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用脚步丈量南中国海岸(下)(三十三) - 故乡鹏城的海风 - 澎湖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89章用脚步丈量南中国海岸(下)(三十三)

当秦朗天一行来到一年天皇宫景区时,便受到粉丝及游客的热烈欢迎,秦朗天一如既往地和大家击掌、拥抱、签名、合影留念。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秦朗天给大家演示水上项目,今天要演示的水上项目是:水上拖伞。

当秦朗天准备就绪,所乘坐的拖伞被拖到空中时,钟意介绍便道:

“快艇将拖曳伞缓缓拖起,伞渐渐腾空而起,现在秦朗天置身于20米以上的高空,俯视大海,抛开所有尘凡,尽情享受蜻蜓点水的那一刻刺激,我想他现在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太爽了。”

秦朗天乘着拖伞在天空上遨游时,钟意又介绍道:

“空中遨游时的确很爽,不过体验拖伞过程中,不可随意左右摇摆或做翻跟斗等危险动作;有可能因为机器,伞设备故障或风向转变而落水,落水时不可慌张,身体往后仰等待教练营救。”

当秦朗天打手势时,钟意又提醒道:

“秦先生给我们打手势了,他现在要做蜻蜓点水的动作了,大家快看,秦先生双脚蹦直向下,有如李宁做吊环动作那样优美。注意,在做点水时不可双脚抬高,头往后仰望天空,重量太轻不能点水,最佳体重是80到200斤之间。”

20分钟后,快艇缓缓地降速,钟意继续介绍道:

“海上拖拽伞要想降落的话,一定是先放慢快艇的速度,然后慢慢靠近在海上的小型漂浮码头,然后使得体验拖伞的人员顺利降落在小型漂浮码头上。其实,海上拖拽伞还有两种降落方法,就是降落在拖伞船的升降平台上,或者是海滩上。”

当秦朗天回到岸上时,无数粉丝和游客手捧鲜花送给了秦朗天,秦朗天接过鲜花连声道谢。

下午,秦朗天一行渡海加徒步便到了白鹭天堂。

白鹭天堂在潮州的饶平县拓林镇西澳岛,近年因白鹭成群而成为引人注目的“白鹭天堂”。

夕阳下山时,西澳岛上空就出现“鹭还巢”的壮丽景象:白鹭成群结队地从远处飞到了鸟岛西北角的涌尾山。从远处望去,象是开满了雪白的山茶花,只见有的白鹭成双成对,相依相偎,有的信然自得地梳理着羽毛,有的则在抱窝。这一切都是那样地安宁、祥和。

岛上将在隔离带建立“观鹭”,让游客在此通过望远镜一饱眼福,也可让游客分乘小游艇环岛,在海上欣赏白鹭的精彩“表演”。

据粗略估计,栖息在西澳岛上的白鹭不下数万只。

想看白鹭天堂的白鹭鸟不是很容易就能碰到的,一般夏天傍晚夕阳西下白鹭鸟归巢时才能见到白鹭归巢的壮丽景象。

秦朗天也想碰碰运气,不过现在时间还早,得先把水上演示项目做完,到时再看看能不能遇上白鹭归巢的景象。

秦朗天现在要演示的水上项目是:浅滩冲浪。

接着钟意就走近镜头介绍道:

“冲浪相关的运动有很多种,那么,你了解浅滩冲浪吗?今天,让我们来追溯一下浅滩冲浪的历史!”

浅滩冲浪(skimboarding),又称沙板,是在沙滩浅水区域的冲浪运动,就像其他许多水上板类运动一样(冲浪、滑水、风筝冲浪、桨板冲浪等),浅滩冲浪这项运动是由浅水区域的沙滩、以及水上运动玩家与沙板所组成的一项运动,跟其他水上板类运动一样,初期所使用的板子都为木板所制作,现在多数看到的沙板外观较为类似冲浪板,但和冲浪板相比较下,却又比冲浪板短小且轻薄,也没有冲浪板拥有的尾舵和脚绳。

浅滩冲浪的玩法有些冲浪和滑板相同的共性,可以认为是冲浪与滑板的结合运动,玩家需将板子丢在沙滩上浅水区域,运用助跑赋予的速度使板子前进,借此上板顺着浅滩的水面滑行出去,享受骑乘在沙板上所带来的凌驾感。

浅滩冲浪的起源。浅滩冲浪的起源可追溯到1920年代末期,在美国加州的拉古纳海滩,在当时当地的救生员便想出用一种简单的方式横跨海滩,自此发展成为一种海上极限运动。

当时的救生员使用的是木头合板作为浅滩冲浪板,在海岸边的薄水的沙滩上滑行,如同其他水上运动一样在初期装备的设计都是较简单的,因此在当时的浅滩冲浪板形状仅就只是简单的圆弧形状,一片很常见的木头合板,但因缺乏设计,所以较不容易操控。1960年代初期,浅滩冲浪板的形状有了些许的变化,浅滩冲浪板的两端除了原本的圆弧型外,多了翘度(rocker)与板头、板尾之分。1970年代初期,浅滩冲浪板的形状渐渐与冲浪板类似,并且也开始使用不同的材质制造,除了原本的木头合板之外,也多了玻璃纤维与近期的碳纤维这两种主要材质。

浅滩冲浪从1920到1970年的演进,也比较正式的进入了一个分支的开始,主要的因素是因为玩法、材质与地点性质的不同,形成了waveskimboarding与flatland/inlandskimboarding两个分野,也就是乘浪玩法跟浅滩玩法,这两种的玩法从这时期后就开始朝向不太相同的领域发展。

在1970年代的中期至1980年代晚期,浅滩冲浪这项运动进入了***的时代,几乎人人都听过拉古纳海滩,在拉古纳海滩的小孩也几乎都有浅滩冲浪的经验,浅滩冲浪领域里有很多很有名的代表性人物也都是来自于这个世代的,浅滩冲浪的风潮也借此蔓延到了媒体界,知名浅滩冲浪选手tomtrager的照片甚至登上当时赫赫有名的运动杂志《运动画刊》的封面,浅滩冲浪这项运动曾经是那个时代燃烧的火焰。

通常适合浅滩冲浪的活动地点主要是在海岸边,或是沙滩退潮后所留下薄水区的平滩潮间带,当然地点种类与挑选还是有很多变化,基本上初学的话只要有比较平坦的沙滩和薄水面就可以很快的享受到这项运动所带来的乐趣,初学大约一两个小时就可以上手了,进阶的玩家有两种不同的玩法:一种是属于平滩的玩法,这种玩法的场地需求就比较类似初学所使用的场地一样平坦但又须有薄到脚踝左右的薄水区域,另一种玩法则称为乘浪玩法,进阶玩家在选择这种的地形就会与初学所使用的地形有较大的不同,玩家们会选择有斜坡的沙滩地形或者是近滩有拱起卷浪的沙滩地形,借此享受类似冲浪回浪以及其他进阶动作所带来的极限快感。

当秦朗天带着浅滩冲浪板前进后,觉得合理且舒适的速度后将板子向前丢出,使板子滑行于沙滩薄水区域上并可顺势向前,再请配合板子滑行的速度与自己的步伐,顺着所丢出板子的行进的方向,踏上至板子上,让玩家站上板子顺着水面向前滑行,接着重心放低、膝盖弯曲,维持平衡在板子上即可体验到沙板滑行的快感时。钟意介绍道:“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当看到秦朗天使用后脚上板时,钟意双介绍道:

“浅滩冲浪初学的上板技巧不论哪种玩法其实都是一样的,但在浅滩玩法中使用前脚上板的人数与使用后脚上板的人数比例是一样的,flatland浅滩玩法其实有点像似滑板,其特技跟滑板比较相似有转板、豚跳、转圈…等技术动作,发展到后期flatland也出现了滑竿(rails)与斜坡跳台(ramp)或者水管、铁杆等障碍物,也因如此将flatland的玩法发展推展到另一波高峰。”

当秦朗天采用乘浪玩法时,钟意又介绍道:

“乘浪玩法中使用后脚上板的人数相对比前脚上板的比例是高非常多的,主要是乘浪玩法到后期的技术后脚先上板者会比较有极大的优势,wave的玩法有很多动作都比较像似冲浪的动作,主要玩家是选择打到岸边成型的浪,借由沙板滑行出去做接浪回浪,而回浪后接续着像冲浪运动的侧跑或者钻浪管等动作,有很多玩家在出去接浪或者回浪后有很多的技术动作都与滑板运动类似,例如跃浪jump、豚跳ollie、转板shuveit…等,都是wave玩法相当有趣且吸引人的技术,这也是至今乘浪玩法吸引玩家的地方,因为这种吸引力造就了乘浪玩法在浅滩冲浪运动里与浅滩玩法相比较下是多占多数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连串动作做完后,秦朗天回到了岸上。

粉丝非常崇拜地看着秦朗天,心想这人怎么什么都会玩,这也太厉害了吧?于是就有人问道:

“偶像,你有没不会玩的项目?”

“不会玩的项目太多了,比如冰上项目。”秦朗天微笑道:“至于我演示的这些项目,都与海有关,所以是我的强项。”

“也对,在海滨城市做旅游的,要是不会玩这些水上项目,那真成笑话了。”有游客评价道。

介绍完水上演示项目后,天色渐渐地暗下来了。

这时便见到这个季节难得一见的白鹭归巢奇观了。

有游客说道:

“秦朗天真是个福星,今天他来了,就有白露归巢,平时想看到一只白露归巢都难。”

看完了白露归巢,接着秦朗天又和大家来到海边的沙滩上弄了个沙滩派对,大家一起玩得乐不可支,直到凌晨。

而钟意则是负责连线。

欧阳狂人、林子深则负责秦朗天的拍摄工作。

而那对损友,则是一门心思上网和粉丝们聊天去了。还时不时的跑到海边沙滩上看看派对、拍几张照片上传到微博里,和大家分享。

对了,张显阳的粉丝有了明显的增加,大概在八万了吧,而彭港生的粉丝也增加到十二万了。

第二天一早,秦朗天一行继续渡海,直到中午来到了大埕镇月亮湾泳场。

因为是上午的原故,所以来游泳的人并不多,不过来的粉丝和游客却不少。

秦朗天一如既往地和大家击掌、拥抱、签名、合影留念。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