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仰望三湘(五) - 故乡鹏城的海风 - 澎湖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6章仰望三湘(五)

当直升机来到韶山时,秦朗天一如既往地拥抱了美女导游--毛韶韵。

湘潭县隶属于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历史悠久,人文鼎盛。梁天监年间(502—519年),分阴山县立湘潭县,湘潭县始。

湘潭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下游西岸,衡山北麓,长衡丘陵盆地北段,县域总面积2134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湘潭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夏两季长,春秋两季短,暑热期长,严寒期短,热量充足,雨水集中,光、温、水空间分布差异小,灾害性天气较多,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

湘潭县山川秀丽,物华天宝。素有“天下壮县”“湘中明珠”“湘莲之乡”“楚南粮仓”等美誉,境内蕴含矿产资源33种,极具开采价值,煤、锰、海泡石等储量位列全国县市前列;是全国最大的湘莲集散市场,国内最大的槟榔加工基地,粮食和生猪产量更是多年稳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

湘潭县位于长江中游平原与江南丘陵的交错地带,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下游西岸,北纬27°20′00″~27°50′44″,东经112°25′30″~113°03′45″。东与株洲市天元区和株洲县相连,东南隔湘江与衡东县相望;南与衡山县接壤,西南与双峰县相邻;西与湘乡市接界,西北与韶山市毗连;北与宁乡县相接、与湘潭市雨湖区、岳塘区隔涟水、湘江相望。县域总面积2134平方公里。

地形地势

地貌轮廓为西北、西南、东南三面高,中部和东北部低。最高为西南的昌山,海拔755.1米,最低为湘江沿岸原九华的万家塘,海拔33.2米,相对高差为721.9米,地势比降为10%,造成平原、岗地、丘陵、山地四种地貌俱备,以平原、岗地为主。其中平原占湘潭县总面积的39.54%。岗地占35.21%。丘陵占18.61%。山地占6.64%。

县境属湘中丘陵,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群山绵延,昌山为县境最高峰,海拔755.1米,系南岳七十二峰之一。西部乌石峰凌空耸峙,海拔437米,有“乌飞将近月,石乱欲撑天”之势。东南部晓霞山脉绵延南北50公里,云集天马山、琵琶山、晓霞山、紫荆山四座高峰。北部仙女山,海拔311米,层峦叠翠,秀色一方。县境中部沿涓水、北部沿涟水形成肥沃的河谷平原,东北由湘江、涓水、涟水汇注,形成湘潭盆地。

气候环境

湘潭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夏两季长,春秋两季短,暑热期长,严寒期短,热量充足,雨水集中,光、温、水空间分布差异小,灾害性天气较多,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年均温16.7-18.3c,1月均温在5c左右,7月均温在30c左右,极端最高气温41.2c,极端最低气温-12.1c。年平均降水日150天,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年均日照时数1584-1885小时,无霜期273天。

湘潭县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6.7~18.3c之间。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一般在5c左右。1991年极端低温为-12.1c。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一般在30c左右,极端高温达41.2c,冬夏温差24~25c。年最低温度一般在-2c~-8c之间,年最高温度一般在39~40c之间。县内年降水日,多年平均为150天左右,最多的年份曾达190天,最少的年份只125天,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00毫米左右,比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少5%左右。其中最多年降水量为1750.2毫米,最少年降水量只997.7毫米。

湘潭县平均日照总时数为1584~1885小时。7月份日照最多,2月最少。年际之间,差异颇大,最多年日照达2127.7小时,最少年为1449.5小时。境内春季和夏季多东南风,盛夏多南风,秋冬季多西北风。风速大于17米/秒,瞬间风力达8级以上,每年均有出现,年均7~8次,最大的风速为20米/秒。

历史文化

木偶戏

中国木偶真正成为艺术,还在它的戏剧特征人以木偶为媒介,“以歌舞演故事”。中国木偶戏成于何时?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汉代(前206--220年),已有“作魁儡”(《后汉书·五行志》)的记载,三国(公元220--265年)时马钧的“水转百戏“显然是对汉代人戏的模仿;北齐(公元550--577年)时水动的“机关木人”制作,技艺高超,尤其出现了“傀儡子”演“郭秃”故事的木偶艺术,暗示了中国木偶戏的形成年代。后世历朝多有木偶戏演“郭秃”故事的记载,陕西合阳线戏至今犹在的“来报子”(癞包子)角色,也有“郭秃”的影子。依史而断,“至迟在公元550年至577年的北齐时代,中国已正式形成了由人直接操纵、木偶装扮具体人物、当众表演简单故事的木偶戏”。

在湘潭县的西南边陲石鼓镇,有一座巍峨峻峭的大山——昌山,海拔755.1米,是湘潭县的最高峰。民间素有南岳、昌山为“姊妹山”的美谈,当地民风淳朴,传统文化盛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石鼓·青山唢呐”在这里得到传承。然而,据当地的老人介绍,石鼓还有一种非常有特色的民间技艺——“木偶戏”,几十年前曾红极一时,现如今已经基本上没有人能演了。

石鼓唢呐

石鼓民间唢呐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特色,素有“唢呐之乡”的美誉。其唢呐传人更是一代胜过一代,石鼓镇安乐村陈庆丰是石鼓唢呐的精英人物,1956年,陈庆丰与朱梅江、王雨池、左元和、袁碧琪共五人创谱《哭懵懂》,并将此曲谱在湘潭县农村群众艺术观摩会演时首演成功,获一等奖。同年年底,他们以湘潭地区代表队身份,参加湖南省农村群众艺术观摩会演,《哭懵懂》节目再次获奖。随后,省会演领导小组将陈庆丰、朱梅江、左元和三人列入湖南省代表团成员,1957年他们带着《哭懵懂》曲目上北京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哭懵懂》被评为优秀节目,并代表全国进驻中南海怀仁堂作了汇报演出,当时***、朱德、宋庆龄、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观看。这样,在中南海上空,第一次回荡着石鼓骄子演奏的、造诣高深的唢呐之声,为石鼓乃至湘潭文化事业发展史写下辉煌一页。

石鼓的唢呐文化经久不衰,一直流传下来,70年代以后,又有优秀传人左金宇、莫柏槐分别两次晋京演出,并受到过宋任穷、屈武等领导人的接见。近年来,石鼓唢呐技艺又取得长足发展,演奏队经常在省、市、县组织的唢呐大赛中获奖。

以石鼓唢呐为核心的青山桥民间唢呐艺术又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为挖掘和保护石鼓镇本地唯一的一个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唢呐艺术提供了强有力保障。自此,石鼓唢呐艺术的发展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又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油纸伞

湘潭县石鼓镇的油纸伞制作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近几年,伴随旅游业的兴起以及各地游客对传统工艺的青睐,石鼓镇积极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将传统油纸伞升华打造成制作精良的旅游工艺伞,并建立相关产业,打造文化强镇,传统的油纸伞正演绎着一场华丽的蜕变……

位于石鼓镇的竹缘工艺伞厂,是我县最出名的旅游工艺伞作坊,也是目前全省生产工艺伞品种最多的企业。日前,记者来到了这里。

正值岁末,老板赵文涛正在忙着对即将外贸出口到国外的一批伞进行清点。“现在像我手里这把伞是销路比较好的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能够看到它的身影,我在早几天,还接了一个三千个的订单。”这一把把颜色鲜艳、外形靓丽的伞,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作——旅游工艺伞。

接着,秦朗天拉着毛韶韵的手来到镜头前,微笑地介绍道:

“各位观众、各位游客、各位粉丝,您们好!我是鹏城旅游形像大使秦朗天。今天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游览伟大领袖***的故居--韶山。”

毛韶韵也微笑地介绍道:

“各位观众、各位游客、各位粉丝,您们好!我是韶山的毛韶韵。今天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游览伟大领袖***的故居--韶山。”

韶山风景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著名革命纪念地,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韶山位于湖南省湘潭县境内,距长沙市108千米,是长株潭城市群中一颗美丽的明珠,是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同志的故乡,也是他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劳动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

韶山历史源远流长,古属荆楚,因舜帝南巡至此演奏韶乐而得名,更因孕育一代伟人***而蜚声中外。

韶山主要景点有***故居、***铜像、***纪念馆、***遗物馆、***诗词碑林、***纪念园等人文景观,以及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方山洞、滴水洞、黑石寨、五龙山大杰寺、仙女山等自然景观。

“领袖故里,红色圣地”。韶山是全国人民和世界友人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

秦朗天拉着毛韶韵的手,一起走进了韶山。边走还边微笑道:

“走,我们一起去缅怀领袖。”

韶山位于湘乡、宁乡、湘潭交界处、距湘潭市40公里,距长沙市120公里,人口10万。相传舜帝南巡到此,见风景优美,遂奏韶乐,引凤来仪,百鸟和鸣,又传“韶氏三女得道于此,有凤鸟衔天书到,女皆仙去。”韶山故此得名。现属湘潭市。韶山***同志故居,位于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土地冲上屋场,坐南朝北,系土木结构的“凹“字型建筑,东边是***家,西边是邻居,中间堂屋两家共用。1893年12月26日***诞生在这里。从故居堂屋转过右厢房、卧室、廊檐和碓屋之间,可看到***的全家照,日常器皿和各种农具,其中陈列着***少年时期用过的扁担、水桶、锄头等。1929年,故居被国民党政府没收,遭到破坏,1950年按原貌修复。当年***诞生的房间、书房及其父母住房陈列了部分原物和照片。1964年新建了韶山***同志旧居陈列馆,展出了***从事革命活动的文物照片和资料。总建筑面积472.92平方米。1878年,***的曾祖父毛四端买下上屋场边5间半茅草房,先由长子毛德臣居住。十年后,毛四端的两个儿子分家,次子毛翼臣分得上屋场的房子,乃携子毛顺生,儿媳文氏从茅草塘迁居于此,1918年前后,毛顺生将茅屋扩建为13间半瓦房。1893年12月26日,***诞生在这里,并在韶山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910年秋,***胸怀救国救民大志外出求学。1912年春,***回到这里教育亲人投身革命。1925年,***回乡开展农民运动时在这里召开过各种小型的会议,建立了中共韶山支部。1927年元旦,***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时,在这里召开过调查会。1959年6月,***回乡视察时曾来到这里省视。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韶山***同志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看完了领袖故居,毛韶韵感叹道:

“想不到,领袖也是从普通人过来的。”

“所以我们普通人也应该努力一吧,说不定以后也会成为领袖人物的。”秦朗天调侃道。

1993年12月20日,***来到韶山,为***铜像揭幕,***那雄伟的形象,出现在人民面前。***铜像重3.7吨,高6米,基座高4.1米,全身高10.1米,暗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提示***身躯高大,体态稳健,着中山装,双手握书卷,置于胸前,脸部饱满,神采奕奕,眼前流露出深藏在心底的欣慰和笑容。这个形象,很显然是***在刚刚向世界宣告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向城下欢声雷动的十万军民,向全国四万万同胞以及全世界仍在受苦受难的人民发出深情注视的那一瞬。这是一个成功者,胜利者,但没有骄矜自满;这是一位伟人,巨人,仍在瞩望未来,稳健,沉着,自信坚毅,人们能从他身上感受到巨大的力量;基座上,***题写的“***同志”5个字金光闪闪。基座周围整齐地摆放着人们敬献的菊花,其中有韶山本地一位农民精心培育的盆景。

当来到滴水洞景观处,秦朗天拉着毛韶韵的手微笑道:

“滴水洞,我向往已久了,过去只闻其名,今日才得以见到庐山真面目了。”

“等下会让你更惊讶。因为滴水洞里面的建筑做功非常考究。”毛韶韵得意道。

滴水洞位于***铜像以西约四公里处的狭谷中。洞中碧峰翠岭,茂林修竹,山花野草,舞蝶鸣禽,自然景观清雅绝伦。《毛氏族谱》赞之曰‘一钩流水一拳山,虎踞龙盘在此间;灵秀聚钟人莫识,石桥如锁几重关。’

1959年6月,***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来到了滴水洞口的韶山水库游泳,兴之所致,随口对湖南省领导周小舟说:‘小舟,在这个山沟里修几间茅房子,我老了来住一住。中南局有些小型会议……’于是有滴水洞别墅之建。

别墅始建于1960年,房屋建筑形式与北京中南海房屋的结构相近似。1966年6月,***南下视察到韶山,在一号楼住了11天。他于这年7月8日在武汉写信称此处为‘西方的一个山洞’。1970年,由***英雄连队在别墅后修建了长100米的防空洞。洞的一侧有防震室、指挥室等军事设施。洞的两端各有厚度近尺,重达几吨的装有自动控制的粗重铁门。即使洞外施放原子弹,也无损洞内指挥系统和洞里人员的安全。

“西方山洞”保密管理极严,曾一度十分神秘,知道它的人极少。1986年秋,经湖南省委、省政府批准对外开放。滴水洞景区的三大核心部分:以一号楼为中心的别墅系列;西面以***祖坟,虎雕、虎亭、滴水清音为主的虎歇坪景观系列;东面以***曾祖父母坟、龙泉三叠、奔龙泉池、观音远眺为主的龙头山景观系列。

滴水洞景观集造化之神秀,萃人文之盛事,因而蜚声海内外,吸引游人如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欣然前往浏览。这颗被人们喻为湖南“山水明珠”的“西方山洞”开放20年来,先后接待国内外游客1500多万人次。著名党史专家冯文彬这样赞誉滴水洞风光“三湘灵秀地,洞中别有天。”

出了滴水洞,秦朗天提议道:

“咱们还是先从领袖的摇篮看起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