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浣洋诀2.2.7禁忌之恋---高宗皇帝的性癖好
2.2.7高宗皇帝
武则天叹道:“没办法,杨吉儿最终输掉了吴王李恪的未来,太子之位最终落入晋王李治之手。这个李治虽然也是长孙皇后之子,不过自小就跟着舅舅长孙无忌学习,看似文弱,但其实一点也不笨。”
小武笑道:“所以你就跟他勾勾搭搭,是吧?”
武则天嫣然一笑道:“我反正也是无所谓的。太宗皇帝身边极品女人那么多,我使尽全身解术也无法出头。有机会碰到李治就聊聊天,也可以解解闷,反正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小武觉得武则天对性的态度十分开放,料想唐朝的风气就是如此,于是也就越发大胆地问道:“那你们可以聊点什么呢?太宗皇帝还在世啊,这个身份有别,还能够大胆调情不成?”
武则天微笑道:“聊天要找个话题还不容易?李治被封为晋王,而我是晋人(山西)。这自然很容易搭上话的,找得到共同语言。但在太宗皇帝活着的时候,我可不敢公然去与他有什么私情的。”
小武不禁也微笑道:“说句玩笑话,假定是吴王李恪成为太子,你是否会说你是吴人?反正你也是在扬州长大的,没有说假话。”
武则天也笑了起来,道:“这也说不定的。假设的事情谁知道呢?”
小武咧嘴笑了起来,又道:“世人都说李治懦弱胆小,可是一个巴掌拍不响,我看他也不老实啊,哪里胆小了?”
武则天叹道:“嗯,懦弱胆小,只是他的表面而已。其实这跟他的身份处境有关,前面几个哥哥都在争位,他排行第九、哪里还敢冒头?自然是能不吭声就不吭声了。而他就算是读了很多圣贤书,心中还是流着胡人之血。”
小武皱眉道:“这么说起来,天底下只有你一个人懂李治吗?为什么你说他流着胡人之血呢?”
武则天解释道:“你要知道,隋唐的皇室,都是由北朝的鲜卑八柱国而来。自从北魏孝文帝时开始、鲜卑豪门同汉人豪门之间全面通婚以后,几乎全部宦门的血统都是半胡半汉,绝大多数贵族都是半个汉人半个鲜卑人。”
“而从太宗李世民来看,他母亲还是突厥人,所以他3/4的血统都是胡人。再加上皇后长孙无垢也是鲜卑人---她是那个号称‘一箭双雕’的长孙晟的女儿,所以李承乾和李治兄弟更可能是7/8的胡人血统。”
小武非常震惊,道:“原来是这样啊!我说呢,李治怎么就敢勾搭自己父亲的小妾!所以李治对于此事,想必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武则天笑道:“所以你不要以为,他是什么正宗的儒家弟子---虽然很多人都打算把他培养成那个样子。自打第一次见他的时候,我一下子就从其眼中发现了他心中燃烧着的火焰!”
小武笑道:“当然咯,全天下只有你最了解李治的内心了。可他为什么平时能够表现如此温和?瞒过所有人的眼睛?”
武则天道:“嗯,那主要还是拜他的老师兼舅舅所赐。长孙无忌虽是鲜卑人,但汉学水平很高,倒是一个比较彻底的卫道士。此外,他还精于法律相关制度,特别喜欢循规蹈矩。”
“受长孙无忌的影响,太子自然温文尔雅。然而李治内心也胆大包天,并且跟他的父亲李世民一样、好色无厌,只是一直被教导着要谦虚收敛;而且多年来上面还被几个强有力的哥哥压着,所以习惯了不对外表露自己的内心。”
小武呵呵笑道:“这种类型的人,我们称之为‘闷骚男’。所以李治的心中也有狂野的火焰,但是习惯于内敛,当世只被你一个人看出来了是吗?”
武则天清脆地格格一笑,道:“当然。我第一次见到他,就从他看我的眼神中读出了他的心思。这正是我最理想的男人!”
小武叹道:“原来李世民虽然自身胡汉合一,既当了皇帝、又当了‘天可汗’,但还是希望自己的继承人,是汉化比较彻底、文化比较深湛的好学之人。”
武则天点头微笑道:“没错,李治和长孙无忌就是迎合了太宗皇帝这个心理,所以最终被定为继承人。然而说李治是我理想中的男人,不是因为他文化很高,而是因为他胆子够大!”
“要知道,所有人都以为他胆子小---包括将他从小教到大的老师兼舅舅长孙无忌!但是就我一人知道,关键时候他是什么都敢干的!”
小武深吸了一口气,道:“没错。其实李治并不喜欢按别人的安排去做事,真正存在很大分歧的时候,他其实倔的厉害!比如说,后来朝堂里所有大臣都不支持你做皇后,可他还是硬让你当上了!”
武则天坦然点头道:“没错。所以有的时候,我觉得李治比李世民更有担当!我押他一宝,是完全赌对了!”
小武忽然嗤的一笑,道:“你是怎么押他一宝的呢?能否说给我听听?”
武则天也笑了一声,道:“这也不妨事,就给你说说罢。当太宗皇上归天之前、病势沉重的时候,宫里的气氛很压抑,我也感觉到了不妙。虽然借晋王入宫探驾的机会,跟他互相使个眼色,但也仅能如此而已,话也不敢多说半句。”
小武心道,那你两人是怎么勾搭上的?嘴上却说:“可你怎么知道晋王李治喜欢你到什么程度呢?万一他也靠不住、或者没胆量,又怎么办?”
武则天嫣然一笑道:“这点我还是有信心的,因为有了想法以后总会有机会。一天恰好晋王需要如厕,正好由我前去服侍、递上脸盆毛巾。当时见并无旁人,李治洗手的时候故意动静大了一些,将一些水滴溅在了我的脸上。”
小武恍然大笑道:“从行为学上来看,李治显然胆子不小,居然敢调戏你?只是有别人的时候,他用很强的自制力来遮掩一切---绝对是个闷骚型的人物!”
武则天嘤咛一声,似乎回忆了一下,抿嘴道:“我当时并不生气、而是笑了几声。于是李治胆子就更大了,随口吟了一句诗:‘清水溅粉脸’,然后停下来笑嘻嘻地看着我。也许是福至心灵,立刻回了他一句。当时我就看见了他眼睛中射出的炽热光芒,而且好像还咽下了一口唾沫。”
小武叹道:“文人的高级交锋不过如此啊,语带双关、意犹未尽!原来你们这样就结下了缘分,所以你对李治的为人还是有几分把握的。而等到李世民驾崩,按照宫中规矩,你们这些妃子都要去感业寺出家为尼了。”
武则天摇头叹道:“可不是吗,我们在宫中天天百无聊赖、苦无任何办法。等到这一天真正到来时,后宫里女眷们哭声一片,也不知道是哭太宗还是哭自己。我一声也没哭,但是来回暴走,怎么也想不出个办法。”
小武叹道:“我也想不出啥办法,所以你只能乖乖的去感业寺了。”
武则天似乎又出了神,缓缓道:“宫里面让我佩服而且亲近的人,这时候就只有一个徐慧了。我走去见她,想问她还有什么招吗?可她好像一下子老了许多,才二十五六岁,就变得失去了生气。她淡淡地跟我说,要么就跟着太宗皇帝去吧;也好过去感业寺,做一辈子活死人。”
“于是我只得再回到住处,一个人苦思冥想。可是随处都能听见哭声,一边又是烦恼无比,真让人连觉都睡不着。好在穷极生变,到了半夜,终于被我想出了一个招儿来。”
小武惊问道:“你想出啥来了?”
武则天沉声道:“说干就干。趁着黑夜,依仗对宫里路径的熟悉,我越过了重重守卫、悄悄地潜入灵堂。反正我是豁出去了,什么都不怕了。”
小武感觉惊心动魄,又道:“去灵堂作甚?送别李世民?”
武则天低声道:“不是,当晚只有太子李治一个人在那里守灵。按照规矩,外面有重重守卫;但若没有吩咐,不到第二天早上,任何人也不得入内。”
小武惊道:“那你还进去?是去求李治救你?”
武则天摇头道:“这是唯一的机会,用不着来虚的!好不容易绕过守卫耳目、悄悄潜入灵堂之后,看见灵位前点着十几根大蜡烛,李治正跪坐在蒲团上打盹,于是我直接就脱衣服。”
小武震惊地几乎窒息,道:“这……”
武则天似乎在自言自语,道:“作为太子,他身边的美女也绝不会少,所以我必须要跟别人不同!”
小武半天也没回过神来,继续听武则天像梦呓般地诉说:“李治先是一惊,紧接着就被我抱入体内,没有说出一句话来”
“我什么都不顾了,用尽全身的力气,管它有明天还是没有明天”
武则天目光朦胧,缓缓说道:“我和李治辈分有别,这就是一重禁忌;这里还是灵堂,这就是双重禁忌;而且堂上还有太宗皇上的棺材、墙上挂的画像似乎还在盯着我们,这就是三重禁忌!外面还有层层守卫,绝不能惊动了他们,这就是四重禁忌!”
“可是我二人什么都不管,顺着本能而为!”
“之后我休息了一会儿,慢慢地起身收拾了衣服,悄悄地离开了灵堂。趁天亮以前,尽力避开守卫,赶回自己的住处。自始至终,我和李治就没有说过一句话。”
小武又是一惊,道:“你没有求李治,保证以后来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