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姑父好厉害
早上。
杨毅推推熟睡中的莫书:“快八点了,起床,不是要带我们去吃早餐么?”
“嗯,你先起。”莫书迷迷糊糊地回答。
“我已经起了,妈妈已经在等了,快点。”
“好。”翻转身、伸懒腰,她眯着眼起床:“哎呀,咱们吃完早餐还得去开车。”
走出家门,小区的人们开始出门买菜,见到莫书的妈妈和莫书纷纷打招呼。
“你老人家回来了?这次回来住几天?”
“是啊,还有我女婿一起回来的,女婿没来过,带他回来看看。”
大家才看到莫书旁边有个中年男士,杨毅赶紧向大家打招呼:“叔叔阿姨们好。”
叔叔阿姨又说:“莫书,原来是带老公回来的,你们以后住不住小区啊?”
“会住的,你们找我妈打牌吧。”
“你老公是哪的?在哪上班?”
“是广州的,在银行上班。”
“唉呀,真好,莫书妈妈,你有福气,你看你女儿越找越好咯,这下你不用担心咯。”
“是的是的,我告诉你们,我家莫书还写了书,现在还是作家呢。”老太太又得意地炫耀。
这下,小区的老人们可不得了了:“真的啊,莫书,你现在是作家啊!”
“谈不上,谈不上,我也就是写了本书,正在销售。”莫书谦虚地说。
“唉呀,那你得送我们一本读读啊。”
“好,明天我签上名,给你们一人一本,我们先去吃早餐,你们先忙着哈”
看着莫书一家三口离开的背影,小区的老人不禁议论。
“这老莫家,原来都说运气不好,莫书离婚、老莫车祸、莫书受伤,你看现在人家这家里......啧啧,又是作家,又是银行的女婿,这运气!”
“是啊,让人羡慕。”
“作家不是能做就做的,人家还是有能力的,如果不是有能力,人家也不可能找到银行的人来做老公。”
找到车,开车在路上穿梭寻找早餐店。
正是吃早餐的时侯,早餐店里满满的都是人。
“你们这里吃早餐真多人啊,大家都不习惯在家里做早餐?看样子这里的人们幸福指数很高吧。”杨毅好奇地说。
“米粉是我们这里的地方小吃,我们这里的人不吃米粉就象北方人不吃饺子就没回家一样的道理,你想吃什么粉?”
“你觉得什么好吃就吃什么吧。”
为他叫了一碗红彤彤的鱼粉、自己一碗半肠半瘦粉、妈妈则点了一碗新鲜鱼粉。
“天哪!这么红的一碗粉!辣不辣?”杨毅睁大了眼睛,不敢下口。
“你吃一口看看,先别说红不红,这碗粉是cz最有地域特色的米粉,叫栖凤渡鱼粉,是用新鲜鱼肉来熬的汤,要煲好几小时汤呢,它的汤看起来很红很辣,其实并不是辣,你吃几口鱼粉,再吃几口我的半肠半瘦粉,试试味道,这样我们可以吃到几种粉了。”
杨毅试着吃了一口,果然味道鲜美。
“你再喝口汤,试试。”
“看起来很辣,吃起来很鲜,你试试。”
杨毅喝下一口汤,没有想象中辣,鱼肉的鲜、姜的鲜、辣椒的辣的味混在一起,如醍醐灌顶,头脑一下子清醒了,辣得爽、辣得过瘾。
“呀,这汤如果感冒喝病应该很快好的吧。”
“是的,这鱼粉据说三国庞统被贬至郴州生病,当地老乡用鱼肉做了一碗这个粉给他吃,病马上就好了。”
“你看我头上冒汗了吧!”杨毅擦着头上、脸上的汗。
“哈哈哈,嗯,让我们家乡在你印象中留下深刻印象!”她一边说笑,一边拿出纸巾帮他擦汗。
“我可知道湖南妹子的泼辣原来就是这样来的,这辣是从娘胎里带来的。”他调侃着:“这辣汤真厉害!”
莫书电话响了,一看,是叔叔的。
“莫书,你们几点过来?你姑姑他们都过来了。”
“好,我们收拾一下东西,十一点前可以到。”
挂完电话,莫书告诉母亲和杨毅:“我叔来电话催了,赶紧回去收东西去。”
莫书的父亲有四个兄弟姐妹,她父亲是老大,做为大哥,对家里兄弟姐妹很是照顾,在家族威信很高,父亲去世后,莫书继承了父亲好帮忙的特性,对家族向来能帮则帮,她受伤后,家里的老人很久没见过她了,也很挂念。
听说,莫书结婚,今天父亲的姊妹们都来了叔叔家,大年三十都不可能能聚这么全的。
叔叔早在几天前就开始按习俗准备菜谣,炸肉丸子、红烧肉、鱼、鸡、鸭早早准备在厨房了,侄子侄女听说大姑回来,也都没有出去,等着她过来她写的书送给他们。
一百来平的房子里,家里大大小小来了二十多号人,确实很热闹的。
莫书的两位姑父都是中学老师,年纪与杨毅相仿,都是五十来岁,但是从外观看起来,杨毅却是要显得年轻的多。
但是,例行公事的家庭访问还得要的。