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归绥巧捉凶
归绥就是现在的呼和浩特,明万历年间赐名为“归化城”,意思是“归顺朝廷”、“接受教化”之意。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建立民国,称呼和浩特为归绥县。1929年设立绥远省,将归绥县改为归绥市,时为绥远省省会。
这里驻守着国名党军精锐部队十几万人,距离北平也就是几百公里路程,一旦发生战事,对北平的威胁很大,所以,解决归绥问题,就成了北平和谈后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那么派谁去解决归绥问题呢?考虑到那里的军政最高首长董其武曾是傅将军的部下,因此,他去做和谈工作最为合适。
考虑到,最近特务活动频繁,几乎清一色的暗杀活动都对准了傅作义,加之,绥远地区的国民党军队有十几万之众,解决了这个地区的起义问题,整个北方地区,包括东北、西北、华北就全部解决了,就可以形成“饮马长江、南北对峙”的大隔绝,整个战局将转入到大反攻,考虑到当地土匪众多特务活动也十分猖獗,此次任务十分艰巨和困难,所以,特别指派保卫部长万国良,跟随傅作义前往归绥,力促和谈,争取军队起义投诚。
与丁一凡分手后,刘文松快马加鞭的从北平前往归绥,并与归绥保密局的负责人赵镶武取得了联系,今天他们约定在归绥著名的“玉逢春”大酒楼密谈。
他们知道北平和谈已成定局,马上就是绥远了。所以,傅将军来归绥动员起义的日期已经屈指可数。
要提前做好一切准备,他们不惜采用最恐怖的暗杀手段,使用用先进的暗杀装备,等待傅将军的到来。
第一节
赵镶武对外的公开职务是警备司令部作训处处长,实际则是归绥保密局的特务,受北平局的指挥。
今天,他要在“玉逢春”宴请从北平来绥远指挥暗杀活动的保密局督导员刘文松。
“玉逢春”大酒楼,在归绥地区已经是顶尖的招待客人的场所了,它赫赫有名是源于它的女主人洚春玉。
洚春玉不到三十多岁,早年从北平来归绥谋生,唱的一手好单弦,平时轻易不下场,由于其颜色娇丽又能左右逢源,得到官方捧场,生意一直很火爆。
它的位置正处通衢交汇之所,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是当地商贾大亨、达官显贵,宴请客人的必置之所。
在未见到刘文松之前,赵镶武就已经听闻刘文松的大名。
保密局系统早就流传着,他一手“玉绵指”的功夫,威震东北,曾独自一人手无寸铁,闯入日本宪兵队解救人质,在手刃多名日本人后,全身而退,。
赵镶武渴望之情溢于言表,特意叮嘱“玉逢春”的老板,今日务必赏光,酒席宴中,来一曲单弦,帮助他宴请北平来的贵客时助兴,黄白之物必不少给。
难得听到赵镶武还有十分敬佩之人,洚春玉也是透着一份新奇,一来她也想见见这北平来的是何等人物,二来赵镶武也不是等闲之辈,也是惹不起的主,便一口答应,届时一定捧场,叫赵处长放心。
刘文松如约而至,赵镶武抬头观瞧,立时有些气馁,但见其人,穿一身保密局特务惯常所饰的中山装,白白的面孔,瘦瘦的,先自感觉有点名不副实——哪像一个有绝顶功夫之人?一身的肉加起来也没有几两,嘴角上边不免露出了一丝轻视的蔑笑。
刘文松也在打量赵镶武,只见他一米八五的大个子,身体强壮,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又当壮年,自十分健硕,大手、大脚、胳膊老粗,两个太阳穴鼓鼓的,一看就是一身横练的功夫。
也是,赵镶武纵横草原这么多年,蒙古人大多以摔跤服人,身体强壮自不必说,而刘文松这几年来都是迷恋“男女性命双修”的功夫,又刚刚受了重伤,就快骨瘦如柴,所以,两个人相比之下,立判高下。但刘文松是童子功,密练功夫二十余年,根基早有,也不是一两天就能浪荡完了的,所以,他看到赵镶武的一丝轻蔑的笑意,并不完全放在心里,他大风大浪经过的多了,“这算什么”,他心里想:“自己到草原来是要建立自己的队伍,有个安身之所,初来乍到没必要生口角之争”!因此,先自显得十分尊重,“赵处长您请”!显的十分客气。
这就是刘文松的过人之处,能伸能缩乃大丈夫所为,按他的资格资历,一般的人根本是不会放在眼里的,现在也是寄身篱下,自己没了骄傲的资格,要不是丁一凡还念旧情给了自己这么一个督导员的头衔,到这大漠地区谁会睬你?
感觉到自己有点唐突,无论尊重与否,表面的客气还是需要的,“您请您请”,俩人还客气上了。
两个人分宾主坐下,先上来了用大铜壶盛装的热腾腾的奶茶。
奶茶是大草原上牧民的传统饮料,也是当地蒙汉民族每日必喝的茶饮。所谓奶茶是用砖茶和牛奶共煮制而成的,吃正餐之前是先喝奶茶开胃,咸咸的茶味带着浓浓的奶香,能让人上瘾。喝奶茶的时候,要佐以饼和炸制品。赵镶武在草原上多年,自然奶茶喝的是喷喷香,但刘文松就完了,他几乎没怎么到过草原,因此对这里的吃食习惯一无所知,见到这浓浓的棕灰色的茶汤,先就不太喜欢,待一口下去,几乎是一口就喷了出来,弄的赵镶武大为尴尬,“刘督导,您”,
“不行,这玩意儿,喝不惯,这是什么呀”?
“哦,奶茶”
“奶茶?茶就茶,奶就奶,这什么玩意”?
赵镶武大为不快:“您到了草原上,这就是每日的茶了,您那种清水的玩意儿,这里没人喝”!
看到赵镶武有几分不快,刘文松赶紧解释“赵兄别往心里去,我是一时不惯,慢慢来”,刘文松捏着鼻子,又喝了一口,“您吃点这个”,赵镶武指着旁边的饼子和馓子等面食,“好好,我试试”,他掰了一块面饼吃了起来,“不好吃,太咸”心里想嘴上却没有说出来。
其实这奶茶真是好东西,它有暖胃、解渴、充饥、助消化的功能,营养十分丰富,对胃口又好还能开胃消食,是上好的茶饮。
赵镶武看刘文松吃着难受,话说的十分委婉:“刘兄您是初来乍到,还不习惯,其实这真是好东西,毕竟我们来草原多年习惯了,要不我给您换清茶吧”?他心想,人家毕竟是北平来的大员,又是来督导工作的,被难为人家,“没事没事,挺好,我慢慢就习惯了”!刘文松还挺给面子。
“奶茶都喝的这么费劲?不会连酒都不会喝吧”?赵镶武暗想。
很快的正餐上来了。
第二节
两个大小伙子端着一个大木盘子上来了,“哎呦,这是漂亮”,上来一只烤全羊,只见羊头上系着一根红绸子,一只整羊趴在木盘上,通体颜色红润、油亮,一只四十多斤的整羊,去毛带皮,肚腹内添加了不少的葱、姜、辣椒、盐等佐料整体烤制而成。
上边插着两把蒙古尖刀,赵镶武拔下刀子,先给刘文松来了一块,“您尝尝这归绥地道的烤全羊”,
刘文松看到这“羊形完整、色泽金红”的烤全羊,都傻了,“太多了吧,这怎么吃得了啊”?心里想,嘴上却说“谢谢,谢谢”,也真够难为他了,他接过这一块羊肉,一口嚼了了下去:“哎呦好吃,这皮酥脆、肉嫩香啊”?
“哈哈,老兄,你懂,你懂”。看着刘文松吃的香,赵镶武也挺高兴,“快拿酒来”,他大声的吆喝着。
这烤全羊是蒙古族地地道道的大菜,四十斤左右的全羊,足够一大桌朋友们大快朵颐了,也难怪刘文松看着有点渗腾,一看就是下了不少功夫,“哎,这是草原上招待客人最高的礼节,宴席上,没有烤全羊怎么成”?
店家把酒拿来了,还好这是山西酒,当地并不生产白酒,度数够高50多度的“闷倒驴”的那种老白干,盛在一个大酒坛子里,端了上来。
到草原上就得喝酒,没酒不成,两只白瓷碗,赵镶武咕嘟嘟每人倒了一大碗,然后端起酒杯,“刘兄,我敬你”!说完端起碗一扬脖儿,“咕咚咕咚”一口气就喝了下去,这酒足有三两,人家是面不改色心不跳,
“佩服”,刘文松也来了劲,咱也不能让人家看不起不是?他端起酒杯也是一饮而尽。
这下,赵镶武有点刮目相看了,“是个爷们啊”?
刘文松“呵呵”一笑,“谢谢,今天到了赵兄的地盘,还望多多关照”,“哎,您客气,这都是党国的地盘,赵某只是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而已”,听起来还很谦虚,其实暗暗得意。
赵镶武纵横绥远十几年,能坐到今天的位置,自然也不是等闲之辈,蒙古地区的人都善骑射、喜喝酒、性格豪爽,没有几手过人的本领也不足以在这个地方立足。
绥远地区骑五旅、骑十二旅、骑十三旅等近五万人的骑兵队伍,马上的功夫要求极其严格。
赵镶武当时还是司令部的作训参谋,主管军事训练,这马上的功夫自是不俗。
那时,他刚刚从北平过来,首次担任这个职务,在一次骑兵操演的时候,有人介绍他是这次训练的主官,本人最大本领是骑射。“哈哈哈”,下边传出了笑声。
也难怪士兵们笑,这人也太不会介绍了,蒙古地区善骑射的人不要太多,一个骑兵,骑射是基本要求,算什么本事?底下便传出了一片嘘声,大有蔑视之意,弄的赵镶武有几分下不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