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浣洋诀2.8.8地尽东南---第二军队
2.8.8地尽东南---第二军队
八角点头道:“不错。只有畅通无阻地到达安达曼海的港口,才算真正打通了大西南的道路。然而中国不仅仅要沟通西南,事实上整个亚细安、甚至包括大洋洲和南太平洋岛国的所有区域,才是中国冲出去、并能整个覆盖的海图伟业!”
小武点了点头,似乎还有些犹豫道:“这的确算得上‘雄图霸业’……”
八角看了看小武,缓缓呷了一口茶,然后捋须道:“在宋朝的时期,中国实力曾一度非常强盛,然而什么也没有做。后来欧洲历史学家在评价宋朝的时候,说道:这个王朝的人口、实力,跟建国初期相比、都膨胀了四倍以上,然后居然完全没有对外扩张---这就是导致它最终灭亡的最大原因。”
小武想了想,又道:“我当然是同意扩张思路的,只是还得仔细权衡一下。”
八角点了点头,微笑道:“在如今这个时代,中国的整体对外战略、应该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天倾西北,地尽东南’,这可以是权衡之后的结果。”
小武喃喃地道:“天倾西北、地尽东南?什么意思?”
八角捋须笑道:“‘天倾西北’---是指中国在西面和北面,暂时不宜做大动作;而应以那两面的国家作为自身靠背。毕竟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亚七斯坦国,目前都是中国盟友或朋友。中国如今同他们的关系不错,也需要他们分担来自外部的压力,以及隔绝西亚、东欧的乱象和战争影响。”
“至于中国的西面和北面能否突破,可先保持观望态度。未来可以观察西北方的相关国家是否形势剧变,再做进一步定夺。故可将这些方向的矛盾留给后人处理,以待天时---即‘天倾西北’。”
小武呼了一口气,道:“原来这就是‘天倾西北’!”
八角微笑道:“‘地尽东南’的意思与之相反---指的是当今中国只宜集中精力,注目于东南的大海方向,并且延伸到极远之处,深入大洋而没有尽头。至于东面和南面存在的所有矛盾,无论大小,国民都应重点处理。”
“如此,‘地尽东南’才是现今中国最主要的战略目标和手段依托,也是当前时代目的性最明确、可操作性最强的强国之道。”
小武又深吸了一口气,道:“原来这就是‘地尽东南’!”
八角点头捋须道:“要让所有的中国人明白,中国视东南方向的所有陆海区域为本国的核心利益区,并且不惜走出国门,有决心主动与其它所有争霸国在那里进行角逐。如此则不会让全民的目光向内---再次重蹈中国人在历史上已经犯过许多次的保守错误。”
“当东南区域列强的角逐加剧之时,中国就可以谋求一种‘双霸弭兵’的形势,采用刚柔结合的办法谋求霸主之一的地位和权益。同时如有可能,善用‘三驾服楚’之类的地缘消耗策略,将区域外的争霸国拖垮。总之,这里面的内涵丰富、办法很多。”
小武清楚了许多,点头道:“到东南方的国门之外去拼,总比等待别人上门来找事,要强得多了!”
八角呵呵大笑道:“正是。如今中国在南海和南洋区域,跟美国比有地缘优势;跟日本、印度比,有实力优势;跟区域人口大国,如越南、缅甸、印尼比,也有着先发优势。此时若不锐意进取,一旦别人跟上来了,那就良机丧失、后悔莫及了。”
小武又犹豫道:“那么如何才能不丧失良机呢?”
八角嘿嘿一笑,道:“当年‘东南亚一片红’的时候,曾经有过一次良机,不过由于当时国力有限,所以中国只能错过了。如果不想错过下一次机会的话,还是应当尽快建立起来‘第二军队’,相对比较要紧。”
小武奇道:“什么是‘第二军队’?”
八角微笑道:“‘第二军队’指的不是一个国家的主体军队,但却是一支独立的、有专门用途的军队。”
“举刚才说过的例子:当年楚国的庄跷打通西南之路,征服了云南、建立滇国,功绩非凡。而他所率领的军队,就可以算是楚国的第二军队---其成分本来也只是被招安的盗匪。楚国没有了庄跷这一支部队,也不会有太大损失。”
小武恍然道:“原来第二军队的成分,可以同主力军队不一样。”
八角点头笑道:“另外,秦始皇征南越的时候,曾派出了50万大军,也可以看成是秦朝的第二军队。这其中专业士兵也没有那么多,很多人只负责工程和耕种改良,把中原文化和科技带去岭南,从而征服岭南的土著并将其永久同化。”
“而且后来当秦朝崩溃的时候,岭南的大军并无一人北上救援,反而是堵断五岭、落地生根,于是这支秦朝的第二军队永远留在了岭南。应该说,有没有他们,对秦朝的主体来说,区别也不大。”
小武点头道:“对秦朝的区别是不大,但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区别可就太大了!不然的话,广东、广西、越南等地就同中原没多大关系了!”
八角点头微笑道:“不错。所以要谋划东南亚的话,中国最好再建设一支第二军队备用,名字可以叫‘靖南军’、‘天南军’、‘南府军’或者‘中南军’等等,但它的目的和特征是同国防主力军完全不一样的。”
小武眼珠一转,思索道:“如果说,解放军是中国的第一军队,而靖南军是中国的第二军队,那他们的区别是?”
八角叠起几个手指,道:“首先,解放军的假想敌是世界上所有强大的敌军---主要是那些有实力争霸的国家。因此,各种高科技武器军人都必须掌握。”
“而靖南军的假想敌大多都在东南亚国家。由于敌军的武器和战斗力相对落后,那么靖南军的兵员素质也不必要求太高,但人数却要得到保证。”
小武好奇道:“难道像秦始皇征岭南那样,需要一下子派出50万人?但若论战斗力,蒙恬所率领的依托长城作战的20万士兵,反而可能要强得多了……”
八角点了点头,又道:“其次,解放军的特点是适合大范围的运动战,当局部需要野战的时候,他们会从很远的地方赶过去打仗。但打完了仗便会撤走,或者再调去其它地方。”
“但是当靖南军进入东南亚之后,仗打完了也不一定会撤走;也许他们将永远驻扎在那里,以维护中国的利益。”
小武同意道:“靖南军即使被调动,也应该还在东南亚的范围内。所以,他们只需要学习海岛作战、山地作战、热带丛林作战等就可以了。不必花费时间去学习更多的战法了---然而,越简单、越专注,或许威力就越大!”
八角捋须道:“最后一点,就是文化、语言的适应****军的特别要求不多,学习外语也只有通用性要求---往往只有英语。而靖南军必须熟悉亚细安各种语言,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以帮助他们能长期在亚细安各地扎根。”
小武忽然身躯一震,激动道:“如此看来,靖南军还可以适当地从东南亚华人里面征兵,这样会非常有利于文化的融入!”
八角点头微笑道:“可以考虑。其实这也是在学习美国的做法---美军里面一向有许多外籍士兵,他们在世界各地作战的时候,一般都会让外籍士兵冲锋在前面,或者执行相对危险的任务。当然外籍士兵的工资和抚恤金不会少给。”
“这样做的好处之一是,当美国国会质疑作战结果时,他们会发现美军的伤亡数字看上去还不错---因为外籍士兵只有在打仗的时候才算是美军,如果伤亡了则不包含在阵亡或丧失战斗力的美国军人名单内。他们需要的只是钱,而国会一高兴便会在巨额军费预算上签字,如此便皆大欢喜了。”
小武气结道:“原来美军一直是这样做的!”
八角慢慢地呷了一口茶,又道:“如果打算要建立第二军队,也不必急于求成。一开始可以将其编制秘密地藏在解放军之内,先不要让外人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区别。等到第二军队可以大展宏图的那一天,世人才会明白其中的精妙所在。”
小武重重点了一下头,道:“有的时候,可以考虑让解放军和靖南军联合作战。不过战后解放军会撤走,而靖南军则会留在当地。”
八角不置可否,忽道:“中国历史上曾有一支超级出色的第二军队,你知道吗?那就是曾经改变了东晋历史、甚至是中国历史的---‘北府兵’。然而在当初刚刚设立北府兵的时候,没有任何人会相信这一点!”
小武讶道:“我听说过‘北府兵’呀!其中涌现的杰出将领极多,包括刘牢之、刘裕等等。淝水一战让一统北方数国的前秦天王苻坚败得灰头土脸,世人无不敬仰他们的战绩。但北府兵不是东晋的栋梁吗?你为何说他是‘第二军队’?”
八角摇了摇头,道:“东晋的栋梁有两大主力:一支是驻守首都南京的建康军,另一支是驻守湖北的、桓温的荆州军。北伐也好、保家卫国也好,原本一直都仰仗这两支精锐部队。”
“然而当时的社会一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由于北方难民大量南下,江南一带又没有足够土地分给他们---于是乎有无数青壮年浪荡街头、游手好闲、调戏妇女,以斗殴、行骗、赌博为生,造成了尖锐的社会现实问题。”
“在一个极端讲究门阀的朝代,既无土地、又无背景的年轻男人还能有啥机会?又怎能不为祸民间?于是谢安等人建议朝廷,将南京附近一带的青壮年‘无业游民’全部拉了壮丁。统计下来共有8万人左右,于是在镇江和扬州两地设立军营容纳,并许给他们一个愿景:‘将来打回北方老家去’---是名‘北府兵’!”
小武大讶道:“原来‘北府兵’就是这个意思呀?!最初也只是为了端正社会风气而设,只为了不让无业游民们给国家和社会添乱呀!”
八角微笑捋须道:“北府兵中的各种荣誉称号均以‘北’字排名,如镇北将军、扫北将军、横北将军等等。”
“其突出特点是军纪比较散漫。任何时候只要两路北府兵行军会师,一定以赌会友,在军营中设局聚赌,如此切磋联欢!虽然只有高级将领才够资格做庄家开盘,但最底层的士兵---只要当时不执勤---都可入帐下注聚赌,丝毫不受限制。”
小武笑道:“我靠,这种军队如此松散、自由和平等,居然能打赢大仗?真是‘形散而神不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