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人质终回头
大家说话的功夫,船医已经给冯雨峰开始输液,他慢慢的醒了过来,看看周边围着这么多人,他很纳闷:“我这是在”?
“你被人绑架了,装到了这个木箱子里,要不是赵特派员他们,你就被拉到台湾去了”,萧船长向他解释着,
“啊”?冯雨峰张口结舌,这事情发生的实在是太过突然,他还没有从梦中醒过来,
“你忘了之前在哪里了?看看那个戏服箱子”?张欣蕊指着箱子提醒他,
他好像记起了什么,“是在戏院的后台?我给吴小姐送花?那我这是”?
“哼哼,还好意思说”。
“怎么”?
“要不是你自己无事生非,,招来了祸端,怎么会给绑架到这里,还被人注射了安定?想想看,在这船上漂泊几天,你会遭遇什么?到台湾后,你又会被怎么样”?
“想想你家里人知道你失踪会有多着急?你老婆孩子又会急成什么样?如果你死了,她们能依靠谁”?这一连串的问语让他无法回答,
“我怎会知道,他们”?
“你是面粉大王,领导着那么多企业,但怎么感觉您脑袋里还是缺根弦啊”?
“你,你”?冯雨峰十分不爱听,但又没法,自己还不能动,再说好歹是人家救了自己,
“别怪我话说的难听,确实是特务绑架了你,可你想想祸事从何而来了吗?人家吴馨惠好端端的在那里唱戏,有家有室,这么多年来,夫妻相安无事,可你连问都不问,仗着自己有俩臭钱儿,看看给你烧的,你不知道人家是有夫之妇啊?瞎捧什么呀?老百姓现在过得什么日子,你不知道啊?看个戏一掷千金,您这底气从哪来的呀?忘了你原来是干什么的了?以为自己生来就是面粉大王?,真是笑话”!
“那也是我自己挣的,不是抢来的呀”,他振振有词,话说的理直气壮,
“哼哼,是你自己挣的,可你想过没有?不是那些工人,没白天没黑夜的为你卖苦力,你哪来的这么多钱”?
“可我也养活了他们”,
“老板,不是你养活了他们,是他们养活了你,你这是榨取剩余价值,你这是剥削,知道吗”?刘文柏在部队受过这方面的教育,自然说起来头头是道,
“其实,他也不是不懂,逢年过节,给工人送面送肉,虽说是收买人心,毕竟也算干过不少好事”,
“这你们都知道”?
”当然知道,你也算是苦出身,干到这份家业不容易,不是你老婆那边帮你,你能干这么大”?
”对呀,你没有感恩的心就不说了,可你被绑架,或者在海上死了,老婆孩子怎么办?你想过没有?
”现在上海马上就要解放了,大家都在琢磨怎么迎接解放,怎么在这个城市,发挥自己更大的作用,你却还有时间弄这种事?,不羞愧吗”?
听了张欣蕊的一些话,冯雨峰低下了头,”是,我是有点鬼迷心窍了,可我没干坏事,不瞒你们说,我其实跟她真的没什么,实在是他们想多了”,
“可你天天这么粘着人家,谁不多想?别怪我说话难听,如果有一个人整天黏在你老婆周围,你怎么想”?
“你”?冯雨峰被噎在那里一时语塞,
“我是说话直,但你想想有没有道理”?
“唉,其实你们说的对,都怪我一时懵住了,就不顾别人的感受,其实我和她,唉”,他沉入回忆中......。
第一节
冯雨峰是苏州人,没来上海之前,只是家乡的一个普通学生,那时的他充满着幻想,想凭借一己之力,有朝一日成为人上人。长大后,才知道这条路有多么艰辛,他继承父业,开始试着做些小买卖,将家乡的土特产运到上海,再从上海采购一些日用品,运回到家乡,挣一些差价,那时候主要是靠水路,他自己连一条船都没有,几乎都是搭别人的大船往返于上海。
这一路上,有地痞流氓,也有民团匪兵,各种名目的费用多如牛毛,有时候好不容易弄来的货物,往往到家的时候,连查带抢,所剩无几,还要缴纳运费,十分辛苦。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认识了一个船娘,人家有一条小船,原来主要是给酒肆饭馆供应些鸡蛋、米蔬一类,因为结账的时候与饭馆发生口角,被饭店欺负,好在他是本地人,据理力争,帮助船娘将货款要了回来,自此俩人相熟。
由于共同的利益,他会做生意,船娘有一条小船,自此二人开始了合作阶段,日久天长,他竟然爱上了那姑娘。
姑娘风里来雨里去,由于划的一手好船,可是没少帮助他,慢慢的俩人有了一些继续,就商量着,再做一单生意后就结婚。
谁知道好景不长,一场暴风雨让她们的美梦破灭了。那一次,他们运了不少的土特产到上海贩卖,在黄浦江中赶上了暴风雨,这一次,大风怒吼,波浪滔天,小船如一片树叶,在江中漂上浮下,几次都差点沉没。
就在他们在暴风雨中死命挣扎的时候,上游却来了一艘大船,由于风浪太大,大船并没有看到他们,结果小船翻了,冯雨峰失足落水。
因为他不会游泳,船娘为了救他,死命挣扎着将他推向到岸边,而船娘却因为力量使尽,被滔滔江水卷走,等到大船发现了他门,将他救上岸以后,江水滔滔中已经没有了船娘的影子,几天以后才在江的下游,发现了她的尸体。
如果不是为了救他,船娘不会死,如果不是这场大风浪,也许她们早就组成了家庭,有了孩子,这份歉疚,在他的心里深深的扎下了根,挥之不去。
大船是上海巨商荣老板的运输船,自知对方死了人毁了船,天灾人祸,对他好言相劝,并出资安抚,知道他是做远途运输生意的,便许诺他,”你可以留在上海,我出一笔钱给你,不用再回苏州,喜欢做什么都行”,反正船娘已死,自己无论如何也还是要活下去,对方又同意出资帮助自己做生意,他也就答应下了。
一出手,就不同凡响,他看到此时的上海,面粉缺口很大,外国人需要烤面包,北方人喜欢吃面食,他决定开一个面粉加工厂。
没想到一炮打响,此时的面粉加工场,全国也只有三家,而且都是在天津,青岛等北方城市,南方还几乎是个空白,因此生意十分火爆。
荣家自己有钱庄,也掌握着航运,看他是个人才,决定从国外进口最现代的加工机器,扩大生产,创自己的品牌出来。冯雨峰随船去国外考察,他天生就是个做生意的料,善于捕捉时机,掌握行情,在国外的短短几十天里,他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
当时国外,由于市场饱和,生产能力过剩,小麦价格低廉。
他立即和荣家商量,订购了大量的小麦和加工机器,一起运回国内,又建立了一家更大规模的面粉加工厂。小麦源源不断的运到国内,然后加工成面粉出售,他这个品牌的免费质优价廉,可与洋面粉比美,销路极旺,在价格和质量上,几乎无人能与他竞争,生意好的一发不可收拾,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为了保证合同的执行,他又亲力亲为,吃住在工厂里,和工人打成一片,24小时不间断生产,为了收买人心,让工人给他死命干活,逢年过节,他会让手下人,为干的好的工人送米送肉,由于他加强生产管理,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产量得到不断提高,最后,竟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利润滚滚而来。
荣家看出冯雨峰是个人才,便将把女儿嫁给了他,自此是夫唱妇随,越干越大,开了一家又家工厂,都上海解放前夕,他已经有了五家面粉加工厂,人送外号“面粉大王,自此在上海站稳了脚跟。虽然他很能干,但如果不是荣家的钱和势,他也不会有今天。
虽然夫唱妇随,家庭生活一直很安稳,但深埋心底对船娘的那一份歉疚,始终没地方安放,终于有一天得到了释放的机会。
也纯属偶然,有一次朋友请他去听黄梅戏“天仙配”,对于这个剧种,对于这个剧情,他本来没有多大兴趣,也可以说完全不懂。
让他一下子迷上了黄梅戏,其实是因为一个姑娘,那就是唱黄梅戏的吴馨惠。他见到这个姑娘第一次便迷上了,说实话,并不是吴馨惠长得多漂亮,唱的多好,完全是因为这个人,长得实在太像那个船娘,也就是他最初的情人了,那份封闭在心里,无处安放的歉疚,从此找到了宣泄的机会。
他为她送花,送礼品,捧她成角,自此一发不可收拾。旁人都以为他喜欢黄梅戏,其实完全不是,只是因为吴馨惠,只是因为她长得太像他的初恋情人。
”其实我们是不可能的,我有家庭,我又老婆孩子,我有那么多工厂,我根本没有那个心思,只是去捧捧场,只是去看看吴馨惠,只是去聊解一下思念之苦罢了”,大家都听楞了,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事?“我知道是自己不对,也知道自己是好生的无趣,但我的歉疚,你们知道,这里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