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业余和专业 - 我不想当球王 - 灵魂跳跃 - 游戏竞技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游戏竞技 > 我不想当球王 >

第112章业余和专业

回到了中场中路前腰的位置上,李良感到不只是视野连思路也瞬间豁然开朗。

他在热身时对于白队占优的原因观察的很清楚,关键就在于白队8号在中场的明显优势。

8号的作用不只是传球和串联那么简单,他经常通过指挥队友的跑位加上自己的传切就把红队的中场完全压制。

再加上红队缺乏强力前锋前场没有支点,导致中前场运转不力在进攻上很难对白队的防线形成压力。

之前的比赛里在极端不利时间即将耗尽的情况下,李良迫不得已选择了“孤胆英雄”式的“反足球”踢法收到奇效。

眼下面对组织更为严密,而且已经进行了重点布置对自己做好了提前防范的白队,尤其是在中场攻守兼备颇有大将之风的8号,他明白再直接凭借个人能力恐怕难以顺利打开局面。

此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先通过传球来带动整体,利用团队的力量扭转颓势。

比赛恢复后李良再次大幅度加强了跑动,白队组织进攻时,他大范围回撤和肖友友一前一后重点照顾8号。

8号丝毫不敢怠慢,面对夹抢伸手格挡住肖友友,然后谨慎的用身体护球隔开了李良。

肖友友看准时机突然倒地出球捅出了皮球,李良毫不犹豫控下皮球转身扬长而去!看台上立即再次爆发出就巨大的欢呼!

8号气恼不已对着肖友友怒道:“小肖,什么意思?

我的话你都不听了?”

肖友友边跑边带着笑意答道:“老哥,只要让我们赢球——

我啥都听你的!”

8号气的直瞪眼。

时至今日李良早已经明白,在球场上速度再快的球员也没有传球快——

更何况自己的速度现在这些层层选拔出来的选手面前完全处于劣势,唯有靠快速传递才能在进攻中形成威胁。

他的大脑高速运转分析着场上所有人的位置,时刻在预判对手整体阵型的移动同时观察着队友们的跑位——

每个环节李良都能做到比别人更快,体现在场上就总能处处先人一步!

不论是接应还是传递,他总是能做出最佳的选择!

队友们的位置都不理想,更多的是因为下意识的认为李良将再次单干,几乎没什么像样的策应和接应的跑动,李良只得继续把球先控在脚下

面对白队多人围抢,对手们在李良眼里越来越慢的防守动作难以奏效——

他在中场辗转腾挪牢牢的把球控制在了脚下,队友们终于反应过来马上全线压上!

观众们越来越兴奋,任谁都能看出李良回到前腰位置后红队面貌焕然一新,被激活的整体感也越来越强!

格里曼迪专注的观察着,不停的在便签纸上写写画画。

大熊的内心又开始狂喜了起来,他知道李良不可能一步登天,但能引起格里曼迪的关注李良等于已经证明了自己!

何炜和薛阳不住向大熊提问,想知道更多关于李良的情况。

吴总也竖起大拇指道:“小邹,你给我带来的这个19号真不错!”

记者席上的气氛骤然改变,每个人都在注意李良的精彩发挥。

一个资历很老带着眼镜的记者问身边的同行:“这家伙还真有两把刷子啊?”

他的邻座答道:“就一踢野球的,都25了,在飓风队淘上两年金也就到头了!

没啥了不起的!”

众人都随声附和:“是呀,都这个岁数了,早都定型了!”

话虽然这么说,这些老江湖们都已心照不宣开始忙碌起来,纷纷重新搜索起关于李良的一切。

“眼镜”不禁回想起来——

在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民间高手里面,淘到璞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以他的阅历来看,除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中国足球先生以外,进入新世纪以来再也没有那个天赋异凛的奇才在25岁这个年纪才成为职业球员。

而那位传奇球员其实也是也曾接受过长期专业的系统训练,再加上后来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3岁重返专业队直至成为国家队队长……

“眼镜”和他的同行们不约而同的认为,编号为c103,现在场上的红队19号报名表上的信息肯定都是假的——

至少从场上表现来看,面对着那些常年浪迹于丙级联赛的具有专业背景的对手们,李良的表现游刃有余。

除了身体对抗和速度还有差距以外,李良的意识、脚下技术都明显高出其他人一大截!

记者席上几位老江湖都已经不动声色的断定——

这个李良肯定经过长期专业而又严格的系统训练,而且蕴藏着巨大潜力未来可期!

……

李良再次陷入了和对方核心8号的苦斗当中。

几个回合下来李良发现,虽然依然无法在8号身上占得便宜,但看起来无懈可击的8号在自己眼里渐渐也慢了下来。

李良逐渐发现8号踢球非常有章法,但是有些过于“有章法”!

8号的移动非常有规律,尤其是传球后的跑位和接应方式几乎一成不变甚至有些机械——

李良开始有改变自己的跑位方式,虚实结合。

在他的试探之下8号明显出现了不适应,几次都没有预判出李良的跑动路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