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上将谢勋
“根据你对案件的分析,你觉得谢勋会不会对我们不利?”吕布说着打开房门,从口袋里摸出一个针孔摄像头放在门口的地毯里,然后打开随身携带的电脑,整个走廊都在监控之中。
“不好说,因为我会告诉他一个爆炸消息,如果他真的和赤伶的死有关,他可能会杀我们灭口。”杨不坏说。
“什么消息?”貂蝉凑过来问。
“司马懿在赤伶房间发现了另外一个指纹,不是赤伶的,也不是谢勋和王主任的。”杨不坏说。
“什么时候发现的?”两人震惊的看着杨不坏。
“司马懿很早就发现了,但是他一直不敢说出来。”杨不坏擦干了头发,把毛巾放回了浴室,接着说:“还是我之前说的,如果真有人进了赤伶房间,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上面要赤伶死。但是组长告诉我不可能,所以要不就是组长有问题。”
“你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貂蝉看着杨不坏,感觉如临深渊。
“我认为上面不可能要杀赤伶,组长也没有杀赤伶的动机,所以一定另有真相。”杨不坏换上衣服点了支烟。
“这么重要的事情你和组长汇报了吗?你为什么不提前告诉我们?”吕布有些生气的问,因为事情的危险系数突然翻倍,他并没有事先准备。
“其实上面对这个案子更倾向于是机器人杀了赤伶,因为这个可能性可以解释很多事情,但是一旦坐实了赤伶房间有另外一个指纹,那这件事情便会发生质的改变。”杨不坏说完看着吕布,继续说:
“我现在和组长汇报,只会让他陷入两难。他知道后,究竟是报还是不报?报了,也不能给上面一个交代,而且会掀起一场更大的风浪。到时候就不止是破案的问题,而是政治问题,那时这个案子可能永远都得不到真相。司马懿追了这个案子九年,哪怕是为了他,我都不能说。如果我报了组长,组长没有和中央汇报,那么他就是对党不忠。你觉得我要不要和组长汇报?”
“那你为什么要把这件事情告诉谢勋?”吕布问。
“一、我想看他的反应,看能不能看出什么;二、我想让他重视问题,积极配合我;三、卖他个人情。”杨不坏说。
“你就不怕他把事情捅出去?”吕布问。
“不怕,因为越是位高权重的人,越害怕中央的怀疑,我会让他不要外传,以免影响我破案,其实也是给他一个台阶下。”杨不坏说。
“对了,你能说说你当时验尸的情况吗?”杨不坏突然想起他一直想问貂蝉这事。
“我见到尸体的时候是94年8月9日23时40分左右,她房间室温是22度。我那时候是通过尸体的温度来判断死亡时间的,就是用【常温(98·6of)——尸体直肠温度】/二分之三】=3·15(小时),也就是赤伶大概是死于21时10分左右。尸体右手掌被砍下,失血过多,致命伤是胸口那一刀,我通过伤口的切入口一眼看出,这绝对是他杀。后面我和其他法医深入调查,赤伶是先死亡,后面被砍下来的手掌,而且如你所说,赤伶死前,并没有感受到恐惧。”虽然时隔多年,但是貂蝉还是清楚的记得。
“那时候谢勋和王主任一般多长时间来一次?”杨不坏问。
“当他们达成协议后,其实他两也没那么来的勤快了,一个月来一次吧,毕竟来回一趟也挺麻烦的。”貂蝉说。
“但是赤伶死后仅3个小时,他们就到了,这会是巧合吗?”杨不坏说完继续问:“赤伶死前,他们上一次是什么时候来的?”
“不超过一个星期。”貂蝉说。
杨不坏谈了谈烟灰,嘴角一笑:“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李白,过来抓住我。”站在窗户上的吕布对杨不坏喊道。
杨不坏扭头看去,吓了一跳。
吕布单脚站在窗户上,右手抓着房内的墙壁,脚下就是23楼的深渊,整个身子已经探出了出去。
“跳伞啊?”杨不坏赶紧跑过去,抓住吕布。
“装个监控,抓紧啊,高空抛物可是犯法的。”吕布看着几十米高空,居然毫无怯意。
“你在外面装监控干嘛,谁还能飞檐走壁顺着墙爬到23楼?”杨不坏觉得吕布过于谨慎了。
吕布拍了拍手,说:“反正我能破窗进来。”
“你说我两干一架,谁会赢?”杨不坏摸着自己下巴,打量着吕布。
吕布不屑的笑了一声:“你的所有招式,在我面前都只是花架子,有个词叫啥来着?”
吕布挠着头,怎么也想不出来。
“花拳绣腿!”貂蝉说。
“对对对,就是花拳绣腿。”吕布说完哈哈大笑。
“有人来了。”杨不坏看着电脑屏幕,看见有四个人正在朝自己房间走来。
“是谢勋。”吕布收起电脑,走到门口等谢勋按门铃。
“麻烦你们大老远过来了。”谢勋进屋后直接坐在沙发上,其余三人站在门口没有进来。
“耽误您宝贵的时间了。”貂蝉给谢勋倒了一杯水。
“貂蝉还是貂蝉,还是那么漂亮。”谢勋笑着说。
“这位就是绝案组新的主办手李白?”谢勋看着叼着烟的李白,看不出此人有什么特别之处。
杨不坏点了点头,说:“那我们就直接进入正题,您每次去找赤伶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出她有什么变化?”
谢勋端着水杯,想了想,说:“刚开始的时候,赤伶的整个情绪是十分抗拒的,她认为党和国家不信任她,她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但是受到了不该有的待遇。”
“她有没有说过要自杀?”杨不坏问。
“有,她说如果国家再继续关她下去,也许她会选择自杀。”谢勋说。
“那个时候我们有没有采取什么措施防止她自杀?”杨不坏问。
“本来打算监视她的,但是她后来变的没那么抗拒了,甚至愿意主动和我们沟通。”谢勋喝了口水继续说:“她说她从来没有把y计划,也就是暗物质核聚变的计划泄露给任何人,并且她愿意把所有成果交给国家。”
“有什么要求?”
“她希望再看一次日出。”谢勋回忆着那天,赤伶好像放下了所有的包袱。
“可以仔细和我说说那天的情况吗?”杨不坏灭了烟,看着谢勋。
“那天赤伶扎了两个马尾辫,画着很淡的妆,穿着一身碎花裙和小白鞋,坐在沙滩上,看着太阳从海平面缓缓升起。她说这个世界很美,她希望以后不要再有战争,不要再有硝烟,不要再有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孩子,她希望人类发展有度,否则物极必反,毁灭的还是人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