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梦中梦 - 黑宝葫芦 - 悲痛麽名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黑宝葫芦 >

第四百零八章梦中梦

第四百零八章梦中梦

王凡晃了晃脑袋,似乎想把刚才那个噩梦尽力地从自己的脑袋中甩出去。他看了看天sè,已经又是天亮了,额,为什么要用个“又”字呢?

王凡爬起chuáng来,继续每天的日常生活。虽然刚才的是噩梦,但是实在是太真实了,nong得王凡还是心有余悸的。仔细地考虑了一番,觉得梦中的事情未必就不会发生,可能是作为提醒自己的一种预言,自己还是要警惕小心一些为好,以梦中发生的事情为警戒,尽量不要使梦境的事情成为事实。

所以,王凡认为自己虽然拥有了宝葫芦这样的逆天宝贝,但却不是万能的,起码在和国家的对抗中,他就不能一直处于不败之地,所以王凡思前想后,决定还是低调一些为好。

于是乎,王凡将原本准备扩大规模的计划生生地按了下去,那两座早已经挖好坑就要种树的山地,王凡也空闲了下来,不再去理会,只守着他现有的那么一亩三分地。

可惜的是,王凡的那些果树和牲畜的不同之处,早就被人看在了眼里,哪里容得了他的低调。正所谓是树yu静而风不止,王凡想要平静的生活有人却不答应。结果,事情就又回到了原点,似乎是按照固定剧本演的一样,和梦中发生的事情一模一样,王凡最终都没有逃离家破人亡的悲剧结局,同时也没有逃脱被当做白老鼠的命运,又或是死。

王凡再次醒来,满头大汗。他惘然地望了望四周,熟悉的chuáng,熟悉的枕边人,熟悉的一切,原来刚才还是做梦。

难道是传说中的梦中梦?这是在玩盗梦空间吗?王凡一边嘀咕着,一边擦着冷汗,小心肝还是扑通扑通地luàn跳。这也太真实了些了吧,都快要折磨死人了

忽然,王凡一个ji灵,一个古怪的念头不由自主地涌现在他的脑海里:现在自己不会也是在做着梦吧?这么想着,王凡狠狠地掐了自己一把。

嘶有痛觉,而且不是一般的疼,应该不是在梦境当中了吧。但是,刚才为什么会连续做着梦中梦呢?莫非是对自己的某些预兆不成?

中国古代流传的梦故事很多,与其说这是古人的梦,不如说是古人寓言。因为这些梦故事中有很多并不是(或者并不能肯定是)梦,而在古人编出来以传达自己的思想的,大略分类,中国古代的梦故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人生如梦类:以著名的庄周梦蝶故事为代表。梦很简单,庄周梦见自己是一只蝴蝶。他醒来后,提出一个很难解的哲学问题:“是庄周梦见自己变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了庄周?”从现象学角度,我们实在并没有办法分辨这二种假设孰真孰伪。

有一名叫卢生的年青书生,到京城长安会考。路经邯郸的时候,已经是日落西山,夜sè降临,街路寂静,行人无几。于是,卢生急忙在不远的地方找到一家便宜的客栈住了下来。

同卢生往在一个屋里,还有一位老道士吕翁。老道翁身穿青sè斜襟道服,足登白袜黑靴。头顶朿盘银发,眉须皆白,一眼看上去,便知是一位历经论桑,知博道深的古稀老人。两人都是这里匆匆地过客,初次相遇,免不了彼此寒暄一番。

经两人商定,请店主为他们二人蒸一锅小米饭,再随便备上点小菜做为晚餐。在这段空寥时间里,卢生便向老道翁诉说起自己的穷困的命运来,盼望此次进京赶考能够金榜题名,光宗耀祖,飞黄腾达,做官发财,享受人世间荣华富贵。

老道翁侧身坐在坑沿上,耐心静听卢生不知疲倦的畅谈,老人脸上没有认何表情,不屑一顾,只是用五指慢慢地捋着洁白的长须。卢生便再三恳求老道翁能指点mi津,扭转他眼下贫寒的人生。

老道士吕翁,被这没滋没味,白开水一样的述说,无可奈何的从自已行装中取出枕头,让给一贫如洗,一无所有的卢生,躺下来睡一觉,顺口便说:“也许这样,你很快就能称心如意了。”

身板本来就不健壮的卢生,每天要赶几十里路,已经奔bo数日,自然身体极度疲惫,清瘦的脸庞显得更加憔悴。此时任人安排也许是唯一明智的选择,头一挨枕头,便很快进入梦乡。“黄粱犹末熟,一梦到华胥。”华胥:是古代神话中的国名,后来做为梦境的代称。

在梦中,卢生果然金榜题名,考中头名状元。殿试之中,皇上亲点他为东chuáng驸马,将皇女许配他为妻,日后为他生子育女。皇宴上,吃的是山珍海味,燕窝鱼刺,奇食异果,真是尽情享受人世的兴旺显耀的生活。回老家报喜的路上,卢生他身穿红袍,xiong前披挂丝绸大红huā,骑着高头骏马,众多差人,列队举牌,鸣锣开道,好不威风……

卢生正在心huā怒放,chun风得意之时,忽然听店伙汁一声清脆的吆喝,惊醒了卢生。此时,店伙计手端着铜盆,盆边搭一白布脸巾。笑语告之二位:香喷喷的小米饭即熟出锅,汤和小菜已备齐,请二位客官,洗手洗脸,到前堂用饭是了。

卢生从惊梦中睁开惺松睡眼,发现自己依然是旧衣槛衫,靴lu足指,如此寒酸,心中顿时升起一种难以言表的怅然若失之感。苦脑、忧郁、悲伤等人类生活系列词语,好象决口的洪水,一下子都涌进这位卢生冰冷的心扉。

这,就是自古到今黄粱梦的故事。河南省邯郸市附近的黄粱村,因此而得盛名。黄粱村有个卢生殿,殿这里有一个用青石雕成的卢生卧像。那卢生头睡方枕,侧躯两tui稍曲,嘴角还显lu出一丝甜滋滋地微笑,是乎还在享受着美梦中的快乐宜事。

原来,卢生殿墙壁上曾垂掛四联条幅:

四十年中公与候,

虽然做梦也风流。

我今落魄邯郸道,

要向先生借枕头。

谁也说不清这首诗,是出自何人的笔下,更没人知晓,诗文又去何方?当地人都这么流传着。

到了清代,有个叫王鲁之的诗人,路过此地,对这首“借枕乞梦”的诗,作了幽默而含蓄的答复,他挥毫用流畅秀丽的笔墨写道:

明知身世总邯郸,

尚有人求梦里官

枕头若是许人借,

殿前车马是长安。

这位王鲁之,确有其人,此人嘉庆、道光年间的寒门学子。他曾多次在此投宿,可一次也没有做成黄粱美梦。也许他看破了红尘,不再渺无虚幻去追求那些穷苦文人,难已实现的美梦吧。

和这个故事相似的梦故事有很多,如淳于梦中做南柯大守,醒来发现自己是在蚂蚁的国家里做官的故事,还有徐玄之梦中到蚂蚁国的故事,《聊斋志异》中曾举人梦见自己当补相做贪官人地狱的故事,《萤窗异草》中也有黄梁一梦类的故事的主人公是女人;黄婉兰梦见自己做了王妃,国王mi恋于她不理朝政,结果被敌国入侵。敌国的要求是把此美女奉送。黄婉兰大义凛然投河自尽。梦醒才知道做王妃的一生全是一梦。

这一类故事实际多是寓言,目的在于让人不要贪恋富贵荣华,要把功名富贵看作一场梦。这种梦故事是不必以释梦的方法来解释的。

梦游天宫地府类:在梦中游天宫、地府、神仙境界等,这种梦故事也是多得不胜枚举。下面请再看看“梦游洞庭湖仙宫”的传说。

南皋居士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一次奇怪的梦。梦中,南皋居士不知怎么来到了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上,遇到一个穿身红衣服的人,自愿引他去浏览,他也就稀里糊涂地跟随这个人往前走。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了一个地方,这里楼阁华丽,金碧辉煌,很像是王候的宫殿。

南皋居士慌忙整整自己的衣服,跟着传呼的人往里走。来到一座大殿前,远远看见一个王者模样的人高高坐在大殿上,殿堂上排列着仪仗。王者赐坐,并问他:“先生会作诗吗?”南皋居士回答:“懂得一些,便是写得不好。”王者说:“我这洞庭湖景sè很好,请先生yin诗一首,为我洞庭湖增添光彩。”南皋居士当下诵诗一首道:

一轮新月洞庭bo,夜sè湖光yu镜磨。

八百里中秋水阔,片帆飞看楚山多。

王者听了拍案叫绝,非常兴奋,又对南皋居士说:“先生博学多才,文思敏捷,谈吐风雅,将来必定以诗咸名。只是先生这一辈子运气不好,实在可惜。”正说得高兴,忽然看见一个卫士报告,好像说的是关于军事方面的事情,气氛突然变得紧张起来。

于是,王者只好请南皋居士告辞。到了殿外,南皋居士看见从万顷碧bo中突然升起一轮鲜红的太阳,在空中急速地滚动着。不久,又从水中冒出一个,又像人又象善的怪物,头上长着一只角,身上长满了鳞甲,周身金光灿灿,样子十分凶猛。

它一钻出水面,就撵上了太阳,同太阳争斗起来,景象非常壮观。突然,有一束光线,像一条先亮闪烁的金蛇,直朝南皋居士的xiong前shè来。南皋居士大吃一惊,梦也吓醒了。

这与其说是梦不如说是人对天宫的一种幻想,这种无拘无束的想象在“游地府之梦”中同样充满了奇幻的sè彩。清代袁枚编写的《子不语》中就记录了这样传说:

陕西刺史刘介石,奉调到江南任职,他来到苏州城,住在虎丘山上。夜晚二更时分,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又驾着轻风回到了陕西,不料在路上遇到一个鬼,紧紧跟在他身后。这鬼有三尺来长,一副囚徒的脸面,相貌丑陋狰狞。刘介石与赶鬼,打了起来,刘牢牢抓住了鬼夹在胁下,准备nong到河边扔到河里去。就在这时,碰了一位熟人,他建议将鬼送到庙里,让观音来处置。

刘介石觉得有道理,于是将鬼夹进庙里。刘介石一听,连忙下跪申述:“弟子我凡胎rou体,怎么能够到yin府去呢?”观音说:“这事容易。”当即往刘介石的脸上连吹了三口气,然后就叫他去了。

刘介石押着鬼朝北面大路走去,看到有个斗笠,盖在地上,他拿开斗笠,发现下面遮着一口井。鬼一见井,非常高兴,一跳就跳了进去。刘介石也跟着跳进井里,只觉得寒气往身上直bi,只听得一声碰撞的响声,才发现自己已经落到屋瓦上,再向四面观望,只见白日当空,眼前变得十分明亮,而他坠落的屋瓦,正是阎罗殿的殿角。

只听到殿中群神的呼喊声:“哪里来的生人的气味?”接着就有一个金甲神过来,把刘介石抓到阎王座前。阎王发问道:“你这个生人干什么到这里来了?”刘介石连忙详细地禀报了奉观音之命押解鬼的情况。

阎王马上厉声命令道:“恶鬼难留,把他押回原处。”话音刚落,殿上群神马上举起叉子,把那鬼叉起来,扔到池子里去了。池子里养着许多毒蛇。怪鳖,一见扔下个鬼来,迅速扑上去争抢着将鬼吃掉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