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浣洋诀2.1.16胜负难料---无流氓不大国? - 浣洋决 - 武神潭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浣洋决 >

第16章浣洋诀2.1.16胜负难料---无流氓不大国?

2.1.16胜负难料---无流氓、不大国?

八角嘿嘿一笑道:“晋襄公即位第一年,就在崤之战、箕之战、泜之战的三大战役中取得了完胜,将西方之敌、北方之敌、南方之敌修理了个遍。这下子,再敢质疑晋襄公姬欢不能制霸天下的人就很少了。”

“第二年,晋襄公又去讨伐了没有及时来晋国朝见的卫国;顺便觐见了周天子;同时威迫了陈国、要与楚国保持距离;并再度向齐、郑两国重申了联盟。姬欢进退有据,一切行为都获得了圆满成功,至此晋国的百年霸业才算稳固了下来。”

小武微笑道:“但是他的便宜外公、秦穆公看到了这些,不免是眼馋得不得了,但只能羡慕嫉妒恨吧?”

八角捋须微笑道:“当然,最恼火的人自然是秦穆公。秦国在中原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晋国做了嫁衣裳。嬴任好觉得这本该是属于他的荣誉,现在被别人偷走了,他如何不窝火?而且斗不过晋文公那个老头子倒也罢了,面对着乳臭未干、刚即位的晋襄公还输了个底朝天,秦穆公的老脸往哪里搁呀?”

“要知道,崤之战乃是春秋时期规模一等一的歼灭战,秦军共有5万主力被晋军全歼。秦国因此而蒙受的损失、在春秋时期算的上是天文数字了,是很多大战中人员损耗的十倍以上!让辛苦了几十年的秦穆公几乎彻底熄火、一夜回到了解放前!然而这还不算完,等晋襄公稳定了全局之后,不免会再度乘虚伐秦、夺回河西五城,甚至更进一步、威逼雍都,到时候秦穆公如何是好?”

小武大为诧异,皱眉道:“我以前了解到,崤之战以后、秦穆公总是心心念念打算找晋国报仇的!但是照你这么说,他根本无力翻本?很多史书上都说,秦穆公派孟明视领军‘报赐’晋国(回报晋国的‘赏赐’)。难道秦人的复仇也是假的?”

八角有点诡异地微微一笑,从桌上原来给小武的一堆资料中随手翻出一张地图,指着上面道:“晋襄公登位后第三年春天,秦晋之间再次爆发了大规模的彭衙之战。当时秦穆公和主帅孟明视仍然健在,你自己看看、彭衙是在哪里?”

图表23秦晋彭衙之战地点(前625年)

小武仔细看了两眼,大吃一惊道:“彭衙的地点是在澄城以西了?莫非是说,河西五城(韩城、合阳、澄城、大荔、蒲城)已经被晋国给收复了?那么这到底是秦攻晋、还是晋攻秦啊?”

八角呵呵一笑,捋须道:“又跟书上写的不一样了,对吧?可你要明白,后世流传下来的记载,都是当年被秦朝的宣传部给‘审查’过的。”

小武摇头无奈道:“好吧,我明白了。等到秦始皇得了天下之后,反正胜利者怎么说都是对的。河西五城‘自古以来’都是秦国的、跟晋国关系不大,这样才能占住道德制高点。就算晋襄公欺负了秦穆公、也要反过来说。还是你接着说罢。”

图表24春秋霸主时间轴(晋襄公片段)

八角点头微笑道:“秦穆公是想报崤之战、秦国大败之仇没错;然而晋襄公也想报前代龙门山之战、晋国大败之仇。故在晋襄公二年,会盟了东方诸侯、稳定了全局之后,第三年初(前625年)姬欢下令:晋军于当年晋惠公渡河的同一地点、再次渡过黄河,大军依然走韩原、过龙门山,一路西进。”

小武倒吸了一口凉气,道:“原来是这样!晋国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那,那,秦军赶忙上前抵挡了?”

八角捋须道:“这一次,秦、晋两军相会于龙门山以西的彭衙(陕西白水县)。孟明视率领秦军主力列阵迎战;先且居率领晋军主动冲阵;大致算是势均力敌之战。然而先且居的前锋狼瞫、是一个深具武士道精神的人,于是秦军再度大败。”

小武奇道:“那个姓狼的,又是怎么回事?”

八角捋须笑道:“狼瞫本是先轸的车右,作战极其勇猛,曾因为小过错被先轸撤了职,所以之前晋国连续几场战争他都没赶上。朋友们也问他‘为何还不去死’?他深以为耻,认为‘士可杀、不可辱’!”

“如今先轸已死,其子先且居不咎既往、再次给狼瞫机会,提拔他为中军前锋,所以狼瞫早已视死如归。在彭衙之战中、狼瞫不顾秦军凶猛,率领本部敢死队直冲孟明视大阵中心。由于狼瞫勇悍难当、领头陷阵破敌,先且居命大军随后跟上掩杀。于是秦军再次大败,孟明视被迫逃走,狼瞫也在自杀式进攻中阵亡。”

小武摇头叹道:“姓狼的果然是个狼人---比狠人还多了一点。孟明视一心复仇,秦军估计也出了全力;然而晋军更加凶猛,也实在是没有办法。”

八角微笑道:“当年冬天,为了巩固彭衙之战的胜果,晋襄公又从东方招来了宋国、郑国、陈国的军队,再度讨伐彭衙与汪邑。(其实是因为先且居提前发动了彭衙之战,姬欢原本打算等待东方三国兵到、与晋军会师后再一同击秦的)这已经是姬欢在三年里、第三度下令进击秦军了,顺便体验一下晋国以盟主名义、向东方诸国发号施令的霸主成就感。”

小武愈听愈奇,道:“看这个架势,晋襄公是想灭了秦国呀?”

八角呵呵笑道:“不排除他有这样的想法。但执政赵衰劝阻了他,说晋国如今已是天下之霸主,需要对付的敌人很多,并非只有秦国一个。齐、楚等国实力仍在,所以犯不着跟秦国在西方一隅死磕到底,不然有可能得不偿失。”

“晋襄公仔细考虑了一下,便接受了赵衰的建议。又过了几个月(前624年),秦军从南线渡河反扑,秦穆公和孟明视抱着必死的决心,直入晋国腹地。这次晋军只是固守着主要城池并不出战,而任由秦军攻下了两个小地方、耀武扬威了一阵子,然后撤退而去。”

小武想了想,犹豫道:“如果说,晋军这次再把秦军包了饺子,那么说不定就一劳永逸了!世上就没有秦穆公了、或许也没有秦国了。当时晋国可是在极盛期呢,并不怕硬碰硬!更何况是在自己的主场?本方国土上!可是赵衰为何出这个主意呢?他明显是要给秦国一个台阶下呀。”

八角捋须道:“什么原因都可能。或许是当时楚国对晋国仍然有威胁;或许是因为赵衰想到自己也姓赢(赢姓赵氏),不愿看到同宗的秦国就这么灭亡了。反正上卿赵衰的意见有很大的影响力,晋国君臣同意放秦国一马了。”

图表25晋国六卿之赵家与秦国的血缘关系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点点头,笑道:“一切皆有可能!而且春秋时期的人还没有战国时期的人那么狠,打仗也留有余地,呵呵。不过,这次秦穆公和孟明视大军未遇到晋军主力,自己也知道很侥幸吧?”

八角点头笑道:“秦穆公见好就收,随即让全军渡河南下,到崤山一带给之前阵亡的将士们收敛尸骨、运回秦国安葬。在那里他还发表了一篇著名演说《秦誓》,将一切的过错都揽在了自己身上。”

小武大笑道:“这次荣誉之旅终于完成了?秦穆公终于挽回来了些许面子。”

八角微笑道:“秦穆公的面子是找回一些了,然而晋襄公却又有些懊悔。因为秦军毕竟是在晋国的国土上、来回奔行了两个月,如入无人之境,那么霸主的面子又往哪里搁呢?”

“于是在该年冬天,晋襄公下令再度出兵伐秦,并且包围了河西两城。这已是晋襄公在四年中第四次下令伐秦了,不过并未出动主力。秦穆公心知肚明,晋国已是手下留情、但也得要回霸主的面子---于是下令不出动大军抵抗,任由晋军取胜以后主动撤退。”

小武呵呵道:“这已经完全是面子之战了,双方其实都已不想再打下去了。”

八角点头笑道:“自从晋襄公登位之后,同秦穆公四年五战、并且是四攻一守!秦人屡屡被动抵抗,间中勉强能反击了一次。这种‘攻守之势’如同一盆冰水一样、让秦人彻底认清了现实,放弃了东进争霸的‘非分之想’。此后,秦穆公开始重用由余,一心征服西戎、不与晋国争锋,倒也自得其乐、聊胜于无。”

小武哈哈大道:“秦穆公终于想明白了:晋国人太坏了,但是又打不过,还是西戎小伙伴们亲啊。”

八角微微一笑,又道:“从此,秦国基本上也退出了争霸天下的游戏。晋襄公从西方腾出手来之后,目光又转向了东方。他先同鲁国改善了关系,又收服了曹国、卫国,诸侯们都纷纷上门来朝见霸主。一时间,晋国仲裁天下的事业好不红火!”

“顺便说一声,天子同霸主的关系乃是一文一武。诸侯要周期性地去觐见天子,但是天子一般只会奖励、不会责罚诸侯,因为责罚的事情都交给了霸主。晋襄公就好像是周天子的‘执法长老’!中小诸侯都很怕去见他,然而接到召令又不敢不去,那样的话不是被缺席审判、就是晋军大举来伐本国。”

“所以晋国事实上成为了天下的‘执法堂’。诸侯们战战兢兢地前来拜见晋君,一般还要先花钱上下打点,确保六卿之中有人能为自己开脱,然后才敢去见晋襄公。否则一旦惹得姬姓老大哥(晋君)不高兴,轻则囚禁一段时间、重则废除诸侯之位;然后在该国公室子孙里、另择一名比较恭顺的人来继承其位。你说诸侯们怕不怕?”

小武豁然长叹道:“我真是没想到,秦穆公哪有资格称霸主?真正的天下霸主,竟是我以前一直不了解、甚至没听说过、不知道名字的人啊!”

八角捋须笑道:“你还要明白,大国崛起的事业、是必须刚柔相济的。晋文公、晋襄公已经打了许多大仗,这已经足够令晋国称霸了;但还要再辅以德望,晋国的霸业才能长久。而不是像一般的所谓霸主,只能‘过把瘾就死’而已。”

小武连连点头,兴奋道:“没错!晋国从晋献公、晋惠公、晋怀公、晋文公、到晋襄公的五代国君,每个人都有许多值得一学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对于群雄逐鹿、大国崛起,实在是太有指导意义了!”

八角点头笑道:“说回到晋惠公夷吾,也不应被视为loser。其实他对晋国的贡献也很大,除了尽力保证国家领土完整以外,姬夷吾立法招募州兵、还开垦私田,这些利于国家的措施都被后任所保留。不然,晋文公回国即位之后仅仅两三年,又怎能实现质的飞跃?”

小武眨了眨眼,道:“你是说,多亏晋惠公的皮厚和韬光养晦,才能尽量保住晋国的元气;这样传到了后人手里,才终于能够实现大翻盘?”

八角含笑道:“在春秋大义中,如晋献公、晋惠公这些人物,似乎皆为反面教材。然而,没有他们这些‘流氓’之君,又哪有晋国成为世霸的基础?另外,正面人物如晋文公、晋襄公等,也不见得就‘不流氓’了。”

小武想了想,笑道:“你的意思是:不耍流氓,怎能成为大国?”

八角捋须微笑道:“有的时候,即使一个诸侯只想做一个好下级,也不能完全听信周天子的引导、或者忽悠。要有足够的经验和智慧,才会明白:‘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小武深深点头道:“多谢指教了!若自身不强,相信别的秩序都是白扯!”

八角点了点头,又微笑道:“在秦穆公的最后几年里,看见晋襄公这个‘便宜外孙’在中原大地上呼风唤雨,嬴任好即使已经成为所谓‘西戎霸主’,心中还是五味杂陈,说不出来的滋味。但他手中还藏着一张王牌没打,心想:也许,也许,还有机会……”

小武奇道:“他还有一张王牌?啥牌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