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江西风景独好(三)
接下来大家就随着秦朗天一起领略井冈山的无限风光了!
秦朗天走近镜头,自我介绍道:
“各位观众、各位游客、各位粉丝,您们好!我是鹏城旅游形像大使、也是太别山旅游扶贫景区的拓荒者--秦朗天。今天我除了拍井冈山旅游宣传片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推介太别山旅游扶贫景区的。那里的青山、绿水、云雾一样的美丽;那里的人们一样勤劳、勇敢、好客。来吧,太别山欢迎您!”
当来到五指峰景观处,秦朗天便微笑地介绍道:
“五指峰位于茨坪西南面六公里处,因峰峦像人手的五指而得名,海拔1438米。五指峰峰峦由东南向西北伸延,绵亘数十公里,杳无人迹,人只能站在隔岸的‘观景台’上远望,已列为自然保护区。两边巨峰对峙,中间一条深谷,谷底为龙庆河,即井冈山河。半山腰有个‘天军洞’,相传为当年太平天国军驻地,与五指峰相望的还有‘龙庆洞’。传说此洞曾藏龙居仙,当年红军曾在此顶严寒、斗冰雪,坚持了40多天游击战,故名‘游击洞’。景区内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园,这里是短尾猴、木鹿、黄腹角雉等珍禽异兽出没的地方。五指峰下的龙庆河,盛产石鸡、石鱼,河谷峭壁上盛产石耳等。五指峰还有一座瀑布,落差约二百米,五指峰瀑布是井冈山落差最大的瀑布。五指峰脚下有一群峦湖。1988年和1992发行的面额一百元人民币的背景图就是井冈山主峰五指峰。游客往往会拿出一张百元大钞,将画面与完景对照一番。五指峰下的龙庆河盛产‘井冈三石’:石鸡、石鱼、石耳。”
当来到金蟾望月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走进江西井冈山杜鹃山景区(即改名前的笔架山)里,在一片杜鹃密林处,有几块巨石,前后斜立,形态酷似黑框金蟾,日夜抬头望天,人们称其为‘金蟾望月’石,是笔架山美景之一。在‘金蟾望月’石的对面生长着一丛丛高山杜鹃林。在‘金蟾望月’石的西边50米处,有几块较大而平整的石头,据说,当年井冈山的好汉王佐在当绿林时就是以笔架山下的行洲、下庄为大本营,笔架山是他们常来之地。就在这几块大石上,王佐和他的部队曾经坐在上面开会商讨战事,并研究如何下山‘吊羊’。‘吊羊’,在当时就是绑架土豪作为人质,索以巨款,拿到钱物后除自己部队开支外,还会分钱给贫苦的百姓解决生活问题。在当时‘吊羊’是有‘行规’的,即:吊富不吊贫,吊疏不吊亲,吊远不吊近。”
当来到大小五井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井冈山有五井,指五个位于群山环绕、宛若井状的山间盆地村庄,即大井、小井、中井、上井和下井。大井是其中最大的村庄,是当年***、朱德、陈毅、彭德怀等和红军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地之一。1927年10月24日,***率领部队上井冈山首次抵达大井,此后这里便成为红军常驻之地,***、朱德、陈毅等多次在这里部署战斗,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军事‘进剿’。”
大井位于茨坪西北面七公里处,革命历史参观点有***旧居,红军医务所旧址等。1927年10月下旬,***率领中国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首先就到达这里。大井的革命遗址已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外开放。
小井位于茨坪北面六公里处,这里有中国红军的第一所医院--“红光”医院,现已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外开放。“红光”医院设有门诊室、手术室、病床等,共三十二个房间,可容纳伤病员二百多人。
当来到茨坪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茨坪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中心,坐落在崇山台间的小盆地。建有革命博物馆、烈士纪念塔等。从茨坪到各个纪念地及主要风景游览点,都有道路相通。革命战场五大哨口离茨坪不远,有五哨公路通达。五大哨口中的黄洋界,海拔1343米,居高临下,扼居山口,形势险要,当地群众称之为摩天岭。当年的哨口工事和上山小路还依稀可见,红军营房保存完好。这里建有一座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碑文由朱德书写。另一面镌刻***的《西江月井冈山》。碑前有大理石屏风,上有‘黄洋界’三个金色大字。”
当来到碑林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碑林建于1987年7月,自1989年清明节起对外开放。碑林由碑亭、碑廊、自然碑型等部分组成。‘井冈山碑林’为书法家舒同题写。碑文有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的题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手书,部分知名人士和书法家的墨迹。”
当来到黄洋界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黄洋界在井冈山上茨坪镇西北17千米处,海拔1343米,是井冈山五大口之一(双马石、桐木岭、朱砂冲、八面山、黄洋界)中最著名的一个哨口,连接湘赣边界,黄洋界地势险要、巍峨峻拔,1928年8月30日,这里打响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中国工农红军以不到1个营的兵力打退了敌军4个团兵力的疯狂进攻,创造了以少胜多的首个战绩,***同志在欣喜之余,挥笔写下《西江月·井冈山》。”
当来到杜鹃山(笔架山)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杜鹃山距茨坪西南面三十五公里,海拔1357米。主要由中峰(扬眉峰)、西峰(望指峰)、东峰(观岛峰)三大峰组成。远望犹如古代的笔架,故名笔架山。”
接着秦朗天就介绍一旁的杜鹃花道:
“井冈山每年春天迎来杜鹃花的花期。井冈山上的杜鹃种类繁多,有云锦杜鹃、鹿角杜鹃、猴头杜鹃等约30个名贵品种,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这里独有的珍稀树种‘井冈山杜鹃’。它不仅有清新扑鼻的花香,而且还拥有独具一格的‘渐变’色:初开时为粉红色,然后逐渐变成紫红色,色泽绚丽、妩媚多姿,非常独特。”
被誉为“杜鹃山”的笔架山是井冈山杜鹃花的最佳观赏点。每年四、五月间,各色杜鹃花沿着笔架山山脊两侧竞相开放,在高峻的山崖间形成了一道亮丽的“十里杜鹃长廊”。
当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景观处,秦朗天首先敬献了花篮,接着微笑地介绍道: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是茨坪中心景区新辟的主要革命人文景观。它位于茨坪北面的北岩峰上。陵园于1987年始建,同年10月建成并开放参观游览。1997年10月,由***题字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落成剪彩。”
当来到井冈山自然保护区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1981年建立,后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1499公顷。保护区植被起源古老,植被类型多样,素有‘第三纪型森林’、‘天然动植物园’和‘亚热带绿色明珠’之称,区内还有中亚热带天然常绿阔叶林,是研究中国乃至全球亚热带生物资源的重要基地。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成为江西省唯一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介绍了半天井冈山了,大家知道‘井冈山’这个名称的由来吗?”接着秦朗天便开始介绍起井冈山的来由了。
在当地有这么一种说法:清朝初年,有位姓蓝名子希的人,为避战乱,迁徙到五指峰下一块小平地安家立寨。由于这里四面环山,地形好像一口井;村前有一条小溪流过,客籍人称溪为“江”,遂名此地为“井江”。因村庄依山向江建造,这村子也就叫作“井江山村”。后因客籍人口音“江”与“岗”谐音,又把这个村子称为“井岗山村”。尔后又有黄氏迁居此地,居住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村子不是建造在山头上,而是建在山脚下,就把“井岗山村”的“岗”字去掉了“山”字,称作“井冈山村”。于是便有了“井冈山”这个地名,五指峰也就被称为“井冈山主峰”。
介绍完井冈山的来由后,秦朗天便问道:
“大家知道什么是井冈山精神吗?”
接着秦朗天便开始介绍起井冈山的红色文化来:
1927年10月,***、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辉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井冈山的斗争,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时间虽不长,但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尤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敢闯新路。其精髓是:一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二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是党管武装的基本原则;四是血肉相连的干群关系;五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迄今保存完好的井冈山斗争革命旧址遗迹达100多处,其中21处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因此,井冈山作为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也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课堂。***、***、***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到井冈山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接着秦朗天拿出一本《井冈情怀》问道:
“大家有读过《井冈情怀》画传吗?这可是一部精神画传,它是由90余位井冈山斗争亲历者们的后代所著。”
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史上,井冈山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他的战友们在开辟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中,通过艰苦实践,摸索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明确了“支部建在连上”、“执行三大任务”的重要制度;制定了人民军队必须遵奉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经过充实,完善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至今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每个成员的行动准则。但由于种种原因,井冈山斗争留下的文献不多,亲历者们撰写的回忆文章也不多。这就使得有关井冈山的记载,显得比较单薄,尤其缺少鲜活、生动、有血有肉的情节。
有鉴于此,井冈山斗争亲历者们的后代--陈毅之子陈昊苏、罗荣桓之子罗东进、彭德怀的侄女彭钢、粟裕之子粟戎生、黄克诚之子黄煦、谭政之子谭竞先等90余人,约定各自执笔为文,记述前辈在井冈山的经历,并附以家中珍藏多年的照片,合为一册图文并茂的《井冈情怀》画传,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井冈情怀》画传的作者中,除了开国元勋和将帅的后代以外,还包括牺牲在井冈山或是被错杀于井冈山的先烈的亲属。包括陈毅安的儿子、何挺颖的侄子,王佐、袁文才的重孙和孙子等。读他们的文章,能够使我们对井冈山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产生进一步的领悟。主编王太和与编委会成员们的设想是:这本画传要为读者提供从别的书中读不到的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及在纪念馆、展览馆里也难得一见的历史图片。经过大家共同努力,画传书稿在短时间内写就、编成,共收文章104篇,录入图片900余幅。党史界和军史界将井冈山精神的主要内容归纳为6句话,即:“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井冈情怀》画传用一段段经历、一个个故事诠释了井冈山精神。
接下来,秦朗天又朗诵二首***当年在井冈山创作的诗词:
《西江月·井冈山》
1928年秋
--***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1965年5月
--***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