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迷人的岭南山水(六)
屏幕很快又切回到现场,司徒齐岭南接着说道:
“在场的人大都是秦朗天先生的粉丝,应该对秦朗天先生非常熟悉了。自从秦朗天先生‘用脚步丈量南中国海岸’开始,沿途发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真的讲不完。就拿我来说吧,我就是被澳门黑帮绑架的对像,是秦朗天先生徒步到澳门时解救了我,所以我才认识了秦朗天先生。不过最为惊险的两个故事,还是危急到秦朗天先生生命的惊魂一刻。现在我们借助现代灯光技术,还原当时的场景。第一个故事是秦朗天先生徒步行到香港时,正好遇上了强台风……请原班人马上场。”
屏幕上便出现了秦朗天在香港星光大道唱歌曲的画面,突然秦朗天丢掉麦克风奔向海岸,他跨过栏杆直接跃入大海……
灯光将舞台变幻成一片汪洋大海,狂风肆虐,这时秦朗天一个猛子便沉入海底。
司徒齐岭南旁白道:秦朗天先生的水性非常好,不过再好的水性也有个限度,秦朗天先生的限度是潜水四分钟,第一次下潜时没找到溺水的人,当时间到四分钟的时候,秦朗天先生就浮出水面了。这时四下观察了一下,发现十米远的地方海水颜色有点深,他判断那是鲜血,于是游了过去。
当秦朗天再次跃入大海时,司徒齐岭南旁白道:秦朗天这次直接下沉,沉到三十米左右,他发现了目标,然而时间确接近四分钟了。秦朗天先生毫不犹豫地游向溺水者,一把抓住溺水者不顾一切地向上游……哪怕是晕迷了,一种救生的欲望促使他不停地向上游。
当秦朗天先生浮出海面时,还紧紧地抓住溺水者,接应的欧阳狂人和蓝海
两人无论如何都拜不开秦朗天先生的手,便架着两人一起向岸上游动。这时救援快艇也赶到了……
当舞台灯光恢复正常后,司徒齐岭南便来到了秦朗天身边问道:
“秦先生,您知道自己的潜水极限吗?”
“知道,四分钟。”秦朗天微笑地答道。
“那第二次潜入大海时,有没考虑到时间的问题?”司徒齐岭南问道。
“考虑到了,不过当看到溺水者后,心里就一个愿望:一定要把他救上去,要是这次不把人救上去,第三次再来救人就更难了。而且溺水者也更加危险。”秦朗天根本没思考,直接说出了心里话。
司徒齐岭南激动道:
“这是多么崇高的品格呀?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一切为他人的生存而考虑。”
溺水者彭港生也被感动到了,他一把拥住秦朗天,便号啕大哭起来。
“彭先生,您应该高兴才对,因为您遇到了一个真正的好人。”司徒齐岭南安慰着,接着她又介绍道:“鉴于秦朗天先生在强台风中两次深入大海救人--第一次长达四分钟之久,第二次长达五分钟之久,并且窒息晕死的英勇行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特授予秦朗天先生金英勇勋章、香港荣誉市民称号及奖金三百万;同时也授予蓝海、欧阳狂人先生和钟意女士相应奖励。”
台下的粉丝们,特别是女性粉丝们被这感人的一幕感动得稀里哗啦。可她们的高兴则是更多一些,因为她们感到自己选择的这个偶像是她们一生中做的最正确的一次选择。
电视机前的观众也被这一幕给感动到了,特别是刚下班回家的人们,他们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开电视,然后不停地换台。当看到舞台上救人一幕时,他们就将画面定格在这个舞台上,当听到介绍的是横渡珠江口的英雄秦朗天时,他们的目光再也移不开了。
大家都知道晚上六时左右,是电视收视率最高的时刻,当所有电视都调到广东卫视时,收视率蹭蹭蹭的直往上跳。
“接下来,我们再轻松一下,看完白云山最后一组介绍。”司徒齐岭南开始连线钟意了:“钟意,钟意,在吗?”
“司徒主持好,我在。”钟意接着介绍道:
“摩星岭原名碧云峰,位于白云山苏家祠与龙虎岗之间,是白云山最高峰,海拔382米,是白云山三十多座山峰之首,从栖霞岭可达摩星岭门楼。宋、明以前,没有‘摩星岭’之名,只有第一山之称,康熙修《广东志》绘白云山图在卷首称此山峰为‘摩星岭’,名曰‘天南第一峰’,从此得名摩星岭。李时郁有诗一首《摩星岭独坐诗》,傅家宝书于广州碑林:独坐摩星岭,回看几百峰,斜飞银瀑布,削出玉芙蓉,纵日乾坤里,腾身霄汉中,方壶知不远,云外度疏钟。俗话说‘不登白云山,不算到广州城,不登摩星岭就不算到白云山’。这话一点也不假。”
登临摩星岭,不同的天气可观不同的景致。雨天,可观‘白云山上白云飞,白云山下白云浮’的特有风姿。晴天极目远眺,现代化大都市建筑星罗棋布,东望沙河镇,南临珠江水,西看五羊城,北观黄婆洞,‘祖国南大门’的景色尽收眼底。此时不由想起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令人心胸开阔,心旷神怡。
摩星岭与重阳节
广州人一向有登高祈福的习惯,登上摩星岭,会带来平安和幸运。一组神秘的数字,引出重阳登白云山新民俗佳话,摩星岭高达382米,极顶平台188平方米,这天然的巧合,引起崇尚数字的广州人无限遐想:382,188,生发易,易发发,于是,登摩星岭的人逐年增多,每逢佳节,广州城里万人空港,如潮的人流涌上白云山,人山人海,通宵达旦,人们似乎只有一个心愿:登上摩星岭,避灾厄,求好运,祈安康。
当来到吉星石景观处,钟意微笑地介绍道:
“进摩星岭门岗100米处,有一大型塑石,上刻‘摩星岭’三字,高6米,宽4米,合为10米,寓意十全十美,吉星高照,称为‘吉星石’,广大游客把它作为登高转运必经之石,纷纷到此留影。在摩星岭顶部平台有一个标志性建筑物,寓意为‘登高揽胜’,凡登上摩星岭顶峰的游客,在此合影留念,抚摸此建筑物,围绕转一圈,会带来‘吉运’。”
当来到双溪别墅景观处,钟意微笑地介绍道:
“‘双溪别墅’原是‘双溪寺’,因寺内有月溪和甘溪两支泉水绕寺而下得名,后双溪寺毁于战乱,一九六四年重建,一九六五年***总理、陈毅副总理曾在此下榻,双溪别墅门上‘双溪’二字,字体古朴凝重,是当时朱德委员长亲笔手书,别墅内有一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卢举人墓。墓前石人、石马、石华表,十分壮观,是岭南墓藏的典范。寺内有一五宝泉,据记载,当时建双溪寺时无泉水,食水困难,郑仙见此状况,托梦于寺中长老,在后山挖井,见五色土即可告成,次日,寺中和尚果真挖出红、黄、蓝、白、黑五层土,顿时泉水涌流,故称‘五宝泉’。”
当来到松风景观处,钟意微笑地介绍道:
“松风景点主要是由一片松树林和一块巨石组成,但是在这块普通的巨石下面安葬着一位具有松树风格的灵魂,他就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曾担任过中南局书记的陶铸同志,巨石右上角的手印是他临死前不屈抗挣的印记,我们将它完整地拓刻在此。”
当来到山庄旅舍景观处,钟意微笑地介绍道:
“山庄旅舍建于1964年,此设计是典型的岭南园林风格之代表作。山庄旅舍曾接待过许多的著名领导人。在1964年建成的第二年,***总理就在‘山庄旅舍’接见了印度尼西亚副总理,并在大会议室与印度尼西亚副总理召开过具有历史意义的国事会议。***同志曾在1978年到山庄居住,在山庄旅舍构思了南巡这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春天的故事’。并在‘山水相逢’处与白云山的职工合影留念。郭沫若与其夫人于立群女士在山庄分别题词‘听泉之处’、‘苍茏’,作为国家领导人,夫妇双双在同一景点题词,国内也是唯一。山庄旅舍大门前的对联--‘绿树多生意,白云无尽时’是董必武同志亲笔题写的。可见董老是多么喜爱白云山,又是多么钟爱我们的山庄旅舍啊!还有陈毅同志、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等国内外领导人都曾到过山庄旅舍。所以说‘山庄旅舍’是南国的‘钓鱼台’。山庄旅舍有牌匾--‘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就是历史见证的生动写照。”
当来到明珠楼游览区时,钟意微笑地介绍道:
“明珠楼游览区位于白云山西北部,占地约8平方公里,西至白云山西门,东至荡胸亭,南至休闲带,北至梅花园一带。全区草坪面积10万平方米,乔灌木62万棵,绿化覆盖率达到95%以上。景区内主要景点有白云松涛、松涛别院、桃花涧、梅花谷、明珠楼、水月阁、黄婆洞休闲茶廊、回归林等。”
当来到白云松涛景观处,钟意微笑地介绍道:
“白云松涛是旧‘羊城八景’之一,巨大的黄白色石英岩上刻的‘白云松涛’四个字,是1965年1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登临此处时的亲笔题词。眼前我们所看到的这片松林,以前是单一的马尾松,四面松林,静听松声,如置身于波浪中,颇有‘林深人不知’之趣。虽然‘白云松涛’的声音不震耳欲聋,夺人心魄,却非常令人神往,有好多人都专程到此,体会这大自然的韵味。不知大家是否观看过‘钱塘潮涌’,看过的人都知道那是一种感性的壮观,而到我们“白云松涛“听涛的人,则可以感受到一种理性的壮观,引人深思,浮想联翩。因此,当地的百姓有一句口头语这样说道,‘何须钱塘观潮涌,且上云山听涛声’,可想而知,这涛声的魅力有多大了,不信,您可以亲自感受感受!据说,具有松树风格的陶铸同志生前最喜欢来这个地方听涛远眺,感悟人生。但后来,由于林相单一,且马尾松病虫害较多,叶子容易枯黄,观赏价值不高,已不能适应生态环境的变化,几乎涛声不在,为了保护这个著名景点,今年白云山管理局决定把马尾松换成优质树种加勒比松,加勒比松长势较快,而且观赏价值较高,这片大约500亩的松林,经过几年的抚育,正茁壮成长,很快这里将会再现昔日‘白云松涛’的美景。相信‘听涛’亭里很快又会涛声依旧了。大家如有兴趣,日后可以带着你们的家人前来,领略大自然的这一奇景。”
当来到桃花涧景观处,钟意微笑地介绍道:
“桃花涧是明珠楼游览区近年新建的一个以观赏桃花为主的景点。相传古代有一位高人,看破红尘,来到白云山,偶遇这山清水秀之地,流连忘返,便隐居下来,平时以种桃花为乐,日久天长,桃花满山遍野,随得名桃花涧。历经时代的沧桑,桃花涧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为保护这个著名景点,市政府拨款600万元,根据现有的地势、地形进行了改造。”
整个桃花涧占地约4万多平方米,它是以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构思主线的中国式山水写意园林,内设有鸿运泉、儿童反斗城、卵石滩、连理亭、桃花岛等景点,配上古朴自然的亭廊、逼真的塑石、蜿蜒曲折的流水溪涧,并结合现代的游乐项目,成为一个老少同乐、观景休闲的好地方。这里一年四季鲜花常开,尤其在春季,桃李梅花竞芳菲,而桃花则以它的脱俗、艳丽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游走其中,索溪探花,步径‘行运’,犹如来到世外桃源,让您也不自觉地当了一回桃花圣人。据说,如果您能连续三年在桃花开得最旺的时候到此一游,一定会‘花落您家,财到您手’,信不信可由您啊!
当来到明珠女景观处,钟意微笑地介绍道:
“相传,元朝时纺织家黄道婆从崖州回乡时路经广州,在此传艺,山北的黄龙得悉,给黄道婆送来一颗银光闪闪的宝珠,学艺的人当中有一少女叫明珠,她刻苦学习,取得优异成绩,为了鼓励少女进步,黄道婆回乡时将宝珠送给少女。少女如今在此等候她思念的黄道婆,头上戴着的就是当年黄婆送的宝珠。”
当来到明珠楼景观处,钟意微笑地介绍道:
“位于白云山北边的百足岗顶,是这里的著名景点。楼建于民国初年,原为荒芜山丘,约于1925年,当地居民辟地建阁,祀有神像,在军阀陈济棠治理广东时,其姨太太莫秀英将小阁改为别墅。现在主要用作茶座,坐在里面品茶,感受着周围湖光山色的熏陶,特别舒畅、惬意。”
当来到水月阁景观处,钟意微笑地介绍道:
“位于明珠楼湖边,旧日亦为小庙宇,现辟有茶座,并向游客提供游艇出租服务。”
当来到黄婆洞水库景观处,钟意微笑地介绍道:
“黄婆洞水库建于1956年,这里三面环山,一面傍水,环湖周围万木苍翠。当初是在陶铸同志建议下修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山下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困难,而现在却给白云山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关于黄婆洞水库,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元代女纺织家黄道婆年少时家境贫苦,又遭封建家庭压迫,便由原籍上海流落到海南崖州,向黎族人民学习纺织技术。转眼间几十年过去,黄道婆从少女变成了老太婆,思乡心切,便踏上回乡之路,途中经过广州看到此地贫穷落后,曾在白云山小住,并向当地人民传授纺织技术。为了表达对黄道婆的敬仰和怀念,人们便将此地称为‘黄婆洞’。鸦片战争时,三元群众曾在这里设伏袭击英军,太平天国起义,广东李文范响应义军在这里誓师。”(黄婆洞誓师战役又称牛栏岗战役)
当来到梅花谷景观处,钟意微笑地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