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席终鸟雀散 - 鬼新娘传奇 - 龙五一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鬼新娘传奇 >

第115章席终鸟雀散

陆羽凤一行以最快速度赶到了”解放桥”码头,在那里登上了已经准备鼓帆远航的小船。

这里是意大利租界,有意国所属的大大小小数十家商行,还有木器厂、家具厂、面粉厂、地毯厂、修理厂等众多的工厂,从国外进来的原料和工厂已经做好的成品,都靠船运,需要从水路运走。因此,往来船只甚多,又都是外籍,就成了真空地带,当地的军、警、宪、特从来不敢进入到租界内。虽然距离很近,但即便有急事,也需要外交照会,不能随便闯入,这是规矩,是延续了几十年的规矩,就像枷锁一样套在中国人的头上。

即使是最一般的治安事件,也需要租界内的警察厅自行处理,外界无权干涉。所以,这租界看起来就像一个国中国,天津当局虽然气愤,但也无奈,这是自大清国就传下来的毛病,到了民国也没见好转。

其实,这租界也不是完全不能进入,只要关系好,只要有钱,租界外的人还是能进入的。做生意的、送材料的、拉成品的,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总要往外运,而且,毕竟外国人还是少数,大部分工作,尤其是装卸这种卖苦力的活计,还是要靠中国人完成,这样一来,就有空子可钻了。

交通站的同志,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能够频繁的出入租界,避免了很多麻烦,也为自己提供了便利。码头上大大小小的船只,大多为小型机帆船,速度即快又方便,有几艘就是交通站能够掌握的。一艘小船扬帆解缆,已经等候多时,船老大向这边扬扬手,几个人赶紧上了船,还没等大家坐定,船老大已经松开了舵把,此时劲风一吹,水面宽阔,早不见了小船的踪影。

“哐哐”,就像是给他们送行,此时攻城的炮声响了,炮弹一颗接一颗,划过天际,就像一片流星雨,在夜空中穿梭,瞬间划破了黑暗。

陆羽凤站在船头,眼见得城内火光闪闪,霹雳声声,火红的光芒,几乎照亮了大半个夜空,这让她无比兴奋,她知道,“天津就要解放了”。

第一节

要说陆羽凤布置的策反计划,真正是神不知、鬼不觉,几乎没有丝毫破绽,但这么严谨的策反行动,怎么还会被敌人发现了呢?而且,居然就顺藤摸瓜,找到了“鼓楼”,找到了客栈?

她们百思不解,不知道这计划的疏漏在哪里?其实,她还不知道,这纰漏只是源于一个小小的习惯而已。

而就这一点小小的纰漏,居然就被敌人查到了,并利用这一点纰漏,居然就顺藤摸瓜的找到了交通站,可见,这个指挥的人,绝对头脑不简单,也十分狡猾。

给总局打电话和指挥这一行动的是一个人,他叫葛建中,在军统时期他是天津一站站长,军统被改成保密局后,本来和李兆才平级的他,却矮了一头,当了保密局的副局长,他心里十分不平衡。

加上李兆才,平时也是骄横跋扈惯了,上面又有郑介民撑腰,一般的人根本不放在眼里。当时的毛人凤也不过才是个副局长,所以,自认为天津就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容不得任何人插手。

葛建中原来毕竟也是一把手,而且论位置,还排在李兆才的前面,一站是正经八百的军统,执行的都是大任务,而二站不过是做些检查、稽查之类的琐事,所以,葛建中是憋了一肚子的火。

所以,保密局一经建立,他和李兆才的矛盾就开始逐渐加深。后来毛人凤当了南京总局的局长,这机会就来了,葛建中据时不时的,越级打点小报告,密报一些东西,毛人凤当然很开心,毕竟郑介民去了国防部二厅,不再染指保密局的事,他也就正好清洗异己,拉拢亲信,建立自己的网络。

但李兆才也不是等闲之辈,郑介民一走,他立马转投毛人凤,时不时上点儿,让毛人凤动心的贵重礼物,例如古董,这可是天津的”特产”,此时的天津,大清朝的遗老遗少、皇亲国戚众多,还有已经下台的民国贵戚,不趁别的,就存有这些玩意,李兆才借助各种借口,不但自己老了不少,还给上峰送了不少,因此,弄的毛人凤很是开心,一时还没能动他。

但葛建中这条线,却始终没断,所以,虽然他搞的都是一些小动作,但总局还是很欣赏,以往多是鼓励嘉赏。

但这次却完全不同,生生的被毛人凤臭骂了一顿,很是搓火。

电话一挂,他马上把“国民饭店”站岗的小特务们召集在一起,当然,也是一顿臭骂:“你们都眼瞎了?出来那么多人,一个都没发现”?

“没有啊,一共也没出来几个啊”?特务们嘟嘟囔囔,

“没几个,还想不起来”?葛建中更生气,

“也是啊”特务们在那冥思苦想,突然有一个就想了起来,这个人,就是和陆羽凤她们逗贫的那个人,“哎,有一个少将带着他妈妈外出,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是有个少将,但人家是两男一女,那个岁数大的是他妈呀”?旁边的一个特务撘腔。

“赶紧去查,他妈哪来的少将?回来没”?葛建中咆哮着,

负责稽查的赶紧报告,“没有少将,也没见回来”!

“是了,这肯定是他,还化了妆,那肯定是要逃跑啊”?葛建中思索着,“他们都说些什么了”?

“没说什么呀?我就跟他们贫了几句,但他们都没撘腔”!

“报告,好像说了鼓楼”?一个小特务站起来,

“鼓楼”?

“对呀,拉车的曾问,去哪?听他们说是鼓楼”!

“鼓楼?你怎么听见的”?其他人挺纳闷,”自己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啊”?

“我,嘿嘿”,小特务还有点不好意思。

原来,陆羽凤她们走出“国民饭店”的时候,黄包车已经在那里等候了,车夫下意识的问“去哪”?陆羽凤也不过是习惯的,顺嘴说出了“鼓楼”。

就这两个字,居然就被人听到了,真是“隔墙有耳”这句话一点儿不假”。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原来,就在一个在墙根的僻静处,有一个在此“方便”的小特务,却在无意中,听到了陆羽凤说的“鼓楼”两个字。

“快,马上”葛建中来劲儿了,“鼓楼有多大地方?给我查”?

“是”,

马上有人接话,“报告,鼓楼那里多是民居,只有一家客栈”,

“客栈”?葛建中闻到了一丝丝味道,

“行动队,全体出动,先搜它,大家提点精神,找到李兆才,我重重有赏,否则,我们就全完了”!

这帮家伙穷凶极恶,顺藤摸瓜的就找到了这里。

虽说动作挺快,但也没得着好果子吃,刚刚包围客栈,那枪就像长了眼睛,专往脑袋上打,几个点射,就被张欣蕊打死了好几个,剩下的哪还敢乱动?

特务们乱打着枪,双方不相上下,就这样僵持着。但张欣蕊她们一撤,只有交通站的同志在那儿顶着,特务们渐渐的就占了上风。

但好景不长,没多久,炮弹就呼啸着来了,所有的人都知道,解放军总攻开始了,“赶紧逃命呀”,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一帮家伙就做了“鸟雀散”。

第二节

李兆才此时已坐在船舱里,听到外面的炮声,他抹抹满头的汗水,庆幸自己是“捡了一条命”。

他知道,如果此时在天津,听听那“隆隆”的大炮和密集的枪声,“唉,十有八九,小命儿就玩完了”。想想能和自己的家人见面,他感觉到无比的快慰。“那边有自己存下的大量金钱,够自己活下半生了”他很开心。

因此,他打算借道广州前往香港,从此脱离这种打打杀杀的生活,踏踏实实过自己的小日子,交通站的同志也是这样安排的,他们会一直陪着他到达目的地为止。

看看站在船头的陆羽凤,“谢谢你啊”,李兆才真是由衷的感谢陆羽凤,她帮自己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路。

“嗨,你客气什么”,陆羽凤嫣然一笑,任务完成的如此顺利,虽说经过了一场恶斗,毕竟有惊无险,想到那份名单已经顺利的传到万国良那里,她心里无比欣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