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达人的失落 - 在艰难的世界里,勇敢前行 - 二白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网络达人的失落

网络达人的失落1

尽管墙纸和床单都用了粉色,病床上躺着的人看起来还是特别苍白。脸色、精神、生活,都苍白。正输着液,她却已经睡着了。眼角挂着泪,很无助。我们叫她p姐,堂妹晓树的前室友。就在刚才,晓树还在跟我说:“想不到再见面是这种情况。好笑的是这种情况,她居然想起了我。”

p姐发高烧,烧得晕晕乎乎的连买药的力气都没有。她肯定觉得自己快挂掉了,所以电话求助了一圈朋友。结果无人应答,最后拨通了晓树的手机。

我开车送晓树去她们原来住的公寓,打开门,一股怪味扑面而来。我们踢开地上散布的鞋子和垃圾,走进客厅,终于发现了躺在沙发上气若游丝的p姐。她裹着一床不知多久没洗花色难辨的毛毯,憔悴和枯槁不能形容她惨状的万分之一,见到她的第一眼我几乎想以手遮面。

我问晓树:“这是微博上那姑娘么?差别也太大了吧。”

晓树正对着屏幕上的微博画面和无数弹出的qq窗口发呆,过了几秒钟才点头。我倒吸一口凉气,还好没把她介绍给我哥们儿,网络真是一幅最佳面具。

2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p姐真人,但我却已经从晓树那里知道她很久了,甚至还偷偷关注了她的微博。

这女生每天都会po很多条状态:一会儿是分享圈里的感情经验,一会儿是发布新的追男秘籍,一会儿又是给某位网友拉选票做宣传。总之生活看起来积极丰富又有很多知心朋友。晓树说,她是天涯某情感版的斑竹,挺火的,追随者众多。新浪的id有几十万粉,每条微博下面都有很多点赞和留言,甚至能用这个号接一些有偿转发,是微博超级达人。

p姐也会在这些账号里放自己的照片,一般画着清新的淡妆,大多是郭教主著名的“四十五度仰望天空,露出明媚忧伤”的模样,还蛮有女神范儿的。看了她的微博后,我几乎立刻决定把她介绍给我一个饥渴了很久的哥们儿,想让晓树帮着牵牵线,却遭到了伊严厉的反对:“网络上的那都是浮云,她是一个巨能装的死宅,你信不信?”

晓树描述过p姐的一天,那真是一种非常规律的生活:接近中午起床,随便订点外卖,接着坐在笔记本面前,直到夜里两三点。

我很好奇:“难道她是富二代,都不用工作的吗?”

“富二代个毛线!她家里以为她在这儿考研,还给她寄生活费呢。”

3

p姐当年确实是漂洋过海来考晓树她们学校的研究生。她的男友在这里上大学,毕业之后决定留下来,p姐和他谈了五年,舍不得分手,才从老家来到这里。起先是晓树租的公寓空了一间,挂在58同城上招人,就此认识了这对情侣。半年后,男生和p姐闹分手,最后搬了出去。那正是考研最紧张的时候,p姐心情不佳,落马了。

“她试过挽回很多次,但没用,人家去意已决。”晓树回忆,“p姐很难过,天天宅在家里上网,当时我觉得她肯定抑郁了。”

p姐挂在天涯及各种论坛上,一边寻找沦落人,一边把自己的经历写成读起来声泪俱下的超长贴。学文的,自然写东西写得不错,帖子莫名其妙地被顶上了首页,红了。

“每天都有大量人给她留言。有人和她同病相怜,有人来表示鼓励。于是她用了更长的时间来整理和回复这些东西,注册了微博,又创建了qq群和豆瓣小组。”

我没太明白:“那也挺好么,至少生活有个寄托,能让她走出阴霾。”

“寄托个毛线!她走没走出阴霾我不知道,反正我们公寓是阴霾了。”

说起来晓树还是很冒火:自从p姐做起了部分网民的“精神领袖”,貌似也打算彻底脱离平庸的人间生活,开始变得不食烟火。具体表现在她整天待在家里,既不扫地也不收拾东西更不主动去缴水电气费。

有一回,她把方便面倒马桶里,导致马桶堵了,也不找人来疏通。晓树找了人,但当时比较晚了,人家说第二天再来。她就跟p姐说:“明天要是人来了,你好好看着他干活,别让他牵走什么东西。”结果,第二天晚上她回家一看,真行,自己的ipad没了。原来p姐给这个主职通马桶,兼职做小偷的师傅开了门后就回到屋里上网,压根没去监工。

“我很生气,跟她理论吧,你猜她怎么说?”我摆摆头表示不知道。

“她说,当时她正在qq上开导一个失恋的‘姐们儿’,万一走开中断了谈话,那姐们儿想不开去跳楼,后果可比丢东西严重多了。你说这是什么逻辑?”

“这个……或许、可能、大概也有点道理?”我刚给出了个试探性的结论,晓树就跳起来掐我:“有什么道理!什么姐们儿,那人她都不认识!就是天涯的一网友,在qq上聊了几次!”

这件事让晓树大为火光,她闹不明白,p姐为什么把一群非亲非故、毫无干系、相隔不知几百光年又没见过面的网友当成好闺蜜,反而把现实世界的亲密室友放到一边凉快去。

三观不和,不敢头痛。晓树搬了出来,自此两人再不联系。

4

怪不得。

我一直挺纳闷住得好好的,晓树为什么会突然让我帮她找房子。现在终于懂了,她们闹僵是因为这个——其实我觉着也挺好理解的,我有些朋友也这样,虽然没p姐严重:他们只要有一秒空闲,都会用来上网刷消息;每天发几十上百条消息,坐等帖子下面高楼重重;如果wi-fi或3g断开,就会表现得好像想要大便又找不到厕所那般抓狂——我把他们叫做“网络大v”,把他们的行为叫做“大v控”。

网络是特别神奇的东西,它能满足人的窥私欲和裸露癖,增强人的存在感,同时也具备着发泄的功能。很多对现实不满意的人,都在网络上找到了平衡点。生活里没有的东西,网络上能遇见(比如亲密关系或价值感)。虽然在现实生活里孑然一身、形影相吊并且默默无闻,但在网络上,通过灌水、关注、织围脖,他们能获得最大的关注和温情。如果炒作得当,做了芙蓉姐姐这样级别的达人,草根也能变上层。

“知道什么叫‘电子人格’吗?”我问晓树,其实这个词我也是从书上淘来的。据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种人格,而在网络上呈现的那个就是电子人格。人在现实中越压抑,对网络越依赖,越沉迷于虚拟社交,那么电子人格就越强大,从而让现实人格越虚弱。

这是一种病,俗称“虚拟社交依赖症”。患者会直接忽略掉现实中很多东西,比如责任感或者人际关系。他们的社会功能衰减,社会关系冷淡。好像p姐,每天就是:起床、上网,而吃喝拉撒睡短暂地分布在上网的间隙。

5

晚饭时间,晓树出去买盒饭。我留下来盯着p姐。

过了一会儿,她醒了,白着嘴唇问我这是哪儿。

我回答:“这是医院。你发烧了,打电话给晓树,我们送你来的。医生说你严重营养不良,还有点贫血。”

她露出疑惑的神色:“晓树……林晓树?”

我点头:“是她。你还记得她吗?”

她喃喃自语:“想不到,她肯来……”

她说,当她觉得有点不舒服时,立刻在达人粉qq群里问,谁有车可以带她去医院。结果群里充斥着无比关心的慰问,还有无比炽热的讨论,就是没人出来说一句,我送你去。然后她又打了一圈网友的电话,都没人接。可是在这个城市,除了她前男友和晓树,她谁都不认识,“他大概已经把我给屏蔽了。想不到,晓树居然肯来……”

“你们是室友啦,互相帮助不是很应该的吗?”

这时晓树推开门,说我买回来了。

p姐忽然就哭了。

和不搭调的人,可以有不同的心事。

——孙燕姿,《不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