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浣洋诀2.9.12郑昭的死穴---移花接木的盘古王朝 - 浣洋决 - 武神潭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浣洋决 >

第120章浣洋诀2.9.12郑昭的死穴---移花接木的盘古王朝

2.9.12郑昭的死穴---移花接木的盘古王朝

小武笑道:“郑信极敢冒险的赌性可能是家传的,但关键是他每次都能赌赢!”

八角微笑道:“郑信建立吞武里王朝的速度是飞快的,然而一切并没那么容易。泰国各地自立为王的封建割据势力依然很多,甚至乱到连帕府地区的僧侣‘枋长老’也来凑热闹,还组织了‘红袈裟军团’---吃荤宿娼,自任封建主,无恶不作。”

“郑信称王之后,依然用了三年时间南征北战,方才艰难征服了彭世洛、披迈城,以及马来半岛的六坤、北大年等地多位割据的城主,并消灭了枋长老的假和尚军。期间,郑信的军队也战败过,甚至其本人还受了腿伤。”

小武点了点头道:“原来郑信统一泰国地方势力也并非轻松的事情。”

八角点头道:“郑信的富城王朝虽只存在了15年,但在平定泰国内乱之后、立即在中南半岛上四面扩展、大战八方,几乎就没有停止过战争。”

“在此期间,单是跟缅甸之间的大战就发生了9次---郑信又从缅甸人的手中夺回了失去数百年的北方重镇清迈(兰纳国、八百大甸)。”

“1771年,郑信率领水师消灭了越南南部河仙的莫士麟政权。然后水陆并进威迫金边,赶走了亲越南的柬埔寨王而另立新王,使柬埔寨重新成为了暹罗的属国。”

小武惊道:“富城王朝这是左右开弓、两面开花呀!”

八角微笑道:“还不止如此。1776年,郑信又出兵灭掉了老挝境内的独立小邦占巴塞,生俘其国王。1778年,万象发生了内争,郑信趁机支持其中一派,派遣大军水陆夹攻万象,围城两月后、迫其王开城投降。”

“看郑信这个架势,似乎想兼并整个中南半岛!泰国一时间大有希望恢复黑帝(纳黎萱)时期的全盛风采!于是中南半岛上的传统强者---缅甸和越南都只能缩起头来,尽量避其锋芒。”

小武叹道:“我终于明白泰国人为什么尊称郑皇为大帝了!”

八角捋须笑道:“另一方面,郑信也很想结中国为外援。这是其政治需求,可能也有血缘的考虑。但是当他初次派人来到北京、要求受封暹罗国王的时候,遭到乾隆皇帝严词拒绝,后者还当场掷还了郑信的文书。”

“但到了后来,暹罗多次将俘获的缅甸人、以及从缅人手中解救出来的清军战俘,通过海路送去了中国。于是乾隆皇帝的态度逐渐改观,并开始在回书中尊称郑信为郑昭(即郑王)。中泰双国也开始进行海上贸易---这还打破了乾隆此前不准中国军火物资出洋的规定。”

小武微笑道:“这样看起来,岂不是形势一片大好?清朝也好,泰国也好!”

八角捋须笑道:“当乾隆已经打算册封郑信为暹罗国王的时候,大规模的中国使团来到暹罗,随船还带来了郑信先前要求建造吞武里王宫的大量中式建筑材料。可是,刚踏足暹罗土地的大清使者赫然发现,郑信和富城王朝突然一起凭空消失了!”

小武大惊道:“啊?!还有这等事?难道是个悬疑大片?”

八角呵呵笑道:“是这样的,1782年,因为越南国王插手,郑信所立的柬埔寨王被杀。于是郑信命令昭披耶却克里率领大军20万,前往柬埔寨平叛,并且进攻越南。”

小武讶道:“怎么又是昭披耶却克里?”

八角笑道:“这个是小却克里(chakri),而不是郑信的义父老却克里。郑信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却克里家族对他有教养之恩,所以他常存报恩之心---故非常信任小却克里。小却克里不仅是郑信的亲信之一,同时也是他的义子和女婿。”

“然而暹罗大军出发不久,后方就发生了骚乱。小却克里借口平乱,突然回兵,随即控制了郑信所有卫兵,还将他抓了起来、不久处死。很快,小却克里在群臣的拥戴下登上了王位,并宣布从吞武里迁都到湄南河对岸的曼谷。”

小武看了看地图,汗道:“哦,我以前老是把湄南河同湄公河混淆了---现在对吞武里和曼谷、以及湄南河口的印象才稍微深了一些。”

八角微笑道:“要分清楚这两条河,却也不难。相对来说,湄公河是中南半岛第一大河,其上游是中国的澜沧江,中下游则是很多国家的分界线。”

“而湄南河的整个流域基本上都在泰国境内,近乎笔直向南、流入了暹罗湾。对了,湄南河只是此河的中文名字,其泰文名却叫做‘昭披耶河’(chaophrayariver)---就是为了纪念‘昭披耶却克里’而命名的。”

图表49湄南河(昭披耶河)至暹罗湾的出海口即吞武里和曼谷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又皱眉道:“明白了。可是郑信政权为何竟如此轻易地被瓦解?”

八角捋须点头道:“郑信的失败其实有很多个原因。一者,暹罗对外连年大战,内政整顿一时也不见成效,然而军费开支巨大,导致泰国百姓十分贫苦。”

“二者,自从消灭枋长老的‘袈裟军团’开始,郑信大规模清洗了泰国的佛教势力以加强王权,导致佛教徒都暗地里反他。”

小武恍然道:“宗教煽动加上百姓贫困,是极容易出乱子的!”

八角道:“再者,郑信虽然智谋过人,但也十分多疑。以佛教为首的反对势力暗流汹涌,所以他鼓励告密,也经常用雷霆手段抓人并酷刑拷打,导致人人自危。”

“同时,郑信非常信任汉人,并委任了很多汉人为军队将领、地方官吏、政府报税商等等。这让泰人也很有意见,加强了彼此间的不信任。”

小武叹道:“原来还有种族隔阂的因素啊。”

八角点头道:“郑信的死忠亲信当然也是不少的。但是在持续的战争中必须把最得力的人都派去最前线,才能保证胜利;所以其亲信们在战争中消耗不少,或者经常不在郑信的身边。”

“最致命的是,尽管富城王朝内部经常肃反‘抓叛徒’,而且叛徒大多是泰人贵族,也有人告发说小却克里意图谋反---郑信却唯独不相信此事。”

小武连连摇头,叹道:“好吧,我明白了。在郑信看来,泰人贵族中谁都可能造反,唯有小却克里是绝对不可能造反的!这就是他的死穴!”

八角呵呵笑道:“不错,所以郑昭最终还是栽在了恩人之后的身上!小却克里登基之后,便将郑信大帝的一切照单全收;还瞒骗清朝使者,说自己是郑信的儿子‘郑华’---这个名字表明郑信心向故国,故如此给儿子起名。”

“于是‘由父及子’,清朝官员认为郑家将会世代忠于宗主国大清。而清朝船只送来的建筑材料---原本是乾隆给郑信的礼物,也被运去曼谷,用来建造曼谷大皇宫---所以在泰国皇宫里面,一直有着中国特色的建筑。”

小武思索道:“清朝使者可能是被他瞒骗了,但也不尽然;也可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以图完成使命。”

八角哈哈大笑,点头道:“以清朝官员们的风格,一贯会欺上瞒下、难得糊涂、不求甚解、敷衍塞责,大有可能会如此---反正回报皇上之时说得通就行了。作为配合,‘郑华’便穿上了大清御赐官服、画了肖像,让使者带回北京给乾隆御览。”

“转年,乾隆便以册封郑氏一系的名义,正式封郑华为暹罗国王。不过‘郑华’这样的名字也只是给中国一个交代罢了,在暹罗国内、小却克里自称为拉玛一世(ramai),从此拉开了持续至今的盘古(曼谷)王朝序幕。”

拉玛一世(郑华)

郑华(拉玛一世)

图表50郑华(拉玛一世、却克里)小像

【致清朝乾隆帝御览】

图片来自互联网

说着,八角大袖一挥,一张表格飞了出来。小武赶忙接过,细看了很长时间。

图表51盘古(曼谷)王朝世袭传承表

八角微笑道:“拉玛一世的能力自也绝不算弱。从他建立了盘古王朝开始,泰国的实力和地盘依然在缓慢扩张,取代了缅甸、重新成为了中南半岛的老大。”

小武点了点头道:“而且暹罗和中国的关系不错。拉玛一世、二世、三世国王,分别受到了清朝的乾隆、嘉庆、道光三位皇帝的册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