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浣洋诀2.8.3新隆中对---两个三国的异同 - 浣洋决 - 武神潭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浣洋决 >

第105章浣洋诀2.8.3新隆中对---两个三国的异同

2.8.3新隆中对---两个三国的异同

小武点了点头,又犹豫道:“也许我不该直接问,得靠我自己思索才比较妥当---但我还是想知道,以当今世界的状况,你觉得中国采取何等的对策为最好呢?”

八角呷了一口茶,捋须微笑道:“那你先说说自己的看法也无妨。”

小武顿了一下,睁大眼睛道:“我觉得,如今就好像是在三国时期。美国最为强大---其能从两次世界大战中胜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已拥北约之众,且持续东扩,此诚不可与争锋!”

八角呵呵笑道:“没想到,你还记得《隆中对》的一些原文!不错,美国确实有如当时之曹操,灭袁绍而统一北方,得了半个天下。而且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道义上占据制高点,就如同美国控制一些‘普世’价值观以演变全球,两者实在很相似。”

小武昂然道:“所以在三国时期,西蜀与东吴只得联合起来,以共抗最强大的曹魏。按我所知,刘备与孙权之间的仇怨也是颇多,为了荆州之地和关羽之死还曾大打出手;但是为了共抗最大的威胁,两者仍是以联合为主旋律。”

“如今的中国和俄罗斯两国之间,就很像当时的吴、蜀二国,虽然也有很深的历史仇怨,然而为了避免被美国各个击破,故只能先联合起来。希望能一直撑到美国不那么强大的时候,或者中国能独立自强地赶上美国的实力,到那个时候再重新审视世界局势不迟。”

八角微微点头,笑道:“你这样说,当然也不算错,这的确是当今的主要矛盾。中国首先要做到‘国险而民附’---稳固自身实力,历经岁月洗礼,以待时局变化。另外老实说目前俄罗斯已是三国中的最弱一环,一旦没了政治强人坐镇,很可能顶不住北约东扩的压力而率先崩溃。中国要适时地撑它一下,让俄罗斯坚持得更久一点。”

“只是如今的世界并非只有这三个强国,欧洲、英国、日本、印度、澳洲等等势力参与博弈也必须考虑进去。所以当面对多级世界的现实状况时,中国一方面要注意全局平衡,另一方面也要找到有价值且可行的局部战略。”

小武有些疑惑,重复道:“局部战略?”

八角轻轻的拨动了一下茶杯盖子,微微一笑道:“天下之事,有其弊必有其利、有其利必有其蔽。只要你用心去体会,这二者之互换是玄妙无比的。如果在全局上你处于劣势,那么在局部上你就会更加专注,从而获得长期之利。”

小武想了一想,仍然不明白,只得虚心请教。

八角叠起几个指头道:“我可以给你举几个例子,你就明白了。第一个例子是,秦穆公屡次争霸中原失败,看似丢了全局,输给了晋国。但晋国既是一面厚厚墙壁,挡住他东进之路;同时也是一面厚厚的墙壁,替秦国挡住了来自东面的威胁。所以,秦国最终可以专心于西戎一带,在那里吞并的土地和蛮夷却是自己永久的实力。”

“另一个反例是英国。它曾经是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看似控制了埃及、印度、东南亚、澳洲、美国等等难以置信的广大辽远区域,但是却输在近处的局部---即爱尔兰岛。若干年以后,英国发现远处的巨大领土一个也控制不住,只得全部放弃;而自己仍然只是一个‘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回头看一看,如果能把北爱尔兰领土换成整个爱尔兰岛---从而真正拥有完整的‘英伦三岛’,英国即使用巨大的印度殖民地加上巨大的美国殖民地去交换也是值得的。”

图表3英国与爱尔兰两国毗邻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这才恍然,道:“原来如此!印度和美国虽面积极大、利益丰厚,但英国迟早会失去这些遥远的土地。反倒是身边的爱尔兰,虽然面积不大,但却可以永远占有而获得永久之利。对英国来说,得到全世界也不如得到爱尔兰呀!”

“也就是说,全局上的劣势,其实不一定不好。因为这可能会导致自己在局部上更专注。如果能利用好这个机会,专心于自己周边之事、精耕细作,而不是泛泛地谋划整个世界,可能会有更好的长远效果!”

八角点了点头,笑道:“是这个道理。当年三国时的魏、蜀、吴三方,都意识到自身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全局;所以他们不约而同地决定,先不挑战强大的敌人,而专注于周边可以扩张的土地。”

“所以,曹操北征乌桓,杀死鲜卑蹋顿单于,臣服辽东公孙康;孙权出兵夷州(台湾)和交州(越南),拓地充兵;诸葛亮兵渡泸水,七擒孟获,进军西南蛮族之地。这样的就近扩张相对较容易,无论未来天下大势如何变化,都能先保证自身更加强大,扫清门前雪后再说其它。”

小武点了点头,赞道:“说得不错!我也明白首先要令自身更加强大,这一点总归是不会错的。只是先前我只考虑了国内的发展,却没有考虑到近处的扩张。”

八角捋须点头道:“这就是大多数中国人会犯的错误。总是目光向内,不知道保有侵略性、民风尚武的深刻意义。”

“从亚欧历史长河上看,决定中国出路的第一人,其实是汉武帝。他喜欢扩张,在位时曾东灭朝鲜,南收闽越、夜郎、滇国,西征大宛、北跨瀚海。最终使得汉朝与罗马帝国并立,成为占据了丝绸之路东端和西端的两大千古帝国。---刘彻明明是不世出的超级英雄,然而中国人却普遍对汉武帝评价不高。”

“只有总览亚欧历史后才会明白,当年汉武帝以钢铁般的意志向西北方向开拓、坚决打开丝绸之路,才为后世留下了今日大中国之雏形。千百年后来看,开通西域是中国得以生存至今的关键一步。与此相比,秦始皇也不及汉武帝的伟大。”

小武讶道:“我当然知道汉武帝了不起,并且我本人也不反对扩张。但秦始皇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何以还不够称为最伟大?”

八角哼了一声,笑道:“因为以秦朝之格局与文化,并不能保证中国在以后的岁月不为外来势力所灭。秦朝重农耕,不鼓励骑兵战术,并且修建长城,自成困守之局---一旦遇到极具侵略性的蛮族入侵,比如像蒙古那样的,肯定会灭亡。”

“后世宋朝的历史,就提供了一个佐证。因为宋朝的版图,正好酷似秦朝版图,两者涵盖的区域基本相同。而且宋朝还额外多了一个福建省(秦朝并未征服闽越),可以从泉州的海上贸易获得许多利润作为军费。同时,宋朝军队总数很多、跟秦朝相似,但也同秦朝一样重步兵而不重骑兵。但由于宋朝文化保守,加上周旋余地小,不断被动挨打、终为外族所灭。”

秦朝地形图

宋朝地形图

图表4秦朝和宋朝地形图对比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想了一会,终于点了点头道:“看起来,如果全中国人民的脑海中忘记了向外扩张,只是困守于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就会陷入保守主义,早晚被人吊打。”

“这么说起来,适当扩张也好、有侵略性也好,其实是促使人民保持文化和思想开放活跃的手段。流水才能不腐、户枢才能不蠹嘛!否则很容易变成死水一潭的困字局!”

八角微微一笑,点头道:“你现在明白了?保持适当的扩张思想是何等的重要!若把一个国家比喻成一个活人,不能只学习‘扛打’,也要学会‘打人’。因为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而主动打人才是最佳的扛打策略。”

小武呵呵一笑,道:“明白了。要会适当地主动打人、而且要打近处的人---家门口的威胁要全部拔掉。但是在远处争王争霸的人和事,可以暂时不予理会。”

八角点头微笑道:“你说的很好。中国可以不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但是,对于美国设在中国近处周边的‘第一岛链’、‘第二岛链’等等封锁线什么的,是一定要拔之而后快的。这只是早晚的问题,否则复兴也无从谈起。”

图表5中国近处的“第一”和“第二”岛链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点了点头,皱眉道:“那么,找寻突破现存困局的方法,要如何着手呢?”

八角又呷了一口茶,道:“问得好。当年,刘备也向诸葛亮咨询了同样的问题,于是就有了著名的‘隆中对’。不过,你觉得隆中对里面的策略很成功吗?”

小武想了想,道:“隆中对里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成功的地方。我来试着说说啊。”

“成功之处在于:刘备确实应该占据荆州,并向巴蜀发展,这样才有地盘站住脚跟,从而与魏、吴一起,形成天下三分之势。不成功之处在于:蜀汉还想进一步统一天下,这就要求从荆州、西蜀乘势而起,两路北伐才行。然而关羽大意失荆州,就让此一战略彻底破灭。”

八角笑了笑,叠起手指头道:“所以,这第一个教训就是---无论多好的战略,都需要由人去执行。如果不得其人,预设的战略再好也没用。关羽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第二点呢,即算关羽并没有出啥问题,你也不要以为荆蜀两路北伐就能成功。就算蜀汉在三国中最强大,难道曹魏不可以同孙吴联合吗?当刘备大军北伐之时,东吴驻扎在武昌的大军从侧后方进攻荆州,不是仍然可以瓦解蜀汉的天下大计吗?”

小武一时语塞,又道:“那么,隆中对的意义,也就仅限于占据巴蜀一隅了?”

八角呵呵一笑,道:“一切的战略,都不是固定不变的,都可以因势而变化。以蜀汉而言,丢失了荆州、天也没有塌下来,不过需要调整到新的战略而已。如果刘备当时不是一定要先灭东吴、再图曹魏,导致被火烧连营的话;依据诸葛亮修正的战略---六出祁山,蜀汉还是有希望的。”

这下子小武严重表示怀疑,道:“难道你觉得,诸葛亮六出祁山,还有继承他的姜维又九伐中原---这些战略是正确的吗?”

“我觉得正是诸葛亮和姜维不顾蜀汉实力的虚弱,不断劳民伤财,带领国家走向了一条不归路,最后才导致蜀国被灭了。”

八角哑然失笑,道:“如果说蜀汉不以进攻为国策,而只靠被动防守的话,难道就不会被灭吗?那么东吴又为何被灭?不正是因为被动防守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