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山城话别离
此时,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胡弋舸端着账本,赤手空拳,在雪亮的车灯照耀下,向中统局长韩鑫走去,两方面全都是子弹上膛,虎视眈眈,一边是仇恨他日久甚深的中统特务,他们恨胡弋舸屡次找中统的晦气,以不是一天两天,一次两次,因此都是仇恨在心,恨不得立时就“突突”了他,另一边则是胡弋舸的把兄弟龙鸿彪带领的袍哥会弟兄,他们子弹上膛,随时准备出击,保护大哥的性命。
两边剑拔弩张,神情严肃就像细草干柴,只要遇到一点火星,立时就会燃烧起熊熊大火,最关键的是两军阵前,拿着账本往韩鑫那边走着的胡弋舸,这大火一烧,枪林弹雨中,最倒霉的必然是他,只要双方一开枪,就不是简单的有生命危险,而是根本没得活。
第一节
胡弋舸端着账本静静的向前走着,除去他“哐哐”的,走在地上发出的皮靴声,几乎没有什么动静,双方都十分紧张,尤其是龙鸿彪站在车头,端着冲锋枪,几乎大气都不敢出一声——他是在担心大哥的安全。
胡弋舸已经走过了中线,就在这时,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什么原因,突然“砰”的就响一枪,就像听到了命令,“你奶奶的,打”,龙鸿彪一声令下,子弹如旋风般刮向了对方,
“不许开枪,不许开枪,谁开枪我毙了他”,这是韩鑫的声音,他拿着大喇叭在喊,”龙舵主别打,我们可没开枪啊?你是想害死你大哥吗”?
看到对方并没开枪,龙鸿彪赶紧下令“停,别打了”,又赶紧大声的问“大哥,大哥,你怎么样”?
“我没事”,是胡弋舸的声音,他听到枪响早趴在地上了。“他妈的,韩鑫你不想要账本了?是谁想要老子的命?给我毙了他”!胡弋舸狠狠的骂着,
“弋哥,别生气,刚才是走了火,我这就枪毙他”,
“你奶奶的,既然是走火,那就算了,我就不追究了,你让他过来拿账本,老子懒的往前走了”,
“好好,那也行,正好有东西带给你,他过去啦”,韩鑫一边喊着,一边骂那个走火的家伙,”快过去,你这个混蛋,差点害死我们,把这个交给他”,他恶狠狠的骂着他。
”去,虽然危险,不去,就得被枪毙”,那个人无奈,”谁让自己走火了呢”?只得往对方阵前走来,快到中线见到了胡弋舸,“弋哥对不起啊”,
“你奶奶的”,胡弋舸上去就是一个大嘴巴,”对不起就完了,你他妈差点害死老子,知道不”?
“知道,知道”,
“东西给我”,那人把一个信封递给胡弋舸,”你跪在这,拿着这烂账本,我俩妹妹说的对,这真是不吉利的东西,等我过去,你再起来,听见没”?
“是”,那人抱着账本,跪在那不动了。
胡弋舸走回了自己阵前,看着那人还傻跪着,“嗬,你到实在,别跪着了,赶紧滚吧”,听到胡弋舸的声音,就像得到了大赦令,抱着账本,赶紧跑回了自己的这边。
“韩局长,看到账本了吧”?
“看到了,东西你也接到了吧”?
”那好,咱们两清,请让开道,我们好走”,
“弋哥,别忘了你的承诺”,
“那自然,催命符都给我了,我还能不走?明天一早老子就离开山城,行了吧”?
“好,一言为定,散开,让道”,
汽车轰鸣中,让开了一条大道,龙鸿彪带领弟兄们凯旋而归。
第二节
“大哥,你真走啊”?
“走啊,我在重庆他们不放心,你看船票都给我买好了”,
“那你把这金砖拿走几块”,
“我要这劳什子干嘛?你把这些资财分成两份,一份给你的弟兄,另一份你派人送到渣宰洞,那些兄弟为我死的,得让他们闭眼”,
“是,大哥,这些财物我就这么办?那武器”?
“武器都是你的,把弟兄们好好武装武装,以后有的打呢”,
“那好吧,过两天我去上海找你”,
“行,兄弟,他们是让我去搅和,你一去,那上海滩可就更热闹了”,
“哈哈,热闹好,正好我也要去拜会一下青红两帮,他们派专人送来了贺礼,我得去答谢一下”,
“行,我就住在和平饭店,你到柜台一打听就知道了,那咱兄弟就此别过”?
“大哥,您可要多多保重”!
“你也保重,兄弟”,俩人依依不舍,拱手告别。
天上下起了细雨,龙鸿彪目送大哥上了船,俩人虽然难舍难分,但在语言上却并没有太多的流露,此时,那雨恰恰就像两个男人离别的眼泪,在心里不停的流淌,胡弋舸站在船舷边上,在频频的跟兄弟挥手,心里有一股别离的惆怅,此一去上海,不知道前面会遇到什么,但刚硬的性格,只会驱使他勇敢向前,不会回避,”即便前途是荆棘,也要勇敢向前蹚”,这就是胡弋舸。
第三节
此时的上海,正是风雨飘摇的时节,解放军已经占领了杭州,并在上海的郊区排兵布阵,将这座现代化城市,已经围的跟铁桶一样,此时的上海就是一座孤岛,即便如此,就像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敌人依然开始了失败前的最后疯狂。
京沪杭总司令汤恩伯在他的主子面前,立下重誓,”要与上海共存亡”,因此,下了血本,借鉴国外阵地战的经验,修建了四千多个永久型钢筋铁骨的军备工事,三千多座活动型碉堡,一万多处野战工事,在阵地前,交通要道上,又埋设了两万多颗各式各样的地雷,他要与解放军决一死战,如果战败,他发誓要和这座城市玉石俱焚!
为了避免解放军从东边过来,他在浦东布下了三条防线。白龙港至川沙为一条防线,黄浦江东岸各据点为一条防线,长江和黄浦江汇合处,也就是内高桥地区为一条防线;每一条防线内,都用钢筋混凝土,筑成防御阵地和工事,里面碉堡、地堡、暗堡林立,外面铁丝网、竹签、鹿寨、壕沟障碍重重,交叉火力层叠成网。
这种地形和阵势,对守军来说,战则可以空地一起,四面火力交叉支援,败则可以北上西逃安全系数较大,因此,汤恩伯对自己的部署十分满意,曾骄傲地说:”上海的钢铁阵地,比斯大林格勒还要强固百分之三十”!
但“”螳螂挡车终是梦”,他以为有了这些坚固的水泥工事,和大量的美式装备就可以和共军决一死战,就可以逆历史的车轮而动,简直是痴人说梦!
这些狂话只能糊弄糊弄他自己空虚的心灵,却不知道就连他的主子都不相信。
坐阵台湾已经下野的老蒋,已经做好了撤离大上海的一切准备,他对”固若金汤”这句屁话,根本不再往心里去,这一切根本就是幻想,他色厉内荏的心里,清楚的意识到,”大上海是党国的钱袋子,是党国的大工厂,什么固若金汤?那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只不过是鼓动那些炮灰的宣传语而已,败退是必然的”——这才是他心里的实际想法!
因此,他给领导”总裁办公室”的小蒋下了死命令,鉴于黄金已经全部运走,现在的任务是,”不惜代价,快速运走大上海存储的所有生产资料、拆掉所有的大型机器”,密令”军统、中统”,立即执行,拿不走的就地炸毁。
并给那个独立的,目前还不为人们所知的第三纵队,下一道更加秘密的指令,”抢夺大上海的高精尖人才,凡是不愿意走的,即刻采用特务手段,绑架至台湾。明确有亲共嫌疑的,采用枪决、活埋、毒杀等极端手段就地消灭——大上海的精英阶层,面临着一场大劫难,美丽的东方明珠就要发生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
在这种背景之下,他们将胡弋舸调往上海,其目的可想而知,他们就是想利用‘弋哥’的杀手身份,制造恐怖气氛,搅乱大上海,以便趁火打劫,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的阴谋能得逞吗?
第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