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鬼影初现世
刘文松接过田铎装有现大洋的口袋,心里自然高兴,最近生意一直不好,开始的时候是灾民比较多,来来往往都是躲避战乱的灾民,根本在南京就停留不住。自己的地点又偏僻,灾民又没有钱,就这么一个经营”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日用品的小店,能挣什么钱啊?
”灾民连自己肚子都吃不饱,哪还有心情买你这些佐料”?所以,生意清淡自不必说。
后来稍微好一点了,又赶上打仗,来来往往的全是兵,”不是国军的兵,就是共军的兵”,人家有吃有喝,自然也不需要这些油盐酱醋的。
而且,最关键是交通堵塞,送货的车进不来,上不了货,没有货自然就没利润,没利润还吃能个屁呀?就这样,在惨淡经营中,苦挨时日。
第一节
从刘文松自己的角度,他实在不愿意跟这帮军统、中统再打交道了,原来是因为丁晓娴的生命受到了威胁他没办法,如果不去“预干总队”执行任务,人家就得杀了丁晓娴,自然还有她肚里的孩子,“一尸两命”,所以刘文松真是捏着头皮去的!
可这次不同了,看到明晃晃的现大洋,他还是动了心,”没有赏金,一家人吃什么喝什么呀”?丁晓娴又大着肚子,所以,这些日子两口子一直丘在家中,虽说是二人世界,但没吃没喝乐不起来。俗话说得好,“贫贱夫妻百事哀”,那意思说的在明白不过——没钱的夫妻,诸事不顺。
所以,今天田铎来访,本不打算理他,但见他拿出这么一袋子洋钱来,刘文松自是满心欢喜,先解决肚子问题再说。
出于这个想法,他才勉强答应了田铎的要求,要在鼓楼上弄个爆炸装置,制造舆论,既然拿了人家的钱,那就给人家办事,所谓自己拿钱给人消灾?刘文松的脑子真是坏了,把这”拿钱消灾”就这么去理解了。
要搁着丁晓娴的意思,离他们远远的,这南京又解放了,找这个麻烦干嘛呀?但一来自己二人本身就是军统的人,受组织的节制,二来也确实需要这个钱,三来也算是信仰所在吧。
自己的叔叔、舅爷、男人,全是军统里出来的,不说都死了也差不多,谈不上给他们报仇,自己的觉悟还没到那个程度,但国军在的时候,自己的生活好,不愁吃不愁穿,最上面还有个为自己撑腰的舅爷,中间起码还有自己的叔叔,可共军一来,舅爷不知去向,叔叔也惨死在“预干总队”的风波里,刘绍初则早就死在了共产党的枪下,最起码自己干的这些事,也能让自己出口恶气,何况人家还给钱啊?出于种种考虑,俩人自觉不自觉的就上了贼船,所以任何事情都有他的思想基础,也不是随便谁搬弄两句,就能干这种惊天动地的事情的。
他俩和田铎已经说好,电厂的事情他一概不管,他只管鼓楼爆炸案,炸弹爆炸了,他再拿一份钱,然后两不相干,各走走个的。刘文松的脑子基本算坏了,他是老军统了,他就不想想,如果鼓楼爆炸这个案子做了,军统也不可能放了你,爆炸发生了,他会更紧的勒住拴在你脖子上的绳索,失败了,更别说,那就是个死。
这俩人,在军统里混了这么多年,其实心里比谁都明白,只不过是看到明晃晃的现大洋,还是动了心思。
为了筹备建立交通站的事,丁晓娴在家里跟邻居商量购买房子的事,刘文松则一大早就出来踩点。
两口子半夜三更”磨磨唧唧”的算统一了思想,这不一大早刘文松就到鼓楼来踩点了。
第二节
鼓楼是个热闹所在,也是个交通枢纽,可能就是基于这个缘故,特务们才把爆炸地点选择在了这里,目的是在明显不过——就是制造混乱,制造舆论影响,给刚刚解放的南京添麻烦!
其实刘文松还不知道,鼓楼的爆炸还是因为一个更大的阴谋在后面,鼓楼只不过是给这个爆炸案做掩护而已,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鼓楼因为是在明代洪武年间修立,所以规制宏大,只可惜早年间毁于太平天国的战火。考虑到朝廷的需要,后来的江宁总督又在原来的基坐上,改了一个稍小一点的阁楼,算是修复了起来。
但这么一来就显得不甚般配,明显基座过大,阁楼稍小,所以才有了“明殿清楼”一说,意思就是说是明代的基座,清朝的楼阁,
过去鼓楼不单单是提醒老百姓每天的时辰劳作,也是用来催促文武百官勤于政务的,尤其是京师迎王、接诏、选妃、祭祀等重大庆典活动,鼓楼都是活动场所。
它是南京旧时的报时中心,现今的交通枢纽,因为要修中山大道,就把这五条独立的干道在此交汇,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环岛。
鼓楼的对面还有个钟楼,这可能是为了对应那句“参差荇菜,左右芜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的美丽的诗句吧?
但繁忙的交通,匆匆路过的行人,熙熙攘攘的游客,却完全没了人类早期活动的诗意。
再说,这里还有一个魔鬼——他自然也不懂这些,他只是来踩点的,他东看西看,满脑子都是在找一个效果最好的爆炸点,以便早点完成任务,早点拿钱。
也许是来的太早的缘故,人并不多,刘文松是来作案的,自然没心情去公园闲逛,所以就直接奔了鼓楼,爬上最上面阁楼,他左右看了看,心里有了数,三层建筑,地下门洞太大,又甚是光滑,不适合安装爆炸物,唯一可选的,就是最顶层的阁楼,一颗炸弹足以,爆炸威力剧烈,动静又大,最好能找个定时装置,在人多的时候爆炸,可以收到最好的效果。看完这个地点,刘文松十分满意。便想快点儿回家,可他异于游人的奇怪举动,还是引起了,恰到此处游览的赵镶武的注意。
第三节
刚刚发现刘文松的时候,赵镶武还有些犹豫,他还不敢判断这就是刘文松,因为毕竟在宝山的军营里,刘文松是被王鹏举手枪打伤了大腿,然后又被姜氏小姐妹两把飞刀插到了后背,最后还掉进了滚滚洪流的苏州河,别说是受了伤,就是退潮的时候,掉进了苏州河,也是必死无疑,何况刘文松还受了这么重的伤?所以,赵镶武才犹豫不决,不敢断定。
待洚春玉也看了一眼,确定就是刘文松,赵镶武再想抓他的时候,刘文松已隐入人流,无法再追寻。这个魔鬼的出现,使夫妻二人再无心去欣赏什么美景了,他们决定就近取道回家,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老师,没想到刚一回家,恰巧就碰到了陆羽凤。
原来她们根本没出去游玩,而是去了电厂,居然也有新的发现。事态严重,几个人准备回到玉逢春,详细讨论一下刘文松和电厂的事情,却发现已经有人在门口等着她们了。
“哪位是赵镶武同志”?
“哎,我是”,赵镶武很纳闷,南京他不认识谁呀?
“赵同志,您好您好”来人热情的和他握手,
“您是”?赵镶武有点摸不着头脑,他根本不认识来人。
“奥,我们是军管会的,我是小吴”,来人做了自我介绍,并指着旁边的人,这个人斜背着驳壳枪,身材很是魁梧,和赵镶武有一拼,”这是我们治安科的李科长”,小吴做着介绍,
“奥,李科长您好”,俩人亲切握手,
“哎呀,好身板啊?练摔跤的”?
“呵呵,把势跤”李科长笑着回答,
“好,有机会咱来得较量较量”,一听说是摔跤的,赵镶武来了兴趣,他是草原上有名的”巴特尔”,摔跤的技艺,远近闻名,当年和刘文松曾有过一拼,丝毫也没吃亏。
“嗯,好,不过今天”?
“奥,不好意思,您讲您讲”,赵镶武为自己的唐突感到好笑,赶紧跟人家道歉,
“嗨,没事没事,改日领教”,来人一抱拳,英雄气概一下子就露了出来,
‘好说,好说,您说正事’,
”是这样,万部长临走时指示我们,有什么疑难问题,来玉逢春找您,还有一位陆大姐,不知是哪位”?
“呵呵,国良倒是不客气”,陆羽凤笑了,
“怎么,您说万部长”?李科长感觉很奇怪,”怎么直呼部长的名字啊”?
“哈哈,你别误会,还不知道吧”?赵镶武指着陆羽凤,”这就是万部长的爱人,也是我的老师”,
“我是陆羽凤”,她赶紧过来和他们握手,
“哎呦,首长,幸会幸会”,“啪”一个敬礼,马上称呼都改了,
“别首长首长的,听着多别扭啊,叫我大姐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