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浣洋诀2.9.10一路向南---泰国五大王朝 - 浣洋决 - 武神潭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浣洋决 >

第118章浣洋诀2.9.10一路向南---泰国五大王朝

2.9.10一路向南---泰国五大王朝

八角捋须微笑道:“说完了缅甸,就该谈谈泰国了。虽然大致上说,两洋第一、缅泰第一、缅甸第一,不过泰国在整个亚细安里的重要性是比缅甸更高的。”

小武不禁有些诧异,问道:“那泰国才是重要性第一的?而不是缅甸?”

八角微微撇嘴,道:“你说呢?难道我刚才说错了?”

小武眼珠一转,恍然道:“泰国的位置在整个东南亚之正中,所以对亚细安组织来说,其地位最为重要。而缅甸只是对于中国的重要性排第一,对亚细安的重要性却不是第一,因为两者的重心有所不同罢了。”

八角欣然捻须,点头道:“你开始明白一点地缘政治了。”

小武吐了一口气,汗道:“泰国跟中国不接壤,所以我一直有点忽视它了。”

八角嘿嘿一笑,道:“其实亚细安里跟中国历史渊源最深的,还是要首推泰国。虽然它如今跟中国不接壤,但以前倒是接壤的---缅甸的掸邦本来属于泰国。而且跟中南其它国家相比,历史上从中国过去泰国的人却是最多的。”

小武十分惊讶,张大了口,道:“还请你好好说说。”

八角点了点头,道:“先说一下泰国的历史吧,首先必须要掌握的是‘五大王朝’。”

“泰国的第一个王朝是‘金殿王朝’,也叫做‘景陇王朝’,或者合在一起叫‘金殿景陇王朝’。其地点就在滇南、泰北、寮北一带,国王也是正宗的百濮土司姓氏---姓‘刀’。”

小武皱眉惊讶道:“在云南?‘金殿景陇王朝’,听起来十分陌生呀?”

八角想也不想,大袖一挥,就甩出一张地图来。小武接过一看,发现是一张新战国七雄时代的地图,自己本来就有,故并不陌生。但是向地图的下方一看,果然有一个以前被自己忽略掉的‘景陇王国’,就在大理国的南面和吴哥王朝的北面,夹在两者之间。”

图表38中南王朝--大理、景陇与吴哥

图片来自互联网

八角接着道:“就在中国的南宋时代,大理的南面有个景陇国,是个以傣族人为主体建立的国家,以云南的最南端车里(西双版纳)的景洪为都城。景陇国一向联合宋朝,共抗大理,并曾接受过宋朝皇帝所赐的虎头金印。”

小武讶道:“这么说来,泰国从一开始就是中国的附属国咯?”

八角捋须道:“这个且慢慢道来。景陇国的实力相当不弱,最大的特点是人口多,巅峰时期有800多万人。”

“虽然当地的傣、汉人口比不上宋、金二国的数千万人,但却比段氏鲜卑占据的大理国多了不少。另外要知道,同时期的蒙古国才300余万人,西夏国才200余万人。”

小武惊道:“单从人口上来看,景陇国绝对不是一个小国呀!”

八角点了点头,捋须道:“景陇国的确有些实力,也比较富裕,所以国王在都城内建立了一个金碧辉煌的宫殿。这也是为什么景陇王朝也叫做金殿王朝的原因。”

小武连连点头,道:“我明白了。”

八角道:“然而在大理国的军事压力下,景陇的傣族人和汉族人不断有人向南走,其中很多人逐渐被南方的吴哥王朝(真腊、柬埔寨)所统治,成为了奴隶。而随着蒙古帝国的兴起,大理国被忽必烈消灭之后,景陇王朝受到的压力进一步增大。”

“兀良合台(速不台之子)被封为云南王之后,拉上降元的大理总管段兴智(原大理国王),派遣联合军队到南方扫荡诸夷。景陇国抵挡不住,国势日渐衰落,最后被降级为土司。而恐惧更是导致了傣汉百姓成群结队的南下,以远避兵灾。”

小武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这些傣、汉百姓原本就是中国人,只是因为惧怕蒙古兵而大规模南下移民了!”

八角点头笑道:“正因为泰国人原本都是中国人,也就是说并非东南亚土著---那么当他们大举南下的时候,必然是从土著手上夺取了食物、财产和土地。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泰国和周边几个国家几乎全是‘世仇’,原因就在于此。”

小武恍然道:“原来周边的国家都是东南亚土著,而泰国却代表外来户!---想来这种矛盾十分激烈,短时间内也无法化解……”

“除非彼此之间打个几百年仗,相互间谁都消灭不了谁---也打累了,也忘记了谁是外来户、谁是当地人了,大家这才歇火!”

八角莞尔道:“你这样说倒也没错。对于当时中南半岛的外来客、人数越来越多的傣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就是三部曲:吃饭、睡觉、打吴哥!”

“随着傣人大规模南迁,他们不再甘心做吴哥(柬埔寨)人的奴隶,就推翻了对方的统治,并在中南半岛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到今天为止,傣人曾建立的所有五大王朝(金殿王朝、黎明王朝、大城王朝、富城王朝、盘古王朝),首都位置的排列就能看出、他们是一路向南开拓而去的。”

说罢,八角大袖一挥,几张白纸便从袖筒中飘飘摇摇地飞出,小武连忙上前接过。仔细一瞧,原来是泰国历史上五大王朝的简介列表,还有前后五个国都(景洪、素可泰、大城、吞武里、曼谷)的位置图,果然是一路向南排列的。

图表39泰国五大王朝简介

图表40泰国5大王朝国都之南迁路线

小武一边看着,一边随口道:“曾经面积庞大的吴哥王朝地盘越来越小哇,是否都被泰国抢去了?而泰国第二个王朝是‘黎明王朝’?这名字不错……”

八角点了点头,笑道:“这是因为傣人当时定都于素可泰城,而素可泰在泰语中的意思就是幸福自由的黎明。‘黎明王朝’的寓意就是,傣人在南方迎来了一个新的美好开始!”

“傣族人的文化渐高,就将族名中带有贬义的单人旁去掉,从此变成了泰族人!兰甘杏大帝在位的时候,曾经两次亲自访问过元朝,还聘请了一些元朝学者来指导农工、建立法律。”

“此外,因南宋灭亡而大量南逃的南人、也被兰甘杏招募---有些本是陶瓷工人,从此便在泰国烧制有名的宋卡洛瓷器(sangkhalokcrockery)。”

小武点了点头,道:“不错呀。泰国就此强大了起来!”

八角也点头道:“兰甘杏本人熟习了巴利文(缅甸)、高棉文字(柬埔寨)等,广泛向四方学习,又信奉南传佛教(上部座佛教),使得泰国迅速、彻底地融入了中南半岛文化圈。并且从那时开始,泰人开始使用暹国(siam)为国名。”

“不过,虽然泰国人很熟悉中南半岛抵达云南的陆路交通,但是元朝人却不行。元朝三次派使节来泰国,都只能走海路;有的使者甚至死在了半路上,根本没到达目的地---当时安南和占城都在和元朝打仗,因此元使无法通过他们的海域。”

小武点了点头,笑道:“中南半岛上的部落种族既多且杂,但估计泰国跟每个种族部落都有渊源。在南迁的数百年中,他们应该跟所有的势力都打过交道吧?”

八角捋须笑道:“大致不错。而在兰甘杏大帝之后100多年,黎明王朝衰落了,并被其原本的属国罗斛的铁通王(拉玛铁菩提)所灭。罗斛(lavo,罗涡)位于华富里,也有相当的文化成就,同暹国合并以后、被明朝统称为‘暹罗斛’。”

“其后由于铁通王决定离开华富里,迁都去了南方‘大一点的城市’,造成了王系随着新、旧王城而分成了两支。而两支王系都曾派人来中国讨封---为了同‘暹罗斛’有所区别,明太祖朱元璋特地将另一系给减了一个字,称之为‘暹罗’。”

小武长吐了一口气,笑道:“原来‘暹罗’的国名是这么来的呀!”

八角点头笑道:“很快,两支王系间互相打架,而‘暹罗’最终胜出。从此‘暹罗斛’的名字不再使用,这块大地上就只剩下‘暹罗’这个国名了。”

图表41从素可泰到大城路线图

小武微笑道:“但是泰国、暹国、罗斛、罗涡、暹罗斛、暹罗,这些名字对于外国人来说,等于是完全没有区别,是吧?”

八角笑了笑道:“你可以这么认为。1350年,暹罗又以大城为中心建立了新的王朝。大城即阿逾陀耶城(ayutthaya),泰文的意思为‘不可战胜之城’。”

小武笑道:“‘大城王朝’真是不可战胜的么?”

八角呵呵大笑道:“世上并没有不可战胜之城,然而‘大城’却的的确确是泰国历史上最光芒万丈的都城。在400多年间,它也曾多次被敌人攻破,但每一次都被泰国人成功光复。有的时候,恢复的过程甚至堪称是奇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