呢!”说到这儿,褚小楼放低声音,很神秘地说道:“东家,你们听说了吗?城西有好几个大户人家的小姐都丢了,据说就是白衣人劫走的呢!”

“那这和穿白衣服的稻草人有啥关系吗?”好奇宝宝赵四郎又问道。

估计是看赵四娘一家人都很亲切,之前还不敢多说的褚小楼不再那么胆怯。露出了他嘴碎的真性。细细说道:“关系大着呢!这两个月已经丢了四位小姐了,前三位还算好,只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可这第四位前几天见尸了,就扔在这条路边上。嘶,那样子可惨了!这下一来。就把府台大人都给惊动了,他天天催着捕快们早点破案。可这案子哪是那么好破的?大伙儿都说。那贼敢在夜里穿白衣服,就说明是有真本事的,一般人可逮不着……”

赵四娘心说,好吧。你扯了半天,咱还是没听出来这和白衣稻草人有毛线关系。

巴拉巴拉说了半天后,褚小楼终于讲到了正题:“所以要扎稻草人。在它身上贴上诅咒,摆在发现小姐的地方。说不定那贼看了就会去衙门认罪了。”

“啥符咒这么灵?”赵四娘一家三口齐声问道。

褚小楼纠正道:“不是符咒,是诅咒。稻草人上用白纸贴着呢,‘你要是不去投案,祖宗八代就不得好死。’”

“……”

好吧,都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幽都的捕快办起案来也是大大地不同于别地呀!

三个乡下人表示受教了。

行不多时,就到了褚小楼的家。

赵四娘原以为还有费一番周章,才能把狗要得回来。谁知车刚停下,就有热心的乡亲把小白抱了过来,亲自送到了赵四郎手上。

咦?听褚小楼说,住他家隔壁的丁家可不是什么善与之辈。远的不说,丁家小子先前都被褚小楼逮到现行了,可丁家就是不肯乖乖把狗交出来。怎么这会儿丁家就老实了呢?

赵四娘父女仨走进一看,就明白缘故了——原来丁家院子里聚了好多人,再仔细一看,这些人多半是些老人和孩子,估计他们常在百味堂吃饭,听说丁家昧了百味堂东家的狗,就跑来相助了。

尽管大多是些老弱,可这么多人一起涌进杨家那狭小的院子,破坏力也是很强的。如今整个院子里一片狼藉,中间那块小菜地里种着的小青菜已经基本被踏平了。

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正躲在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妇人的背后,看到赵四娘一行进门后,忍不住哆嗦了一下——估计就是那传说中的偷狗贼了。

“有钱就了不起啦?有钱就可以随便欺负人啦?咱老丁家是造了啥孽哟,都被人家打上门来了呀!天啊,老太婆我不活咯……”

在那老妇人一阵阵刺穿人耳膜的凄厉哭喊中,赵四娘只觉得头皮发麻。她甚至有种错觉,不是丁家偷了她家的狗,而是自家把人家的祖坟给挖了。

不光是赵四娘,就连赵永忠父子两个大老爷们儿,看到那老妇人就地打起了滚来,也觉得扛不住——天啊,府城就是多人才啊,居然还有比我娘(奶)战斗力还强的!

在耳背之前,赵四娘赶紧给父兄使了个眼色——撤!

倒不是赵四娘胆小怕事,看到人家那么强悍就认了怂,连句理论的话都不敢讲。而是赵四娘认为,所谓道理,你只能跟讲道理的人去讲,丁家这位老太太显然不属于这一类,跟她理论是完全没有用的。既然如此,又何必和她多费口舌呢?

其实,看到小白安然无恙,赵四娘家已不想多做计较。如今见丁家反应这么大,再一看他家也乱成一团,也算是得到了教训了。素来宽容待人的一家人都同意息事宁人,统统转身就往外走去。

就在躺在地上的杨钱氏看到赵四娘一家“败退”,心里头正沾沾自喜。开始缓缓爬起身来时,这一带的里正张老爷子匆匆赶了过来。

尽管听说赵四娘家和城北这些居民一样,也是外来户,还是刚来没多久的。可她家所开的百味堂离这儿不远,特别照顾的四个辖区中就有他们柳枝坊在内,对附近的众多乡邻有着很大的影响。

先不说别的,张老爷子光证明就开了五十来张。也就是说他所管辖这的这一带。有五十来个百姓受过赵四娘家的恩惠。再者,百味堂里一共用了九个人,其中四个是他们这儿的。这就又解决了三四家的生计问题。

如今赵四娘家被属于柳枝坊的丁家欺负到了家,他要是不站出来给个说法,以后还怎么堂堂正正地在这一带主持公道。再往坏处想,要是赵四娘家恼了丁家。连带着恼上他们柳枝坊,决定不再给那五十几个老人孩子供饭。或是撤了百味堂里本地出身的伙计,少说也有半数人家会闹翻天。这样一来,他这里正也不用干了。

“赵老爷,实在是对不住。咱这儿出了这种东西。说到底,还是我这做里正的没管好。叨唠您同少爷小姐跑了这一趟,我在这儿给您赔不是了。”说罢。张老爷子就朝赵永忠深深作了个揖。

张老爷子可比赵永忠他爹年纪还大,赵永忠如何能受他的礼。忙还了个礼。

赵四娘见他爹和这儿的里正你来我往的,暗暗好笑。

她当然知道这位张里正为何如此客气,便直截了当地说道,不再追究丁家的责任,也绝不会因此影响百味堂的运营。

临行之前,赵四娘又道:“对了,张爷爷,咱家在城西的铺子打算从下个月起加做晚市,这就需要增加人手。另外,城西春华堂也有意再招一批伙计。咱们看这附近的乡亲们大多吃苦耐劳,就还想从这儿招人。您是这一带的里正,德高望重,就麻烦你帮我四处问问,有没有乡亲愿意来干的。”

听说百味堂的东家来了,接着里正也来了,住这附近的居民不管有没有受过赵四娘家的恩惠,但凡在家的都过来了。因而赵四娘所说的话,可不止张老爷子一人听见了,基本上大家都听见了,她话音还未落,四周就响起一阵欢呼声。

城西那富贵地方的伙计待遇他们中很多人可能不大清楚,可他们都知道在百味堂里哪怕是做最轻省的打汤、收盘子这种活计,一天都能得三十个大钱,另外还包两顿油水十足的饭食,这可比在其他地方拼命给人家洗衣服、卖死力气好太多了。如今赵四娘家又肯给他们机会,怎么不让他们兴奋呢?

赵四娘看了看忽然扩大了好几倍的人群,提了提嗓子道:“要是有意的话,这个月十八下晌就来趟百味堂,咱们见个面,好好谈谈。”

人群中当即传来了一片应和声。

赵四娘家就这么干脆地走了,丝毫没有为难丁家。

可她家肯轻轻放过,里正却觉得过意不去,乡亲们也觉得过意不去,于是人群并没有立即散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