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浣洋诀2.7.16多交而少战---制霸之道也
2.7.16多交而少战---制霸之道也
小武心中的很多疑问得到澄清,感觉甚是畅快,觉得跟晋文公谈的已经够多了,于是站起来向对方鞠了一躬道:“多谢阁下教诲!我们就此别过吧?”晋文公点了点头,也即站起,随后两人一起走出了那白色的‘圆缘园’,并肩向北斗中枢飞去。到了那里,重耳的残魂直接转向,朝着来时的方向飞了回去。
小武猛地将头伸出了盗梦时光鼎,感觉室内还留有一股余香尚未散去。睁眼一瞧,八角仍坐在桌边缓缓饮茶;只听旁边一声哀鸣,小武转头看到,宝鼎上方已淡化为虚影的紫铜钟罩突然爆裂开来,就此消失无踪。
八角抬头一瞧,微笑道:“这次回来得还挺快!晋文公的情况你都了解了吗?”
小武兴奋道:“我了解到的就算不很多,也肯定是精髓部分了。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连续十个回合的神级发挥,就好像围棋绝顶高手下出的超级十番棋,实在是太厉害了!春秋第一霸主之名,真是名副其实、实至名归!”
“如果用‘老谋深算’一词来形容他,感觉也还是太低级了。因为晋文公的对手,如楚成王、秦穆公、乃至郑文公之流,无一个不是老谋深算之辈,但是全都折在他的手里,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心服口服。姬重耳不但是‘霸主’,而且是‘霸中霸’!是所有争霸人物都难以逾越的高峰!”
八角点了点头,捋须道:“不过,晋国的特征是实力分散在大臣手中。你觉得晋国能够称霸,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君的因素、还是六卿的因素?”
小武认真道:“世人都说‘晋国精华在六卿’---六卿当然厉害。不过,大家说城濮大胜、晋国称霸,主要功臣是先轸、狐偃---就不见得了;依我现在看来,首先还是晋文公姬重耳本人超级厉害---他的综合能力甚至胜过狐偃、先轸,所以才能将手下人的本领发挥到了极致!”
“亏得晋文公只是在位8年时间,如果上天再给他30年,真不知道中国的历史会变成什么样子!从已知的情况判断,纵然那是个争霸对手最多的时代,然而姬重耳却已无敌于天下了。”
八角嘿嘿一笑,道:“但史书却说不清楚晋文公到底有多厉害,只说他是能主持春秋大义的方伯。这其实就叫做---‘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小武笑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我今天算是明白这句话了。不过重耳这样厉害的人物,居然在周游列国之后,别人还会放他活着回国为君?难怪介子推曾道:‘公子能够归国为君、实乃天意,狐偃等人竟以为是自己的功劳?我真是羞与为伍,跟这种人争功太没面子了!’”
“当然,重耳前后流浪了19年,没有客死于异国他乡,我觉得很大原因还是在他的外表---看起来‘仁’而‘拙’,似乎人畜无害,所以别人都以为他威胁不大。不然的话,极大的概率是像郑国的公子士那样,被楚人悄悄下黑手、灌毒药了。”
八角呵呵笑道:“晋文公的确深不可测。他外表拙厚,虽然一直被称‘贤明’,但在真正干出大事以前,并没有一个敌人真的相信他能颠倒乾坤。不过,他的厚黑性格与愚拙外表,用来进行外交捭阖正是天赐其便,有利于将政治、外交、军事等手段结合在一起综合使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另一方面,你也不可不知。姬重耳虽一手提拔擢用了春秋前期第一兵法家先轸,但是在践土之盟后,他却封舅父狐偃为第一功赏、而先轸第二,这里面着实有制衡先轸之意。可见此人的政治平衡意识已经深入骨髓,再无一丝松懈的时候。”
小武连连点头,道:“不错。晋文公的内政、外交等等行径,都已极趋完美。但我最佩服他的,还在于‘急’与‘缓’二字的相对论应用。他明明没有太多时间,可当你以为他应该急进时,他却示弱退缩、缓缓周旋;当你以为他必须缓步推进时,他却进展神速。一不留神,竟把别人几十年都办不到的事情一下子办成了,而且过程浑然天成、无懈可击。”
八角点头捋须笑道:“这就是一个国家领袖对政治、外交、军事的掌握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之后,才会出现的效果。”
“很多人都以为,一个国家想称霸或复兴,必须通过战争的胜利;故急于寻找敌人开战,以图证明自己。但《吴起兵法•图国篇》中言道:天下战国,五胜者祸,四胜者弊,三胜者霸,二胜者王,一胜者帝。这意思是说,胜仗可以有,但一定要选最有价值的仗才打,否则宁可不打。胜仗打的数量越少,胜利的意义就越大。”
小武恍然大悟,道:“能够‘一战定天下’最好,是吧?而城濮大战就是这样的战争。这次战争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击败楚国而已;而且促成了姬姓国家的大团结,晋国的轴心得以形成,巩固了以周天子为核心的精神理念;同时还让竞争对手秦、齐二国为他人作嫁衣裳、自身有所削弱。这许许多多的意义都被赋予了同一场战争,如此才能说这仗打得真值!”
图表25春秋晋国全盛地图
图片来自互联网
八角呵呵一笑道:“你终于明白了。其实打不打仗,本身并不重要,首先要看值不值得。而若想弄清楚值不值得,最好先精通外交和国际关系,深刻地了解一切相关国家,然后才能做出最有效果、最有效率、最有价值的决定。如果真达成了这样的决定,那就义无反顾的去实施,哪怕用尽手段、倾力一战也在所不惜。”
“另外,战争的胜利也并不是全部,若发现外交攻势配合停战更好,那也可以见好就收。然后使用连绵不绝的外交攻势持续施压,往往能取得在战场上也不见得能获得的成果。如此,你就将伐谋、伐交和伐兵融会贯通了。”
小武连连点头,大笑道:“这个道理我是明白了---‘多交而少战,制霸之道也’!”
“只是要深入掌握多个当事国家的各种内外考量,如何将其综合利用,实在是要花很多功夫的。也许还需要派出很多闲人,到敌人内部去流浪19年才行!”小武开玩笑道。
八角嘿嘿道:“那么从城濮之战中的楚国一方,你又学到了什么?”
小武想了想道:“楚国在外交上肯定处于劣势。他可以与晋国拼实力,却不能拼道义。因为无论如何,晋国总是姬姓大国,自带‘尊王’的正义属性,可凭借身份的加持、说服或压服兄弟国家加入本方联盟。”
“而成得臣在几次谈判中,都对己方期望太高,所以才会被气坏。实际上在楚与晋的谈判中处于下风很正常。这跟楚成王、宋襄公之间的争执还不一样---宋襄公并无资格服众,所以被楚成王劫了盟、只能吃下哑巴亏。”
“所以子玉想通过战争击败晋国,一俊遮百丑,这也不能算错。但是时机不对,而且战场也由对方选择,未战便先吃了大亏。在情理上,楚国应该拉拢齐秦,抓住这俩大国都不是姬姓国家的天赐机会,党同伐异、败晋称雄。只要以后没有了姬姓大国,还怕没有图霸机会?绝不该把这二国逼入对方阵营,更不该在齐秦已经出兵支持晋国的情况下,还一意孤行、坚持开战,否则不至于大败。”
八角哈哈一乐,道:“说的不错,其它还还有什么所得呢?”
小武顿了一下,慨然道:“其实,任何一个大国的复兴、或建立霸业,从强国之间脱颖而出,必然是一个艰巨的过程。虽然其实力或许开始复苏,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个大国暂时还处于翻身前的萌动状态。此时别的强国肯定想把它扼杀在完全崛起之前,并且一定会付诸行动,以图减少一个潜在的竞争者。”
“因而这个准强国必须格外掌握好外交上的平衡,要有做好‘铁罐中的陶罐’的觉悟,尽量利用多个铁罐子之间的空隙,以免自己被任何一个铁罐子所撞破。当最终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时机、突破了困局,令自己也变成一个‘铁罐子’,那么‘崛起复兴’或者说‘争霸’的事业也就成功了。”
八角点了点头,捋须道:“剩下的内容你自己慢慢学习吧,今天就说到这里。”随后大袖一挥,室内白光一闪,已是人影杳杳,只余茶香漫漫。小武正在滔滔不绝说得兴奋,突然间没了讨论对象,不禁怅然若失。
小武默坐了半响,心中回想了一遍访谈晋文公的全过程。突然,他一跃而起,从书桌抽屉中取出纸笔,抬手题了一首小词《鹊桥仙•晋文图霸》,终于直抒胸臆、甚是畅快。
鹊桥仙•晋文图霸
小武
四强竞巧,八乡游梦,春秋英雄无数!
老骥归枥心犹壮,洞世间鱼龙乱舞。
狐卿妙想,先帅绝艳,虎贲气吞城濮!
三舍奇谋定乾坤,缚秦齐束手如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