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江西风景独好(七)
当来到日出晚霞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三清山山势高峻,千峰万壑,云雾常铺,日出景色气势磅礴,宏伟壮丽。破晓前,天边渐明,翻滚的云海面上,会出现一圈金色的花边。此时,烟云弥漫,山形树影,时隐时现,虚无缥缈;俄顷,曙光初露,丹砂辉映,海空间突然跳出一个红点,形成弧形光盘,在冉冉上升中变成半圆;刹时,一轮红日冲出波涛,喷薄而上,腾空越起;这时,披着轻纱的峰峦和巧石,渐入眼底,整个山脉,沉浸在艳丽的彩光之中。天空中,霞光万道,犹如一个巨大的万花筒,使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正当介绍景点时,突然一道佛光闪现,秦朗天大声叫道:“大家快看,这是难得一见的佛光。据气象部门统计,三清山出现佛光的次数,月平均有2--5次,应该说,其次数还是较多的。三清山佛光出现的黄金季节多在雨后初晴的上午九时以前和阴雨初霁的傍晚五时以后。”
介绍完所有景点后,秦朗天走近镜头,微笑道:
“各位观众、各位游客、各位粉丝,三清山景区就介绍到这里,下集我们将介绍著名的旅游县--婺源。”
当秦朗天刚介绍完,就有大批粉丝围上来了。
“下面的时间就交给大家了,唱歌跳舞都行。”秦朗天微笑地说道。
接下来整个景区就成了欢乐的海洋了。人们在秦朗天的带领下边唱边舞,直到深夜。
第130节
龙脉――婺源,犹如水中静女。其文化性格缘自“徽州,民间属号“龙”。
江湾,国家aaaaa级旅游区,为中国最美乡村婺源的一颗璀璨明珠。
千年古镇江湾,钟灵毓秀,文风炽盛。自宋至清,这里蕴育了状元、进士、与仕宦38人;走出明代抗倭名将江一麟、宫廷太医江一道、清代朴学大师江永、民国教育江谦等贤仕和一代伟人***。又有文人学士19人,传世著作92部,其中15部161卷列入《四库全书》。千年古镇江湾,嵌于锦峰绣岭、清溪碧河之中。聚落北部后龙山逶迤东去,山上林木葱郁,其“仙人桥”是古人实践风水理论的杰出典范;南侧梨园河呈太极图:“s”,由东而西蜿蜒流过。这里既尚好保存御史府、中宪第等明清官邸,又有滕家老屋、培心堂等徽派商宅,还有江永讲学的受经堂,东和、南关、西安、北钥四座古门亭,岳武穆的岳飞桥,明代剑泉井等。
婺源是一个以县城命名的国家aaa级景区,乡村风情,空气新鲜,有高山花海风景,又有小桥流水人家,全县共有一个5a级景区江湾、篁(huáng)岭、李坑、汪口、思溪延村、大鄣山卧龙谷、灵岩洞、严田古樟等12个4a级景区。
婺源境内林木葱郁、峰峦叠嶂、峡谷深秀、溪流潺潺,奇峰、怪石、驿道、古树、茶亭、廊桥及多个生态保护小区构成了婺源美丽的自然景观。这里民风纯朴,文风鼎盛,名胜古迹遍布全县。有保持完整的明清古建筑,有田园牧歌式的氛围和景色,自古有“书乡”的美称。
接着秦朗天走近镜头,微笑道:
“各位观众、各位游客、各位粉丝,您们好!我是鹏城旅游形像大使、也是太别山旅游扶贫景区的拓荒者--秦朗天。今天我除了拍婺源旅游宣传片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推介太别山旅游扶贫景区的。那里的青山、绿水、云雾一样的美丽;那里的人们一样勤劳、勇敢、好客。来吧,太别山欢迎您!”
当来到晒秋人家--篁岭景区时,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篁岭是婺源旅游的浓缩,集古村落、古树群、梯田花海、民俗晒秋为一体的最美乡村景致。篁岭旅游不受季节影响,春观油菜花海、夏戏峡谷溯溪、秋赏古村晒秋、冬品民俗度假。”
在篁岭,与“晒秋”同样摄人心魂的是水墨梯田。篁岭被网友评为“全球十大最美梯田”。阳春三月,篁岭油菜花海,梯田上的粉墨油画。如金蛇舞动,梨花赛雪、桃花嫣红、菜花飘香、交相辉映,美不胜收。粉墙黛瓦掩映其中,云雾萦绕,是一个美丽的乡村童话!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地域特色。在湖南、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晒秋“称呼。其实晾晒这种农俗现象,并非秋季“专属”,一年四季都有展示。
篁岭的十大看点:晒秋人家、天街古巷、五桂香堂、奇异怪屋、冒险森林、极速溜索、红豆杉群、垒心栈桥、梯田花海、爱在心田。
当来到趣味乐园--篁岭石门峡景区时,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篁岭石门峡,是篁岭景区旗下又一精品景区,延续打造篁岭的用心与创新,生成一个融合在峡谷风光之上的趣味乐园。”
谷内飞瀑流泉、怪石嶙峋,峡谷幽深、峭壁如门,是一处纯原始的峡谷风光。除纳凉戏水外,石门峡还有各种闯关类的体验项目,是一个团建拓展的好去处。英雄闯关、户外拓展,景区通过体验活动和寓乐于游,把峡谷山光水色和户外体验完美融合。
当来到中国四大花海之一--江岭景区时,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婺源江岭景区,中国四大花海之一,位于婺源县东北部,距县城45公里,总面积38平方公里,每当春暖花开时,置身于江岭万亩梯田中,黄灿灿的油菜花与远山、近水、粉墙、黛瓦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天人合一的画卷,在这里您可以尽情的释放,让心灵自由飞翔。”
作为“中国最美乡村”田园风光的代表作,“江岭风光”不仅是世界级摄影基地,由于古树、河流、梯田、农舍、农作物合理布局,更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谐,“天人合一”在这里得以展示。尤其是山顶人家成了江岭风光的大背景,远眺粉墙黛瓦掩在黄花绿树间,阵阵云雾飘来,恍若天上人间,被誉为中国“四大花海”之一。
当来到小桥流水人家--李坑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李坑的建筑风格独特,是著名的徽派建筑,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气氛。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更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焦泉浸月、道院钟鸣、仙桥毓秀等景点点缀其中,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精品旅游线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当来到国家5a级景区--江湾景区时,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江湾位于婺源东部,距县城28公里,始建于隋末唐初,最初有滕、叶、鲍、戴等姓人家在江湾河湾处聚居,始称‘云湾’。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萧江第八世祖江敌始迁江湾,子孙逐渐繁衍成巨族,后改称江湾。是国家aaaaa级旅游区,国家级文化与生态旅游区、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江湾景区位于江湾镇,是“中国最美的乡镇”。那里,文风鼎盛,群贤辈出。从宋朝到清代,共出过状元,进士,官宦三十八人;出过九十二部传世之作,其中十五部,一百六十一卷列入“四库全书”。历史悠久的江湾有极其深厚的徽派文化底蕴,完整保留下来的多座明清时代的府宅,官邸,民居,商铺,是徽派建筑的典型;那些石雕,砖雕和木雕有极高的艺术水准,都有很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新建的“鼓吹堂”,集中表现了徽派建筑特色,还让游客能欣赏婺源民歌和徽剧表演。
当来到森林水世界--卧龙谷景区时,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大鄣山卧龙谷是国家aaaa级景区,地处皖赣边界,是婺源的北部屏障,属黄山余脉。卧龙谷内群山环抱,山峰林立,森林覆盖率高达90.7%,主峰海拔1629.8米,巍峨雄伟,俯瞰平川,是一处金庸笔下的人间美景、世外桃源。”
春季山花烂漫,夏季郁郁葱葱,秋季红枫尽染,冬季冰雕玉砌,卧龙谷景区四季变换着不同的色彩,而山体以呈绛紫色的花岗岩构成,高山峡谷里更是瀑布成群,飞龙吐玉;彩池连环、相映交辉,就这样,紫色的山、绿色的树、白色的瀑布、彩色的深潭构成一幅天然泼墨山水画。
卧龙谷荟萃了九寨的水、雁荡的瀑、黄山的岩、版纳的树,是夏季戏水纳凉的绝佳去处。
当来到乡居人家经典--严田古樟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严田古樟风景区是一处展现古村落水口文化的精品景点,也是婺源保存完好的水口文化遗址,水口是村落的花园,是风水的代表。这座意境清新恬适的水口园林,不愧是古人实践风水理论的杰出典范。”
严田风景区内佳木葱茏,清溪潺绕,桥拱高架,水车悠悠,石亭伟立,曲径通幽;又有纸伞坊、豆腐坊、油榨坊和“如来佛柱”、“四灵庵”、鱼塘人家等,民俗风情与宗教遗址并存。更有被乡民尊之为“树神“的巨樟一棵,巨樟距今已历经1500多年的沧桑,胸围近15米,冠幅达3亩,堪称“天下第一樟”。
当来到宋代廊桥绝版--彩虹桥景区时,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婺源彩虹桥位于清华镇的老街边,距离婺源县城22公里。该桥建于宋代,是古徽州最长的廊桥,已有八百年历史。廊桥是一种带顶的桥,这种桥不仅造型优美,而且它可在雨天里供行人歇脚。彩虹桥长140米,桥面宽3米多,4墩5孔,由11座廊亭组成。桥墩像船形,前面丰锐,后面平整,流线形的结构起到了分解洪水对桥墩的冲击力的作用。”
当来到儒商第一村--思溪延村景区时,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延村与思溪村建筑风格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思溪的村落围绕着小河,后有青山做倚,前有水廓绕梁,一派江南水乡风韵,而延村地势平坦,顺溪水而建,村中道路皆为青石铺就,建筑构造合理,户户相连,据说下雨天也不用打伞,格局大抵是阡陌纵横,更多的弯弯绕,大有曲径通幽之感!”
当来到婺源油菜花景区时,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油菜花是婺源最著名的景观,尤以篁岭、江岭油菜花最为出名,最具观赏性。婺源油菜花、梨花、桃花等的最佳观赏地点:婺源县江湾镇篁岭、婺源县溪头乡江岭、半山;婺源县段莘乡的庆源、汪槎、官坑、五龙山脚裔村、阆山;婺源县江湾镇、小潋大潋、大畈小畈段、济溪;婺源县沱川乡查平坦;婺源县浙源乡岭脚。”
接着,秦朗天走近镜头微笑道:
“其实婺源是上饶市的一个县,县里分布着大大小小很多的古村落。婺源古村棋布,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田园如画,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青山绿水一幅画,白云深处有人家’。各位观众、各位游客、各位粉丝,婺源景区就介绍到这里。下集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领略景德镇古窑景区。”
第131节
江西有一“镇”:世界瓷都景德镇,千年不熄的窑火闪烁着中华文明之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瓷器蜚声海内外。景德镇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china,是中国,哪china是瓷器,“china”的英文发音源自景德镇的历史名称“昌南”。而到了景德镇当然要去一下古窑了,它是中国瓷器文化的缩影。
古窑民俗博览区集中再现了景德镇千年的制瓷历史,尤其是15~16世纪景德镇制瓷业的风貌,被誉为一座“活的陶瓷历史博物馆“、陶瓷文化知识经典景区。古窑民俗博览区是全国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江西省第一家座落于城市中心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