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鸟瞰中原大地(一)
第47节
秦朗天的行程突然改变,把整个计划都给打乱了。
首先就是河南方面。因为现在已经是下午五时了,在这荒山野岭怎么行。如是陈飞扬马上联系上了河南省旅游局张局长道:
“张局,情况有所改变。秦朗天在湖北的最后一站是太别山,拍摄完后,他说要考查下旅游扶贫的事,就一路北上,然后就进入我们河南了。我做了一下工作,他就留下来了。您得赶快组织信阳的同志来接应。对了我们这里有二十来个随行人员。”
“你这不是胡闹吗?”张局听说秦朗天直接到河南了,先是一惊,接着就说补救措施:“我刚到武汉,屁股还没坐热呢?不说这个了,我马上打电话通知信阳方面做好接待工作。”
当听说秦朗天要继续进山,不回湖北的消息后,吕主任是一脸矒逼。这秦朗天是怎么回事,说的好好的,考查一下就回去会合的,这怎么说变就变了。湖北还有一帮人在那里等着呢?
秦朗天看吕主任的脸色不好看,知道事情有些麻烦,于是就叫上梁子豪一起来到吕主任跟前道:“吕主任,实在对不起。您也看到了这太别山进一次不容易,所以我想就这次机会,把旅游扶贫的事好好考查一下子,所以您得帮我在李长江局长面前解释一下。然后梁子豪也和您一起回去,他去帮您敲边鼓。”
“这不是解释的事。你想想,湖北那边那么大的阵势,最后您这位主角却不在,这不是让我们为难吗?”吕主任一脸不快道。
“情况特殊,情况特殊。”秦朗天陪着小心道,接着他又对梁子豪说道:“你帮我在李局长那里解释下吧。另外帮我把行李收一下。”
说到行礼,这帮记者就头痛。他们可不只是个人的行李这么简单,他们还有设备器材呢?没办法他们也只好兵分两路,一路人跟着秦朗天继续追踪采访,另一路人回去收拾行李器材了。
其实陈飞扬也有行李要清理的,不过他现在可没时间管行李了。到了河南就是他的主场,他要做好东道主。于是他抱起孩子,带头进了屋子里面。
茅草屋里没窗户,光线很是昏暗,床上躺着一位年迈的老奶奶,屋里没一样值钱的东西……这种惨象令秦朗天不忍目睹。
“老伴早年去了,年前,儿子和儿媳打工回家,因为车祸,摔死在山沟沟里,现在就剩下我和孙子俩相依为命……”老奶奶说不下去了,用衣袖擦拭着眼泪。
秦朗天听到这里,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真没想到在今天还有这么苦的人,看这还是个家吗?家徒四壁不说,因为没劳动力,就连温饱都成问题了。秦朗天本来是考查来的,应该有很多话要说、要问。可现在他没说一句话就退出屋里,来到外面首先掏出钱包,将里面所有的钱都掏出来了,递给陈飞扬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我提议大家都出一把手,帮帮贫困家庭。”
陈飞扬接过秦朗天的钱,便开始登记起来:秦朗天二千二百、金灿灿五千元、陈飞扬一千五百……
这次考查,对秦朗天的触动很大,他生活在富裕的南方经济特区,从来都没想到还有生活与此困难的群体,这就促使他要把旅游扶贫这项工作推动下去。
天渐渐地黑下来了,没办法继续往前走了。只好等着河南方面的人来接应。不多时河南方面两架直升机准确定位到陈飞扬的手机,将他们一行人接到了信阳。
……
清晨一缕阳光照进了秦朗天的房间,他起床洗漱后就开始了晨练。这时陈飞扬带着河南省旅游局的张局长、信阳市的主要领导以及李艳媚来看望秦朗天。
“偶像,算是又见到活人了。”李艳媚调侃道。
“太别山的贫困问题还没解决呢?我怎么能挂掉。”打过招呼后,秦朗天便开门见山对信阳市领导问道:“对了,您们太别山区像昨天那样的特困户大概有多少?有没具体的脱贫计划?需要我们鹏城方面做些什么工作?”
“太别山区面积广,人口多,脱贫任务还相当严峻。如果能得到鹏城方面的资金支持的话,那就太好了。”这位回答问题的人应该是个主任,他说的倒是实情,不过都是场面话,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所以秦朗天就没继续这个话题了。
早餐的时候秦朗天问了一些拍摄情况及其安排。
张局长连忙拿出了一套资料给秦朗天道:“我们的行程打算围着河南转一圈,刚好把河南5a景区拍完。名称暂定为:鸟瞰中原大地。在表现形式上是您以主持人的身份从空中的视角给游客朋友介绍我们河南。”
“这个创意很好。从普通游客看不到的角度来拍摄,给人一种新奇的感觉。”秦朗天很是高兴地赞同道。
……
第一天,当秦朗天来到信阳鸡公山风景区时,便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架直升机盘旋在空中,机下吊着一个人,他右手套着绳子单手吊在空中,头上卡着微型摄像头,嘴巴套着麦克风,这人不是别人,正是秦朗天。
秦朗天仍然露出他那独有的招牌式微笑,非常激动道:
“各位观众、各位游客、各位粉丝,您们好!我是鹏城旅游形像大使秦朗天。从今天起,我将带领您从空中角度领略中原大地上的山山水水,给您不一样旅游体验。今天第一集是介绍我们信阳鸡公山风景区。”
鸡公山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38公里的豫鄂两省交界处,雄踞于三关(武胜关、平靖关、九里关)之间,南离武汉174公里,北距郑州340公里。山脚下的武胜关是中国历史上九大名关之一,它犹如一把石锁,将太别山和桐柏山锁扣成一体,形成江淮之间绵亘千里的天然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主峰海拔811米,报晓峰海拔767.5米,风景区面积27平方公里,是我国南北天然分界线,素有“青分楚豫”之称。
直升机慢慢地向前飞着。
电视画面上重叠着两个画面:一为秦朗天单手吊在绳子上做直播。毫不夸张地说,高大帅气的秦朗天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的一颦一笑迷倒无数少女;一为秦朗天头上的摄像头对着的鸡公山拍摄画面。有了金牌客服和旅游形像大使双料冠军加盟,这回河南电视台的收视率想不高都难。
接着,秦朗天介绍道:
“鸡公山是我国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之一,有‘青分楚豫、气压嵩衡’之美誉,历史上与庐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中国四大避暑胜地。在一千四百年前的北魏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有文字记载,其后众多名人骚客、达官显贵、富商巨贾也来山游玩,文人们留下了大量的赞美诗篇。上世纪初,平汉铁路通车以后,洋人蜂拥而至,二、三十年代达到鼎盛,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供人们旅游度假的风景区。”
鸡公山因其整个山势宛如一只昂首展翅、引颈啼鸣的雄鸡而得名。北魏《水经注》‘鸡翅山’,距今巳有一千四百余年。明朝鸡公山和鸡翅山并呼。清代易名鸡公山,沿称至今。
鸡公山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地带,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气候特点是:冬长夏短,春秋相当。夏季气候凉爽宜人,平均气温23.7摄氏度,最高气温32摄氏度。三伏盛夏,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如初冬。有‘三伏炎热人欲死,清凉到此顿疑仙’之美誉。
当直升机飞到一遍森林上空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鸡公山的杨,柳,榆,槐,泡桐等树种,药用植物也较为丰富,多达300余种,有很多是珍贵药材,如七叶一枝花,何首乌,土三七,五加皮等。野生果树、野生花卉也较丰富,如猕猴桃,山葡萄,山胡桃,野樱桃,山梅,野山楂,山杏,杜鹃,兰花等。”
当看到飞鸟飞过时,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鸡公山的野生动物种类也不少,鸟类有210余种,兽类有百余种,其中珍贵动物有青羊,小灵猫,白冠长尾雉,雕鸮,大鲵等。经过多年努力,保护区在科学实验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杉木种源试验为全国攻关项目;用毛竹籽育苗造林成功,现已进行推广,为南竹北移开辟了新途径;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进行了南树北移、北树南移的实验,先后引进300多种。引种的落羽杉、池杉均已成材,并在江淮流域广泛栽培;从南方引种的水杉、柳杉长势旺盛,并已向北方推广引种。”
当直升机飞到百步梯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百步梯景观处共有台阶四百余级,引领各位游客徒步登山。过了‘百步梯’,就是中天门了。中天门也叫一道门,是进山古道的第一道山岗。本来这里是没有门的,1990年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修建,供游人休息用。一道门内两边山坡上有蜿蜒起伏的石砌垣寨和寨门,形如牛耳,人们便叫它‘牛耳寨’,传说是唐末农民起义屯兵处,由于明清时期战事多,山民也曾在此避兵祸。”
当直升机飞到摩崖石刻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摩崖石刻它被当地群众称做‘八字石刻’。在这块石壁上,刻有‘青分楚豫,气压嵩衡’八个隶书大字,每字50厘米见方,竖排两行,上下长2米,是鸡公山第一任公安局长揭觉广于民国二十三年所题,楚豫泛指南方和北方,狭意指湖北、河南、嵩衡指中岳嵩山,它生动地再现了鸡公山的地理位置和雄伟气魄。”
当直升机飞到观景台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请向南看,在对面的山脊上,怪石嶙峋,有的像爬行的乌龟,有的似蹦跳的青蛙,有的状如觅食的野猪,有的形似振翅欲飞的山鹰,有的像道人礼膜拜,人们称它为五怪石。传说五怪石是五个屡考不中落榜秀才的化身,他们听说‘鸡公有灵,有求必应’,于是上山烧香求告鸡公,保佑榜上有名。鸡公化作拾柴人在此拾柴,遇到这五人一个问:‘老头,鸡公灵否?’一个问:‘到山顶还有多远,快累死我了’,有的还对老人说了些无礼的话。鸡公见他们读书不用功,上山怕苦怕累,活着不过是酒囊饭袋,于社会无用,就将他们化为怪石,永远留在半路上,教育后人要不畏艰难、艰苦奋斗,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五怪石’。”
当直升机飞到清泉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大家看我手指的方向,便可看到一口清泉,此处泉水似**甘露,清凉冷冽,终年不断,当人们登山旅游到此,汗流浃背,口干舌燥之时,饮此泉水既解渴又美容。”
当直升机飞到陡石崖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