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浣洋诀2.6.9大数据与云计算---纵向集团兼并
2.6.9大数据与云计算---纵向集团兼并
小武点头道:“这些可量化kpi都是管理上的内容,确实可以督促医院不断改进本身的能力与服务;但是从顶层设计上讲,是否还有很多方面可以提高?”
八角眨了眨眼,道:“你是指医疗保险的范围和运作?让更多的人能够受益?”
小武微笑道:“我是指医疗体系应当与时俱进---现代化的很多科技手段都应该充分利用。当然医保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说起来以前的医保都是随着户籍地办理,然而中国人很喜欢流动工作和居住,也喜欢去大城市而不是在老家看病---但旧的医保体系要求病人们去异地付钱,再把单据带回原地报销,显然效率极低。”
八角点了点头,捋须道:“不错,如今中国的通信科技早已相当成熟,完全可以轻松实现跨省的治疗报销与医保结算。只要卫生部与地方政府愿意向这个方向努力,很快就能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小武点了点头,道:“我还听说,有一些省份的政府比较重视医疗数据的共享,为了减少老百姓的重复折腾和不必要开支,一些‘医疗云’正在建设之中。云计算方便了很多医疗数据的共享,也算是服务设计的改进吧?”
“打个比方说,我在一个医院里刚检查了血液、照了b超、甚至做了核磁共振,然而被建议转诊。可是在转去另一个专科医院后,我又不得不将刚做过的所有检查,一项一项重做一遍,这也太浪费了吧!另一方面,有些大医院检查任务繁重,一项重要检查甚至要排队等待两三个礼拜!病人往往被逼着做一道选择题:等还是不等?可是病情不等人呀!”
八角点头捋须道:“不错,如果一项病理检查是在短期之内做的(比如3天),正常情况下第二个医院的医师是应该接受的、而不是让病人去重新检查一次。重复检查的问题从系统上看,核心问题就变成了两个:其一,本医院能否接触到其它医院的完整检查数据;其二,本医院是否接受其它医院的检查结果。”
“这两个核心问题需要从技术和信用这两个层面上来审视。从实操上看,病人可以自带检查结果跨院,但是共建医疗云纳入众多医院数据的方法更可靠而有效率。因为不排除病人自身会搞错了一些细节,导致最后出纠纷的时候说不清楚。另外,医院之间可能水平相差很大,他们之间的互信到了哪一个程度也需要小心对待。”
小武恍然点头,道:“明白了!所以实现医疗数据的共享,绝非技术上的难题,主要还是得组织各个医院的代表、坐在一起好好商谈才行。要建立起相互间的信任,有大量的沟通工作要做,绝不是建立了一套交互系统、扔给他们使用就行了!”
八角点头笑道:“不错。若不好好沟通的话,医院们都会拒绝使用这样的系统,拒绝共享本方的医疗数据,也拒绝接受别家医院的数据。那么,顶层组织无法搞好共享服务,医院们仍是一盘散沙、各行其是。同时,顶层想通过‘大数据’的手段,加强对医疗的管理和导向,就更不容易成功了。”
小武皱了皱眉头,道:“这样说起来,中央和地方政府恐怕很难搞好对医疗的管理和导向,毕竟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本来就不了解医院。即使得到大数据、云计算这样的现代高科技的帮助,要管好众多的医院仍非易事!”
八角哈哈一笑,又呷了一口茶,然后舒了一口气,缓缓道:“你不妨先缓一下,跳出这个圈子来看看问题。先问问中国医疗方面、当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恐怕是地方医疗资源的不平衡问题吧?---这才是最大的短板。”
小武呆了一会儿,点头道:“不错。只有少数几个大城市,集中了全国医疗最顶尖的资源。老百姓们要看大病,就只能去那几个大城市,又因为距离太远、去了也人生地不熟,不免会频频挨宰,治疗体验也就太差了。”
八角捋须微笑道:“不错。医疗方面的不平衡,恐怕跟财富方面的不平衡一样,地域的差别实在太大。不过对于政府来说,‘精准扶贫’也算搞的有声有色,能否同样下点功夫,好好搞搞‘医疗扶贫’呢?”
小武又皱了皱眉头,道:“这方面也不能算没有作为吧?我听说很多大城市也组织了有经验的医生,轮流去偏僻地方的医院支援,尽量帮助提高那里的医疗水平。但这恐怕也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不是短时间能够看到效果的。”
八角撇嘴一笑,道:“希望吧。或许相关的努力能够给偏僻地方的医疗水平‘加分’,然而同时偏僻地方成长起来的医疗人才也正在流失---因为待遇低等原因又汇聚到大城市来,这又造成了当地医疗水平的‘减分’。加分和减分同时存在、又互相抵消,怎见得情况会越来越好呢?”
小武不禁语塞,好一会儿才点头道:“好像是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能留住医疗人才才是医疗能力提高的根本保证,否则无论怎样支援都治标不治本。”
“老实说,我还听说过---有些欠发达地区的医院收到了发达地区医院捐赠的大型医疗设备,价值数百万呢,但因为没人会使用而一直躺在仓库里,也没人去拆包,只是落灰而已。就算暂时来了个会使用这机器的人,等那人走了后又歇菜了。”
八角捋须点头微笑道:“正是如此!所以一直延续先前的做法、不搞一点思想突破的行为,就打不赢这场‘医疗攻坚战’。”
小武眼珠一转,瞟见八角眼中闪烁着光芒,连忙谦虚道:“莫非你有办法解决?有什么好的新思路?”
八角笑了笑,捋须道:“我也不卖关子。在我看来最好的办法是纵向集团兼并---而且不是市场性的并购、是政府主导的有序并购。”
小武皱眉思索道:“集团并购?目的莫非是形成医院集团?但为何是纵向并购?跟横向并购有什么不同吗?对了,什么是纵向、横向?”
八角捻须笑道:“不错,就是为了形成新式医院集团。而纵向和横向当然不同。举一个极端的例子:现有均匀分布的20个城市,每个城市有20所医院。如果打算将医院合并起来形成集团连锁医院,有两个思路。”
“一是横向兼并---将每座城市的20所医院合并成一个集团,那么每座城市正好有一个医院集团,20座城市总共20个医院集团。”
“二是纵向兼并---在20座城市中各选出一个医院,将其合并成一个医院集团。最后也是20座城市总共20个医院集团。但这两种情况又是完全不同的。”
小武身躯一震,点头道:“原来纵向是指跨地区呀?这种兼并也就是‘从远’的意思;而横向就是将一个地区的资源合并起来,也就是‘从近’兼并的意思!”
八角点头笑道:“形成医院集团,更有利于整合医疗资源和人才的培养。不过横向兼并无助于解决医疗资源的地区不平衡问题,但纵向兼并却能对此有所改善。”
“而之所以要由政府来主导,原因是这种方向明确、但却是从公益出发的兼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第三方来监督,而政府正好可以扮演这种角色。要注意到每个医院集团都是一个大箩筐,里面得有肥有瘦、有骨头有菜,尽量做到配置均匀。”
小武恍然大悟道:“你的意思是,每个医院连锁集团的配置应该相似,比如说都拥有三甲医院两所、二甲医院三所、三乙医院四所、二丙医院五所……等等等等,并且尽量均匀分布在多个城市。”
八角点了点头,微笑道:“这种医院集团合并的策划,也是根据客户行为来的。因为中国人的特点是流动,好几亿人倾向于异地居住、异地打工、异地看病,所以纵向兼并更合适。若一旦将全国所有的公立医院,纳入几十个纵向兼并的医院集团,你不难推想出其中的诸多好处。”
小武连连点头,道:“不错,如果大家都属于一个同医院集团,那么发达地区的医生去欠发达地区支援,完全可以成为有计划、有组织的常态!大树底下好乘凉!只要有发达地区的几个三甲医院‘罩着’,欠发达地区的医院再也不必担心自己的医疗水平无法提高了!”
八角微笑捋须道:“而且不仅仅是过去支援,集团内好的医院完全可以替其它医院进行人才规划,持续进行委托代培,这样就能将自身的培养能力放大。”
“比方说某医院的一个医疗科室能力突出,然而原先只有招收一个新人的指标---这意味着只能培养一个能力强的专科医生、后续的风险很大;但若整个集团一盘棋的话,完全可以招收五六个以上的新人,其中有些新人是医院集团从别的城市挑出、送过来委托培养的。”
小武大悟道:“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拉平地域间的医疗水平鸿沟!而且对于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医师来说,培养一个徒弟还是五六个徒弟,耗费的精力其实相差不大;却将其余热充分发挥了出来,也多了许多传承,人才培养的风险大大减小。”
八角笑道:“这就是‘先进’拉‘后进’的做法,也可以给医院集团加上相关量化kpi的考核。例如集团目前在全国拥有5所三甲医院,但要求以后每两年都再增加1所。这种指标会让医院领导不得不把心思主要放在医疗能力培养上。”
小武非常钦佩,连连点头道:“不错。最初拥有的医疗力量可以通过兼并得来,但是大家都兼并完了,以后就没得兼并了,只能靠自己培养。若是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够给力,就可以断言这个医院集团是表现不合格的。”
八角呵呵笑道:“兼并的实施要有第三方监督,要尽可能拉平各医院集团的规模和配置。这样一来,日后将他们互相比较,因为起点都差不多,自然很容易看出发展的差距。各医院集团的管理层应当受奖还是受罚,都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小武称赞道:“确实如此,这样一来政府的医疗管理便容易了许多!而且我又想起一事---刚才说的‘医疗数据共享’问题,在一个医疗集团内应该很容易处理!自家的检查结果自家不可能不认,最难解决的信任问题一下子就迎刃而解了!”
八角点了点头,道:“正是。而且这也有利于异地治疗---即使检查是在异地的医院进行,在集团范围内也是必须认可的。由于集团在各地都有分院,那么病人来到异地之后依然驾轻就熟,挂号入诊流程跟老家完全一样,甚至可用同一个app来完成预约门诊,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病人的困难和障碍。”
小武兴奋点头道:“带来的方便也包括了医疗报销呀!异地的支付数据也很容易共享!而且将来人们在选择医保定点医院的时候,可以选择的就不再是几所医院、而是两三个医院集团!这个覆盖范围可就大了去了!真乃是患者的福音啊!”
八角又点了点头,捋须道:“不过,通常在一个医院里就有着林林总总数十个it系统,彼此都不见得连通。而数十家医院连接在一起以后、系统数量更是多得不得了,要打破其中应用系统壁垒、桥接众多的数据孤岛、充分实现信息共享,还是有不少工作要做的。”
小武微笑摇头道:“数据集成当然挺繁琐,不过这些工作都是一次性的,花人、花钱、花时间就行了。只要这些医院同属于一个实体,信息共享的目标明确,技术上的问题也就不是问题。”
八角捻须点头道:“最后再说一点,当数十所医院兼并成为一个医院集团以后,它们各自的医药采购权力就要上交给集团。集团可以成立一家统一的采购公司,专门处理所有下辖医院发出来的采购请求---此后只须从流程上监管好这一家采购公司,就可以杜绝各医院的医疗腐败行为。”
小武睁大眼睛,欣然道:“这样一来,就没有了医院零散的采购行为,而永远是集团统一采购了!这不但能控制医疗腐败,也会令买家的议价能力大大提高。医院集团完全能凭借巨大的采购量、将各种药物器械的价格压低,从而令患者受益!”
“但是集团各医院没有了直接的采购权力,会不会降低效率?他们想买的东西必须要等到采购公司批准才能买,会不会让患者等得更久?”
八角摇了摇头,微笑道:“不见得。就一家医院而言,原本它的采购频率很可能是每个月发一次。但是在采购公司那里,因为汇聚了几十家医院的采购请求,很可能每天都要不间断发出新的询价单、核准单、批准单等等---根本停不下来!”
小武大笑道:“明白了!一旦停下来,采购单就会堆得像山一样高,没法收拾!所以采购公司不得不用最快速度去处理新出现的请求,因而不会耽误下属医院采购的事情---熟能生巧,可能反而加快了医院的采购速度!”
八角随意点了点头,道:“其实不仅仅是医疗采购,医疗垃圾也需要集中处理,免得有些该销毁的物件又流通到了市场上。所以由医院集团对此统一管理和集中销毁,要比由各医院自行委托别的公司去处理可靠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