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海峡西岸旖旎风光(五) - 故乡鹏城的海风 - 澎湖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94章海峡西岸旖旎风光(五)

第106节

在前往宁德屏南(白水洋·鸳鸯溪)旅游景区的直升机上,秦朗天一边吃着盒饭,一边看剧本。钟意也是如此。

下了直升机,秦朗天和钟意就投入到紧张的拍摄工作中。

秦朗天拉着钟意的手走近镜头。

秦朗天仍然露出他那独有的招牌式微笑介绍道:

“各位观众、各位游客、各位粉丝,您们好!我是鹏城旅游形像大使秦朗天,今天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游览宁德屏南(白水洋·鸳鸯溪)旅游景区。”

钟意接着介绍道:

“各位观众、各位游客、各位粉丝,您们好!我是鹏城旅游形像大使钟意,今天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游览宁德屏南(白水洋·鸳鸯溪)旅游景区。”

屏南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隶属福建省宁德市。地理坐标为东径118。41,至119。13,,北纬26。44,至27。10,,北与政和县毗邻,南邻古田,东与周宁、宁德接壤,西靠建瓯市。县城至福州170km、至宁德市100km、至赛岐港135km、至古田火车站95km。屏南县地处鹫峰山脉中段,海拔高程多为700m~800m,其中最高峰东峰尖海拔1627m。区内地貌类型丰富,中山、低山、丘陵、盆地、湖泊等地貌都有发育。屏南县地处低纬度,属亚热带海洋性秀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3c~18c之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水量1842.3mm。

屏南的公路发展较好,省道203线南北贯穿全境,县道则全部到达各个乡镇。全县境内基本形成集省道、县道于一体的交通互连网络。

屏南县总面积1470.67km2,辖古峰镇、双溪镇、代溪镇、长桥镇、屏城乡、棠口乡、甘棠乡、熙岭乡、路下乡、寿山乡和岭下乡。居民主要集中于县城及各乡镇城区之中,其余地区稀少,平均人口密度122.1人/km2。在特级保护区(核心区)和一、二级保护区,人烟稀少,生态环境优美。

白水洋地质公园地理位置

屏南白水洋地质公园地处鹫峰山脉中段,福建省宁德市西部屏南县境内。地理坐标:东经119。01,02,,~119。08,45,,,北纬26。59,59,,~27。06,11,地质公园北起双溪镇北岩村,南在双溪镇水竹洋村,西界双溪镇城区,东至双溪镇郑山村,总体呈上尖下平的不规则三角状展布。东西宽约12.5km,南北长12km,面积77.34km2,属中型地质公园。

地质公园内交通以公路为主,现有省道1条、县道4条,全区所有乡镇和绝大多数自然村均通公路,各景区交通网络通畅,通行方便。地质公园对外交通较为便捷,以屏南城关为中心,至福州、至宁德市、至赛岐港、至古田火车站。

白水洋地质公园地处鹫峰山脉中段,地貌类型有中山、低山、丘陵和盆地,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处为东峰尖,海拔1627m。峡谷地貌分布于低山-中山,坡度多大于30。,其形态与展布方向明显受构造及岩性控制,地形复杂,各山岭间为峡谷,山势陡峭,山谷切割较深。因流水和重力的作用,峡谷两岸多形成高数十米至数百米的陡壁悬崖,以及不同尺度的峰丛、石堡、石墙、石柱和峡谷等峡谷地貌景观。

大自然造就了鸳鸯溪千岩万壑、形态万千、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的峡谷地貌。波光粼粼的白水洋,把崇山峻岭之中水的美景集于一身,山光水色交相辉映,水中有山,山中有水,山环水,水绕山,静态与动态合理协调,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水上乐园景观,堪称人间仙境,被中外游客誉为“天下奇观”。

解放前,上海动物园的鸳鸯池内就刻有“鸳鸯-产于鸳鸯之乡福建屏南宜洋”的字样。1957年,鸳鸯溪开始对外宣传。1979年改革开放后,以鸳鸯形容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用以对台宣传,此时鸳鸯溪名气大增。1980年,屏南县政府开始筹备成立宜洋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1984年8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1986年成立屏南县旅游局。1991年3月,鸳鸯溪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4年1月被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并被省国土资源厅批准为省级地质公园,同年9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屏南白水洋地质公园地区的火山岩地貌、平底基岩河床、宜洋火山机构、酸性火山岩岩石、柱状节理等是地质学、地史学、环境地质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解放前,园区内仅做过零星的地质矿产调查工作。20世纪70年代为该区开展系统的地质和矿产调查的工作时期。福建省区域地质测量队开展了1:20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对园区的地层时代、火山岩岩石、火山机构以及区域构造等做出了较为正确结论,为本地区的地质研究和这次公园的申报提供了大量翔实资料。

此外,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为申报自然保护区,有关部门进行了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调查,为后来生态调查、动植物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配合申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屏南县政府委托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了自然、人文等各类景观资源的调查与研究,编写了总体规划,为本次地质公园提供了参考意见。

地质公园分为白水洋、宜洋、双溪、水竹洋及棋盘顶5个景区,白水洋、宜洋为峡谷地貌景区,水竹洋为峰丛地貌景区,双溪为人文景区。白水洋景区面积7.74k㎡,宜洋景区面积12.90k㎡,水竹洋景区面积25.07k㎡,双溪景区面积11.88k㎡,棋盘顶景区面积22.14k㎡。峡谷地貌景区20.64k㎡,占公园面积26.69%。核心保护区面积11.62k㎡。

屏南白水洋地质公园覆盖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万安桥”等一系列高品位旅游资源,这里还是省级旅游经济开发区、省级旅游度假区。

白水洋地质公园地处鹫峰山脉东南侧迎风坡,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山地湿润性型气候。年平均气温15.10c,极端最高温34.50c,极端最低温-9.50c。区内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858.3mm。山地气候的区域变化以及土壤的多样性,构成了多种小生态环境,为多种植物群落的形成提供了必备条件。

公园内林深树密,森林覆盖率86%,植物物种丰富,生态系统多样,以中亚热带植被类型为主。植被区系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的浙闽山丘甜槠、木荷林区,主要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竹林、落叶阔叶灌丛、典型常绿阔叶灌丛、灌丛等8个植被亚类型。原生植被主要有三种类型: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针叶混交林、中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林。园区北部及东部的宜洋、太堡楼一带还保存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和大片的黄山松。

地质公园内珍稀濒危树种主要有南方红豆杉、银杏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种,福建柏、柳杉、水松、秃杉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5种,以及沉水樟、楠木、四季杜鹃等省级重点保护植物。此外还有30多种天然野生兰花、鹤望兰、素心兰、一叶兰、台兰、建兰、报春兰、春兰遍及深山幽谷。杜鹃花遍及群山,四季杜鹃被誉为稀世之宝。

公园内山高林密,溪涧纵横,气候温暖湿润,环境幽静秀美,生态系统完整,适宜各类野外动物栖息地。动物区系属东洋界、古北界,有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类等,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特性。

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设立于1989年,是全球唯一的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境内繁衍生息着成群的猕猴,每年入秋至翌年春末,数千对鸳鸯长途迁徙到鸳鸯溪过冬。园区内有国家二类濒危动物苏门羚,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金钱豹,二类保护动物小娃娃鱼、大蟒蛇、穿山甲、岩燕鹿、白鹇、猴面鹰、翠鸟、相思鸟、长尾雉、毛冠鹿等。此外,还有树雀、麻雀、白颈鸦、喜鹊、环颈雉、锦鸡、竹鸡、山斑鸡、松鸦、红头鸦、红头长尾、红嘴兰鹃、画眉、麻雀、罗纹鸭、绿头鸭、冠尾狗、黑背燕尾等禽类;毫猪、野猪、野猴子、华南兔、狗灌等兽类。

白水洋地质公园是由一系列具有特殊科学意义、稀有且美学价值高、能够代表特殊构造位置地质演化历史、特定地史阶段事件和地质作用的多个地质遗迹并融合优美的自然景观与丰富的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处独特的自然区域。公园位于太平洋板块大陆边缘活动带,白垩纪由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拉张、裂陷,所展现的地层发生、发展,酸性岩浆侵入、双峰式火山喷发,演绎了白垩纪大陆边缘活动带一段特殊、完整的地质发展、演化历史,在地学上具有极为特殊的科学意义。

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独特的内外地质营力作用,造就了地质公园特有的地质地貌景观。侏罗纪、晚白垩纪火山岩喷发、白垩纪岩浆侵入,为发育火山岩峡谷地貌提供了物质基础。距今约2330万年前的挽近时期,地壳抬升运动控制造就同代地貌格局,由火山岩组成的峡谷地貌是新构造运动的典型遗迹。

屏南白水洋地质公园所处的地质构造位置特殊,地质作用错综复杂,峡谷地貌类型齐全,不仅发育负地貌,还有峰林、峰丛等正地貌,还发育类型繁多、成因不同的洞穴、瀑布、浅滩、深潭、峡谷地貌景观系列及其发育演化遗迹,是研究峡谷地貌的理想场所。

屏南白水洋地质公园位于鹫峰山脉中段,中亚热带季度性温润气候,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貌条件,造就了屏南白水洋地质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持了物种的原始生态系统,其繁多的动植物群落充分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原生性、物种的多样性及稀有性。风光旖旎的峡谷地貌展现出极高的美学价值,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共同构成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屏南白水洋地质公园丰富的地质遗迹、独特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和较深入的地学研究基础,为地学科普教育和发展地学旅游以及供中外学者深入开展地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已成为重要的地学科研、教育基地和旅游胜地,并极大促进了屏南县及福建省旅游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目前,公园已初步展现出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及其巨大的主价值和潜力,公园便利和较完备的观赏浏览、科研条件,必将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娱乐、科研及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

屏南白水洋地质公园,东西宽12.5km,南北长11km,地质公园内幽谷含翠,有山、有湖、有溪、有潭,山环水,水绕山,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水上峡谷景观,堪称人间仙境。地质公园共划分为白水洋、宜洋、水竹洋、双溪及棋盘顶景区。其中,白水洋、宜洋、水竹洋景区为峡谷地貌景观,棋盘顶景区为火山遗迹景观区,双溪景区为人文景观区。

重要小区景点

白水洋

石墙、峡谷、石柱、崩塌洞、水蚀洞、孤峰、峰丛、北东向断裂、节理、河流侵蚀阶地、水蚀基岩波痕、平底基岩河床

白泡潭、十里长街、古河床、土地公、按钮石(将军石)、石门、整腰石、白水洋、白水弧瀑、龙王嬉水、火炬台、中国猿人(燕窝石)、纱帽岩(金龟驼宝、仙人遗笋)、仙人掌、大象吸水、观音岩、鲤鱼望月(马鞍岩)、孔明帽、鸳鸯床、鸳鸯洞、古河床、双鳖锁口、猿头、错落层、齐天大圣洞、五老峰、红军洞、岩后村、合空洞

宜洋

崩塌堆积、崩塌洞、拱形洞、石堡、石柱、孤峰、峰丛、峡谷、围谷、线谷、北西向断层、环状断层、柱状节理、水体地貌、跌水

廊桥、陈静姑庙、大王庙、鸳鸯瀑、喇叭瀑、猴王头、大白岩(比翼峰)、仙人锯板、百丈漈、水帘洞、仙人洞、双月宫、仙人桥、鹰潭、神牛吸水、千叠瀑、小壶口瀑布、苍潭、瓮潭、定溪神柱、高呼石(百孔石)、小巫峡、四迭瀑、鼎潭、中国地图、仙戏台(一级阶地)、古松岭、虎嘴岩、弥勒岩、鱼潭、印潭、仙浴潭、鸳鸯溪、刀鞘潭、九曲潭、长潭、六角岩、小小壶口

水竹洋

石柱、石堡、孤峰、峰丛、峡谷、岩壁、水体地貌景观、洞穴地貌

流纹岩壁、满里瀑布、水竹洋瀑布、雄狮下山、初露锋芒、天鹅孵蛋、象鼻岩、刘公岩、仙峰顶、天柱峰、柳杉王、古栈道、石老厝、太保楼、友谊大桥、观音岩、千年银杏、百年水杉

双溪

南北向断层、北西向断层、火山岩地貌

古民居、文庙、城隍庙、薜氏、陆氏、张氏宗祠、北岩寺、南安桥、鸳鸯湖、瑞光塔、屏南县委旧址、北岩寺、红军北上抗战留守处旧址、古堡战壕

棋盘顶

环状断层、北东向断层、柱状节理、洞穴地貌、线谷、峡谷、柱状节理、棋盘顶、牛鼻洞、天龟瀑、鹦鹉嘴、田螺峰、金猴望月、金鸡、一线天、九孔龙潭

接着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白水洋·鸳鸯溪旅游区位于屏南县境内,系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核心三园区之一。景区分为白水洋、鸳鸯溪(宜洋)、双溪、水竹洋及棋盘顶5个景区,白水洋、鸳鸯溪为峡谷地貌景区,水竹洋为峰丛地貌景区,双溪为人文景区。其中白水洋景区面积7.74k㎡,鸳鸯溪景区面积12.90k㎡。区内溪流密布,沟壑纵横,拥有国内发育典型、地貌类型齐全、景观丰富的火山岩峡谷地貌景观和被称为‘浅水广场’的平底基岩河床地貌景观,形成独特的多彩水体风光,被誉为‘奇特景观,亲水天堂’;生态环境优良,动植物种类繁多,更有省内唯一的鸳鸯、猕猴野生动物保护区;奇花异草争奇斗艳、珍禽异兽怡然生息,是‘植物王国、动物天堂’;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闽越族色彩浓郁,人文景观资源丰富,是了解古闽越的历史博物馆。这里,优美的地貌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源远流长的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接着钟意就穿着防滑袜子,走向了白水洋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