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恶魔又造孽
最近北平十分不安宁,除去战争压力让人们喘不过气来,最近还疯传着“鬼新娘”下山,抓小姑娘当替身的传说。
在“哈德门”向南,有一个地方叫“花市”,这里的人们大多以做“绒鸟花卉”为生,完全是手工活儿,卖的是手艺,东西不贵,大多实在家里摆着,看起来颜色鲜艳、活灵活现,很多人家儿都喜欢摆在自家的帽镜前,物件儿漂亮,价格不贵,
如果时间长了,落上了尘土,稍微的“吹一吹,掸一掸”就又如新了。“花市”有很多这样的店铺,一般都是接活儿后,把材料拿到自己家里做加工,活计交工完毕,家里人会送到“柜上去”,只要货物加工合格,一般当时就会结算,干加工的拿到钱,欢天喜地,去买些粮食度日,柜上集齐后,会一拨一拨的按照加工的先后送在店铺里去售卖。
北平还有周边的市镇,买“绒鸟花卉”的还真不少,这个活计养活了不少人。
“花市”往南,就是北平的南城了,有著名的“龙须沟”和“天桥”。
“天桥”附近是演艺场所,“撂跤的、说相声的、耍中幡的、练武术卖狗皮膏、大力丸”的居多。
而“花市”和“龙须沟”一带,就是专门替店铺做各种加工的地方,“鞋、衣服、,帽子”五行八作,其中,“绒鸟花卉”占比例不小,因为这个活计,学起来容易,赚钱也快,业务稳定,有个地方就能干。
这里大多是因各种原因来北平的外地移民,有“逃荒的、避难的、投亲靠友的”什么人都有,这件怪事就发生在这里。
第一节
出怪事的这个人家儿,是因战乱,从山东来北平投亲靠友的。可悲的是,他们到北平的时候,实在是时间不对,这里也已经是战争阴云密布了。亲戚早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一家人衣食无着,就流落到了“花市”一带。
好在儿子身体好,就去车场拉了黄包车,女儿心灵手巧,就接了这个活计,在家里给“柜上”做绒鸟加工,老两口则在家里,帮助拿原材料,然后送送货、做做饭什么的。
绒鸟加工有一样好,不用抛头露面,就在家里闷着,愿意干几个小时,没人管,只要按时把活儿交上就行了。
活儿其实很累,“没黑夜、没白日”的干,尤其是夜里,干完活,就在那一歪,醒来以后,吃口早饭再接着干,很是辛苦,挣得就是一点手工钱。
有时候活计紧张,就靠着这个营生养家呢,所以,女儿每天都干的很晚,甚至干到深更半夜的也都很平常。
经常是老两口醒了,那屋子里还点着灯,“女儿还在干活呢”!
一家人就靠女儿这双手,儿子这双腿,所以,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到底还能过得去,比一般的穷苦人家,那还是好多了。
但今天就是怪了,天都快亮,怎么女儿的屋里还点着灯?
“不睡一会可是不行,身体都熬坏了,是不是睡着了,灯忘了关了”,心疼电钱更心疼女儿,老伴儿,赶紧起身去叫。
这是一个小院儿,正房两间老两口和儿子住着。儿子是拉黄包车的,白天累的要命,夜里也就睡的贼死,人又年轻贪睡,是“打雷不打到脑袋瓜上”都不会醒的主。
旁边的两间厢房,就是女儿睡觉连带加工的地方,房子还比较宽敞,女儿自己干活,累了进了离间就可以睡觉,外屋就是加工点儿,摆满了做“绒鸟花卉”的原材料和成品。女儿自己一个人,干到多晚都没关系,也不影响别人。
老伴儿起了身,推开房门去叫女儿,“哎呦,睡觉怎么也不关灯啊”,外屋的灯还亮着,可女儿并没有在那里干活,老太太心疼电钱,嘴里叨叨着,去里屋看看女儿被子盖上没有?身子腿的别露在外面着了凉?总之,老太太心疼女儿,不看一眼,甚是不放心。
里屋挂着门帘,老太太撩开门帘进到屋里,却看到床上被子在那铺着,可被子里空空如也,根本没人,在回身儿看看光秃秃的屋子里哪有女儿一点儿身影?
老太太一下慌了,赶紧喊老伴儿和儿子:“老头子快来,出事啦”?
“哎呦,这大早晨的,出什么事啦”?
老头子慌了慌张披着衣服,跑到了女儿的屋里,“没人,是不是出去啦”?赶紧跑到院里,看看街门还关着呢?“这孩子去哪啦”?院子里就这么屁大的地方,有个人还看不到?“人可能是丢了”?老头子看到这情景也傻了。
儿子听到动静实在太大,终于也醒了,看到妈妈在那嚎啕大哭,爸爸在那发傻,在到妹妹屋里一看就全明白了。
此时,街坊邻居听到乱哄哄的声音,也都被吵醒了,赶紧过来看,一听说这家女儿不见了,就吵吵开了。
“你看这院门还关着,一个弱女子,还能跳墙跑了呀”?
“是啊,再说也没必要啊,要出去开开街门不就行啦”?
“哎呦,是不是闹了鬼了”?
这一下,就说什么的都有了。有人说在深夜的时候,曾看见穿着白纱衣的女子,在大街上昏暗的灯光下走来走去,后来消失了....
还有的说曾看到穿着白纱的女子在房顶上走,身上似乎背着什么,开始还看的比较清楚,但轻飘飘的就像云雾一样,飘过几个房顶就不见了。
大家又联想到,前一段时间,北平“剿总”发生的,副参谋长全家被杀事件,就已经传的沸沸扬扬的,都说是穿白衣的“鬼魂”干的。一直就没破案,说是坏人杀的吧,可两次又都没有把凶手抓住。
这一次,这里又出现了这样的事情,“赶紧报官吧”?有人建议,想想也对,也是没有更好的办法,在街坊的陪同下,到附近的警局报了案。
警察倒是来的挺快,周边看了看,屋里看了看“没头绪”,
“这啥痕迹都没有”?
“你们在屋里什么都没听到”?
“没有啊,平常都是女儿在那个屋子里干活,唉,怎么人就不见了呢”?
“没去亲戚家找找”?
“没有亲戚呀”?
“有没有什么相好的呢”?
“唉,她是从来不出这个门的,再说我们管的也严,这到底是咋回事啊”?
说完就又是哭。
这“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因此,关于鬼魂找替身的话,比前几次传言更甚了。
很快的,这传言就传到了“兴隆客栈”。
第二节
丁斯理在北平,负责交通站与解放区的联系工作。
他听到人们在纷纷议论,说“门窗关的全好,街门也插的很结实,但人却失踪了,不是鬼魂干的又是谁呢”?
他联想到以前在坌庄赵队长破获的案子,决定到现场去看一看,但自己这么冒冒失失的去现场不合适,他想到了张欣蕊,“她的身份不一样啊?对,约她一起去”!
因为赵万年去了地宫,陆羽凤和旬慧子也走了,所以现在就是张欣蕊负责和“兴隆客栈”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