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难寻山河色,一叶忽显青山中 - 叶落惊寒 - 佩尔朱克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叶落惊寒 >

明月难寻山河色,一叶忽显青山中

第二日,叶寒就去了吴伯家,向在学堂念书的吴今打探云州城内的私塾情况,然后再去一些书院实地打听情况,回家后把要上的私塾列了一个大致的清单。

“我打听过了,云州城内学堂兴盛,当然官学自然是最好的,别的不说,光是每年科举榜上有名的学生官学就占了大头,只可惜这类官学只有达官显贵的子弟才能进入,像我们这种无权无势的小老百姓没戏。”说完,叶寒把官学这一行名单全部划去,然后拿出剩下的这一张私塾名单,“至于这些私塾倒是还有点希望。虽然云州城大多私塾是由民间的有学之士所办,但其中不免有一些文学大家。”

说到这儿,叶寒故意卖了下关子,手指在清单上某处指到,青川站在叶寒旁边,很容易看到,然后一字一字读了出来,“劝、学、堂。”

“对!就是劝学堂!”叶寒自信满满地看着青川,指着那三个字不走,“听说开办这劝学堂的是一当世大儒,学问极高,听说还给皇帝当过老师呢!”

听完叶寒这一番话,青川和花折梅有被惊到,都不约而同看了看对方,眼色流转顿起思绪万千。

花折梅立即开口,打击着叶寒的“痴心妄想“,“就咱家这种小门小户,劝学堂怎么会收青川?”

“怎么不可能?”叶寒立即反驳道,“我专门打听过了,劝学堂收弟子从不论贵贱,只要资质人品好就行,所以那位朱老夫子的弟子里不仅有贵族子弟,也有农家贩夫之子,从不”

“朱老夫子??”花折梅突然站起来,不敢置信问道,“你说的不会是朱启明朱老夫子吧?”

叶寒狐疑看了花折梅一眼,“你怎么知道朱老夫子的名字?”

花折梅站直身子,然后鄙视白了叶寒一眼却不说话,倒是一旁的青川向她解释着,“姐姐,朱老夫子是当世的儒学大家,不仅备受天下读书人的推崇,而且其学识渊博连我师父都无不佩服。”

虽然被一番打击,但这更激发了叶寒送青川入劝学堂读书的决心,“既然要念书,我们就上最好的私塾。青川天资聪颖,肯定能被朱老夫子收为弟子。”

“叶寒,小寒,叶妹妹!”

花折梅这时突然一改冷脸,对着叶寒就是一番甜言蜜语,不断献着殷情,弄得叶寒一身鸡皮疙瘩,怕被恶心到吐,叶寒连忙制止,“花折梅,有话快说,有屁快放,膈应死人了。”

“是这样的,既然青川能去劝学堂念书,我可不可以也去劝学堂念书?“

看着那双满含期望不断冒泡的桃花眼,可怜巴巴地求着自己,叶寒不由心下一动,软下声来轻轻回道:“不行!!!”刚才还不停损着自己,现在又想求她,她的忘性可没这么大。

花折梅此时都快变成哈巴狗了,死皮赖脸地求着叶寒,“叶寒,我求求你了,你就让我一起去吧,哪怕去看看也行,那可是朱启明老夫子的学堂,有多少读书人想见都见不到,你就让我去吧!”

“哼!”叶寒撇过脸去,依旧“铁石心肠”,然后问着青川的意见,“青川,如果是你去劝学堂念书,你愿意让花折梅给你当陪读吗?”

“嗯”,青川故作深沉,看了眼不断向自己使着眼色的花折梅,然后再想了一会儿,轻声说道,“不愿意!!”

“青川,你”

花折梅见最后一条路也被堵死了,不由一气,愤恨地指着青川却说不出话来,憋得一脸通红,倒是叶寒出来打圆场,一手把花折梅拉开说道,“现在想这么多干嘛?等青川考上了再说吧!”

说完,叶寒就让青川去小书房写一篇文章,一定要拿出最好的水平,毕竟这可关系到他是否能顺利进劝学堂念书。

等青川进了小书房,叶寒还不忘打气鼓励道:“青川,好好写,姐姐相信你!”

“哼!偏心!”花折梅不满地吐槽着。

“我就偏心,你能拿我怎么着!”

叶寒故意气着花折梅,一扭头,一转身,就会了房,独留花折梅在堂屋生着闷气。

又过了几日,这日,叶寒在红姜地里忙活着,不敢分心,只是偶尔会不由自主地抬起头来看一眼紧闭的院门,然后又重新埋头于地间,只不过到后来,叶寒抬头的频率逐渐增多,连最用心打理的红姜地也没了心思,在院子里焦急徘徊着。

“姐姐,我回来了!”

听着敲门声伴着喊声响起,叶寒连忙跑去门边,一把拉开,连人都没看全,就直接问道:“怎么样?朱老夫子选中你没?“

这一上午,叶寒终于体会到了那些高考父母的感受,焦急如麻,坐立不安,在家里等消息这短短几个时辰不到,她仿佛过了漫长的数年。

由于叶寒是女子,不便出入学堂,所以陪着青川去的是花折梅,可回来门都没进,就被叶寒铺天盖地一阵询问,不由泼着冷水,“想当朱老夫子的弟子,哪有这么容易。”

听到这么一说,叶寒心里立即升起一阵不安,只是他们两人也不说明白,让她更焦急上火,连忙跟在他们身后进了堂屋,边追问着最终结果。

花折梅悠闲喝着茶,“青川,还是你说吧!”

“嗯”,青川纠结着小脸,酝酿着说辞,这可把叶寒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就在此时突然青川拿出一页书信放在胸前,开怀一笑,兴奋说道,“姐姐,我过关了!”

“真的?”

叶寒半是疑问半是喜悦地问道,手颤抖地拿着那张薄薄的信纸,一字一字细细端详着,看得热泪盈眶,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她考上了劝学堂。

突然,叶寒将信纸拉近眼前,将纸上的字又仔细看了几遍,眉头紧皱着透着不解,“这不是已经过关了吗?怎么上面还写着让青川再写一篇文章,以待评估?”

上个学堂还真是一波三折,叶寒暗叹着这名校果然难进,一旁的青川倒不介意,平淡地解释着,“这次初试进了八人,可朱老夫子今年只收五人,所以让我们再写一篇,再做挑选。”

青川这么一说,叶寒又陷入了无端的担忧之中,一天下来做什么事都是心不在焉的,连晚饭都是花折梅做的,虽然青川安慰叶寒让她不用担心,可叶寒就是控制不住,一想到青川如果落选,那该怎么办。叶寒到现在才知道当家长的操劳,真是都操碎心了。

晚饭后,青川还是在小书房继续构思文章,叶寒怕打扰他就在堂屋坐着边做些手头上的小活,倒是花折梅心大,早早就回了房间休息去了。

这样的叶家小院,在黑夜中沐浴着是何种的安静,最是适合青川念书了,却突然从外传来一阵轻轻的敲门声,不大不响,好似知道家中有人读书生怕吵着主人家。

叶寒拿着油灯出了门,见着来人有点吃惊,“你来有什么事吗?是不是秦婆婆又犯病了?”

“没有,奶娘吃过药后好了很多。”

这是江流画第一次主动来自己家,虽然夜色掩盖了她脸上的不自然,但借着油灯那一方光线,叶寒还是能看出江流画脸上的欲言又止,于是主动问道:“你是不是有什么事需要帮忙?”

“不是!”江流画不知如何开口,可能心有顾虑,所以说话吞吞吐吐,“我听见,你们在说朱启明老先生的事我想,我能帮到你们。”

叶寒不明所以,只能安静听着江流画后面说的话,渐渐,眉头松散,忧虑不再。自那晚之后,又过了几日,在叶寒胸有成竹的等待中,青川不出意料地被选入到劝学堂就读,一时间,叶家小院一派喜气洋洋。

“花折梅,让你去请吴伯一家,去了没?”

叶寒从厨房出来,各种准备工作就做好了,就等客人一到,下锅炒菜。

“我上午就去了,吴伯不在家,吴婶有一家子事要操持,根本来不了。不过,东西我都带去了,吴婶让我替她谢谢你。”

花折梅可能因为青川考入劝学堂的缘故,想着自己以后也能旁听教导,今日干起活来也是毫无怨言,劈的柴都够烧一个月了。

这时,青川也从外回来,垂头丧气与叶寒说道:“姐姐,我没请来秦婆婆和江流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